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历程(完整)

发布时间:2022-05-28 14:36: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历程(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历程(完整)

新时代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3篇

【篇一】新时代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姓名:何春葵 学号:1000705211 班级:10小教2班

(一)诸子时代。先秦最突出的美学思想以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为中心。伦理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由于伦理美学思想本身的不足, 因此产生了与之对立或相补充的其他学说, 并构成了以儒家为中心而向外辐射的美学思想网络,儒墨的对立与统一形成了使用美学思想, 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 儒道的对立与统一产生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 补充了儒家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视人的个性自由的不足; 儒法的对立与统一则形成了重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 确立了美的本质的基本含义, 也使巫史文化向“史”而不是宗教的方向发展, 中国先秦的美学思想为后世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汉代。西汉初年, 民心、军心、政治之心与审美之心都体现出思静的时代要求, 黄老之学将道家的清虚无为纳入儒家思想规范, 进入政治领域。汉代的新儒学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 将“仁”作为经学基本文化的主题, 提倡天地之美乃是人之美。

(三)魏晋。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成为这有一时代著名的玄学命题和美学呐喊; 西晋元康( 291 -299) 年间,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激烈玄风狂放过甚, 大批士子口尚虚诞, 身则放荡不羁, 于是便有“ 崇有”一说。才性之辩是魏晋清淡命题之一, 即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充满了关于生命的悲剧感, 是这一时期很有代表性的文化。同时, 这一时期, 刘勰5文心雕龙6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美学体系正式建构。

(四)隋唐时期。佛学的中国化, 使渐入的印度佛学原本庞巨的思想体系与逻辑体系得以简约, 成为了唐代禅宗的“不立文字”, 对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上的由唐人王昌龄所首倡的“意境”本义, 受到了佛教“意境”说的深刻濡染和影响, 艺术审美上的“意境”, 指由一定文本符号系统所传达、召唤的艺术创造与接受的心灵境界。

(五)宋代。宋明理学大量吸收了道佛思想, 具有了更加灵活多变的特点, 很自然地浸染了道、佛思想中的审美气息,加之理学本身也具有性情逼近的切实需要, 从而打开了通向审美感悟之域的路径, 程颢、程颐的道学思想, 朱熹的道学思想,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王夫之的气学思想就是宋明理学的代表。理学在文论诗论中用道统否定文艺和美学, 同时把人生境界奉为最高的美和乐, 以冷色调和女性化为主流, 理学的修养学是人生论、修养论, 又是一种纯粹精神美学, 宋明理学发展完备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完成过程。

(六)清代。王夫之的清代实学的美学思潮, 具有尚物、尚事与尚实的思想与思维是属儒的“实用理性意义”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

(七)近代。世纪之初王国维、蔡元培等先驱者最早在国外接触到美学并将其引进国内, 同时对中国传统美学保持一种批判的姿态, 批判“文以载道”的传统功利主义美学, 张扬个性主义和浪漫倾向以疗救病弱的中国国民性, 大力提倡美育以救国新民, 对于具体美学问题如悲剧论、意境说重新作出阐释等。然而所有这些批判性工作大都是在引进国外美学并将其援为衡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中备受关注、影响最大的当数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达尔文、立普斯、布洛、弗洛伊德等的美学思想。此期美学不是以中国美学为本位, 而是以国外美学为本位, 是用国外美学的理论观念来阐释、修正和改造中国传统美学。

【篇二】新时代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读者会问,中国凭什么进入了新时代,也就是说中国进入新时代有哪些基本依据?

  一、凭的是时间的积淀

  马克思曾指出,正如线不是空间的点一样,时代不是时间上的时刻。时代在英文是times,词面上就是时间的复数。时代在中文更直观,时和代连起来意味着一定长度的时间。一般来说,只有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会有时代的变化。改革开放已40年,邓小平发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号召已35年,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时期,也符合人们常识中代的感觉。如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大致100年时间,现今已经是初级阶段的下半程。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看,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即将踏上现代化的新征程,也是属于后半程。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时间上的基础。

  二、凭的是发展的成就

  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大时代变化,主要标志是政权的更迭,阶级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等。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的时代变化,主要衡量标准是发展水平。只有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带有质的提升,才能推动时代的变化。如果说发展成就是物理上的距离,那么仅有时间是不够的,因为时间还要乘上速度才是距离。时间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速度也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很显然,发展速度快,发展成就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无论是横向同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是纵向同我们过去比,最近几十年是高速发展、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的直接标志是历史性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对内,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其他诸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等。这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所带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变革实质就是时代的变化。正是在这些历史性的变革中,新时代呼之而出。

  三、凭的是主要矛盾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基础性问题。我们治国理政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围绕着解决主要矛盾进行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党和国家战略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变量。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感谢您的阅读!

【篇三】新时代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学校美育应回归初心再出发

“美育”概念的提出始于18世纪德国启蒙文学代表人物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不仅在理论上为美育争取到了独立地位,也从本真意义上给美育确立了初心。这个初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审视“美”,这也是美育全称“审美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是促进“美”,这是美育区别于体育、智育、德育等独立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是彰显“美”的整体功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是美育的最终归宿。

在我国,对学校美育的关注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在这一百年里,美育经过了审美、情感陶冶功能到政治工具,再到德育、素质教育功能转化”。尽管其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但学校美育常常失去自我,远离初心,成为其他教育的手段和附庸,这是不得不正视的痛点。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审美实践也越来越丰富,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说,接受良好的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学校美育如何构建?回归初心之后再出发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一、从“渗透美的教育”回归到“审视美的教育”,向“促进美的发现与创造”进发

在我国教育语境中,“渗透美的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常识,被当作公理,不但成为教师的日常做法和说词,也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教育报刊,“渗透”被当作美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路径,推崇的方式大体有五种:一是学科渗透美育,将美的教育嵌入各门学科教学中去;
二是活动渗透美育,在开展的各种校内外活动中嵌入美的教育;
三是日常教育渗透美育,将美的教育嵌入教师对学生日常谈话、辅导等教育活动中;
四是网络渗透美育,在网络中嵌入美的教育内容;
五是科研渗透美育,将美育嵌入师生的科学研究之中。表面看,这些方式似乎都顺理成章,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渗透美”的做法存在着致命的错误假设,那就是:其一,学科、活动、网络、科研等教育活动中没有“美”,也没有“美的教育”,需要从外往里嵌入或掺入,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其二,假如教育活动中真不存在美的要素或不生长美,又依靠什么渗透美的教育呢,岂不是缘木求鱼?其三,即便赋予学科、活动、网络、科研等教育活动另外一套美的教育可行,也有一种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的嫌疑,其必要性也值得高度怀疑。

美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要素,是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离开了人的主观性,无所谓美与不美,离开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美也无所依托,因此,美兼具主客观性。罗丹有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就客观存在于学科、活动、网络、科研等教育活动之中。美的教育并不需要“渗透”,而需要的是“审视”,引导学生用理智与情感去认识、感知、理解、评价和判断世界上的存在,与这些存在形成一种形象的、情感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关系状态。事实上,对任何学科、课程的学习,当我们深入其内部去探索,“心灵从感觉过渡到思维要经过一个中间心境,在这种心境中感性与理性同时活动……这种中间心境理应特别地称为自由的心境。如果我们把感性规定的状态称为自然状态,把理性规定的状态称为逻辑的状态和道德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的状态称为审美状态”。也就是说,审美状态是学习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所必经的状态。只有当我们经历审美状态的过程,达到美的境界时,才算真正地学深了、学透了,才有可能“自成高格”。经历这种审美状态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深刻把握事物内在的符合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价值;
二是找到适合我们的美的事物,丰富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三是完善自我,创造自我,让自己成为美的化身。这三个目的本身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像这种以“审视美”为基本目的和过程的教育就是席勒所说的审美教育,这正是美育要回归的初心之一。

如今的新时代不仅是一个需要美好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美好人格的时代。美育回归到“审视美”的初心上来,就是要摒弃那种外在的、肤浅的、庸俗的“渗透美”的做法,引导学生去挖掘、发现、体验和评判事物内在的、深刻的、高尚的美。在做足了这样的功夫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反躬自省、自我哺育、创造和塑造自我的美。就具体教育实践而言,一是备课时,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美”上,从教材、活动中去发现美,找寻美的教育资源。二是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素材中发现、体验、分析和评判“美”,继而创造美,制作美的作品。三是总结时,还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对照美的形象和标准检视自己是否具有美的特质,在修正和提升中不断进步。在这个“审视美”的过程中,入乎其内去发现美,出乎其外去创造美,这是两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教师必须深入下功夫的地方。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入”与“出”,美育才算真正落地了。新时代所期许的美的人、美的人生、美的生活、美的社会才能在教育中不断孕育和诞生。

二、从“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回归到“促进美的教育”,向“培育美的人、人生与社会”进发

在我国百年学校美育中,“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占据较大“篇幅”,甚至成为美育繁荣的佐证,概括起来有四种方式。一是用美的形式去吸引学生学习,或为学习营造美的场景,或为学习赋予美的形象,或为学习注入美的元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学习的吸引力。这可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就曾在美育问题上提出“趣味教育”的主张。二是用美的形式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不少人认为,审美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以美乐群。其中,把美育当作德育的工具来使用十分流行,叶圣陶甚至认为,“假如把道德品质这个概念的范围扩大些,那么德育是个大圈圈,美育是个可以包容在里面的小圈圈”。三是用美的形式增强政治宣传效果,在我国,美育的诞生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王国维等早期美育倡导实践者之所以把美育引进中国,就是想通过美育改造国民、改造社会,挽救中国、振兴中华,延续这样的传统,美育作为政治宣传工具也一直延续至今。四是用美的形式去娱乐教育,这是在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一些学校热衷于“选秀”“炫酷”等活动,把美育“变成近乎纯粹的娱乐”。

“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这是否属于真正的美育?其实是需要深入求证的问题。所谓美育,用席勒的话说,就是“促进美的教育”。“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美的形式去进行“美的教育”,另一种是利用美的形式并不进行“美的教育”。很显然,后者不是美育。上述列举的四种情形大体不在美育之列,因为其“利用美的形式”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都并非“促进美的教育”。把“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都当作美育,势必会对美育产生不良影响。这会让美育丧失独立性,削弱其与德智体等各育“并举”的地位。也会混淆美育的真正要义,徒有其形式,而没有其内容,造成表面繁荣,而事实上缺乏内涵和深度,不利于美育真正向前发展。更会荒废了美育的“田”,却种了别人的“园”,美育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担当无法凸显。甚至还会影响其他各育的发展,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了真正的美育,其他各育也得不到来自美的深度滋养。

美育的基本要义是“促进美的教育”。这既是美育的初心,也是美育的基本任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利用美育推动其他各育的发展,继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没有“促进美的教育”这个基点,其促进其他各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虚妄的,就像将高楼大厦建立在流沙上一样,看起来很美,事实上不可能。这就是现实中抽掉了“美的教育”,仅仅“利用美的形式去教育”却收不到“美的效果”的深层次原因。

学校美育回归到“促进美的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主旨和重心都放到“美”本身上来,而不仅仅把“美”当作手段、工具和方法。时代新人的“美”至少包括自身的美和整个人生的美,以及奉献于社会的美。通过对“美”本身的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等活动,促进学生自身的美和整个人生的美,以及增强服务社会的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学校美育要从“促进美的教育”这个基点出发,着力培养“美的人”和“美的人生”,继而贡献于“美的社会”。“美的人”,就是要让人具有美的特性,包括体态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等。“美的人生”,就是要让人既有一个当下的美丽生活,也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历程。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学生“当下的美丽生活”是学校美育必须给予充分关照的。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负担过重、学得枯燥乏味的现象,教育本身失去了应有的美感,这无疑是对美育最大的讽刺,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醒。让教育本身美起来,也是美育应有的内涵,更是美育应有的担当。

对学生实施“促进美的教育”主要有四个基本路径。一是唤醒学生审美感觉,通过引导学生感知美好事物,挖掘审美要素,体验审美情趣等,提高其感知美的能力。例如,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美育的方式不同于德育要对人物进行道德分析,而是引导学生直接感知英雄美的形象,在其内心激起美的涟漪。二是扶正学生审美鉴别,通过分析学生审美判断,点醒其朦胧的审美认知,发现其审美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审美标准,进行合理的审美鉴赏。三是引导学生审美塑形,将美的事物与学生自身体态、言行和心灵等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追求美,帮助其完成自身美的形象塑造,提高美的人生境界。四是激发学生审美创造。朱光潜有句名言:“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人的美和美的人生,乃至美的社会都要靠创造。引导学生参与美的创造,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是“促进美的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制作等方式创造出美的形象,既丰富学习生活,也提高审美创造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实施美育,学生日渐形成审美的感知、鉴别、反省、形塑、创造等能力之后,就会打开知识文化的审美大门,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美的世界里,学习便有了美的滋味,生活也有了美的光彩,创造美的人生、美的社会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三、从“偏于一隅的美育”回归到“彰显美的整体功能”,向“增强人的本质力量”进发

回顾我国百年学校美育,不难发现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一是美育即学科,音乐、美术等学科成了美育的代名词。二是美育即课程,将美育拓展为大于艺术教育的课程,有“美育课程”之说。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就曾被写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之中。三是美育即领域,近年来有学者呼吁,“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教育领域。毫无疑问,这个发展历程具有进步性,拓展了美育的生存空间。这个拓展过程是与我们对“美”的认识分不开的。当我们认为“美”只存在于艺术学科之中时,美育即学科则顺理成章。当我们认识到“美”还存在于其他学科时,美育即课程也就不言而喻了。当我们认识到“美”除了存在于学科和课程之中,还存在于教育的其他方面时,美育即领域的看法也就可以理解了。问题是,“美”真的就存在于某个领域吗?

关于什么是美,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但真正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透彻的还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并不是说,人的所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美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中肯定部分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品格、思想、感情等的对象化。”由此可见,美存在于所有值得肯定的人的对象化之中。对于教育来说,美几乎存在于所有领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不能局限在某个领域,而应该涵盖“美的全域”,发挥美育的整体功能。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人的本质力量,有了这种本质力量,人才能够将之对象化,也才有美的发现和创造。席勒在提出“美育”时朦胧之中是有这样的原初意识的,他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种和谐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本质力量进一步发展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可能,也具有更迫切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指出,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美育要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上有所作为,必须覆盖“美的全域”,也就是说要进入几乎所有的教育活动领域之中,发挥美育的整体功能。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教育要按照美的规律去构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动物只是按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既然人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成的,教育当然也不例外。这需要把美的尺度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尺度。二是美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等,而这些能力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创造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基石,具有突出的价值和功能。培养这些能力并非只有艺术学科才可以,科学学科同样也可以,并且将这些学科教学上升到“美”的境界,更是教师应该攀登的教学高峰。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艺术学科,教师停留在教授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层面,毫无美感,也成不了真正的美育。也就是说,即使艺术学科的教学,也需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发现、体验、评判、创造美,才能说得上是进行了审美教育。否则,也只能是戴着美育面具的一般教学而已。三是美育要立足于“促进美的教育”,但不能止步于“促进美的教育”,还要基于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让各种教育在“感性和精神的整体”上“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事实上,美育在拯救人的完整性、和谐性上具有独特的功效,因为美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和感染性,对其他教育具有催化作用。四是所有这些美育的做法都最终聚焦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上,具体来说,包括创造力、智慧、才能、思想、品格、感情等本质力量。而学生获得了这些本质力量,将其对象化,就必然产生和表现出美的特质来。这正是包括美育在内的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的共同归宿。

在学校美育的实操层面,彰显美的整体功能,增强人的本质力量,至少有四条路径。一是构建“全员美育、全方位美育、全过程美育”的格局,从学校教育整体架构和管理上,凸显美育的价值和作用,让美育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现身”。二是建立真善美融通的整体性美育范式,将审美与求真、向善关联及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求真中发现美,在向善中升华美,不能就美育而抓美育,把美育从教育的有机整体中分割出来。三是深入推进教育审美化进程,充分发挥美育可感、愉悦、整合的独特价值,通过美的形象、情感、创意等去净化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健全教育评估的审美尺度,在各种教育教学评估和考核中,将美的尺度作为重要尺度之一融入其中,以美的尺度导引美的教育。

综上所述,新时代学校美育要去外在化、形式化、狭隘化,必须回归初心再出发,“回归初心”就是要回到美育的本真意义上去,“再出发”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向内在化、内涵式、全域性迈进,创造性地建构适合时代新人发展的美育体系。

推荐访问:美育 新时代 中国 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历程 新时代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美育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