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发布时间:2022-05-25 18:12: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3篇

第一篇: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我为安全生产建言献策------浅谈煤矿班组建设

班组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最基层组织,是职工成长锻炼的初始地。矿井各项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和实施目标大部分在班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要靠班组来落实。因此,班组建设在矿井整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现就矿井班组建设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健全完善制度,创新规范机制,是班组建设的基础

  班组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任务。作为企业最小的基层组织,班组就是企业大肌体的细胞,它的健康活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进程,因此班组建设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班组运作行为,创新班组管理机制是做好班组建设的基础。要不断加强班组建设,为班组提供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要制定和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班组民主管理网络,修订和健全各种规程,使班组建设统一规范。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班组管理。要把班组管理当作区队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班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和长远目标出发来规范班组建设,逐步完善班组管理的工作运行、指导推进、激励制约、物质保障等机制,克服班组建设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选配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组长,培育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建设班组文化,是班组建设的关键

  班组不是一个“完成任务的简单群体”,作为最小的战斗单元,他必须有健全的大脑,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灵魂。打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班组,班组长就是“大脑”,团队精神就是“体魄”,班组的文化就是“灵魂”。因此,班组长、团队精神、班组文化是班组建设的核心三要素。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兵再好,没有良将调度组织,还是散兵游勇。因此,对班组长来说,除了对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更应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情感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团队精神,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班组建设的核心

  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节、监督及生产力三要素的科学结合等,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和班组职工的活动上。班组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把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组长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采取各种方式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如:脱产学习、鼓励自学等,使班组长能较为完整的拥有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矿还应充分利用各类手段,把对班组职工的培训同考核、使用、评比、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培育出高品质、强素质的员工队伍,推动班组建设向高标准发展。

  四、突出安全生产中心,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班组建设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中,班组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班组安全工作开展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矿井安全管理是非1即0的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仅要挂在嘴上说、写在纸上看,更要思想到位、行动到位,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工作氛围。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应该是班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班组各项工作的中心。与此同时,班组建设工作还应当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这样才能自我加压,使班组职工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第二篇: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建言建言献策范文大全

关于改进博士生外语考试标准的建议 最近几年,伴随着研究生外语考试难度的加大,因外语成绩不理想遭拒的非外语类学生也越来越多,一些专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因此而流失,与此同时,现有的研究生录取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考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专业课差一点,读研后可以补,但外语差却绝对不行。实际上,外语只是研究的一种工具。适当调整外语考试的政策,提高专业课考试的难度,淘汰不适应专业学习的考生,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更是对学科发展负责。

为此,个人建议要适当调整研究生外语考试政策,将有关专业研究生外语分数作为参考。从历史上看,中国刚恢复研究生教育时,外语分只是参考,但头几届研究生的质量却很高,在许多领域都被称为“黄埔一期”、“黄埔二期”。虽然当时只有硕士生而无博士生,但他们的整体水准远在当今博士生之上。有许多破格招生的佳话,至今仍是美谈。

研究生外语考试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实事求是地进行。与外语结合紧密的专业,如外国文学、世界史、西方哲学等专业应加大外语考试力度,提高考试难度;
而其他与外语联系不是很密切的专业,如中医经典文献、中国古代史、中国考古学等专业,则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当考虑增加其他相关科目的考试,外语可作为参考,或不再考试。

此外,还应为专业优秀而外语不行的偏科人才开辟特殊通道。招收一批学历不完整、外语不过关,但在专业领域已经显示出才华、取得了成就的博士生,或许能对当今博士学术质量下滑的趋势稍有弥补。堵塞了偏才的通道,看起来只是伤害了少数人,其实也伤害了教育本身。为了避免某些人利用特殊通道舞弊,可以在招收偏科人才时,实行“阳光政策”,将证明他们专业才能的著作、论文、作品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公开,能够接受同行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王新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关于改进高教评估的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是中国农村经济变革中需要解决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要全面适应农村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适时对路的教育,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为了培养企业真正可用的人才,产学应合作,让企业分担学校的教育责任,同时也使学生能为企业所用,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能受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校及企业双方需密切配合,一方面由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场所与教育培训,弥补学校实务教学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配合企业,修改教学课程,使技术职业教育中的实务实习课程由过去的校内课堂学习,转变为校外企业的现场实习。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统筹领导,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治教水平。依法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切实解决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努力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赵玉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适当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

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放开、搞活,发展迅速,作为金字塔顶端的研究生培养,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几年以前博士还极为稀少,为了吸引一个博士,各单位竞相在职称、职务、住房补贴、配偶安排、子女就业等方面开出众多优惠条件。但是仅仅几年的时间,局面已经完全改观,据有关资料报导,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达12.5万人,硕士生超过100万人,数量上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大量的高端人材进入社会,但人材密集性机构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已渐近饱和,虽然尚未出现博士求职难的局面,但社会渴求高端人材的热情开始降温。若按目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否会在几年之后出现研究生培养过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必然伴生若干成长中的问题。为了争取有限的,学校之间的攀比竞争异常激烈,都想升级成大学、都想办研究型大学,于是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上。各个院校为了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年年派出精兵强将到全国寻找可能的审批专家,游说攻关,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隐含了不正之风。而研究生培养的迅速扩展,也成为某些学校、教师承受不起的负担,比如说一个教师带几十个研究生,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大量的研究课题、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满足不了上述的条件,势必降低教学质量。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暂停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审批,对已有的培养点进行清理,评估培养学生的质量,重新核准合理的招生规模,对已有培养点的宏观布局,作出统筹安排。今后对传统学科不再轻易增加培养点,重点解决新兴学科和前沿领域的设点布局问题。二是明确限制导师培养学生的数量,对于各方面都非常称职的导师也要设定上限。比如说带研究生的数量不能超过10人;
对于没有重大课题和经费支撑,缺乏研究条件的导师应量力而行。也不应该把带研究生的多少作为考核或者评比的指标,而应该把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

(白世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对大学毕业生“回炉”的建议

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新动向。这就是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中专性质的技校再度学习技能的大学生“回炉”现象。这个现象引起了国际和国内新闻媒体的关注,媒体和民众贬褒论赞各有不同。较为集中的是两个话题:一是大学毕业再回技校,何必去苦读大学几年书。二是所学专业用不上,就业也没有门路,就只好再“回炉”学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建议:一是要根据现实国情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时更改、撤销、增加、调整以往的学科和课程。国家 __可以深入社会进行调研,编制新的学科。大学本科除了医学五年制之外,一般都是四年的课程。能否在最后一年中的半年,或在每个学年的一段时期,让大学生到技工学校去进行能力实践。这样,既不影响专业学科,还能学习到劳动技能,掌握多种门类的学科技术,对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大学里也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一些有助于大学生走出书斋,学会多种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技能课堂”。不必等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后,再进入技术学校学三年,避免时间和人才利用上的浪费。■

(柴宝成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宝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内容仅供参考

第三篇: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党员为学校建言献策

年 月 日

党员姓名

任教学科、年级

职务

推荐访问:党员 建言献策 一百条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党员建言献策一百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