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6篇

发布时间:2023-09-02 14:1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浅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脱离的;二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三是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之外,本身具有自主性。除此之外,学者们对此各抒己见: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统一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滋养的关系,有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紧张性关系,也有将二者的关系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本文分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历史发展,逻辑基础,阐述了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观点,提出当今主要问题并找出改进策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宏大问题,其中关涉了教育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寻。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概念分析

  (一)教育理论内涵

  1.定义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活动,从对象上来说,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之学”并不相同,因为人事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而“理论之学”是以永恒为对象的;与亚里士多德的“制作之学”及近代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相同,人事不存在“制作之学”及自然科学理论那种客观的对象。因此,教育理论应该是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之学”。

  对于教育理论,与一些其它教育学的相关名词一样,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

  论。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在《思维在断裂中前行——

  教育理论,我认为一定是一种有体系的认识,甚至是可操作的认识。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系统表述,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的成果最终只能成为“思想”而不是“理论”,主要是因为“思想”没有成为体系,没有分条逐析。而一些西方教育家则使自己的成果形成体系,甚至可以作为方法直接应用于实践。

  2.特征

  首先,教育理论的个人性。教育理论的对象—教育生活实践,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那么,教育生活实践应该是自然的、个人的,而非体系化、技术化和课题化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作为对教育生活实践认识所形成的系统观念的教育理论首先是个人性(最多只能是有限群体性)的。另外,教育理论并不是理论研究者将教育实践作为孤立的客观认知对象,对其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而是在教育生活实践中去理解、“同情”和参与。所以我们说教育理论的特性首先是个人性的,是与教育理论研究者不可分割的。

  其次,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这里的“实践性”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的应用”,不是指教育理论能给实践者以处方,也不是指赫斯特所说的制定在操作上有效的原则。而是指对于教育实践,理论研究者不是“静观”,而是参与、介入。但这种实践性与制作技艺又是不同的,“在道德意识的完美性和制造能力的完美性即技艺的完美性之间确实存在一种真正的类似关系,但它们两者显然又不是同一种东西。……人不能像手艺人支配他用来工作的材料那样支配自身。人显然不能像他能生产某种其他东西那样生产自身。人在其道德存在里关于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一定是另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将不同于那种人用来指导生产某种东西的知识。”以生产某种东西为目的的制作技艺,要求把生产者的主观性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而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不仅离不开理论研究者主观性,而且是以其为前提的。因此,教育理论所追求的“真”并不是理论研究者对认知对象的征服、控制,而是与对象发生着的关系,所以说,其强调的是不是客观性,而是参与性。

  最后,教育理论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所谓地方性的知识,是由于知识总是

  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

  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

  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既成的、在任何时空里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

  “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任何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教育理论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

  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

  3.价值

  首先,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概念、判断的系统体系,有利于给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前以启发。当实践主体面临一个新情况时,他需要观察、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新情况超越其经验常识时,实践主体就对理论产生需求。教育理论并不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程序,而是提供对新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瑞典教育家托斯顿·胡森曾指出:“教育研究从课堂角度讲,它最多只能给在很大程度上还须依赖于他或她的‘实际技能知识’的实践人员以启发。”

  其次,教育理论是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后进行反思的依据。反思是教育实践主体成长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渠道,因为通过反思,实践主体能发现自己在已有实践

  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在长期的反思过程中,实践主体能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比较成熟的观点或者一些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育理论超越经验层面的实践,对教育实践具有一种批判作用,“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反思就是以批判性的视角,透过超越具体实践的理论去批判、思考实践,解释或解决时间中情境性的、偶然的、不系统的现象或问题。

  最后,教育理论对实践起价值导向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是自足的,是以善为目的的,是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教育实践也是一种道德活动,必须价值导向。教育理论是除了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以外的起价值导向作用的重要方面。

  (二)教育实践内涵

  1.定义

  关于“教育实践”的概念定义,学术界的认识不尽相同。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教育实践”定义为“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郭元祥教授的定义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日本学者长谷川荣把“教育实践”定义为“向教育对象施加直接、间接的影响以形成其人格的具体行为,其本质在于,形成人的价值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英国学者卡尔则比较强调教育实践的伦理层面,反对将教育实践看成是价值中立的“技术性活动”和单纯的追求理论建构的活动,认为教育实践“乃受教育活动内含之伦理规准所引导之实践性活动”。

  教育实践是实践者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追求善的活动;所针对的是具体的、完整的个体,而不是人的类本质。我认为教育实践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活动,并且要对参与活动中的人及事物有所影响,如果只是行为的话,我认为不够恰当,行为不一定能对周遭产生影响,我比较赞同第二种理解,这种理解更为全面。

  2.特征

  首先,伦理性。即教育实践不是屈从于一个外在的目的,它的目的就是它本

  身,它是一种追求善的实践。正如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而雅斯贝尔斯则是在批判了当前教育不是以善为的,而是将教育理解为一种为外在目的服务的手段、工具,这一外在的目的就是将青年人培养成为某种“工具”,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学生的追求就是“有用性”,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因此,伦理性是教育实践之为教育实践的前提。

  其次,生成性。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作为一种对人潜能

  唤醒,所以其必然更多强调的是自由的生成,而不是外来的强迫。“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人的成长、发展既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本身。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教育实践必然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不确定性。自文艺复兴以来,至少到二战之前的这个时期内,科学与

  确定性之间几乎可以划等,但不确定性并不会因此就不存在了,相反,随着自然

  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混沌理论、测不准原理等相继问世,人们发现,不确定性

  是确定性的“家”,也就是说,确定性是存在于不确定性之中的。而在人的生活

  世界,不确定性是人自由的前提,是意义、价值追求的基础。“实践活动有一个

  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着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关于所作行动的判断和信仰都不能超过不确定的概率。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乃是一些个别的和独特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永不确切重复,因而对它们也不可能完全加以确定。”

  3.价值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同理,教育实践亦是教育理论的来源,教育理论也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包括各种与教育和培养人有关的实践活动,从古自今,在这些活动中,人们根据经验,加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概括、总结,形成有系统的有层次的认识,即是教育理论。然而,教育实践并不是理论的唯一来源,不过是重要来源。教育理论中一些理论是来源于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等。教育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理论的有效标准。判断教育理论是否真理性,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教育实践的结果而定。只有实践才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精讲多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就得到证实,它是完全正确的、可行的。它克服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能够从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出发,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培养才能,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求知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沿着又红又专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可以出现生动活泼的景

  象,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其次,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来源之一。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来源。任何一门科学有都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理论是在社会教育实践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教育实践活动,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作出了一定的总结和概括。早在二干年前我国的《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它论述了在教育实中所提出来的一些重大课题,如教育的作用和目,教育的制度和学校的管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师的作用和条件等等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强而弗抑”、“长善救失”、“禁于未发”、“藏息辅”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它的普遍意义。但些理论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在论述间题时,往还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上。理论的论证也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带有主观臆测性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必须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的出来的。

  最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辅相成。教育理论的目的,自然是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教育实践深刻的、正

  确的、完整的反映。任何一种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都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实践也不例外。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现它的重

  要性。在远古时期,教育实践比较简单,在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和因素,也比较单纯。因没有理论的指导,人们也能凭借着直接经验去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实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而变化,而适应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必须要变革。社会发展证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内容的扩大、丰富和更新提供可能的条件,并要求教学内容作相应的改革。

  二、历史沿革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随着人类教育认识能力的深化和教育实践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考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不仅要考察二者的逻辑联系,而且要考察二者的历史联系。历史地看,教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经历了分与合两个基本阶段。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最初分野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同时产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实践,是在教育成为人类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之后才产生的,明确地说,是在学校教育出现后,真正的教育实践才从原始社统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类的一种独立形态的社会生活方式。学校教育产生后,一些思想家把作为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并在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把教育纳入到政治、伦理的框架中规定性的描述,或是教育活动经验总结,或是教育观念的陈述,以零散的教育思想、言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代教育研究的状况。此时的教育论述还不足以构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根本原因是当时教育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本身都比较低。到近代以后,教育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得日趋复杂,人们感到教育实践受到强烈会制约,教育实践面临着从目标到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的体系化的挑战。此时,像夸美纽斯等长期从事实践活动的思想家们,意识到建立规范的教育活动体系,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开始有意对教育实践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身体力行,尝试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伴随近代科学分化的浪潮,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呈现在人类的科学体系之中。可以说,直到此时,比较系统育理论问世了。此时的教育理论开始涉及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再只是对教育实践作简单定性陈述,而是以

  “实践哲学”、心理学等为框架,通过逻辑演绎和推导,建立形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理论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传统”和解释框架。教育理论的产生,也直接导致了教育实践人员的划分,出现门以构造教育理论为己任的理论集团和从事教育实践操作的实践集团。理论集团和实践集团分别以他有的思维方式去认识教育,前者热衷于建立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后者则埋头于教育经

  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产生了分野。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终极结合

  尽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出现了分野,但这种分野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永远分离、脱离反,分离是为了更有效的结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显示: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潜在着一根联结二者的纽带,这根纽带就是教育意义。教育理论无论追求怎样的科学性或科学化,它必须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理论是抽象的,但它对教育实践来说,不应是神秘的;教育实践尽管是具体可操作的,但它同样渗透着理性:实践的理性。历史地看,教育理论的发展,并不一直朝着完全理性化方向演进,它不是纯粹性的东西,在终极方教育理论是指向教育实践的,它时刻以不同的方式关照着教育实践。卡尔也认为,在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理论以四种不同的理论取向表现着它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常识”的取向、“应用科学”的取向、“实践”的取向、“批判”的取向,它认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植根于历史的、文化的、易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实践者的“理性自主”,使他们通过自我反省做出合理的实践行为。尽管不同的取向处论与实践关系的方式有别,但它们都试图以最佳的方式达成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教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形式上是分离的,但在逻辑上是相结合的。

  当然,教育理论育实践的逻辑联系和结合,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的质的区别、联系和结合,不是完全等同,不是一个包含另个,或一个否定另一个,而是二者的相互吸引,相互贯穿。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依赖理论,这就使得教育和教育实践在终极上是结合的、统一的。

  三、逻辑基础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仅与逻辑具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它们木身就具有坚实的逻辑基础。考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不能不涉及它们的逻辑基础。

  教育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育理论本身就是由一定的逻辑思维形式构成的。教育理论的逻辑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自身构成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即理论自身的结构逻辑;二是教育理论历史演进的逻辑规律,即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教育概念、教育范畴是构成教育理论的最基本单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形式,通过概念和范畴,教育理论第一次与具体的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和教育实践活动相区别,概念和范畴使得理论形态的东西合乎思维规律地从教育现象、教育事实中分化出来,概念和范畴摆脱了现象和事实的表层的具体性、直观性,这是教育理论的逻辑开端。进一步在教育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和范畴之间的结合、变换,构成教育判断或教育命题,以完整的逻辑形式陈述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和教育实践的本质规律,从而,教育理论以蒸发、抽象的逻辑形式反映现象、事实和实践活动,最终体现了教育理论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系统性。教育概念、教育命题、教育推理和论证,构成了教育理论的结构逻辑或内在逻辑。

  从第二个方面看,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的逻辑,表现在教育理论“研究传统”的内部发展以及“研究传统”之间的前后更替上。教育理论不是就教育论教

  育,而是以一定的哲学和科学为基础,运用某些研究方法形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陈述体系。有学者总结了近代教育学蕴涵的四种相继更替的研究传统:实在论—自然主义研究传统、唯理论—理想主义研究传统、实证论一科学主义研究传统、实用论—主义研究传统娜。这些不同的研究传统,正体现了教育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发展逻辑,考察教育理论与教践的关系,不能忽视教育理论本身的结构逻辑和发展逻辑。

  教育实践是以教育认识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它的逻辑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活动各要素内逻辑联系;二是教育认识逻辑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首先,教育实践是以教育活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系为基础的,是不断把握与处理教育活动内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行为和活动方式。不合逻辑的教动是难以想象的。教育实践作为人们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过程,是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乎逻辑的现实的、动态的展开过程。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涉及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逻辑联系,这些逻辑联系不是人的认识和思维强加给客观世界的,相反,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反映,需要以客观世界的逻.辑联系或其它性质的联系为内容。如果说教育理论是抽把握教育活动内在的逻辑联系的话,那么,教育实践则是具体地把握和处理教育活动内在的逻辑联系。课程的逻辑、教学的逻辑、教育评价的逻辑的思考,实质上探讨的就是教育要素内在的逻辑,即教育实践辑。其次,教育实践要以教育认识的逻辑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即客观活动是人的主观活动的外化形式,实践是融主观与客观于一体的活动。据此可以说,教育实践是育认识和思维支配的,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系列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与教育认识和思维具有逻辑联系,正是有了这种逻辑

  联系,教育实践才不至于成为一种纯感性的行为和活动,相反是有目的的理性的行活动。教育实践的逻辑基础,使得教育认识和思维与教育实践逻辑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联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

  四、关系形式

  (一)几种关系形式

  1.“相对说”

  “相对说”,即“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对”,这种说法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实践是特定情景下的个案活动,而教育理论则是普遍的、与具体情境无关;教育实践往往是生活中特定时间的偶发事件,而教育理论大多与特定时间无关;教育理论讨论抽象思想,而教育实践关涉具体事项;理论问题可以随着个人理解的加深而获得解决,而实践问题只有在实际活动中才能解决。也就是说,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并不详细说明解决问题的时机和情境,而一个实践性问题只能通过在特定时机、特定情境中的行动加以解决,就此而言,它们之间具有相对性。

  2.“依赖说”

  “依赖说”,即“教育实践依赖于教育理论”,这种说法认为,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都依赖于教育理论。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有一定的理论假设或信念,所有的教育实践都是“承载着理论的”,它本身是由教育理论框架所支配,教育实践不是与教育理论相对立的。比如,教师的课堂提问、多媒体教学,这些或简单或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均依赖于一定的理论支撑。至少,教师的学生观和知识观对他的课堂提问和多媒体教学就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依赖说”的典型表现。

  3.“独立说”

  “独立说”,即“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这种主张主要依据英国哲学家赖尔的理论。众所周知,赖尔极力主张实践的自主性。赖尔认为,“知如何”在逻辑上是先于“知什么”。除非一个人已经知道“知如何”,否则他不可能知道“知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赖尔此举主要想反驳主智主义者始终固守的“理论先于实践”和“先知后行”的论调,他认为这种论调极为容易产生“重知轻行”的误解。所以他才会转而以实践为思考重点,通过“知如何”本身就包含着“知什么”的论证,指出实践绝非理论的派生物,实践不是理论的附庸。反过来,他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根源,有效的实践先于有效的理论。赖尔认为,理论化是实践本身的一种形式,需要技巧、能力和各种类型的“知如何”的知识。赖尔有效地反驳了“实践由理论指导”的观点。

  (二)对二者关系的新理解

  所谓共生共存关系,简单地讲,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是理论的问题又是实践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含蕴的共生共存关系。

  首先,英国学者卡尔认为有关教育理论性质的思想总是关于教育实践性质的思想,所有教育理论都是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原理。其次,教育实践决不是中立的,它是一种价值活动和伦理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含有很大的理论成分。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辩证发展关系。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有一句话令人深思:“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关系,只有教育理论体现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趋向教育思想,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

  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辩证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才能最终实现,这一中介对二者的联结有重要意义。

  五、脱困策略

  (一)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教育理论必然具有某种概括性、普遍性,而教育实践是人的生活的一种存在和表现方式,必然会努力地摆脱某种普遍性的束缚。这也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同步,从而导致了两者之间很大程度上的“脱离”。正是“脱离”又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存在着可能,但这种“联系”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反思和批判。这加剧了二者的冲突,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教育实践者无法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而教育理论者企图指引实践者的想法也无法达成。

  二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不接受问题。教育实践者主要指教师,教师作为联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一方面对教育理论盲目崇拜;另一方面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行我素。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不接受教育理论,甚至轻视和不信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理论只是在理论自己的圈子里,表现的很高深,但却是空洞而不切实际的。

  (二)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理论的来源上看:教育理论在应然层面上应当是来源于教育实践的,然而实际上许多教育理论来源于哲学、科学及“知识形式集合”;从教育理论的类型上看,教育理论有实践型和观念型两种不同取向和形态的区别。教育理论自身的特点决定它并不一定能够指导教育实践。其次,由于教育理论总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教育研究者大多致力于普适性的原理、规律的研究,而教育实

  践追求具体、个别的丰富性,这就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鲜活的教育理论植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来源于研究者对现实问题的洞察,而追求“科学化”、“普适化”的教育研究则限制了理论研究者的价值涉入和生活体验,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最后,学者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理论指导着教师的行为,一种是教师的信奉理论;另一种是教师的使用理论。信奉理论是指教师宣称他所遵循的理论,使用理论是指由实际行动推导出来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所做的一切和他所具有的使用理论相一致,但却不一定和他的信奉理论保持一致。这种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间的一致与不一致,就教师自身而言也有可能未被觉察。这也是教师对教育理论不接受的一个侧面,同时,一定程度上体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三)思路策略

  首先,在确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存在着彼此脱离、隔离的事实基础之上,要缓解这种紧张,有以下两种思路:

  一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借此可实现两种主体(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理解与互谅,让割裂的理论与实践彼此靠近,借助于中介桥梁实现融通,或者在对话中实现相互的转化。二是使理论的产生过程重新嵌入实践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实现二者的双向建构和互动生成。

  其次,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实现自身“双重行动者”的新立场。“双重行动者”一是指教育理论者在面对实践时,并不把自己视为一个单纯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二是指理论者面对中国教育学科建设、面对教育理论的建构时,不是一个冷眼旁观者,而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当事人,必须承担起行动者应承担的职责。

  最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重视理论的意义价值,同时强化研究意识。

  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变自身一些错误的观念,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理论,认识到理论的对其实践的价值,接受并顺畅的利用理论。虽然教育理论的开发主要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但是并非理论者的专利。教育实践者的研究与理论者的研究不同,周围一切教育现象都为他们感知和体认,他们的研究以教学实践为根基,其研究具有较高理论价值。

  六、小结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宏大的问题,是教育领域一个“多年煮不烂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关涉理论领域又关涉实践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着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二者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着的,我们要关注理论的创新建设,但是更要从教育实践出发以教育实践为目的。为了我们从事的职业无论是教育理论者还是教育实践者,我们都应培养自身一种理论意识,即使是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时刻关注理论,并在自身的实践中创生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项值得人投入一生的事业,一旦选择了,就要为之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

  2.陈建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生共存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3.孙元涛.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新论,出自叶澜教授编的书《立场》.

  4.周作宇.教育实践工作者应强化研究意识[J].教育科学研究,1993(6).

  5.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

  6.叶澜.思维在断裂处前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在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7.冯建军.“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辩[J].探索与争鸣,1996(2).

  8.张鲁宁.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5).

  9.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3月.

篇二: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篇三: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篇一: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己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现在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

  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知道“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接受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考虑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

  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

  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特别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符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一定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篇二:2015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2015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第1篇: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由概念、命题、原则等构筑的系统的理论结构,反映了教育活动现象背后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活动,调制教育行为。具体说,学习教育理论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教育现象。

  教育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到近代,教育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分化综合,产生了众多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工艺学、教育社会学等。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混乱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前提。

  二、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又面对众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发展变化着的学生,他们受到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正确

  解释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就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三、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理论一经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掌握就能转化为强大的武器。"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这说明不能站在哲学高度用教育理论武装的教师其发展前途是极有限的。例如,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有可能提高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使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的泥淖。

  四、预测教育未来。

  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能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优秀教师总能在课前正确判断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准备;总能设想出某集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障碍,防患未然;总能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超前意识,面向未来。这种素质可以通过教育理论思维训练获得。

  五、提高教育工作兴趣。

  教育理论现在已经走过了简单、片面、零碎的经验水平阶段,具有较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许许多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浇铸的宏伟大厦,集中反映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将会为科学理论的魅力所吸引,更为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中的作用所叹服。这将大大提高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加强教育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第2篇: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

  首先,教师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其次,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再次,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第3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之后,我感想很深,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个人工作多年以后,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教育理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也是一种鼓舞。只有不断的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掌握各种教育理论,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书中提到的并被我校广泛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

  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书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也对我们教书颇有教义。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

  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此外,作为教师,不仅要丰富完善自身,还要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并讲求创新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所学所感不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第4篇:优秀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近期,我认真地读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体会很深。教育是一部高深的教科书,而教师职业道德又何尝不是呢?新时期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我们不得不

  好好地学习一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免得误人子弟!试想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在师德方面又做到了多少?通过学习,其中给我感悟最大的是教师之爱!爱让教师更加自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有把爱学生作为为师的主张,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倡导"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从而主张"把整个心灵给孩子们"。前苏联另一位教育家赞科夫则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爱儿童。"确实,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体现于学生的身上,体现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教书育人,以情感人!我们应该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我们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心坎上,随时随地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以宽容、博爱之心去感化他们。"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倡导的是师生互为精神关怀者。当你去爱学生时,学生会同样爱你。当给学生一桶的爱,学生回报你一杯的爱,就非常的满足了。爱让我快乐,使我满足。

  第5篇: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今年暑期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文选,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中着重学习了"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一篇,文中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应受到些什么启发?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创造思维能力应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的创造力也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创造性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创造力的外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师既可以创造性的为素质而教,亦可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均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是数学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作为教师的创造性不同于一般的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他除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的创造性重要的是起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师的创造意识是对创造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创造性的教学观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求异的习惯,富有想象,恒心和一丝不苟等方面。要有创造性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作风,尊重个性的教学作风,创造性的评价思想,民主教学作风,营造创造性的班集体等。还要有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运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式学习。

  总之,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是为了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教师也是只有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以上的体会以外,我还觉得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还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学习了以后更使我有了向这一目标去努力去靠近的信心和动力。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

  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新时代教师的法制观念与师德修养〉这篇文章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集体的形成。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深深的懂得了"师爱为魂"这四个字的涵义。

  第6篇: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初冬季节,带着憧憬与希望,肩负着学校的重托,我来到北京参加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教师能参加这次国家级专业教师培训,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和倍感珍惜,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高度重视,也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训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

  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现将第一阶段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总结如下:

  首先,从认识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往我们总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教育,通过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着想,更要为他们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着想;职业教育不仅是面向少数弱势群体的教育,更是一种面向大众、面向全社会的全民教育。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其二,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特别是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职教学生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差生,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应该定位在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创造学生产生自信心的环境,引导学生正面牵移,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可能。另外在技能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动机,使学生真正学好一技之长,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真实的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其三,拓宽了学习的视野。与培训班里的同学们一同交流和探讨,许多的观点在一起抒发和碰撞。每一次的研讨,我们都积极参与,珍惜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的机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了视野。

  总之,通过第一阶段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学习,我们更加坚定了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念;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改革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更新育人观念,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目标,为祖国培养合格的职教人才。

  篇三:读《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期望值高。而反观学生却无所谓,教师这职业还是深得社会人士的尊敬的。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将自己的期待也一起送了进来。对方赋予信任,校方便赋予责任。做为教师,该怎样面对自己这类特殊而平凡的职业?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看了这本《现代教育理论》后,我以为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自学、合作、探究、增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充分熟悉到学生的很多题目实在都是成长中的易出现的小题目而非道德题目,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有过很多不足与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但我的学生恰恰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精心预备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澹然,没有爱好。因而我也曾困惑,也曾大惑不解;我的工作怎样了?我究其缘由是我自我感觉太好。作为一位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改变学生在原本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构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题目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益于毕生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当今社会赋予未来的教育、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应细细地去品读《现代教育理论》,领悟它的精华所在,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认清改革的方向,与时俱进。

篇四: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1今年暑期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文选,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中着重学习了“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一篇,文中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应受到些什么启发?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创造思维能力应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的创造力也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创造性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创造力的外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师既可以创造性的为素质而教,亦可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均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是数学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作为教师的创造性不

  同于一般的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他除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的创造性重要的是起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师的创造意识是对创造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创造性的教学观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求异的习惯,富有想象,恒心和一丝不苟等方面。要有创造性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作风,尊重个性的教学作风,创造性的评价思想,民主教学作风,营造创造性的班集体等。还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运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式学习。

  总之,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是为了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教师也是只有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以上的体会以外,我还觉得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还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学习了以后更使我有了向这一目标去努力去靠近的信心和动力。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

  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新时代教师的法制观念与师德修养〉这篇文章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集体的形成。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深深的懂得了“师爱为魂”这四个字的涵义。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2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由概念、命题、原则等构筑的系统的理论结构,反映了教育活动现象背后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活动,调制教育行为。具体说,学习教育理论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教育现象。

  教育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到近代,教育学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分化综合,产生了众多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工艺学、教育社会学等。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

  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混乱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前提。

  二、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又面对众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发展变化着的学生,他们受到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正确解释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就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三、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理论一经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掌握就能转化为强大的武器。“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这说明不能站在哲学高度用教育理论武装的教师其发展前途是极有限的`。例如,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有可能提高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使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的泥淖。

  四、预测教育未来。

  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能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优秀教师总能在课前正确判断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准备;总能设想出某集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障碍,防患未然;总能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超前意识,面向未来。这种素质可以通过教育理论思维训练获得。

  五、提高教育工作兴趣。

  教育理论现在已经走过了简单、片面、零碎的经验水平阶段,具有较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许许多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浇铸的宏伟大厦,集中反映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水

  平,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将会为科学理论的魅力所吸引,更为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中的作用所叹服。这将大大提高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加强教育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3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之后,我感想很深,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个人工作多年以后,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教育理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也是一种鼓舞。只有不断的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掌握各种教育理论,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书中提到的并被我校广泛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

  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书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也对我们教书颇有教义。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

  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此外,作为教师,不仅要丰富完善自身,还要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并讲求创新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所学所感不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篇五: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教育学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务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是教学活动主体)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选择和试用教育媒介的依据,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构成三对基本矛盾。其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

  四、教育功能分类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人格化的神创造的。(代表

  朱熹)

  (2)

  生物起源说

  教育来自动物本能。(忽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代表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人民的教育》)

  这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

  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里起源说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教育的生物化,否认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不科学的,联想记忆著名演员梦露,演员擅长模仿)。

  (4).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内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是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5)交往活动起源说

  教育产生于交往活动,在交往中产生思想意识、认识情感的影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的形态(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非形式化和形式化教育

  非形式化是指在劳动生产中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形式化教育是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是指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

  (二)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对组织机构以外的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统称。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四)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

  第三节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

  1、超越日常教学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微观角度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使教师获得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的观念更新)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给予教师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提高教师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养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培育坚定的专业理想。)

  4、有利于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一、教育学发展概况?(书本P18)

  13页起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段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

  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4)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涨

  (2)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化和现实化

  (3)教育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

  (4)终身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5)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6)教育技术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势头日益强劲

  (8)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

  (9)现代教育日益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五)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l)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校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

  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在特定阶段的特定方向的发展,即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识两方面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代表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

  二因素论

  (1)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

  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成熟

  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其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意义: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闲谈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一定的标准,可以对环境进行不同的划分:按照环境性质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人的影响更直接)

  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还具有延时的价值。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个体发展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功能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要求。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二)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

  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知道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守的准则,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二、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的根本性质、总的知道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关系:

  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捉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3.教育目的有时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教育方针由党和政府提出,对教育有强制性

  (三)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教育目的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它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学校、不同专业方向上的具体化。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标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同时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区别在于教育目的反映了培养人的方向性、共同性‘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的层次性和具体规定性;教育目标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培养目标则体现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三、课程目标

  是学校培养目标在在教学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他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它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四)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知道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效果的根本依据。

  1.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它调控年轻一代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按社会要求健康成长。

  2.为教育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知道哦,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

  3.保证了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二)作用??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导向作用。它为受教育者指明发展方向,也为教育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培养目标。

  2.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映。它能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3.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是教育目的。

  (五)教育目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罗杰斯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

  ①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②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③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

  (二)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

  ①教育目的由社会需要决定。

  ②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个人发展要服从社会发展。

  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

  二、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个国家教育目的制定往往依据自身国情,把社会最教育最迫切的需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矛盾最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反映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新人的主观形象。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为我们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11(2)指出人的发展的必然性,为社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内容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要求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兴趣和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教育。

  任务是培养学生争取的审美观,使它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艺术活动技能,发展它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心灵美和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具内在联系,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育针对人身心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作用和教育方法,不能相互代替。

  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及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l)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令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普通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

  (1)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诚实、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3)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我国教育目的历史演变(书P43)

  (五)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1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素质教育的内容

  民族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

  4.、素质教育的意义

  ①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②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③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从指导思想看,素质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反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是选拔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教育。

  (2)从教育目的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名素质的教育。

  (3)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重在英才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通才教育。

  (4)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教什么,是片面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

  (5)从课程结构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只重视少数主科,轻视副科。素质教育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

  (6)从师生关系看,应试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是管与被管,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尊师哀声,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7)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死扣书本,脱离实际。素质教育重视发展智力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发展。

  (8)从评价方式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

  五、国外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日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

  (1)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2)能对社会发展和增进福利作出贡献;(3)有独创性;(4)具有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遭到破坏、人口爆炸、民族冲突、贫困和饥饿等复杂问题的能力;(5)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

  美国国会1994年的教育目的如下:(1)所有美国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2)中学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3)所有完成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学业的学生都要有挑战教材的能力,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公民与政治、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而且每一所美国学校都要确保学生学会思考,为做负责任的公民或进一步学习以及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准备。

  第二节

  教育功能观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3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行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①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①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教育培养各种政治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养的社会公民。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的普及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②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教育通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教师再生产科学知识,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保存文化、融合文化的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演变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功能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服务。“学而优则仕”。

  西方古代社会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

  (2)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

  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教育论》中集中论述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功能观的变革。其主要论题如下所述:

  其一,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其二,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职责;其三,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的原则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成长。

  (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观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两本书中系统地阐述这样的功能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所述如下:

  其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其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三,从着眼于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他试图通过这样的变革使学校教育真正发挥其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主要论点如下所述:

  其一,结构与功能;其二,整合;其三,稳定与和谐。

  14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P65)一、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一)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制度广义概念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二_)教育制度的发展史(P63)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三)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大众化、类型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建构

  7.教育国际交流加强

  二、现代学制

  双轨学制

  英国

  单轨学制

  美国

  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中国

  三、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P615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书P75)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内涵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分类方式:

  (1)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二、中学领导体制与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校长负责制是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三、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教分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第三节

  学校与校园文化

  一、学校

  (一)学校概念:

  学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学校的基本性质是:(1)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2)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3)学校具有民族性;(4)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二、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概念: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与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二)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围绕办学理念展开,用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的一切,形成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合力。

  (2)个性塑造策略。充分体现培养人的目的,形成学校自身的风格特色。

  (3)传统拓展策略。在传统中融入新的内容。

  (4)分步推进策略;

  (5)重点突破策略。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带动整体文化发展。

  16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及其职业角色

  (一)教师概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史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随着私学产生而出现。(春秋)

  3、专门化阶段

  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上最早的师范教育诞生于法国。我国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4、专业化阶段

  独立设立的师范院校改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

  (三)教师职业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化职业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四)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职业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使命的责任。

  2.知识传授者角色

  3.示范着角色;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5.家长代理人和朋友

  6.研究者角色

  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对自身行为反思,出出现问题探究,对经验做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

  (五)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职业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14.从学习和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六)教师劳动特点

  1.复杂性。一是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二是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智力。

  2.示范性。

  3.创造性。教师要灵活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在教的内容方面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加工改造,为学生所接受。

  4.长期性

  5.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保险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热爱学生(核心)。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关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理解宽容学生(给它们改错机会)。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善于与同事合作,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修炼,言行一致

  (二)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掌握学科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启发性。语言与肢体语言相结合。

  2.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要有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要有引导学生的能力。

  3.组织教育与教学的能力

  善于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善于组织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合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适应各种变化,能自我调控。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

  4.健康的人格

  四、教师专业发展

  (一)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业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的过程。

  (二)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教师专业人格。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备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

  4.专业能力的提高。包括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专业自我的形成。

  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新手阶段。实习教师和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属于这个阶段。

  2)高级新手阶段。

  一般地具有二、三年工龄的教师处于这一阶段。

  3)胜任阶段。大约工作3-4年后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4)熟练阶段。大约进入第5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便进入了熟练阶段。

  5)专家阶段。教师至少积累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0,000小时的课,在此之前至少当过15,000个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专家型教师。

  (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第二,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

  第三,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第四,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五、现代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要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1六、校长

  (一)校长的地位和作用P101(1)政治方面

  校长在学校政治生活中主要担负三种职责:协调权限、创造舆论以及调解冲突。

  (2)文化方面

  校长在学校文化方面的最根本作用是价值领导。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看,校长应当发挥三种作用:深刻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领导学校文化的改造;理念创新。

  (3)环境方面

  校长在环境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领导学校发展,赢得外部机构的认可以及整合资源。

  (4)管理方面

  管理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基本作用。这里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人、财、物、信息、空间和时间等资源的组织和协调。

  (二)职责

  (三)素质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概述

  (一)学生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表现: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

  学生有获得承认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

  指学生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心理两方面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

  教育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选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3.不平衡性

  2一方面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平衡。另一方面指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不平衡。(关键期,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4.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确实,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其次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要相信每个,通过其他方面补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差异性

  学生之间的身心发展水平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教育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作为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的需要。然而,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教师作用只是外因,任何知识技能的领会和掌握都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消化和吸收。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四、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中过程中的人(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这就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反对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意味着差异,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发展。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

  3.学生是责权主体。

  五、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一)学生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前者指班级、年级、少先队、团支部等学生群体。

  21后者指各种临时结成的小团体。

  (二)学生群体的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型

  (四)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五)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专制,放任)

  3.教师的知识与能力4.教师的人格因素(性格、气质、兴趣)

  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

  (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教师方面

  (1)了解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4)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营造民主的氛围。

  (5)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冷静分析矛盾,敢于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耐心说服教育。

  2.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优缺点、努力目标)

  2223(2)正确认识老师(特征,优缺点,理解老师的付出)

  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风建设。

  第五章

  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含义

  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是指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中选择一定内容,根据知识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系统而编制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特征:

  (1)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

  (2)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3)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及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

  (二)分科课程、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划分)的分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教学科目。

  分科课程特征:

  (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

  (2)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3)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和《历史与社会》。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性质。

  24综合课程的特征:

  (1)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2)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3)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来划分)

  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是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

  选修课程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愿选择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五)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从课程呈现方式划分)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计划性是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首先提出。

  四、课程理论流派

  (一)活动课程论(经验课程论或儿童中心课程论)

  倡导者:杜威

  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二)要素课程论(学科课程论)

  倡导者:巴格莱

  要素课程理论强调人类遗产的教育价值,强调传递人类文化经验的重大意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掌握人类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化要素、民主理想、智慧要素。要素主义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三)结构课程论

  倡导者:布鲁纳

  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纳(J.S.Bruner)。其基本主张是不论教什么学科,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说要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教学的基本内容,并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加以编排,使教材出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课程论和结构课程论是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四)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

  25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五、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四)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二、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社会需求;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

  (一)普遍性目标分类

  《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是普遍性目标。

  (二)行为目标取向(包括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泰勒提出了确定课程目标的来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三个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三、三维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基本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

  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学习、交往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第三节

  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

  ①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②关于自然、社会和人互动的基本技能。

  ③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课程由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组成。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26(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的首要问题。

  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特征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的特点。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点。基础性体现在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蓝图。

  三、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结合;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第四节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含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分类: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素材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和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媒介设备等)。

  (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二、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1)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

  (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

  (3)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中重要载体。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种课程资源:1,教师。2,学生。3,教学过程。

  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科书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专业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一是学生个性成长,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学校特色形成。三者的关系是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5个基本特征:1)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2)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等而不是专家;4)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5)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学校教育哲学。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主要应该包括六大步骤:1)组织建立;2)现状分析;3)目标拟定;4)方案编制;5)解释与实施;6)评价与修订。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①合作开发

  ②课题研究与实验

  ③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的反思意识

  四、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实施,每周3课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特点

  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第五节

  课程研制:设计、实施与评价

  课程研制是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包括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基本阶段。

  课程研制主要模式

  (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theobjectivesmodel)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2目标模式在设计课程必须回答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判断教的效果?这四个问题也被看做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四个步骤。

  泰勒原理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价

  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教育课程——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目标模式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它设计步骤都要围绕着预先制订的行为目标来进行;第二,强调目标的行为导向,要求确立明确、可以测量的外显性行为目标。

  (2)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aprocessmodel)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系统确立起来的。

  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程和结果,主张在设计中详细说明要学的内容,需要采用的方法及活动中固有的价值,然后根据儿童的需要不断调整,以使教育教学产生最大限度的效益,促进儿童最大限度地学习与发展。

  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的设计思路。

  过程模式的设计程度是:

  ①设定一般目标;

  ②实施有创造性教学活动;

  ③论述;

  ④评价教学活动引起的结果。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的问题。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一)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1.课程目标

  2.学生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需要

  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

  (二)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二、课程实施

  (一)概念

  指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已经编订的课程付诸实践。

  (二)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三)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性;其次是和谐性;第三是明确性;第四是简约性。

  (2)教师

  2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参与。

  第二,教师的态度。

  第三,教师具备的能力。

  第四,交流与合作。

  (3)学校

  第一,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和工作。

  第二,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

  第三,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现在教育评价历年提倡发展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

  (一)评价的主要类型

  按评价目的,可分为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其目的在于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一致的课程评价模式。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

  3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工作的意义

  1、教学时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教学的地位)。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含义: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准备的过程。

  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额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要求:(三面三计划)

  三方面

  (1)钻研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参考书,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

  (2)了解学生(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班级情况;个人思想知识基础,态度习惯)

  (3)设计教法

  31写好三种计划:

  (1)学年(学期)教学计划;

  (2)课题(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学生注意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一)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新授课、巩固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分单一课和综合课。

  (二)课的结构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三)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双边活动积极

  三、作业布置与反馈

  (一)作业形式

  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

  (二)布置作业要求

  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形式多样

  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课外辅导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内容:帮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作业;为基础差和请假学生补课;给优秀的学生个别辅导;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教育

  五、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华图方式方法P84)含义: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并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检查的基本要求:

  1、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原则

  2、检查内容力求全面

  3、检查方法灵活多样

  成绩评定的要求: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2、明确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3、鼓励学生创新

  第三节

  教学过程

  32一、教学过程的内涵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历史性

  周期性

  整体性

  个性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过程结构(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主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如完成作业等)

  (5)检查知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首先,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必须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再次,学习间接经验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问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防止两种倾向:①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中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②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正面)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

  (反

  面)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无从生长。

  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事实)实践表明: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①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33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3、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发展是有条件的从传授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

  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一定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良好个性和学习习惯,重视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了解实质教育派和形式教育派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理由是:

  ①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

  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检查者,能领导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③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思想修养,了解学生身心,懂得如何组织教学。

  (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专断做法,不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2、相对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理由是:

  ①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

  ②学生对外部信息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和创造性,收到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制约。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两者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偏面的、错误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基础。知识本身学习是艰苦的,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三、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结果

  (四)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第四节

  教学原则

  一、概念

  34教学原则是根据对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中学常用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③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三)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③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五)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基本要求是: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三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第五节

  教学方法

  35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纳并未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

  二、我国常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优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效果。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二)谈话法(问答法)

  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优点:照顾每个学生特点,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谈话及时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获得新知。④谈话结束要做归纳总结。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而进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启发学习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优点: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前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和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做好准备。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四)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五)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学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基本训练,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六)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七)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式的问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向学生提问使其潜入矛盾;第二步称为助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

  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第三步称为归纳定义。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36一、教学组织的概念

  教学组织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二、教学组织的特点

  (1)集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更加强调个别化教学和自学指导;

  (3)分级教学的广泛运用和多种辅助形式相结合。

  三、教学组织的类型

  (一)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阐述)

  1.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基本定型,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形成完整体系。我国最早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2.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a.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b.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向全班学生授课.c.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d.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按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

  3.优缺点

  优点:

  a.它能够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b.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c.它能够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习。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加强管理.d.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e.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局限性:a.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b.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易产生理论实践的脱节。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d.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统一和齐步走,难以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e.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二)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三)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便于学生合作交流;便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在小组成员竞争中强化学习动机。

  存在的问题

  ①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②学校及社会,对快、慢班往往区别对待,与现代社会崇尚教育公平的要求相左,易引发社会的非议.③分组教学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

  3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产生自卑感.

  (四)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五)现场教学

  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第七节

  教学模式(华图92)

  一、常见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式

  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由凯洛夫等人改造传入我国。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基本教学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二)自学-辅导式

  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该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基本教学程序: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三)抛锚式教学模式(实例式教学、情境性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基本环节有: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写作学习--效果评价。

  (四)范例教学模式

  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它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基本过程是:范例性的阐述“个”案——反理性阐明“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归路原理的运用训练。

  (五)探究式教学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六)发现式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七)情境陶冶式

  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过程: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第八节

  教学评价

  一、概念

  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前瞻式)

  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定。

  3(二)总结性评价(回顾式)

  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为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三、教学评价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新课改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为发展性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第九节

  教学理论

  一、发展教学论

  发展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赞可夫提出发展教学的五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同学(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的发展是指智力发展。他主张通过改变教材的质与运用发现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掌握学习论

  掌握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姆。在布鲁姆看来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亦即“人人都能学习”。这种理论以掌握为学习目标,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形成性评价为基础,以即时反馈与矫正为保障,以充足的学习时间为条件,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进行教学,从做好教学准备与提高教学的质两个方面来保证教学效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三、范例教学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范例教学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克垃夫基和瓦根舍因。所谓范例就是指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范例教学就是用这种例子去教学。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抽象出相关的范例,并通过这种范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三四五”,即“三个性”、“三个统一”、“四个阶段”、“五个分析”。“三个性”是指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三个统一”是指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学生与教材)的统一;“四个阶段”是指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性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即“个-类-规律-体验”四个阶段。“五个分析”是指基本原理分析、智力作用分析、未来意义分析、内容结构分析、内容特点分析。

  四、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从特定的标准出发,有科学根据地进行探索,选择并实施这种场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案。具体做法分三步:1)选择经验。把所有导致过最佳结果的方案都找出来,并进行优化选择,形成一个最优的教学体系;2)优化。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揭示教学最优化的原理;3)还原。将这些最优化的经验还原到教学实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标准,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的发展;二是时间标准。教师和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的课堂教学与家庭作业时间与定额。为了达到这两个标准,必须运用下述六项措施:1)综合规划并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2)依据教学大纲分出教学重点;3)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手段;4)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实行区别教学;5)调查修改教学过程,提高活动效率;6)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时间消费的合理性。

  五、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包括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二)有效教学的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发展

  2)关注教育教学效益

  3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5)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做好备课工作

  (三)加强预习和复习指导

  (四)精心组织上课

  (五)提高职业素养

  第七章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40一、含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德育意义

  (l)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三、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

  五、德育内容(P192)l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一、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本质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41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道德认识,也叫思想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它是学生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指导道德行为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②德育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教育性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②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学生处于成长期,世界观未形成,思想不稳定。品德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

  ③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二、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4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德,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严格要求学生。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照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统一教育的计划和步骤;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共同努力,来控制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知行统一原则

  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④教育者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依靠集体教育学生,通过对个别学生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发展。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总结的,称平行教育原则。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面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学生。

  43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9)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在德育中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第三节

  德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德育的组织形式(途径)

  (1)教学

  是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

  (4)共青团、学生会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方法

  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1.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2.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教育者要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4.实践锻炼法: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在活动中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要求:(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适当指导.(3)坚持严格要求.(4)注意检查和坚持.5.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的趋势

  问题:1、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4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趋势: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和行统一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一、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整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二)班集体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班集体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①初建松散群体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特征基本出现,但不稳定。班级目标和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班级成员还不熟悉,缺乏认同,行动缺乏组织协调对班主任依赖较强。总之,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班主任最忙的时期)

  ②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班级通过一些活动与交往,成员的地位作用产生分化,从集体活动中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形成集体骨干,成为集体的核心,集体舆论也逐渐形成。通过这一阶段,集体有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③成熟期的集体阶段。这时的集体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l)班委会逐渐成熟。班委会的干部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已成为坚强有力、团结和谐、能独立开展工作的领导核心。(2)班级组织坚强有力。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班集体目标与每个学生的奋斗目标逐步整合一致,集体观念基本树立,班集体的正确舆论与集体荣誉感已基本形成,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3)

  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愿意积极承担集体工作,认真参加班级各项活动,争当积极分子的人越来越多,优良班风已逐步形成。

  (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的核心;(健全班集体组织)

  45(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规章制度,共同生活的准则,一定的生活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作用,是集体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班级管理

  (一)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常见模式

  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

  班主任即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五)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转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决定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建立一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三、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国家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一)班主任工作的地位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全面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状况、心里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等.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是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用的四种方法:①观察法②谈话法③书面材料和学生作

  46品分析法④调查访问.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组建班集体.3.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4.协调各种教育影响:个体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协调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的工作:①要统一科任教师的教育影响.②要统一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③要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④要统一少先队的教育影响.⑤要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⑥要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5.个别教育: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教育、需要和问题单独进行的一种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单独谈话、个别指导、辅导与帮助等.6.组织指导班级活动开展。包括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其中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同时还应注意:①主题不能过杂②要有的放矢③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7.建立学生档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档案,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最常见的是学生个人档案,学生档案的内容最常见的形式有文字表述和表格调查.8.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步骤包括:①学生自评.②小组,评议.③班主任评价.④信息反馈.9.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包括:①基本情况②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③本学期的主要活动与安排.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注意:①平时注意对班主任工作资料的积累②注意做阶段小结.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l)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三)班主任领导方式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民主型: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交流。

  第九章

  课外活动

  47(一)含义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总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对个人:

  1.课外活动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3.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5.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良好个性。

  对班级

  1.提升班级凝聚力

  2.班级组织建构和巩固

  3.形成良好班风和自觉的纪律。

  (三)、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节假日活动.(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活动:①报告和讲座②集体活动③竞赛活动④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⑤社会公益活动.2.小组活动

  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多样,包括:①学科小组②劳动技术小组③艺术小组④体育小组.3.个人活动

  是学生在课外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的单独活动.(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做到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变化多样,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于教师的辅助作用相结合.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真正得到确立的保证.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

  .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一般的兴趣爱好,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实现因材施教做好基础性的准备

  .5.教师还须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和其他教师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4第十章、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看书)

  (一)、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问题特点:复杂性、两难性、开放性、整合性、扩散性

  (二)、※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③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④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⑤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意义】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三)教育研究类型

  ①根据研究任务不同,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②根据方法上是否关心对象的数量变化,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③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1)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背景

  (2)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改,?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次课改各门课程均呈现出强烈、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对每一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

  一、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旧课程观过度偏重于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统一化要求,作为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教育缺乏灵活

  4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而作为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对象,?学生更是置于一种毫无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狭小的教学空间,双方互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有鉴于此,课改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鼓励课程生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建设性教学策略。?其中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驾驭知识的情感态度。

  二、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在传统课程高度封闭、?工业流水线一般的课程进展中,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这样,因排斥课程动态中的非预期性和不可确定性因素而导致对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能量的抑制。?而今《纲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则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可能使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呈现出个性化的课程形态。在这种课程境界中,?教师摆脱了课程计划和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潜智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则以生命体验的融入而激活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并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三、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课改前,教学的过程往往是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换言之,课程核心要从"文本课程"转向"体验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转向动态的生命型,即从教科书、教学计划和大纲而转向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感受领悟这一心灵过程,而不能将"人"从课程上"剥离"出来。这样,最终学生摆脱了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自我、回归心灵,超越了从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的线性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一)识记

  1.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2.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我国教育政策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1)我国教育政策的特征

  ①政治性与原则性

  ②目的性与可行性

  ③稳定性与阶段性

  ④合法性与权威性

  ⑤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2)教育政策的类型

  ①根据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②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5③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④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3)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可从教育政策表现形式和纵横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A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①党的政策性文件

  ②国家的政策性文件

  ③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

  ④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B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

  ①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如依照政策阶段性过程划分的长期教育政策、中期教育政策、短期教育政策和即时教育政策,依照政策空间系列划分的教育总政策、基本教育政策和一般教育政策。

  ②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从横向结构来说,教育政策可划分为:高等教育政策、普通教育政策、职业和成人教育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残疾人教育政策等。

  我国教育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1)我国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

  ①遵循教育规律与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结合

  ②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③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④针对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⑤体现教育民主性与保障教育公共性

  (2)教育法规的类型

  ①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基本上都属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

  ②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或称之为基本法与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基本法。

  ③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在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通常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④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3)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A纵向结构

  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法规的最高层次,其他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违背。

  ②教育基本法律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或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

  ③教育单行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篇六: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育实践与理论学习浅析

  在学习和实践中,教育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而教育实践又为教育理论提供验证和实践基础。本文将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关系、教育实践在教育理论中的作用、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学习进行浅析。

  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关系

  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实践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实际操作的各种活动,包括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等各种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学说和体系。

  教育实践在教育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验证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总结的是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然而,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就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和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为教育理论提供素材

  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础。教育理论需要对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因此,教育理论可以从教育实践中汲取素材,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3.促进教育理论发展

  教育实践中新的现象和体验,会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实践可以帮助教育理论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具体而言,教育实践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方法可以促进教育理论向着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1.提供指导原则

  教育理论提供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育理论的原则,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制定出适合的教学方案和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提高教育实践的效益

  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实践进行理性的规范和调整,从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益。例如,教育理论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对教育实践进行评估和提高。

  总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教育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实现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推荐访问:教育学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育 实践经验 学理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