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发改总结】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全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6:00:11 来源:网友投稿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2010年,是我市发展改革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全系统干部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总结】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全文),供大家参考。

【发改总结】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全文)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市发展改革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全系统干部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11.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8.5亿元,分别增长14.1%、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0.3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亿元,增长18.9%。外贸进出口总额170.9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总额145.4亿美元,增长3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6元,增长13%。这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年度计划目标。

一、2010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中央调控政策和省、市党委、政府一系列部署,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民生,梳理十大项目,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1、战略性规划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高起点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牵头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起草《温州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参与起草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编制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多次召开规划协调会、征求意见会,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二是提出市级“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目录。确定开展编制总体规划1项、区域规划2项、专项规划55项。组织编制《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专家咨询论证会、规划联合审议会,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发改委印发执行。三是对接国家、省级规划。对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争取瓯飞工程等重大项目列入省《纲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我市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身份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对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瓯飞滩围海造地工程纳入规划盘子。

2、扩大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认真贯彻中央扩内需决策部署。牵头起草温州市贯彻落实意见,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涵盖了民间投资的领域范围、金融创新、民企做大做强、政策扶持和服务环境改善等内容。扎实做好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34亿元。加强项目稽察和监督检查,确保完成中央投资项目“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二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制度。129个重点建设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20.7亿元,浙能乐清电厂二期、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灵昆港区多用途码头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温州半岛浅滩一期围涂、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大门大桥一期工程、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瓯江过江通道)、77省道温州至洞头段等项目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温州绕城高速西线、北线东段、104国道温州西过境、城市轨道交通S1线等项目前期取得进展。建立重点建设协调督查机制,先后梳理了两批55个问题,提交市政府督查室进行政务交办,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重点推进,针对进度慢续建项目和计划开工未开工项目,梳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困难,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市重点建设项目标后的跟踪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规范重点工程安全生产。积极对接2010年国批、省批前期计划,苍南发电厂等3个项目列入国批前期计划,平阳顺溪水利枢纽等16个项目列入省批前期计划,其中6个项目已获省审批,4个项目开工建设。

3、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组织实施2010年主要任务计划,第一阶段13个改革试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增扩大民间投资试点等9个改革试点项目。二是基本完成强镇扩权改革试点。5个市级试点镇先后出台试点实施方案,用地、财政、项目、审批管理权限等政策支持落实到位,建立四大平台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全面启动中心镇改革发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三是组织推进政策性农房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圆满完成政策性农房保险三年试点任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市全面推开,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四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解落实年度医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与各县(市、区)签订医改工作责任书,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定位为县(市、区)“一把手工程”。配合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三区二市三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市、区)统筹,参保率分别达到90%、90%、96.74%以上。

4、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编制完成《温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着力推进42个市级重点建设服务业集聚区,4个列入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温州银行、浙江人本、温州长运等企业列入省级重点服务业企业,实施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41家,编制并实施2010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龙湾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北京·浙江服务业推介会上成功签约。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80亿元。二是大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2010年温州市重大工业项目计划、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清经济开发区、永嘉工业园区被省里批准先行开展整合扩容规划编制工作,瑞安工业园区作为拟新设立的园区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帮助编制和组织实施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规划与实施方案”。起草《关于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温州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确定了五年发展目标。三是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配合市相关部门编制农口“十二五”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扎实推进政府投资农林水项目计划,全年安排市本级农林水项目资金3.6亿元;扎实推进瓯飞工程等60多个重大农口项目,瓯飞工程完成省级规划调整、堤线论证、投融资初步方案等基础工作。两年争取中央投资3.7亿元,支持标准堤塘、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积极上山下海,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和山丘缓坡资源,努力拓展温州发展空间,我市有2.9万亩山坡地列入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编制了2010-2012年全市滩涂围垦计划,并有13个项目列入省三年围垦计划,全年圈围面积6.3万亩。四是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都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全省领先。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发展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2010年重点项目计划,全年完成投资21亿元。五是大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紧紧围绕拓空间、建平台、抓项目,沿海产业带重点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围垦造地工程全力推进,用海项目验收取得重大进展,土地出让及产业项目引进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07.6亿元。

5、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温州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665个,年度投资25亿元;配合开展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工作督查。苍南县龙港中心卫生院、文成县南田镇中心卫生院改造等15个农村卫生建设项目,列入《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二期建设方案(2009-2011)》。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全年重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8.84亿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050万元,支持我市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建设。温州大剧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大楼建成投用,市儿童医院顺利开业,温一医新院主体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大楼开工建设,温州医学院和温州大学校园、市委党校、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市特教学校、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正在续建。三是全力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做好援川工作,全面完成67个项目、总投资6.9亿元的援建任务,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开展援疆工作,健全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做好援疆工作前期调研,拟定《温州市对口支援拜城县工作初步实施方案》,制定2011年援疆项目实施计划和援建规划。四是努力稳定市场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3,基本上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左右。完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长效机制,落实好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精神,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开展农产品价格、商业零售市场价格行为等专项整治,开展涉农涉企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努力控制市场物价过快上涨。完成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调整工作。实施温州市区水价调整与阶梯式水价改革方案。

6、服务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一是研究谋划能力得到新提高。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经济形势。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温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进等升位整改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开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中心镇的对策研究》,成果转化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指导意见。提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十二五”温州对接台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等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二是统筹协调能力得到新提高。切实加强区域协作、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改革试点等方面的协调推进工作。建立重点建设协调督查机制,对市重点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开展协同督查。先后梳理了二批55个急点、难点问题,提交市政府督查室进行政务交办,极大地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服务效能得到新提高。扎实开展委机关“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牵头办结墨池公园工程建设、平阳县农业政策性保险、温八中迁扩建问题等3件重点督办件(交办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委领导分别承担1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或民生问题,率队深入基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全面清理系统规范性文件。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四是防腐拒变能力得到新提高。加强防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习和宣传《廉政准则》,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政府投资项目“两超”现象,全面推进具有发改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时期是温州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负重前进的五年,更是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新路的五年,也是发改系统大有作为的五年。回顾这几年的发展改革工作,我们认识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把握我们发展改革工作的方向,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才能紧紧抓住发展改革工作的重点,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才能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必须善于谋划、敢于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发展改革综合部门的作用,使工作有力有为有位;必须提升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综合研究、规划引导、协调推进、改革创新、防腐拒变能力,大力发扬“白+黑”、“5+2”的苦干实干精神,建设一支敢打硬仗、乐于奉献的发改系统干部队伍,才能为发展改革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不断创造新业绩。

二、开好局起好步,全力实施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1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上年,但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从我市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尚未有效突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支撑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就业、就学、就医、出行等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2011年,特别是完成1600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难度很大。一是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后,银行放贷非常困难,在1月份已经体现出来;二是土地调控和房价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项目融资更加困难;三是房屋拆迁政策调整,要按市场价补偿,不能行政强拆,要通过法院强拆等等,政策处理更加困难;四是十大公司内部磨合、运作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些制约因素在今年一开始就显现出来,我们完成今年投资任务的压力很大。同时我们也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作出了重大部署,开展县(市、区)“互学互看”活动,开展市直部门“互学互比”活动,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比以前快了,体制改革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全市形成了全力抓投资的浓厚氛围。我相信,通过发改系统、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年度投资任务是能够圆满完成的。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市“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十二五”我市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每年达到50%,累计投资超过1万亿元。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增长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5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4%;耕地保有量363.6万亩。

根据以上目标和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力推进“千项万亿”计划,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坚持扩大投资需求与优化投资结构并重,着力推进“千项万亿”投资提质工程,推动民资、外资、国资一起上,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

一是大力实施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3个,年度投资350亿元。开工建设瓯飞工程促淤项目等70个项目,加快推进金温铁路扩能改造等80个续建项目,温州浅滩一期建设用海地块回填工程等23个项目建成投产。实施 “十大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0亿元。着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先行工程,争取11月11日开工建设S1线一期;S2线启动前期工作,争取完成工可审批,为2012年顺利开工建设打好基础;争取年底前《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后上报国家发改委。要抓项目进度。做好项目协调服务,逐一排除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抓要素保障。做好资金保障,切实发挥十大平台投融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扶持资金和金融贷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拼盘方案,项目建设各方要积极盘活资产,撑大重点建设筹融资盘子;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扶持政策,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大力推动银项合作,克服紧缩流动性的不利影响,创新工作载体,建立项目融资沟通平台,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谋划资金来源。做好用地、用海、用料等保障,充分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利时机,优先把重点项目用地纳入规划调整范围,积极跟踪规划修编报批工作。做好项目建设的建材物资、用电、用水、用油等保障工作各级相关部门对阶段性的紧缺物资应优先供应重点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要素需求。要抓政策处理。依法做好征迁工作,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培训工作,依法及时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赔偿,确保项目用地及时交付使用。要抓投资管理。强化投资管理工作机制,落实投资率考核任务,明确责任,完善督察通报制度。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对重点建设项目坚持实施业主负责制,由业主单位负责项目的筹资、设计、建设和管理,促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按期保质完成;修改完善《温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标后管理暂行办法》,强化项目的标后跟踪管理;提高项目业主安全生产意识,落实长效治理机制。

二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深化工程。今年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安排项目64个,其中25个年内开工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和前期研究,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深入开展瓯飞项目、温州城市轨道交通、龙丽温(泰)高速公路、苍南核电厂、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输配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狠抓项目政策处理、前期审批实施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各级部门务必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要集中力量配合做好审批工作;需上级审批的,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好衔接,争取项目早日获批;要提前谋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各前期项目业主要抓紧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汇报,盯紧项目前期工作各个环节,把项目前期工作做细做扎实。

三是大力推进民间投资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落实好《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民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和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创新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推动民企加快转型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资本与实业的互动发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扩大直接融资,构筑民间资本有序流动的平台。实施好《温州市优化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试行)》,加强民间投资的管理决策、项目咨询、行业准入和审批报批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积极做好央企对接工作。

2、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既要促增量,更要优存量,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求实效。

一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贯彻落实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接和实施好《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抓紧编制和推动市政府出台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沿海各县(市、区)编制实施意见,落实好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制定我市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开展重要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等编制工作,启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系列课题研究。

二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先工程。编制实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多个专项规划编制,形成服务业发展“1+X”规划体系。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龙湾城市综合体等服务业“十大工程”计划年度投资60亿元。围绕“1650”大都市区总体架构,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结合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抓好空港经济区等项目前期。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推出第二批用地“招、拍、挂”,启动金融服务中心大楼等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投资大厦等项目前期,争取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保险、证券、创业投资等金融业态发展。着力提升商贸业,积极扶持商贸业龙头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三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组织编制年度重大工业项目计划,着力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的前期推进与服务工作,促进重大工业项目早日落地。组织编制年度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对上年实施良好的项目按照相关政策落实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做好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工作,指导三个扩容园区和一个新设园区编制发展规划,指导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编制整合提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导向规划。

四是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编制完成《温州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出台《鼓励温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做好与省发改委将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与计划的对接工作。

五是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和农业“两区”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公共建设资金、重点项目安排向“两区”建设集中,抓好都市型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推进瓯飞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抓好上山下海工作,实施围垦项目16项17.5万亩,圈围海涂5.3万亩,建设用海报批3万亩;重点推进林宋组团等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利用工作。

3、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参与实施“六城联创”活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工作,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推进低碳经济行动工程。分解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抓好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九大领域的创新集群布局。着力推进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污染减排、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项目建设。配合探索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强化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拟定出台《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通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着力推进具有温州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园区创建,提升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程序。各级发改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项目节能评估条件审核,把好节能评估审查“三同时”关。

4、全力推进价格监管,切实维护市场物价稳定

要充分认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稳定物价作为当前物价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好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

一是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给。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好保障粮食、蔬菜、化肥等重要商品生产供应的政策措施;落实好生猪生产成本收益预警机制,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农产品产运销有效衔接。加强价格信息预警巡查工作。

二是加强市场价格调控和监管。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和调价幅度,审时度势出台调价项目,并兼顾低收入群众的利益。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实施好市区水价改革方案,贯彻实施好电价改革措施、成品油价格改革措施,完善市区管道石油液化气价格管理办法。全面清理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服务价格管理。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年审、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相关工作,规范我市床位费定价行为,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继续做好停车收费标准的核定工作。

三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开展城市供水、电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涉农涉企、医疗、教育、银行和其他资源性收费,以及垄断行业凭借优势地位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加大对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的治理力度。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新修订的《价格行政违法行为处罚规定》,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积极做好价格公共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好社会价格监督检查组织建设、价格服务进重点工程、价格服务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程等活动。做好价格认证工作,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服务,为社会调解价格争议服务。

5、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围绕深化推进“十大”体制改革,努力做好改革的统筹协调与服务工作,积极推动重大改革项目实施。

一是深化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着力推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工程。参与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组织实施《关于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完成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功能区与中心镇布局设置,功能区与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指导并督促各县(市、区)出台实施意见,配合做好中心镇党政正职高配、机构设置、权限下放、政策支持等各项工作。

二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1年主要任务计划》,深化推进前期已经实施的22个改革试点项目,新增启动10个左右改革试点项目。

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新农合市辖三区统筹;建立新农合风险基金;各县(市、区)医疗救助资金筹资达到人均9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2家,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50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完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四是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着力推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工程,出台实施《温州市发改委关于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 简化审批程序的意见》。按照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的要求,对基本建设审批环节和流程作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牵头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条件和初步设计的联合审查。

五是深化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着力推进区位作用凸显工程,落实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接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对口援疆规划,根据年度援建项目实施计划,加强协调衔接、监督检查。做好援藏各项工作,加强与青海的合作交流。

6、全力推进改善民生,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两个提高”、“两个同步”的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编制实施社会事业设施布局“十二五”规划,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工作,督促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年度计划。加快市奥体中心、肯恩大学、外国语类和体育类高校筹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服务,认真做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已列上级规划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开展全市推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等专项督促检查。

二是推动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活动。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依法完善工资增长决策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规范用工秩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并轨。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

7、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切实谋划好“十二五”发展

高水平的编制好“十二五”规划,高效率的做好各类规划衔接协调,高质量的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

一是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着力推进发展规划龙头引领工程,要抓紧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委牵头的和市级各部门牵头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都要在上半年发布出台,一般专项规划都要在年底前发布出台。

二是衔接好各类专项规划。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加强本地区、本部门规划与上一级层面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加强发展目标、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上一级规划盘子。

三是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颁布后,要及时分解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分解落实,要明确工作责任、时间和质量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从“十二五”开局之年就能够充分体现规划纲要的要求。

三、加强系统队伍建设,切实服务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坚持按照“三高三新”要求,推动发改系统干部素质水平跃上新台阶。

1、把握新形势,加强新情况新问题研究

要高度重视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强化11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新增一批服务业企业的监测分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增强对形势发展变化的预见性和敏锐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要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价格监管、服务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融资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为综合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研究政策建议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运用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2011年发展改革任务艰巨而繁重,对发改系统干部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市发改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把握上来,统一到对市内外环境的清醒认识上来,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化为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自觉行动,狠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超常规的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全方位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3、树立新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系统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党建和防腐倡廉建设,切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扎实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逐步建立四个学习平台:理论学习平台、学历教育平台、岗位培训平台、研究和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提高系统凝聚力。加强对县(市、区)发改局工作的指导,关心县(市、区)发改局的机构和队伍建设。新一轮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马上就要实施,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发改系统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县级价格机构建设,落实好国家发改委有关加强价格执法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推荐访问:温州市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发改总结】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