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6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9: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财务造假与盈余管理

  作者:富丽娜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14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獐子岛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探讨企业财务造假问题,对财务造假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主要措施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发对企业财务造假与盈余管理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獐子岛;财务造假;盈余管理

  一、獐子岛财务造假

  1.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报告,与此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存货巨额减值公告。从公告中可以了解,该公司对成本为7.35亿元、面积105.64万亩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直接放弃采捕,同时进行核销处理;对成本为3亿元、面积43.02万亩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达到28305万元,直接导致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并共计影响该期净利润76325.2万元,这部分金额直接计入该企业第三季度报表。同时该公司鲍鱼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使得鲍鱼业务也有将近5000万元的亏损,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该公司第三季度出现了81234.45万元的亏损。受此影响,该公司全年出现了11.89亿元的巨大亏损。公告发布之后引来轩然大波。该公司称,由于受到北黄海异常冷水团的影响,导致本年度应该收取的扇贝出现了绝收现象,因此计提了巨额减值损失,该亏损额度达到了獐子岛计提的一半净资产额度。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原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以水产增养殖为主要经营业务。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并发行我国首个农业百元股。此外,该公司还兼顾发展其他相关产业,如海珍品育苗、增养殖等等,业务综合性较强。该企业2014年上半年总共实现了124665.19万元的营业总收入,与上期相比增长10.33%;上半年该公司股东净利润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有一定的下降,幅度约为8.07%。

  2.对可能造假的理由阐述

  (1)自然环境对生物性资产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獐子岛巨大的生物资产是否真的如公告所说受到冷水团的影响还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真如公告所说受到冷水团影响,那么在该领域其他类似公司也会有较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但是事实却截然相反。

篇二: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獐子岛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回顾与反思谈礼彦(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摘要】近期,证监会认定獐子岛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事实,并作出行政处罚。文章首先对獐子岛公司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其造假手段和影响后果,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以及未及时对外信息披露。其次,文章从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特殊生物资产监盘的复杂性、对外虚假披露和大额政府补助这四个角度进行案例反思。最后,从健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高独立董事履职能力、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工作、完善监管制度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獐子岛;财务造假【中图分类号】F230????加工、销售等业务,作为一家养殖业上市公司,獐子岛公司一直受到投资者和分析机构的追捧,有“海上大寨”的美誉。然而,2014年的一则“重大风险提示”把獐子岛公司卷入舆论焦点。当年10月30日,獐子岛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由于遭受到北黄海几十年一遇的冷水团影响,公司过去几年所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苗绝收,考虑到这一异常因素,公司预期将发生巨亏。深交所一度发函问询,獐子岛也从底质、水深、水温剧烈变化、气候变化引起自然灾害风险、饵料供给变化、敌害和养殖容量等方面解释了影响底播虾夷扇贝存活的胁迫因子。随后2018年1月、2019年4月,獐子岛又发布其扇贝一、引言2020年6月15日,中国证监会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和时任董事长吴厚刚等16名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从三方面对獐子岛公司存在的财务造假问题进行了公告:一是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披露虚假年度报告,集中表现为虚减/虚增营业成本、虚减/虚增营业外支出、虚增资产减值损失;二是獐子岛公司在2017年、2018年披露的关于其消耗性生物资产虾夷扇贝的盘点公告严重失实;三是獐子岛公司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至此,这场源自2014年“扇贝去哪了”的闹剧基本尘埃落定。本文拟对獐子岛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全程回顾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反思与建议。大规模死亡的信息,舆论一时哗然,其资产和业绩接连受到外界质疑。三、案例分析(一)2010——2014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开数据显示,獐子岛公司在2011年以前,业绩一值十分亮眼,作为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收入、利润逐年增加,且主营产品虾夷扇贝、海参的毛利率分别高达61.81%、52.10%(2011年数据),实属难得。但是转折发生在2012年,不仅营业收入较2011年下降了11.20%,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降79.17%。对此,公司从以下五方面给出了解释:一是公司年末与威海长青公司存在未决诉讼,经律师评估后计提预计负债,计入营业外支出;二是外部需求下降引起的出口贸易额大幅减少;二、案例介绍獐子岛公司地处辽宁省大连市,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002069.SZ),其控股股东为当地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公司主要从事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育苗、养殖、三是公司改善员工福利、优化薪酬体系,从而加重当期人力成本负担;四是底播虾夷扇贝亩产出现大幅减少;五是受台风影响,公司浮筏鲍鱼的产量与预期相比下降较为明显。对于前述三项解释,在查阅报表附注后可知,公司因未决诉讼而计提的预计负债金额为3577万元;公司2012年国外贸易利润为3383万元,较2011年的★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科学研究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开放教育财会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KT-19G24)。《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期517843万元下降了4460万元;2011年末在册员工4335人、2012年末在册员工4421人,虽然公司员工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导致其工资及工资性费用由2011年的11191万元上升到13070万元,但工资支出总量仅增加1879万元。以上三项因素合计减少当年利润9916万元,并不是净利润下降39365万元的主要原因。因此,后两项解释才是导致獐子岛2012年业绩骤降的根源。但受限于当时的公开资料,投资者未能及时了解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和浮筏鲍鱼产量下降的具体影响,直到两年后通过公司的自我披露才意识到其严重性。自2012年开始,獐子岛公司营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而净利润逐年下降,2014年甚至亏损11.95亿元。2014年10月31日起,獐子岛公司先后对其关键性生物资产虾夷扇贝的状况进行了多次公告,引起舆论关注。獐子岛公司期末存货大幅减少的原因,是放弃对当期105.64万亩底播虾夷扇贝的采捕,并进行了核销处理所致,该项核销直接导致当年营业外支出增加73461.94万元。此外,獐子岛公司还对当时尚存的43.02万亩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原账面价值30060万元)计提了跌价准备28305万元,并全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两项合计共减少当期利润10.18亿元,上述非经常性损失是导致当年巨亏的主要原因。(二)2015——2019年财务数据分析在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后,2016年獐子岛公司扭亏为盈,避免了股票被暂停上市。然而2017年,獐子岛海洋牧场再次遭受重大灾害,受灾海域达131.46万亩,公开继续采用前述做法,一方面核销存货,另一方面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最终将损失63830.12万元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导致獐子岛公司2017年度业绩出现大幅亏损。同年,时任外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对獐子岛公司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此,事务所从两方面予以解释:一是2017年獐子岛公司巨亏7.2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7%,营运资金缺口超过12亿元,结合其消耗性生物资产大量核销,表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二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18年2月9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与此同时,獐子岛公司还收到了事务所为其出具的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认定公司对于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的计量存在严重偏差,尤其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异常预判不够,以及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管控中的监测手段和预警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在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52獐子岛公司首次承认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存货管理中的监测预警制度存在缺陷。特别是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有对生态指标、生物指标进行关联评价标准研究,以致獐子岛公司无法全面评估外界生态指标的异常共振可能对底播虾夷扇贝产生的影响,无法对其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状况进行及时预判。2018年1月,獐子岛公司在盘点底播虾夷扇贝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养殖海域内扇贝死亡严重,超过107万亩海域平均亩产过低,经测算捕捞收入不足以弥补采捕成本,故选择放弃采捕,并对账面成本为5.78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同时对另外24.3万亩海域价值1.26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6072.16万元。上述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6.38亿元,全部计入当年损益。2019年,獐子岛公司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但继续收到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外部审计师关注的焦点,仍然是獐子岛公司在生物生长安全监测预警的有效性和避免生物死亡的技术识别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未能避免当年存货发生的死亡风险。2019年秋季,獐子岛公司又陆续发布公告,称其在日常抽测中发现底播虾夷扇贝再一次出现大规模死亡,并对过去两年所投的43.57万亩账面成本2.31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苗进行核销处理,此外还对12.48万亩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6055.44万元。这几乎是2014年的历史重现。毫无意外,2019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重大亏损。四、案例反思(一)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存货真实价值的反映抑或准则的滥用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产品、周转材料和消耗性生物资产。与其他存货不同,公司所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全部以海洋养殖的方式散落于周边海域,因此在观察和计量上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獐子岛公司对包括虾夷扇贝等在内的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期末,通过比较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账面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以及需要计提的生物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虾夷扇贝等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在养殖过程中投入的苗种费、浮筏摊销、海域使用费以及出海员工的职工薪酬等。可变现净值则以年末资产负债表日各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参照基础来计《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期

  算。此外,倘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导致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影响因素消失的,公司可以在原计提的减值损失范围内对减记金额予以恢复。从2012年开始,獐子岛公司每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都在侵蚀其利润,并在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加重了公司的亏损程度。比较2014-2017年数据可以发现,獐子岛公司2014年、2015年均确认了大额存货跌价损失,而唯独在2016年仅确认了不到66万元,考虑到2016年是决定其是否要被暂停上市的关键年份,这恐怕才是獐子岛公司当年“谨慎”确认损失的主要原因。而随后的2017年,公司又确认了9000多万的存货跌损失。此外,在2018-2019年,獐子岛罕见地转回了部分减值损失,给出的解释是经过合理评估,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有所恢复。特别是在2018年,转回的减值损失1556.70万元占到当年净利润3398.69万元的46%,为当年的盈利贡献不小。(二)特殊生物资产监盘的复杂性——审计师的失职抑或审计手段的局限农业类公司靠天吃饭,其经营状况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獐子岛公司采用的是海洋养殖模式,一旦投苗后,虾夷扇贝等生物资产的生长完全依赖于所处海域的水文环境以及生长期间的生态环境。一旦外界环境变化,不论是自然因素引发的气候反常或是水温异常,还是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或海上事故,甚至是水生物种的大规模疫病暴发等,都会对獐子岛公司的海水养殖带来严重影响。然而,公司却对上述变化的控制或扭转能力有限,即使能事先预计到相关风险,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在2019年以前,獐子岛公司一直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011年,天健衡信与立信大华合并并改名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且签字注册会计师一直相对较稳定。以此看来,外部审计师对于獐子岛公司的经营情况应该比较熟悉。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2017年以前,尽管獐子岛多次深陷争议舆论中,但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每年为其出具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每年收取的审计费用逐年增长,特别是2012年较前一年增长70%。从2017年开始,时任外部审计机构连续两年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于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巨额亏损、高负债率、营运资金不足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方面,尤其是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大量核销,更是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对于外部审计师而言,最为困难的是确认并核对獐子岛公司的生物资《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期产。受到“海洋牧场”的养殖方式的限制,外部审计师只能在年末时,借由獐子岛公司盘点底播虾夷扇贝之机,对其生物资产实施同步监盘。海上作业的复杂性使得外部审计师只能按照獐子岛公司提供的出海船舶和盘点区域来进行,而虾夷扇贝等生物资产的盘点涉及主观判断,也超出了审计师的专业认知。(三)对外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外部因素的叠加影响抑或公司内部的有意为之?在近期证监会对獐子岛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直接点名其披露的多份公告存在虚假记载。虽然证监会的处罚仅涉及2017年和2018年,但公司虚假记载的端倪从几年前就有迹象。比如,在2013年春季虾夷扇贝存量调查中,獐子岛公司发现其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肥满度及成长情况良好,同时2012年底播虾夷扇贝存活率较以往明显提高,这表明至少在2013年公司抽测后并没有对生物资产的养殖风险有任何警示。但在2014年却放弃采捕海域面积105.64万亩、账面价值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还对43.02万亩底播虾夷扇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83亿元,这显然与前述报告不符。虾夷扇贝的正常生长期刚好是三年,前两年长势良好的生物资产在第三年捕获期却因“冷水团”影响导致存货减少而放弃采捕,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每年所做的虾夷扇贝存量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大额政府补助——政策性支持抑或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作为獐子岛控股股东的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每年都会收到大额财政拨款,通过政府补助计入了当期非经常性损益。考虑到獐子岛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且所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中的养殖业,因此公司得到地方政府厚待并不意外。此外,公司一把手吴厚刚自上市起便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结合其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的过往经历,表明獐子岛公司自上市伊始便与当地政府关系匪浅。獐子岛公司的这一背景在其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16年为例,当年净利润为75714518.16元,而2016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为30200353.35元,占当年净利润的40%,可见政府补助对公司当期利润的贡献。尤其是公司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的盈利对公司避免被暂停上市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2018年,当年所收政府补助547万元,而当年实现净利润尚不到3400万元。考虑到公司532017年亏损,若2018年再次亏损将被ST的背景,相关政府补助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2014、2015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这两年中,獐子岛公司仍然分别收到4107万元、6543万元的大额政府补助,若扣除这一非经常性收益的影响,其经营状况更加不容乐观。五、獐子岛公司财务造假的启示与建议(一)健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升公司合规水平在每年的年度报告中,獐子岛公司均花一定的篇幅介绍其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新上任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中,提到獐子岛公司仍然采用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而这一成本核算方式已被证监会认定为涉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并进而导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这表明獐子岛公司尽管在前期认识到了自身非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出于某些原因一直没有改正和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向维度。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偏离预期目标,且对企业的经济后果的影响会随着缺陷性质的严重程度而加深。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非财务报告领域。两权分离下,公司中存在管理层与治理层、股东与投资者、大股东与小股东等多对矛盾,具体表现为公司中“人治”的影响仍大于“法治”的影响。财务报告领域的内部控制由于有一系列准则、法规、制度、解释的限制,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较为成熟。而与之相反的是,非财务报告领域的内部控制,缺少一个放之四海皆适用的标准,更多的只能体现为宏观上的指南或引导,这就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没有可以借鉴的标杆,不得不闭门造车,而最终其所设计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又难以在实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独立董事履职能力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当中,独立董事一直扮演着令人尴尬的角色。在证监会对獐子岛公司立案调查中,多名独立董事在听证会上申辩其对涉案违法事项不知情、完全未参与,个别非财务领域的独立董事表示由于其并非财务专家而不能发现公司财务造假,个别董事还表示其在董事会会议中已就关键事项发声,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组织过相关论证讨论会,并就此向证监会主张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然而,《证券法》第68条明确规定,在上市公54司信息披露过程中,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负有法定保证义务,上述声辩及主张并不能作为独立董事履职不当的免责事由。作为上市公司从外部聘请的专业人员,独立董事至少在某一领域有着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受限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独立董事容易被边缘化,但也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相应信息。而2014年、2019年分别有一位独立董事在任期未满前辞职,结合当时披露的公开信息,可以视作是其向外界传递的“另一种声音”。此外,2019年12月新上任的独立董事龙湘鞍,在尚未取得独立董事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即被獐子岛公司聘用,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显然在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上把关不严。(三)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优势,提高审计师估值水平和判断能力生物资产的存货保有量和保有状况一直是外部审计的难点。在对獐子岛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前后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还是基于公司自身盘点工作来设计监盘计划。具体说来,管理层在每个年度终了,对生物资产进行抽盘,并根据抽盘结果推测生物资产期末应有的结存数量,对部分区域因亩产下降,导致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两者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对亩产过低的其他区域,如果经测算后发现捕捞收入不足以弥补采捕成本的,则直接核销该部分海域存货成本。考虑到生物资产计量的特殊性和实际生长情况的复杂性,在对其数量进行估计时涉及大量主观判断。此外,由于獐子岛公司未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捕捞船只航海日志,导致审计师无法对结转成本的数据可靠性提供保证。有鉴于此,外部审计师应当首先了解公司对生物资产数量估计的过程和依据,并评价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可靠。在此基础上,了解和评价公司在测算虾夷扇贝等生物资产时,所使用的关键数据的可靠性和适当性,比如可变现净值计算中使用的市场价格、结算的捕捞成本及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此外,还应当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农林牧渔业专业壁垒较高,外部审计师是财务领域的专家,但可能并不擅长处理非财务领域的工作,比如生物资产的监盘和估值等等。事实上,在2019年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中,正是以北斗导航定位信息为基础,经中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中科宇图公司这两家专业机构测算,将獐子岛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库存图与第三方提供的捕捞船只定位信息进行比对,才发现其结转成《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期

  本时所记载的捕捞区域与捕捞船只实际作业区域存在明显出入,并最终得出獐子岛公司财务造假的结论。(四)进一步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高频话题,从蓝田股份到绿大地、从胜景山河到万福生科,造假公司不断涌现,造假手段层出不穷。獐子岛公司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造假公司。我国上市公司造假屡禁不止,既有上市公司的主观恶意责任,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推波助澜或放之任之的责任,也有证监会等职权部门监管不严的责任。具体说来,上市公司造假成本太低,处罚不足以震慑造假人员。以獐子岛公司为例,2020年6月的《行政处罚书》中,证监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对于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分别处以3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罚款。与公司财务造假金额相比,上述罚款仅仅是隔靴搔痒。由此看来,通过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上加大对上市公司造假违规的惩处力度,这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参考文献:[1]郑登津、闫晓茗.事实风险、审计师行为与财务舞弊[J].审计研究,2017(4):89-96.[2]卜海涛.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9):107-110.[3]李克亮.高级财务造假的审计策略思考[J].财会月刊,2018(3):163-167.[4]黄世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因八策[J].财务与会计,2019(16):4-11.[5]陈艳,于洪鉴.论权力腐败与会计造假[J].财务与会计,2015(11):66-68.[6]胡海川,张心灵,范文娟.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3(23):23-26.责编:杨雪

  (上接41页)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审计风险点。其次,为确保两种审计得到更好地整合,企业应积极制定相应管理条例,协助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在制订风险监控体系和管理办法时,应确保普及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保障风险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三)加强整合审计人才的培养事务所应积极踊跃的增强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育,注重CPA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只停留在学习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方法、流程的可行性,不停地探索,不时地总结,不断地翻新,提高CAP的审计水平。对其员工进行不定期培训、考核,定期开展讲座等活动,交流审计经验及疑难问题,谨遵相关法律法规,更好的从单独审计过渡到整合审计,适应审计市场的需求。(四)加强整合审计信息技术管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大部分企业在会计、审计方面已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工作,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到来,把它应用到整合审计中来,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信息技术来设置对整个审计过程中相关业务的控制,保证其一惯性,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健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满足企业日常的会计需求、减轻审计工作,所以企业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推进主要参考文献:[1]施颖.财务报表与内部控制的整合审计分析和应用研究-以S公司为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9-11.[2]邵胜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路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24):189-190.[3]李雅楠.整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实施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97-98.[4]胡本源、徐丞宬.整合审计、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J].会计之友,2015,(2):119-120.整合审计向信息化方向的拓展。四、结语实施整合审计较不同事务分别审计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优点明显增多。整合审计不但帮助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而且也帮助上市公司节约审计成本,更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在实施整合审计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监控体系,加强整合审计信息技术管理。责编:杨雪

  《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期55

篇三: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獐子岛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作者:李子璠

  宋夏云

  来源:《审计与理财》2020年第07期

  【摘

  要】獐子岛集团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素有"海上大寨""海底银行"之称,更是创造了中国农业股票第一个百元股价。然而接连三次扇贝绝收的公告让獐子岛深陷财务造假的舆论风波,后来更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本文通过介绍獐子岛的背景,在阐述其财务舞弊主要手法的基础上,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其舞弊的三大动机,并提出如何加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獐子岛;财务舞弊;舞弊三角理论;监控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秉持“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而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及制度的完善,证监会的角色定位也从事前监管逐渐向事中、事后转变。面对屡禁不止的上市公司违法行为,证监会应借助多元化的治理框架,进一步提升规则制定能力,加大调查和惩处力度,在其相对薄弱的监管领域积极与自律组织、市场机构等合作治理,强化信用监管、创新监管制度、优化监管资源、建立诚信机制,提高证券市场的经济效率和治理效果(吕成龙,2019)。

  2019年7月,证监会对獐子岛开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獐子岛因涉嫌财务造假、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信息等问题,中国证监会拟对其进行60万元的顶格处罚,一众董监高处以3万元~30万元罚款不等,对董事长吴厚刚则开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本文笔者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在分析獐子岛财务舞弊的动机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控的若干对策。

  二、獐子岛财务舞弊的案情分析

  1.獐子岛的背景介绍。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21日,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公司以水产增养殖为主,是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它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2007年,獐子岛集团成为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首批创始会员,并当选为“CCTV年度最佳雇主”、全国首届“兴渔富民新闻人物”企业。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

  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25.2万元,公司解释是扇贝遇到百年不遇的冷水团影响导致其大规模绝收,至此獐子岛集团的财务舞弊行为初见端倪。2018年2月5日,獐子岛集团发布2017年终盘点情况的公告,宣布对107.16万亩海域成本为57758.1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24.3万亩海域成本为12591.3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110.04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62868.17万元,獐子岛的扇贝再一次大规模“绝收”。2019年11月15日,獐子岛集团发布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结果的公告,预计核销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7768.22万元,占全部底播虾夷扇贝账目价值的90%,獐子岛的扇贝又一次大规模“绝收”。

  2.獐子岛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法。

  2018年2月9日,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2019年7月9日,中国证监会对獐子岛下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中国证监会调查显示,之前獐子岛公告声称的扇贝绝收只是其财务舞弊行为的掩饰,其财务舞弊手法主要包括:

  (1)虚增、虚减营业成本。

  调查发现,2016年獐子岛的真实采捕区域较账面多13.93万亩,致使账面虚增营业成本6002.99万元,进而虚增当年相应金额的资产和利润。2017年獐子岛账面记载采捕面积较真实情况多5.79万亩,且存在将部分2016年实际采捕海域调至2017年度结转成本的情况,致使2017年度虚增营业成本6159.03万元,进而虚减当年相应金额的资产和利润。

  (2)虚减营业外支出。

  獐子岛2016年初和2017年初库存图显示,部分2016年有记载的库存区域虽然在2016年未显示采捕轨迹,但公司在2016年底重新进行了底播,部分2016年有记载的库存区域虽然在2016年、2017年均未显示采捕轨迹,但公司在2017年底重新进行了底播,上述两部分区域应重新核算成本,并对既往库存成本作核销处理,分别致使2016年、2017年账面虚减营业外支出7111.78万元、4187.27万元,进而虚增当年相应金额的资产和利润。

  (3)虚增资产减值损失。

  獐子岛未如实反映扇贝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客观情况。2018年公司对107.16万亩虾夷贝库存进行核销,对24.30万亩虾夷贝库存进行减值。然而调查显示,核销海域中,2014年、2015年、2016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20.85万亩、19.76万亩和3.61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营业外支出24782.81万元,占核销金额的42.91%;减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蝦夷贝分别有6.38万亩、0.13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资产减值损失1110.52万元,占减值金额的18.29%。

  (4)虚增、虚减利润总额。

  综合考虑对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人为调整,獐子岛2016年度虚增利润13114.77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5%,追溯调整后利润总额为-4822.23万元,业绩由盈转亏。2017年度虚减利润27865.0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追溯调整后,业绩仍为亏损。

  (5)掩饰交易或事实。

  通过对年报、相关财务明细、采捕面积测算数据等资料的调查,证监会确认獐子岛没有对其2017年全年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进行及时披露。2017年10月,獐子岛单月亏损1000余万元,2017年12月公司收到预测数据显示,全年预计亏损528万元。2018年1月初,獐子岛财务总监勾荣已知悉公司2017年净利润不超过3000万元,与三季报中全年盈利预测9000万元至1.1亿元相差远超20%,这些本应在情况察觉2日内披露的信息,獐子岛迟至2018年1月30日才予以披露,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

  三、獐子岛财务舞弊的动机分析

  根据舞弊三角理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反舞弊准则(SAS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以下笔者对獐子岛财务舞弊行为的动机和原因进行分析:

  1.压力。

  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往往经营失败是舞弊行为发生的根源。

  獐子岛集团是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一直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都以出口为主,渔业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外部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国际市场的低迷迫使中国放缓了经济增长速度,给公司出口业务带来严重影响。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周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国内企业生产产品价格及市场占有率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獐子岛的业绩一直不好,在2014年~2017年的4年里,公司有3年巨额亏损,净亏损达20.66亿元,超过此前10年的净利润总额。2018年獐子岛全年营业收入为27.98亿元,净利润3211万元,同比增长104.44%,实现扭亏为盈。但实际上,公司全年净利润的94%都来自于当年政府补助的3044万元。2019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3亿元,同比下降2.67%,股东净利润亏损3.99亿元,同比下降1341.79%。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必须退市(叶帼杨等,2020)。为了缓解业绩压力,满足预期,管理层不惜铤而走险,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虚增利润和蒙蔽投资者,从而进行财务欺诈。

  2.机会。

  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獐子岛财务舞弊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我国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漏洞,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它为上市公司钻法律漏洞进行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从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的处罚方式来分析,一般是警告和较少的罚款,再重一些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与违法所得等价的罚款,这与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所得相比较是微乎其微的。在处罚力度不足、违法所得与成本之间不成比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顶风作案”。

  其次,獐子岛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这些年,獐子岛的內部管理非常混乱。2012年3月,集团董事长吴厚刚的弟弟吴厚记在采购原材料时收受贿赂,经当地公安局立案调查后却因已被“内部处理”为由而逃脱了刑罚。此外,公司员工多为岛民,员工间可能存在的亲戚关系为其进行内部盗窃、贪污腐败的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再者,管理层权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失效的内控制度也为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一定帮助。而作为公司董事长和总裁的吴厚刚兼任大连市獐子岛镇党委书记,这种“内部人控制现象”恰恰体现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王盛,2018)。独立董事、监事会及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发挥制衡作用,使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仅仅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另外,獐子岛是由集体企业改制而来,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獐子岛第一、三、四、五大股东分别为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褡裢村、大耗村,以及董事长吴厚刚。其中吴厚刚同时担任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獐子岛日常的公司治理,为财务舞弊行为创造了机会。

  3.借口。

  借口也就是所谓的的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舞弊者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企业舞弊者会为自己的舞弊行为找到自认为合理的理由,通常以自己的道德理念为标准,对于公司财务上的虚构收入、虚增资产、隐瞒披露等舞弊行为没有是非意识,认为这种是自身行为,与他人无关,便为所欲为。董事长吴厚刚在2001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时起一直

  担任獐子岛的董事长一职,同时他还担任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长时间的任职容易让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是自己的私产,从而产生了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借口。从结果上看,吴厚刚的哥哥吴厚敬、弟弟吴厚记都因为负责公司购销业务而收受贿赂,事后却轻松逃避惩罚;獐子岛扇贝三次“绝收”,公司股价大跌,中小投资者遭受惨痛的损失,而獐子岛本身和涉事高管却只受到金额极低的处罚,与投资者的损失不成比例。上市公司面向的是所有投资者,公司决策应该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獐子岛内部管理混乱,公司高层缺乏公众意识和正确道德价值观,这为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借口。

  四、加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控的对策思考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文件,加大对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

  根据整个证券市场环境修改《证券法》,加大对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目前证监会采取的处罚方式多集中在财产罚和申诫罚,很少采用行为罚和人身罚,处罚力度过轻,这不符合现在资本市场环境。为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防范作用,应当引入非货币处罚方式,使其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如增设公开道歉、悔过制度。

  扩充惩罚主体,对主要责任人从严处罚的同时,对从犯也不可放任,一定严查到底。对于协助舞弊的供应商、客户、会计事务所等适时追究其法律责任,使其不敢参与舞弊行为,以此做到严格执法,处罚过程公开透明。同时尽快完善集体诉讼机制,让更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机制得到相应的赔偿。

  法律是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的基础,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行花费时间较长且存在滞后性,因此在防范造假问题上,我国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也需从实际出发,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工作,针对新问题及时作出修改,以法制约企业和财务人员,设立相应法律条款来限制可能因财务造假而从中获利人员的行为,弥补不足,精确规范法律的相关条约内容,起到法律的约束作用。

  2.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强化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严格遵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范自身治理结构,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完善内部控制基本组织框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真实准确地记录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要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加强内部绩效考核及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以此降低造假风险,构建认真负责的社会环境(姜佳等,2016)。

  (2)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强化风险意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动态地对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同时建立海洋牧场保险机制,提高海洋牧场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控制。此外,在董事会下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内部控制风险,结合企业对风险的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效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吴秀兰等,2013)。

  (3)规范控制活动。

  企业应当根据风评结果整改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措施,定期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严格执行者施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违反者加以惩处,以便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作用,通过不断的完善确保各项经济业务和管理行为始终置于内部控制活动中,以此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失控等现象出现。

  (4)强化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当建立并完善各类信息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传递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促进内部信息的有效利用。同时,搭建一个信息化系统平台以确保每个企业成员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及制约。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真实性,保障与外部投资者的沟通质量,以便投资者进行决策(陈艳利等,2015)。

  (5)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高度重视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建立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机制,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以此降低和避免風险,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对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应不断提高对生物资产审计的风险意识,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水平保持职业谨慎性,在实施审计程序前有计划地进行程序设置,合理安排时间以扩大抽盘范围。注册会计师还应根据水产养殖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与行业特征,确定其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审计程序是否有效执行,适当参考被审计单位的建议,保证审计的工作质量,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遵循高标准的监督体制,以此加强监管力度。此外,注册会计师应创新审计技术和方式,如通过对账面记录的回归分析进行盘点,将数理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审计实务中,并结合传统盘点的方法,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李婧等,2018)。

  4.加强上市公司高管的后续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识和能力。

  公司高管应全面了解证券市场规范运作的基本要求、最新政策法规以及完整的法律框架,了解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树立风险、创新和规范运作意识,了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明确各职位的权利与义务,强化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通过专业培训和相关基础管理课程的学习,提升管理能力和对宏观政策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此外,公司高管还应提高交流与分析能力,树立诚信守法理念,努力把上市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五、研究结论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通过对压力、机会、借口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獐子岛财务舞弊行为是由众多因素引起的,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对广大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控对策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从而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以便加强审计监督和加强上市公司高管的后续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提高其守法意识和能力这四个方面。只有不断加强监控,才能更好地维护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成龙.科创板时代中国证监会治理角色与模式的转变[J].财经法学,2019,(4);113-125.[1]叶帼杨,魏梦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金亚科技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4):63-65.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篇四: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摘要】从2014年的扇贝集体“跑路”到2017年的扇贝“饿死”,剧情跌宕起伏的獐子岛财务造假谜团在证监会两年的全力调查后终于原形毕露,迎来最终调查结论和顶格罚单。本文以对獐子岛的背景和财务造假手法的介绍为基础,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和证券执法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獐子岛财务造假市场监管獐子岛违法情节较为严重,不仅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信心,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如今,这颗市场“毒瘤”被根除,表明了监管层从严从重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决心。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将更加智慧、高效、精准,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必将无处遁形。一、案例背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ONECO)始创于1958年,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底银行”、“海上蓝筹”。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以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獐子岛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在最初上市的8年间,年报业绩基本均以亿元计数,曾有“海底银行”之称。然而就在2014年后年报净利润呈现“过山车”式剧烈变化。在2014年、2015年已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客观上利用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难调查、难核实的特点,不以实际采捕海域为依据进行成本结转,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2016年,通过虚减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2017年,将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销海域或减值海域,虚增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逾7000万元,夸大亏损幅度。此外,该集团还涉及《年终盘点报告》披露不真实、不及时披露业绩变化情况等多项违法事实。二、财务造假动因獐子岛集团是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我国的水产养殖向来都以出口为主,渔业经济受世界經济影响较大。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市场低迷,外国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骤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公司的出口业务遭遇瓶颈。

  该公司的盈利状况堪忧,在2014~2017年的4年里,公司有三年巨额亏损,净亏损达20.66亿元,超过此前十年的净利润总额。2018年獐子岛全年营业收入为27.98亿元,净利润3211万元,同比增长104.44%,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实际上全年利润的九成都来自当年政府补助。2019年该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99亿元,同比下降1341.79%。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必须退市。为满足预期,公司管理层不惜铤而走险,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虚增利润,进行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三、财务造假手段(1)虚减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獐子岛的2016年年报中以虚减营业成本、虚减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利润1.3亿元,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5%,獐子岛披露的2016年度报告中净利润为7571万元,实际上在2016年的真实利润总额为-4822.23万元,净利润为-5543.31万元。獐子岛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2.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追溯调整后,业绩仍为亏损。(2)虚增资产减值损失。獐子岛未如实反映扇贝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客观情况。2018年公司对107.16万亩虾夷贝库存进行核销,对24.30万亩虾夷贝库存进行减值。然而调查显示,核销海域中,2014年、2015年、2016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20.85万亩、19.76万亩、3.61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营业外支出2.48亿元;减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6.38万亩、0.13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资产减值损失1110.52万元,占减值金额的18.29%。(3)掩饰交易或事实。通过对年报、相关财务明细、采捕面积测算数据等资料的调查,证监会确认獐子岛没有对其2017年全年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进行及时披露。2017年10月,獐子岛单月亏损1000余万元,2017年10月,獐子岛单月亏损1000余万元,2017年12月公司收到预测数据显示,全年预计亏损528万元。2018年1月初,獐子岛财务总监已知悉公司2017年净利润不超过3000万元,与三季报中全年盈利预测9000万元至1.1亿元相差远超20%,这些本应在情况察觉2日内披露的信息,獐子岛迟至2018年1月30日才予以披露,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四、对策与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必须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做到“零容忍”。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加快调查、处罚、移送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强化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力度,依法及时启动“集体诉讼”;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等。(2)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规范自身治理结构,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完善内部控制基本组织框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真实准确地记录公司的财务状况。搭建一个信息化系统平台以确保每个企业成员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和制约,确保公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五、结语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使广大中小投资者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只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监督同时发力,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监管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进而推动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参考文献】[1]庞雪蕾,公司企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9):141.[2]叶帼杨,魏梦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金亚科技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4):63-65.作者简介:孙晨(1997-),女,汉族,山东菏泽人,金融硕士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篇五: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篇六: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獐子岛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周昀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獐子岛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然后对獐子岛公司虚假披露年度报告、虚假披露盘点及核销、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等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獐子岛事件的因素进行挖掘,发现獐子岛公司内存在管理层和董事会高度利益关联、内部控制形同虚设、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实行三权分立、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关键词】财务造假;虚假披露;内部控制;三权分立;信息披露2020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獐子岛集团股份公司和相关的15名直接责任人员作出处分。至此,这场从2014年开始的“獐子岛‘绝收’事件”终于落下帷幕。本文拟对獐子岛此次财务造假事件的前后过程进行回顾,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相关建议及措施。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虚假披露盘点及核销等违法事实。(一)虚假披露年度报告獐子岛公司于2016、2017年所披露的报告中均存在虚假披露现象。首先,由于獐子岛企业所拥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全部以海上养殖的方法分布在附近海区,存货结构较为特殊,所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测算方式而会形成不同的结论,受社会主观因素等的影响很大。而獐子岛公司却正好利用了这一点,由于虾夷扇贝的产出期很可能长达3到4年,在这个周期内,市场产品价格也将可能会随之产生较大幅度波动。这导致了会计信息无法得到公允反映,存在折旧、减值等主观因素判断,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自2012年起,獐子岛集团每年通过一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的结算方法用以侵蚀其经济收益。《公司法》在出台时已对上市股票公司的退市标准进行了规范,规定一旦上市公司有最近三年持续亏损,或者在其有限期内出现无法及时消化的情形,可以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决定立即暂停其公司证券的发行。2016年,就在獐子岛公司已经持续出现亏损近两年,将要陷入“退市”的危险之际,其又采用了虚减记录成本、营业外费用等的方式,将公司利润从亏损中披露至盈利。在接下来的2017年,公司又将以前年度已成一、獐子岛事件回顾獐子岛集团股份公司在2014年、2018年、2019年分别发布公告,称大规模虾夷扇贝绝收。2020年6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獐子岛有限公司作出相关行政处罚和证券市场交易禁止准入的行政裁决,对獐子岛有限公司予以严重警告,并予以六十万元处罚,对十五名主要责任人员予以三万至三十万元不等处罚,对四名公司主要负责人实行五年或终生的市场禁入。自獐子岛在2014年10月扇贝第一次遭遇绝收事件后,该公司的公募基金便大量减持了该股票。2018年之后,许多证券公司都暂停了对獐子岛的跟踪与调研,政府以及许多买方金融机构也将獐子岛加入了禁投对象的黑名单。二、獐子岛财务造假手段经过各方调查,獐子岛公司存在虚假披露年度报告、84PIVOT

  獐子岛盈利能力指标分析销售毛利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1000-100-200-3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功采捕的两个海区分别作为增值核销捕渔海域以及作为减值核销海域,并大幅夸大了经济损失赔偿幅度,宣称其亏损7.26亿元。(二)虚假披露盘点及核销獐子岛集团目前所公布的《年终盘点公告》和《核销公告》也同样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记载。水产食品养殖业的库存监盘问题,一直以来是库存内审和外审两个流程审计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底播时,虾夷扇贝公司在会计上并没有准确清点实际养殖种苗的产量,所以一般直接按照实际生产样本清单的库存金额计算监盘金额,而在底播后其对实际库存监盘金额发生变动,也就更加容易无法控制。底播海水养殖是采用比较传统粗放的海水养殖生产方式,即使我国海水水产养殖具有很强的生产专业化性,但由于生产复杂化,底播需要具体样本存货量很大而无法真正实现对第三方的库存审计进行检测。尽管审计师现场进行调查后,用随机抽样样本来推算虾夷整体养殖样本库存数量,在这些推算方式下的库存审计也很难真正达到审计实际意义上的准确。(三)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2018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由于日前发现部分附近海区的底层散播贝类虾夷贝及扇贝产品库存异常,公司的全年业绩预测将2017年的同期净利润由0.85亿元提升至1.2亿元,将转亏为盈计提5.3亿元至7.2亿元。公司年度业绩与之前预测存在明显不符。公司2017年净利润不超过0.3亿元,与三季报0.9亿-1.2亿元的年度利润预期相差较大。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七十条中的有关规定,獐子岛股份应对公司业绩调整公告进行及时发布。2018年1月,公司的年度业务与预测出现很大差异这一情形,触及公司信息发布点,公司却并未对外进行披露。三、獐子岛事件原因分析(一)管理层和董事会高度利益关联通过梳理獐子岛公司发布的《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公告》,由会议的出席情况和投票决议出席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獐子岛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已经形成高度利益相关的关联体,并且董事会完全有能力决定股东大会的决议情况。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对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甚至于凌驾在公司的控制之上。同时,獐子岛集团存在总裁与董事兼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两职合一”导致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从而影响公司的各项重要决策。同时,獐子岛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中出现重大事项及风险时会有不及时的现象。(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2012年,獐子岛集团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就曾对獐子岛的整体存货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多次进行过具体反映,并详细反映了獐子岛曾多次出现“公司治理混乱,业务员违规操作和贝苗播种不足”的串通情况。首先,从獐子岛的存货管理者组织结构上来看,由于它属于家族成员管理下的公司,因此存在家族及其管理者在企业中任人唯亲、没有对投产质量数量监控严格的管理缺陷。其次,由于獐子岛公司文化建设的滞后,部分人员没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从而出现贪污资源的现象。企业整体控制环境的缺陷将导致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层面效率低下,甚至失效。(三)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目前中国水产养殖公司对该海区的气象和海洋条件普遍不够熟悉。但在深海底播过程中,獐子岛公司只从PIVOT

  85内部的职能部门中开展初步研究,参考以往的研究经验就进行了深海底播决定,并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也未能完成深海底播种试验即大面积投放。为了充分证明扇贝企业已经具备有效防控预防附近海洋海域冷水团养殖风险的管理能力,獐子岛集团曾在2012年和2013年的企业年报中两次特别强调,一旦扇贝渔业养殖经营区域的附近海面受冷水温发生变化,獐子岛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准确掌握企业相关信息,并适时采取危机反应举措。而这次事故也表明,该公司的预警管理措施完全没有能够发挥什么实际效果,甚至形同虚设。四、反思及建议针对上文对獐子岛公司事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实行三权分立所谓“三权分立”,指的是对财产权、决策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分开与制衡。股东是企业的真正主人,由董事会进行决定,股东参与企业实施。当企业在成立之初规模较小时,公司往往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执行义务重合,这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身份的兼任就易出现大股东因私做出损害公司发展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此时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股东只负有限的责任,获取投资收益。所以,股东会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约束公司股东滥用职权,以避免侵犯其他股东和公司的权益;但随着股东权力的不断扩大,同时又要防止股东滥用权力,可组建监事会,实施对董事会和公司经营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公司的稳步发展。(二)加强内部控制中国证监会发行司、会计司相关人员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逐渐趋好,但不管从市场环境还是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流程中,均面临一些不应该忽视的问题。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注册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内部管理建设重在强化对上市公司监管,提升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便捷的沟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内86PIVOT控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它将帮助企业准确地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在组织架构中所出现的不同状况,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各种及时、全面和精确的资讯,进而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实施效果。为此,企业组织应当尽快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将企业组织管理架构走向扁平化、开放化。依据其主要职能重新设计整合多个组织管理机构,以尽量减少复杂组织管理架构中不必要的诸多复杂程序,有效提升组织管理效率,确保企业信息的有效实时传输,有效降低集团企业日常经营风险。(三)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也是市值管理的重要部分。作为一个公司,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有节奏地披露公司重要信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营互为配合,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达到良性循环的目标。目前,由于证券市场竞争剧烈,证券公司在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方面的不真实,也许虽然能够使企业在短期之内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但如果长期在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必然会造成企业长期经济发展的巨大损失。为了能够使企业实现持续稳健良好的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将目光放长远,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石。所以,规范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证市场稳步运行的基石。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认真和不准确,损害了市场的法律基础,损害了公平竞争,也破坏了正常社会秩序。所以,规范公司信息披露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转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会计信息也是证券交易的重要成分,它对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郑登津、闫晓茗.事实风险、审计师行为与财务舞弊[J].审计研究,2017(4):89-96[2]卜海涛.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9):107-110[3]李克亮.高级财务造假的审计策略思考[J].财会月刊,2018(3):163-167.[4]黄世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因八策[J].财务与会计,2019(16):4-11

推荐访问: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总结 獐子 造假 案例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