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古诗词教学设计4篇

发布时间:2023-12-17 19:24:02 来源:网友投稿

古诗词教学设计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困惑,了解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的水平。教学重点难点:找到鉴赏诗歌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教学设计4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词教学设计4篇

古诗词教学设计篇1

古诗词鉴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困惑,了解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找到鉴赏诗歌的最佳角度和具体突破口,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教学设想: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评价“明珠”的真正价值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解说:高中生虽然学习甚至背诵了不少古诗,但面对一首从未学过的古诗时,鉴赏仍无从下手,或有时分析不到点子上,为解决这个问题,特将“鉴赏、分析的方法”作为重点提出来。)

二、教师提问,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问:同学们在古诗鉴赏方面存在着哪些困惑与问题?(学生各自发言,谈自己学习、鉴赏诗歌的体会与困惑)。

明确:总结整理一下大家的体会,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读不懂诗歌,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意境、主旨。

(二)不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三)有时隐约有点感觉,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恰切(心里明白了但写不出来)

(解说:问题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来,才能取得有效的突破与收获。也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

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思考和研究,以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分析、讨论

解决“读不懂诗歌”的问题,“读不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不懂得所写的景物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二是不注意某些字词运用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

1、先分析第一层次的问题

①出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孤帆”、“远影”、“长江”、“天际”等,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景象:随着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随着长江的水起伏不定,滔滔流去。从“象”看是“景”,但其“意”则是别情。这首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这些景(意象)是难以表达的:“景”中蕴涵着作者的情,这些景又如此地与某种感情相契和、相对应。

出示马致远《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这首诗的“意象”中,也不难体会到与之对应的作者的内心情绪吧!(学生分析、回答)。

②小结: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正如我们在许多诗歌中看到的,“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如《诗经》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更普遍的是“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念亲人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等等,不胜枚举。了解这些典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词教学设计篇2

校本课程:古诗词诵读——《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桑园学区前戚小学 孙珍

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现存三百多首。诵读李白古诗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诵读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诵读古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我们所喜爱。所以,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让我们一起来将学习有感情的吟诵李白的古诗。

二、师生齐诵李白的古诗

1、你了解李白吗?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点评。)

2、学生背诵积累的李白的古诗。

3、师:李白前半生积极入世,后半生非常超脱。他学了一生的才学,称为“诗仙”,他又是“酒仙”,人们一说到诗就能想到李白,一说到李白就能想到他的诗,所以说李白是诗,李白是仙。

三、重点诵读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 教师诵诗,指名学生诵诗。

师: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是夸张,你可以用哪两个词语形容?(特别 极其 极度)

疑是??这是什么呢?这是怎样的想象?(大胆的想象 非同寻常的想象惊人的想象 奇特的想象 ??)

老师概括为“奇妙”的想象。

2、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古诗。

3、师:李白的诗歌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的空间,他诗中有奇特想象。 谁再来读读。生朗诵。教师相机评价。

四、学习欣赏诵读《夜宿山寺》

1、出示《夜宿山寺》,师吟诵。

2、诗歌往往有诗眼,这首诗哪个字是诗眼呢?“高”、“危”。 从哪里看出高?你的手最高摘过什么?摘过星星吗?(学生交流,谈感受)只有诗仙想到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诗仙想象。天上的人仙仿佛就在李白的哪里?又把我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3、谁能自己的朗读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出来。

4、学生朗读古诗。

五、学习欣赏诵读《秋浦歌》

1、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用了哪个字?

2、朋友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愁什么,以至白发三千丈吗?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假如你就是镜子前的李白,见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你会想到些什么?

交流、朗读

3、师激情:往事的种种都涌上心头,自己空怀远大的抱负,但屡遭挫折。如今,满头白发,日趋衰老。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我的理想难道永远不能实现了吗?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六、课堂小测:小“挑战” 三首古诗,谁能背过?

七、拓展学习,学生积累古诗,有感情背诵古诗。 教师幻灯片播放关于古诗的图画,学生挑战背诵诗词。

板书设计:

极度夸张

李白是仙

奇妙想象

校本课程

古 诗 词 诵 读——《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桑 园 学 区 前 戚 小 学

孙珍

古诗词教学设计篇3

中考专项复习

——古诗词赏析的题型与方法

郝雨

复习目 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一、中考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能够理解常用的表达技巧

4.能够从遣词炼字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二、中考样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9-10题。(4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唐)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9.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前两句流露出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B.本诗的重点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触。

C.这首诗语言朴素,不作雕饰,但在平淡中蕴含着深深的情味。D.末句中“夕阳千万峰”与题目中的“岭上”相呼应。10.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2分)三、题型示例与归纳 1.寻找意象题

例1: 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例2: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

例3: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2.描绘画面题

例1:请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展现的景象?

例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体会情感题

例1: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3: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欣赏词句题

例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例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例3: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例4:“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5.赏析技法题 例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2:“白头吊 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一语双关,请分析双关的具体内容。

例3: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四、诗歌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五、典型考题

考点1.寻找意象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2分)

2.描绘画面题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体会情感题

(1)知人“论诗”

(2)抓关键词(3)感悟意象 知人论“诗”

苏轼:

乐观旷达、粗犷豪放 辛弃疾:

沉雄豪迈、细腻柔媚

杜甫:

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陶渊明:

向往田园、恬淡闲适 王维:

淡远宁静,隐逸思想 李白:

豪放飘逸、浪漫情怀

抓关键词

(1)题目

《春夜喜雨》

——杜

甫(2)序、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

轼(3)诗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实战演练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无意苦争春,一

(1)山居秋暝有哪些主要意象?这些意象渲染出一个什么样的美景?(2)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3)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古诗词教学设计篇4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词典准确无误地认读十首古诗中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

2.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3.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4.搜集资料,尝试抓住要点展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拓展文本资源,在角色体验、对比与情境创设朗读中揣摩、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搜集与处理信息及课外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师: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指名生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7、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8、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师:“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

2﹑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3﹑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4﹑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四、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五、课堂练习

《七步诗》()。

。。

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2、这首诗用了()手法,全诗用()和()来比喻()之情。

《鸟鸣涧》()。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这首诗是()朝被称为“诗佛”的()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地点)()(怎么样)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板书设计:

七步诗 【三国·魏】曹 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鸟鸣涧 【唐】 王维

山中月夜 美 静 第二课时

一、整理已有的关于送别诗的学习经验

1、背诵已学过的送别诗两首;

2、思考一般情况下送别诗会有哪些东西作者一定写?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难舍之情)

二、学习《芙蓉楼送辛渐》

1、自由读本诗,运用经验学习,教师作适当的反馈。

2、梳理在自学本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诗中有两个时间,三个地点名等等)

3、读通本诗,并在对本诗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

指出修辞手法在诗句中的妙处。

4、指导朗读。

5、背诵本诗。

三、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1、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提出来。生自由提。第一句: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 第二句:重点理解“千朵万朵,满,压”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第三四句: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

3、指导朗读。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4、背诵全诗

四、小结

1、杜甫不光是写了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这两首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出示课件,自己试着读一读。

2、课后,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

五、课堂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我还能默写另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被称为“()”。我曾经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 》、《 》、《 》。在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对黄四娘家春景的喜爱之情的是:(),()。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一片冰心在玉壶 比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千朵万朵 压 满 江畔独步寻花:蝶 舞

莺 歌 第三课时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一、复习导入

指名生背诵前四首古诗。

二、学习《石灰吟》

1、板书课题,解题。生齐读。

师:“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

3、理解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4、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坚忍不拔)

5、背诵本诗。

三、学习《竹石》

1、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

2、初读《竹石》。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

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

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

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

6、背诵本诗。

四、小结

两首古诗都是借物喻人。

五、课堂练习

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

(·)。

。。

说说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明】于谦 若等闲 全不怕 坚忍不拔 宁死不屈

竹石 【清】郑燮

磨难 打击 坚强不屈 挺拔有力

第四课时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一、复习导入

复习杜甫诗,指明生背。

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紧扣“快”字,揭题。

(板书:“生平第一快诗”)指名生说自己的理解。

2、与文本对话,质疑问难解诗意。

师:“安史之乱”经久不息,给国家和人民(包括诗人自己)造成了种种痛苦和灾难。平叛捷报一旦飞来,饱经战乱祸患,漂泊他乡的诗人会做怎样的描述呢?(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生读,齐读。

3、交流,预习过程中,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

师引导,注意古今异义。

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4、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全诗。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5、背诵这首诗。

三、学习《己亥杂诗》

1、解题,作者简介

(1)《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2)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2、朗读这首诗,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师引导理解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多用作人才选拔。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4、感受诗人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5、指导朗读,背诵。

四、小结

五、课堂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的一首()言()诗,“闻”的意思是()。全诗围绕()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开头的表现是。接着用了两个

句,点

人的心情: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

。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悲喜交集 欣喜若狂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政治毫无生气 变革(选拔人才)

第五课时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一、导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浣溪沙》

1、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2、小组交流,理解词句。

(1)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4、指导朗读,背诵。

三、学习《卜算子》

1、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散读——个读——齐读。)

2、揣摩词语,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

采取学生质疑、同学解答、教师指点又不断诵读的方式。

3、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诵读出景语中的情语。(示范读——散读——个读——指点——男女分句读)

四、小结

五、课堂练习

苏轼是()朝的()、()和()家。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这首词还有“序”,9

六下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设计者:傅肖寒

是:

。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

。下阙是: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我们学习了宋朝词人王观的《 》。他起首用()比喻(),用()比喻()。然后进行()问,“ ”?然后回答:“。”这是指 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

。最后,作者嘱咐:。

板书设计:

浣溪沙 【宋】苏轼 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韵律美 融情于景

推荐访问:古诗词 教学设计 古诗词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古诗词教学设计模板 古诗词教学设计意图 古诗词教学设计理念 古诗词教学设计反思 古诗词教学设计创意 古诗词教学设计初中 古诗词教学设计问题有哪些 古诗词教学设计活动任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