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5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0:48: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所属材料范文类文章,欢送阅读参考!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负面舆情,维护和谐稳定,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法》等文件,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中的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区红十字会形象产生影响的网络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是指对涉及区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所引发的反响、言论、评论等综合舆论情况进行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和引导等。

  第三条

  区红十字会要安排一名负责人分管网络舆情工作,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网络信息员。

  第四条

  建立健全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预警机制,各科室要通过报送、人工搜索等方式,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各类舆情。

  第五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重大事件报告主要领导。与此同时,向办公室报送舆情信息,需要上报上级的舆情由办公室统一负责。

  第六条

  建立突发事件舆情研判机制,成立由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综合分析出现的舆情和工作人员思想动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措施。

  第七条

  突发事件、网络热点事件或意识形态事件发生后,由党组书记第一时间召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会议,对事件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估,研究部署应对之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防止延误发酵。同时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通报情况,协同处置。

  /2第八条

  重大群体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报告、新闻通稿、须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需要对外披露信息时由院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

  第九条

  实行网络舆情处置与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意识形态舆情处置纳入考核体系。对迟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失职、渎职、擅自发布虚假信息报道,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十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具体内容由X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2-11-09,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残疾人宣传文化工程暂行管理方法》:为做好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宣传文化工程〔彩金工程〕,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法》〔财预〔2022〕230号〕和《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方法》〔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承诺书》:为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XX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在会上作了讲话。先下手为强,以忠诚为本,以忠诚为先。要认真

  《公司无形资产管理方法〔国有企业适用〕》: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公司权益,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资产管理制

  /2

篇二: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街道网络舆情管控处置工作制度

  街道网络舆情管控处置工作制度

  为及时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准确掌握网络舆情,科学分析研判,有效应对处置,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为街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意识形态相关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服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布局,形成上下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

  二、落实主体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各社区对涉本科室、本社区的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各科室、各社区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抓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街道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作为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在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牵头协调派出所、维稳等相关部门,指挥部署网上各类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督促指导涉事各科室和各社区做好网上典情应对。

  三、建立管控机制

  1.建立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针对有可能形成舆情的热点

  难点问题进行风险点排查,综合研判,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实现管控前移。建立网上舆情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班子成员、各股室、社区参加,听取舆情汇报,对近期舆情发展态势进行评估,研究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收集排查网上舆情风险点,做好预警提示和舆情预案。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召集会议,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应对处置意见。

  2.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各科室、各社区要建立健全网上舆情信息日常监测制度,密切监测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各类网站、手机移动端、微信群等网上信息传播载体,及时掌握辖区舆情动态,收集可能引发网上重大舆情的突发公共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紧急灾情疫情、重要社会动态等信息。逐步形成全街道上下贯通、纵横交织、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控网络。

  3.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构建高效快捷通畅的舆情信息报送机制。各股室、各社区至少要确定1名舆情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发现重要舆情按下列原则进行: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要在半小时内上报办公室、分管领导、街道党工委;

  一般舆情须在当日上报办公室和街道分管领导。

  宣传委员要发挥网上舆情信息枢纽作用,履行舆情信息收集汇总和值班值守职责,承担涉及全街道的网上舆情监测、汇集、研判和上报等工作。较大及重大网上舆情,及时上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并通报涉及股室或社区主要负责同志;

  一般网上舆情,先行涉及股室或社区调查核实、妥善处置。涉及股室或社区有关调查处置情况,要及时向办公室和分管领导、街道党工委进行

  反馈。

  4.建立重大舆情快速应对处置制度。各股室或社区出现重大舆情,要立即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听取情况汇报,核实舆情信息,分析研判舆情形势,制定处置及舆论引导方案,启动重大舆情应急预案。涉及股室和社区要第一时间掌握事件动态,妥善处置事件,坚持“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舆论引导,确保舆情平稳化解。

  5.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各股室、各社区要抓紧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确定1名网络发言人,做好网络发布工作,坚持“谁发言、谁负责”原则,通过各股室、各社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公开回应网民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避免或减少网络舆情的发生。

  6.建立重大舆情总结评估制度。各种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等重大网上典情应对处置结束后,根据舆情的应对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股室、各社区要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划分。要充分认识建立网络舆情监管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本科室、本社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导权。

  2.加强培训,提升素养。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突出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提高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舆情分析、研判、应对能力。定期组织学习《网络安全法》,深入学习互联网和新媒体知识,准确把握网络舆论规律,与公众建立良性信息互动,实现舆情正确导向。

  3.严格执行,严肃纪律。各股室、各社区要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工作。凡发现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舆情信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压报。信息上报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到内外有别。

  4.完善机制,健全考核。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目标考核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对涉网上舆情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纪依法问责。要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各股室、各社区舆情应对处置及信息反馈情况定期进行通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年终效能考核。

  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的管理办法

  近年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持续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评选培训几批中小学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养人选,促进了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力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骨干校长队伍,进一步加强对泉州市已有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经研究,决定对泉州市已有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管理对象

  我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下同)现任

  校级领导,且参加过中小学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养工程培训并完成培养周期规定的任务,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确认的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泉州市中小学名校长,以及获得培训结业证书的福建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同一位校长有多个称号的,都要填报信息,但应选择其中一个称号进行考核。

  二、考核周期

  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第一个考核周期(2017.9.1-2019.8.31),今后考核周期以此类推。考核期内,被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为名校长或获得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训结业证书的视同考核合格。

  三、考核指标

  被管理对象任职期间,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热爱教育,师德高尚,依法治校,公正廉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办学质量社会公认度高,任职期间学校获得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校等综合性表彰。

  2.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领导岗位,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线教学动态,发现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坚持听课评课活动,每年听课评课不少于50课时,并有比较详尽的听课评课记录。

  3.不断钻研学校管理、教育理论,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在

  学校管理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省名校长应主持过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应主持过县(市、区)级及以上研究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4.认真总结自己在学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学校管理、教改理论研究文章。省级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撰写1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在CN刊物上发表;

  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撰写1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5.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省级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参加不少于1次省级及以上送教下乡下校活动,2次市级及以上专题讲座或教学公开课(观摩课);

  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参加不少于1次市级及以上送教下乡下校活动,不少于2次县级及以上专题讲座或教学公开课(观摩课),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视频、光盘等作品上传教育网站优质教育资源库,传播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考核对象每个考核期应向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一份关于师资队伍管理方面的建议。

  6.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为考核对象创造平台。考核对象认真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相关任务,积极主动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有意识地培养中青年后备干部,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名校长、骨干校长的示范引领、指导培养作用。每位名校长、骨干校长

  每个考核期至少要结对帮扶一所学校、指导培养2名以上中青年后备干部并取得明显成效。

  7.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习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按规定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数。

  四、考核结果运用

  1.名校长和骨干校长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总分折合为100分计算,总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师德表现情况“不合格“或单项得分低于所占分值60%,等次评定为“不合格“。

  2.考核结果可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学校领导任职、聘用、晋升考核依据;

  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在职称评聘、外出考察、名校挂职、高端培训、学术研究、专题讲座、评审专家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另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考核周期和考核情况为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名校长、骨干校长发放奖励金,对同一个人有多个称号的(含教学名师、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按其本人所确认的最高称号给予奖励,不得累加发放。

  3.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调离学校的、学年度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党(政)纪处分期未解除的不参与考核,和考核不合格者一样不享

  受相关待遇。

  4.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以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调查核实后,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按权限研究决定后取消相关待遇、撤销称号并收回证书。

  (1)存在《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规定的有悖师德的20种行为之一,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存在《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第十三条第(三)、(四)款情形的;

  (3)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4)违法违纪,存在渎职、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5)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取消其名校长、骨干校长资格的。

  五、考核办法

  1.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所在学校应成立考核评议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挂校责任督学等有关人员组成(本人回避),对考核对象进行日常管理和基础考核,并建立考核对象的成长档案,同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泉州市教育局、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督导考核。

  2.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考核对象应填写有关考核表格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所在学校考核评议小组审阅考核对象提交的材料,并组织本校教师、学生(或学生家长)对考核对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师德廉政表现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材料审阅和测评情况,实事求是提出考核的初步意见

  报送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征求有关科室意见后确定考核结果,公示无异议后于10月15日前,将加盖公章汇总表(市直学校含双面打印的考核表)报送我局人事科及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备案,其他材料由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直学校留存备查。

  3.泉州市教育局各有关科室(直属单位)、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统筹安排,为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可将他们的课程、讲座目录上网开设网络选课平台;

  要积极组织他们开展送教送培、讲座展示等帮扶活动,不断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因调动、职务变动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相关职责的,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市直学校)提出,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后撤销其相应的称号并收回证书。

  5.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故意干扰考核工作的,经查实后将追究本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篇三: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为加强XX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化解

  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

  护全港航系统正常工作秩序,结合中心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系统被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权力监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

  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

  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

  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

  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

  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机构

  党委书记任

  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织有关部门审定

  应对不良舆情信息发布方案、发布口径、原则、内容及范围;

  审定统

  一的新闻发布稿;确定接受媒体采访的相关人员;

  通过各种方式,有

  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由分管领导

  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舆情信息的监测、搜集、整理、研判以及对外宣传、解释和应对的具体工作。

  四、分类处置

  指网民在网络平台对港航系统政策、管理或

  其他重要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仅有少量围观的舆情

  (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50条/篇),且未有主流媒体

  (电视、报刊)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请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

  意见,经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

  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

  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指涉及有损单位形象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

  出现的(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等均在100-500条/篇),评论

  也有数十条,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领导小

  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帖回应,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

  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

  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

  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由领导

  小组组长上报局分管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

  作。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

  执纪执法部门研究制定舆情处置方案,组织网上网下同时实施,及时

  有效化解网上危机。

  指突发事件弓|起的、严重影响单位发

  展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安全生产过程中

  发生人员伤亡等)。领导小组组长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并在上级相关

  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五、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

  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全航道系统舆情监控员

  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控,各直属单位(部门)也要对各工作领域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控,掌握舆情发展态势,对舆情进行初步研判,筛选出重点舆情和突发舆情,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形成舆情专

  报,提出处置建议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

  后监控员要时刻跟踪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跟踪过程

  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半小时内)上报中心领导小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舆

  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接到舆情上报后,中心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

  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

  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上级主管部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

  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针对不实报道,领导小组积极采取措施,与刊登

  不实消息的相关方进行沟通,积极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针对突发事

  件产生的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及时做

  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

  舆论,最大限度控制不良影响。

  突发网络舆情涉及的部门负责起草文稿,领导小

  组办公室审改。按程序审批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等平台快速发布权威信息。

  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

  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

  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

  及时上报。上报后,经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

  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舆情应急处置完毕后,应及时总结舆情监控和舆

  论引导的做法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领导小组报送

  舆情处置工作材料。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部门负责

  人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

  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八、应急保障

  领导小组应在全系统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队伍,各直属单位(部门)明确1-2名舆情信息员负责,确保网络

  舆情工作队伍之间的联络畅通及时。舆情事件发生时人员及时到位,并积极配合做好舆情应对有关工作。

  定期组织全单位网络舆情队伍开展培训,不断提

  高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政治上的敏感性和业务上的娴熟能力。

  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谨慎处理信息的公开和发布,防止和杜绝随意发布信息、发布失实信息,做好有关信

  息的保密工作。

篇四: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

  报告: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旨在保障网络文化和思想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的网络空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现报告如下:

  一、责任主体不断扩大

  自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以来,责任主体不断扩大。传统媒体、互联网企业、网民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都肩负着相应的责任。比如,互联网企业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发布审核机制,避免违法信息传播;网民应依法合规引导舆论,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传统媒体应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等。

  二、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为了确保责任主体履行其责任,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领域的监督和管理也日趋加强。比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监管规定,对违规网站、不良言论等进行了查处和处罚;各地设立了网络意识形态监管中心,对网民言论、网络直播等开展专项监督。

  三、技术手段逐步完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相关技术手段也逐步完善,为监管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手段。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了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良言论等。同时,加密技术等手段也可以帮助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和隐私。

  总体上,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在一些领域、地区和企业中,制度落实还存在短板。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动网络文化和思想的健康发展。

  报告完毕,谢谢大家。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推动广大网络企业、传统媒体机构、网民等各种主体遵守公序良俗,发挥应有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制度。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等问题,如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和监督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在2016年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网络服务商、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的机构和网民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文件,如《网络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管理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规定和指导。

  目前,随着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地,其落实情况也被逐步改

  善。首先,责任主体日益清晰。不仅传统媒体、互联网企业、网民等主体负有明确的责任,各级政府及部门也已经加入了网络意识形态管理的队伍,共同负责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企业方面,他们也积极建立自己的审核、过滤和反馈机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快速精准审核信息、查处违规行为。

  其次,监管和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在一些重点领域如直播等,有关部门和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出台指导文件,准确聚焦容易产生网络不良信息和言论的热点问题,着力加强监管和管理,端正了网络意识形态舆论导向,维护了广大网民的合法利益。

  最后,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过去,网络意识形态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审核信息、查处违规等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现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能够开发出各种软件、算法和硬件设备等,可以快速筛选、过滤网络信息,帮助人们更快地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维护网络安全。

  尽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已经逐步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它的完善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来散布不良信息和言论,造成了危害,需要我们依靠新技术、新手段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应对。此外,不良信息产生的速度和篇幅也越来越有所增长,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的力度,也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广泛的参与,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

  总而言之,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是比较良好的,但是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持续地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和压力,通过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起一个健康、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取有益信息,分享有意义的思想,共同推动互联网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五: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管理办法?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管理办法为进?步加强?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控引导,防?不良信息的侵害,有效防范?络舆情事件发?,提?舆情处置?作能?,掌握?络舆论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为XXX事业?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结合?作实际,特提出如下?作意见:?、充分认识做好?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的重要性?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互联?传播的、公众对现实?作?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论和观点,具有较强影响?、倾向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当前,XXX系统正处在“跨关?”的关键时期,改?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倍受职?群众关注,易形成?络舆情,如果引导不好、处置不善,就可能产?不良影响甚?演变为重?事件。加强?络舆情防范和监控,提?舆论引导?平和处置?作能?,对保障XXX事业实现?质量发展意义重?。?、?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的?标、原则和内容(?)?作?标1.着?防范化解重??络舆情风险,正确引导舆论,防范风险,化解?盾,减少不良?络信息的影响,杜绝?络舆情重?事件的发?。2.着?提??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控引导的能??平,进?步规范?络舆情处置流程和处置?法,做到科学决策、规范操作、妥善快速、安全?效。3.着?提升?络舆情安全防范意识,确保?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引导XXX系统职?增强防范?络不良信息、拒绝接收和传播不良信息的?觉性和警惕性,提升???部职?甄别?络不良信息的能?和?平,促进XXX互联?健康有序发展。(?)?作原则按照“加强管理、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加强?上舆情监控,最?限度地压缩?道信息、不实信息、虚假信息传播渠道,先?为主,变被动为主动,确保更快、更准、更好地做好新时代XXX?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三)?作内容1.准确把握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重点加强?站、论坛、贴吧、微信、微博、QQ、短视频、各类群等新媒体载体?络信息的监控,同时在较经常出现涉及全省煤?地质系统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站、新闻?站等,加强对有关?络信息进?查询、收集、分析。2.依法依规、综合运?各种监测技术、?段和?法。充分采?技术、???段加强监测?法的运?:?是采?搜索引擎对舆情进?搜索,通过特定关键字进?全?全?位采集、监控。?是采???对舆情进?搜索监控,必要时可采?7×24?时分?轮值负责制。三是聘请专业监测机构以?报或周报的形式,定期报送?络舆情信息。3.全?位收集舆情信息。通过全?监测?法的运?,在确定监控对象和检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贴、留?、评论的过滤和对?量转发?为的收集,做到全?收集,尽可能全、多、?,尤其是对苗头性、模糊性信息不能掉以轻?,不能轻易放过。4.迅速开展分析研判。第?时间对监测到的?络舆情进?分析、研判、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的影响进?客观、全?评估,确保舆情报送畅通?阻、迅速准确。5.科学妥善处置。得到舆情研判处置指?和授权后,迅速组织?员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及时进?正?引导和疏导,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防范负?舆情出现反复,并填写《互联?舆情处置单》。三、?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的流程和?法(?)处置流程发??络舆情的处置流程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跟踪监控。(?)处置?法1、及时发现:发现不良?络舆情,第?时间报告领导?组;2、合理分?:指定媒体发??,统?宣传?径;

  3、迅速反应:第?时间作出正?引导和疏导,并通过官?渠道发出具有公信?的解释说明;4、处置得当:根据指?和授权妥善处置,并及时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持与帮助,努?遏制不良舆情的发酵;5、措施到位:多措并举搜集和建?来?各??的相关舆情专题信息,并密切关注和监测该舆情发展趋势及?向;6、引导有?:加强正?舆论引导,使舆论朝着积极并有利于??的?向发展。四、?络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的要求(?)分级负责。建?舆情监控和处置?作体系,形成领导统?指挥,各单位、各部门分级负责的?作体系。宣传部门为舆情监控和处置?作牵头部门,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和处置?作负责。(?)合?联动。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联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会商,在领导?组统?指挥下,及时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作出研判并妥善处置。(三)外联协调。宣传部门负责加强与省(市)委宣传部、省(市)委?信办的联系,各单位、各部门加强与省(市)对?单位(部、处)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持。附件:互联?舆情处置单互联?舆情处置单

推荐访问:加强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管控工作 舆情 意识形态 工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