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完整)

发布时间:2022-05-27 12:48: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完整)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4篇

第一篇: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2020年1月2日)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各地要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三)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扶贫脱贫壮阔实践,全面宣传扶贫事业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生动故事。

(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五)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

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成“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补助中西部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

(八)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其他地区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各地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先搞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推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

(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农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办好县级医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城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适当简化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招聘程序。对应聘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的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给予大学期间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允许各地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十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地级市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

(十二)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支持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加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十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

(十六)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完善工程建设、验收、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抓紧启动和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适时推进工程建设。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十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并加强统计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

(十八)稳定农民工就业。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农民工失业后,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出台并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实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医院看护、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打造区域性劳务品牌。鼓励地方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四、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十九)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
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工作力度。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健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机制。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

(二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县级是“一线指挥部”,要加强统筹谋划,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乡镇是为农服务中心,要加强管理服务,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一)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合理诉求。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对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先进行风险评估。

(二十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五、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地方政府要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各地应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中央和省级各部门要根据补短板的需要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要求,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研究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强化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正向激励,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度,优化精准奖补措施。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适度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加强考核引导,合理提升资金外流严重县的存贷比。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做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二十四)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强化农业设施用地监管,严禁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从事非农建设。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进行全面梳理,简化审批审核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推进乡村建设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抓紧出台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政策意见。

(二十五)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县域内人才统筹培养使用制度。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探索对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二十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加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七)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垦、国有林区林场、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农业水价等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完善新时代“三农”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要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中央巡视重要内容。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第二篇: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作者:
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6年第03期

        2016年1月2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问题,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一号文件对养猪业的5大影响如下:

        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是提升生猪养殖供给侧效率的驱动力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3点和4点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即时传递市场信息,以指导畜禽生产企业即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争取效益最大化:也可以生产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为生产者提供适合的技术解决方案,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

        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引领未来养殖业发展方向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5点提出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养殖模式的问题备受大家的关注。在市场与产业升级压力下,未来我国养殖规模化整合与标准化进程速度将加快。参与整合的主体来自产业链不同环节,其特征是不再坚持完全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而是通过制定标准,强化服务,结合适度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种养加一体”高度一致性的紧密合作关系。这些新商业模式将更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但需要一定时间和真实的投入才能打造成型。

        环保倒逼下养猪“区域再布局”

        “种养结合新模式”

第三篇: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聚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解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文件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里,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谈:第一部分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即这个文件出台的政策背景;
第二部分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即文件主要的内容和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
第三部分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等重大问题,在工作中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每年年底,中央在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都要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一)党的十九大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一些政策要求,主要表现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新的提法。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在经济建设当中考虑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分配资源,能够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位置,这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新的五句话20字方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围绕这五句话20字方针进行决策部署的。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这个提法,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首次提出的。这里边包含着很多丰富的内容,它决定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仅是包括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还包括了农村全面发展。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一个“定心丸”。第一轮土地承包,当时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我们逐渐形成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一轮土地承包年限是十五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年限是三十年,这次又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就全国范围来讲,再延长三十年是到什么时候呢?到2053年。这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是相吻合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个阶段性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还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

党的十九大还提出,在乡村治理问题上,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在中央一号文件里也体现了。

党的十九大还修订了党章。在新修订的党章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列于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进了党章,是我们党要遵循的、要做到的。可以说,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根据党的十九大和新修订的党章的要求出台的。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明确指出,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都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是说,要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做出国家的战略规划。

同时,会议明确指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一个重大的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我国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的效率,实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指导当年的经济工作的特点。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与乡村振兴战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全面讨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形成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同时,会议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就是五句话20字方针。可能大家还记得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十几年过去了,在20字要求中,“乡风文明”这次原封没动保留下来,其他的都有点变化。原来讲“生产发展”,现在讲“产业兴旺”;
原来讲“生活宽裕”,现在讲“生活富裕”;
原来讲“村容整洁”,现在讲“生态宜居”;
原来讲“管理民主”,现在讲“治理有效”,加进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五句话20字方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遵循的总体要求。

在总体要求当中,除了这五句话20字方针以外,还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问题。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两个现代化”。一个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新的要求。一个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政策语言发生变化,实际上预示着政策思路的变化,这些都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

那么,这三个阶段取得重要进展的要求是什么呢?到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最终也体现在2018年一号文件上。

同时,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个内容最终也体现在了中央一号文件里。譬如,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这些都是新的提法。还有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也都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

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而且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里边包括了如何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再有,譬如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需要继续完善。还有,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现在正在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人才战略,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等。同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以上就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政策背景。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共有十二章。第一章讲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二章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此后的每一章都有具体的要求。

譬如,第三章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是按照党的十九提出的产业兴旺的要求,提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五点工作要求。

第四章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按照党的十九提出的生态宜居的要求,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等四点工作要求。

第五章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风文明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等四点工作要求。

第六章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治理有效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等五点工作要求。

第七章是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活富裕的要求,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六点工作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展开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都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20字方针展开的。产业兴旺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生态宜居关系到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的问题;
乡风文明涉及到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问题;
治理有效讲的是农村基层的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落实治理有效的要求;
生活富裕讲要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包括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保障,也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每一句话构成一章,每章都有若干点工作要求。

第八章讲精准脱贫,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九章讲体制改革,提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第十章讲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如果没有人才支撑,就没有能力去实施这个战略。所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用一章来讲人才,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第十一章讲资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钱从哪儿来?这一章就专门来讲这个问题。提出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这里边既讲了财政投入,又讲了金融服务,还讲了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就是各种类型的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领域。

第十二章,也是最后一章,讲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际上是讲关于“三农”工作的党的工作制度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前五章是围绕五句话20字方针提出工作要求,后五章是围绕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资金、党的领导与工作机制提出工作要求。这十章一共有四十六条工作要求。接下来,我把十二章的主要内容讲一下。

第一章,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指出来,这种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

第二,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这是讲人才。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第四,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国家的支农体系,但这个体系仍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第五,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这五个方面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必然要求,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目标、2035年目标、2050年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二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三方面来讲。

指导思想,就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当然,还有一些更加细化的要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展开了。

目标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近期的目标任务分解得很细,中期的目标任务就粗一点,远期的就更粗了。譬如,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就列举了十项工作任务。

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第三,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第六,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

第七,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八,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九,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第十,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这是农业农村工作近期的目标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提得非常具体。

到2035年的目标任务,因为还有十七八年的时间,就讲了四句话,也就是四个方面。

第一,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因为到2020年,我们要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所以2035年的目标任务提出,进一步缓解相对贫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第三,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第四,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的目标任务,由于时间更远,就更粗了,只有一句话,就是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仅是2018年的“三农”工作的政策指导,它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的目标任务。当然,对于到2035年、2050年的目标任务,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更完善的目标任务。这也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往年的不同的地方。

基本原则,提出了七项基本原则,即“七个坚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的原则就是这“七个坚持”。

在讲完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就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20字方针分成五章的内容来讲。

第一,产业兴旺(第三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重点。实际上这是讲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文件里面主要讲了五点工作要求。

1.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包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等。重点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

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3.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4.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让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显出来。

5.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里边明确提出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我们既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像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这些新的经营形态。同时也要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这些完全是根据我们的国情提出的。

第二,生态宜居(第四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态宜居是关键。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个认识很深刻。文件强调,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这些都是新的思路。这里面谈了四点工作要求。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2.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讲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关于污染防治的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里边也体现出来了,就是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污染源的防治。譬如,农村秸秆的问题,我们一年大概有10亿吨的秸秆,综合利用的比例只占到一部分。现在农村焚烧秸秆依然还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畜禽粪污的问题、有机肥的产生等等,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办?农业部提出化肥的零增长,农药的减少,农膜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些在中央一号文件里面也都明确提出要得到明显改善。

3.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到底是先开发破坏后再保护呢,还是在开发的时候就考虑保护。这是一个思路的变化。文件还提出,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

第三,乡风文明(第五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保障。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里面谈了四点工作要求。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把路径都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光靠说教是不够的,要教育引导,要实践养成,要制度保证。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在历次中央关于农村文件里面都没有如此明确详细提出过的。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4.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包括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等等。

第四,治理有效(第六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其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这是一个新的要求。在治理有效中,谈了五点工作要求。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提出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

3.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5.建设平安乡村。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

第五,生活富裕(第七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活富裕是根本。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这里面谈了六点工作要求。

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

3.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等等。

5.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

6.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第八章,精准脱贫。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文件中的要求很明确,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实现稳定脱贫。

第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第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明确提出,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

第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第九章,体制改革,提出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里讲了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第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
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第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

第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第十章,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这里面讲了五点工作要求。

第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譬如,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第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第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这个在以前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

第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第十一章,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主要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文件提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里面主要讲了三点工作要求。

第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第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第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等等。做好金融服务的创新。

第十二章,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这里面讲了六点工作要求。

第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第二,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这是一个新的要求。一个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

第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第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很明确的要求。

第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第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作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文件全文16450多字,十二章,除了重大意义与总体要求两章外,用十章四十六条的篇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五句话20字方针展开,并以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资金、领导与工作机制为题,全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正如中央农办韩俊主任归纳的:一是“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二是“管长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

第二,充分认识完成近期目标的艰巨性。中央一号文件对三阶段战略目标要求是“近细远粗”,对于2020年的目标任务,提出十项工作任务。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2.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3.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6.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

7.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8.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9.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10.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对于2035年的目标任务,文件只讲了四句话;
对于2050年的目标任务,文件讲了一句话。

第三,从国情出发,考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第四,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供给效率不高、存在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供大于求与短缺并存。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现在则是以需求为主导,追求质量与效率、产品安全,生态保护、农村建设全方位的调整。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提高效益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靠科学技术、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如产业融合降低成本,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价值链。

补短板,主要是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加工业等。一是中央政府重点投入“两区”建设,即“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麦、稻、玉米三主粮)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大豆1亿亩、油料7000万亩、棉花3500万亩、橡胶1800万亩和糖料1500万亩这五大品种),总共规划建设11.38亿亩。二是地方政府重点投入“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规划建设10.4亿亩。三是“粮改饲”,主要是青贮玉米,2017年为1200万亩,2018年将增加一倍。四是休耕轮作1200万亩。

第五,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农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关于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近期要衔接落实延包30年措施,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第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不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改变乡村面貌和推进城镇化一样,“应有历史耐心”,农业本身就是“慢变量”,我们正在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经济、制度、文化这三者的变化速度是渐慢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一:预测试题及答案
预测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A.B.C.D.
答案C。历年一号文件主题如下: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单选题)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为主线,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12


A.加快发展现代农业B.加快农业现代化C.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D.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D。A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B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C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3、(单选题)2月5日,2017年中央1号文件暨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其中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属于六大专题中的()
A.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B.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C.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D.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答案A。B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所提出的。C是2017年关于乡村休闲旅游、电商、现代食品加工、宜居村镇所提出的的。D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12


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的第五主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六大专题: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4、(单选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为主要目标,以()为主攻方向,以()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A.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B.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C.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D.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答案B。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5、(单选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12

推荐访问:振兴 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2022中央一号文件产业振兴方面心得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20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