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事迹材料 >

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进党员事迹交流材料(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2-11-18 20:24: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进党员事迹交流材料(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进党员事迹交流材料(全文完整)

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进党员事迹交流材料

 

我叫X,是中国中车X机车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也是一名钳工。说起钳工,人们想到的不是钢铁,就是机床,敲敲打打、切切锉锉,很少与柔弱女性对上号。其实,我的工作就是成天和钢铁打交道,有时比绣花还细致,有时跟打铁差不多,在这样一个岗位上,像男人一样掏力气,一干就是几十年,不容易。有人说我是“女汉子”,有人称我“霸王花”,我想说的是,我最骄傲的身份还是党员。

打小,我就在工厂大院里长大,工人师傅身上那一抹蓝,还有父亲那副宽肩膀,这辈子我都忘不了。更忘不了的,是父亲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叫“心有绿洲心不荒”。在厂里,父亲是个多面手,备料、修炉、铸件啥都干过,还去保卫科帮过忙,当过车间书记,忙起来不要命。身边人常说他:你这个人好说话。他总是笑呵呵的:咱当过兵,又是个党员,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

“党员的样子是啥样子?”有次回到家,我逮着父亲就问。他点了根烟,深吸了一口,对我说:党员呀,就像是家里的老大,有责任,敢挑大梁,把该干的干好,给弟弟妹妹们当个好头。父亲的话匣子里,没有信仰、没有理想这样的大词,但他这一辈子,都在守护着心中那片绿洲。

说来也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铁路登上了内燃机车时代的顶峰,工厂也由修蒸汽机车向修内燃机车加快转换,需要大批技术工人,我就上了技校、进了工厂,像父亲那样成了一名工人,也像父亲那样光荣入了党。如今,我做钳工26年了,入党也有15年了,每当看到胸前的党徽,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来,就会想起党旗上的锤头,就会不住地告诫自己,X呀X,绿洲不是好守的,先锋不是好当的,你要有个党员的样子,把每一滴汗水都渗透进钢铁里,用勤劳的双手把“中国制造”打造好。

一般人不太了解,作为钳工,我们有许多必备的基本功,其中,錾、锉、钻这三样,算得上是看家本领了,练好了才能得心应手,啥事儿都不怕,啥活都能干好。守住心中那片绿洲,我觉得就像我们干钳工一样,也得勤练这三样基本功。

先说“錾”。

錾,就是锤打錾子,切削金属,这是金属件成型的第一道工序。不忘初心,就像是錾錾子、钉钉子,就得千锤百炼、舍得出力。我想,我们党员不就是要经得起锤炼,自身才会过硬嘛。

记得刚上X机车工厂技校那会儿,用扁铲錾钢筋,男生三下五除二,就把手指粗的钢筋錾断了,我们女生怎么也不行。咋办?暗下决心,要来钥匙,晚上加练。左手握铲,右手拿锤,一下、两下、三下,一天、两天、三天,空荡荡的厂房里,回荡着斩钉截铁的撞击声。汗水浸透衣裳,手臂累得酸痛,拿锤的手掌磨出了水泡,握铲的弧口震裂了口子,但我咬牙坚持。半月过后,力量大了,钢筋三下錾断;
一个月后,掌心里的水泡,变成了厚厚的茧子。男同学叫好,老师也叫好——这闺女,中!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京九铁路动工,X大地跟整个中国都成了热土。也就是这一年,我从技校毕业,以钳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中车X公司。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维保服务企业。两年后,中车举行中南片技术竞赛,我要报名,有人说:凑那热闹干啥,去了也是垫背。我不信这个邪,钻研操作要领,苦练操作技能,闯过一关又一关,最终从全厂6000多名职工中突围,代表厂里参赛,夺得钳工高级组第一名。

不服输、不怕难,车间里的我就是这样。再急的件,再难的活,我干!别人不敢接的任务,我接!为啥这么拼?我说,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一双双眼睛盯着咱不说,只有把活儿干好,机车才安全,企业才兴旺,国家才发展,大家也才有好日子过。

这几年,中国高铁是出了名了,成为中国制造领跑世界的火车头,可在我国铁路设备制造过程中,仍有部分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外商趁机狮子大张口是常事。一次,一款刚刚在国内应用的进口制动器出了故障。谁知道,一个小小的制动器,外商垄断了核心技术,咬住死活不放——坏了?花几万块买新的,两个月后才到货!客户急得团团转,找了国内不少厂家,都解决不了问题,最终,任务交到了我们车间。

没图纸,没技术资料,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大伙真是不知道从哪下手。我说,一点点啃,再硬的骨头咱也能啃下来!说罢,下面哄然大笑,心想大姐你真能吹。

光说不算,做出再看。整整一个下午,我带领工友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天黑了,大家一个个摇摇头离开。我不甘心,都走了,我不能走。就这样,靠着扎实的基本功,我从一个小螺栓开始,一点点旋转,再给予一个垂直压力,晚上,这个陌生的“洋玩意儿”被我拆开了。我顺着光滑内壁用手一摸,找到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小损伤部位,给予修复,故障排除!

再说“锉”。

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锉”也是这个理儿。要说“錾”锤炼的是力度与干劲,那“锉”考验的就是韧劲与执着,需要蹲下身子、沉下心来、反复切磋。

干过钳工都知道,锉的技巧最为复杂,工作面涵盖了平面、斜面、弧面、曲面等多种形状。操作中,还要准确把握锉刀同工件接触面的角度和力度,心脑、气息、手法配合适宜,轻重得当、恰到好处,才能确保符合技术要求,这最考验耐心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放假前一天,车间主任急冲冲找到我,说,XX,咱单位给客户生产转向架,厂里没量具,得做一个!工友一听,连说不可能、不可能,量具的精度误差不到半丝。半丝啥概念?小数点后三位,也就0.005毫米,别说人手了,连数控机床都不一定做到!

量具,就是测工件的尺子,对精度要求极高。量具做不好,不合格检测成合格,或合格检测成不合格,一步错、步步错,严重影响转向架寿命甚至机车安全。

那时,马上就要春节,从工厂订,至少要个把月,客户再催,也来不及。说实话,我不是没犹豫过,可你不干,我不干,谁来干!任务交到我这,就是交到了党员手里。

就这样,我一头扎进工作室,备料、划线,一次次用锉刀锉削,每个边都被我锉了上千次。每一刀下去,都是大考验。稍有不慎,一刀力度不对,误差足以使整个工件报废。

一天天过去,成千上万刀下去,钢片边缘笔直起来,一件闪闪发光的U型量具制成了,放在检验室百倍放大显微镜下,师傅瞪大了眼睛:“干了几十年,这是我看到过最精密的手工工件,简直就是件艺术品!”

一刀刀把一个工件锉下去,是耐心;
一辈子把一件事做下去,是恒心。我们厂有位老工匠,也姓张,提起他,没人不竖大拇指。有次,一个工友磨车刀,磨磨,量量;
量量,再磨,半晌没磨好。张师傅打身边走过,一把夺过车刀,嚓嚓两下,递给他,扭头就走。工友盯着车刀,对照量尺一看,愣了神,真是标准呀。一干就是四五十年,也没听说拿过啥奖、得过啥荣誉,没想到,就这样一位老师傅,神州五号的一个关键配件,专门找到他做。

老师傅为飞船加工配件的绝技,来自于跨越岁月的沉淀,靠得是日积月累的坚守。对比他的技艺,我还差得远呢,就算这样,也全凭坚持。想当初,和我一同进厂的女同学约占1/3,如今,有的转去做管理,有的改去做营销,有的下海去经商,像我一样把钳工干到底的,扳着指头也数得过来。为啥恁多人选择了放弃?说到底,不是怕吃苦,而是没那个肯吃苦的恒心。

这么多年来,工作中我从不戴手套,满手沾满机油,一到寒冬,皴裂的双手更像枯树皮。别人不理解,我心里清楚,只有亲手接触冰冷的钢铁,才能感受加工力度,精度才有保障,才最长本事。因为这份执着,出门买衣服,我看到线头就要用牙咬掉,不然心里就痒痒。所以很多店主都怕见我,怕我影响他生意!

这么多年来,靠着这双手,我破解了种种新模型技术难题,完成两百多件套的模具设计和制作,带领团队攻克了广州地铁轨检车落成等46项技术质量难关,完成了京沪高铁Ⅰ、Ⅱ型轨道模板等高尖产品的制造装配,实现了中国内地轨道探伤车“第一台采用国际标准打造”及“第一台出口”等多项“第一”。

我想说,人可以平凡,决不能平庸。坚持到底也许不一定成功,但半途而废一定会失败。

再说说“钻”。

我们有句行话,叫“车工怕车竿,钳工怕钻眼”。为啥怕钻眼?大一点太松,小一点太紧,偏半点就废,怕就怕在精度不好拿捏。现在,我可以轻松将两张A4纸重叠只钻透上面一张,下面一张没丝毫破损;
也可以随意在鸡蛋上钻孔,蛋壳钻透而内膜不破。同事们都说,X的手,就是双机械手。大家听了,估计也觉得怪玄乎。其实,鸡蛋壳一般也就0.3毫米厚,A4纸也就0.1毫米厚,我们加工工件对精度的要求,可比在鸡蛋和A4纸上钻孔高多了。

记得有次,我为北玻设备制作垫片模具,垫片是一个直径不到30毫米的圆垫,上面要冲一个中心孔,一个偏孔,两个长圆缺口,位置都有要求,不能偏移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5。这就必须先保证钻孔精度,才能确保冲模冲子定位准确,制作中仅跳步冲裁就要5次,难度大得很。咋办?认真计算,细心划线,稳着打钻。经过试模,做出的工件完全达标。

这种事,我记不住还有多少,但我记住了一条,没有精度就没有饭碗。美国通用电气对产品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一个小小的干燥器支架,就要钻、焊、铣等六套模具。有一次我承担了这项任务,通宵达旦、日以继夜,生产的工件尺寸全部通过三座标检测,这时他们还不大相信,一家XX的机车企业,竟能干好这么精密的活儿。

这些年,咱们中国制造上了天了,神舟、天宫、天眼、大飞机,技术全世界少有,单拿出一件都了不得。可再一想,从剃须刀、保温杯、电饭煲到马桶盖,为啥“海淘”风靡一时?大大的问号就像根刺,深深刺痛咱中国人的心。咋办?把每一张图纸画好,把每一个工序做细,把每一个工件做精,啥都解决了。

有人说,一个政党的力量,来自每个党员的肩膀。有力度,初心就会化为敢打敢拼的决心;
有韧度,初心就会化为专注执着的恒心;
有精度,初心就会化为一丝不苟的匠心。

一路走来,我修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修过上游号、前进号、东风号、韶山号、和谐号,从普通女工到全国劳模,从技校学徒到大国工匠,就像是一直跟着时代在进步。简单点说,我也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百分之百投入,一个是百分之百合格:26年来,凡是我做的工件,没有一件达不到要求!

社会主义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这么干出来的,但一个人单干,干不出新时代。前些年,公司成立了X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今已累计带徒75人,从这里走出3名中华技术能手、14名高级技师,先后成为全国首批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今天,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工匠,我真是打心眼里光荣啊。接下来,我还要做一名党的工匠,绣花也好,打铁也罢,我要把每一次动手,都变成跟钢铁的较量!我还要做一个精密的齿轮,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奋进契合起来,用我们的本色绘就X更加出彩的底色,让朴素人生更加多姿绚丽。

 

推荐访问:事迹 党员 首席 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进党员事迹交流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