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业规划】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5-16 20:00:13 来源:网友投稿

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北药开发是伊春林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替代产业。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建设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规划】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农业规划】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精选推荐】


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


北药开发是伊春林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替代产业。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建设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林区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与加工业”的决定,引导和促进北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强化北药开发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

一、北药产业基本现状

(一)药材生产现状

小兴安岭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种类繁多、分布相对集中和经济价值十分珍贵的中药材。目前,我市以发展林冠下野生地道药材改培和珍贵药材种植为目标,建有不同类型的北药开发基地和药材保护区70多处,其中,有省级药材生产基地5处,市级基地23处,县(区)级基地50多处,药材种养大户200多户,30%以上的药材生产基地都已经按照GAP标准管理生产。2007年,实现药材开发产值6.6亿元,比2002年翻了三番。完成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面积28万亩,种植面积15万亩,采集野生药材7000吨,北药从业人数7万多人,生产优质地道药材50多个品种,使天然野生药材开发与特色药材种植、药用动物养殖融为一体。

(二)医药工业及北药加工业现状

我市现有六户医药工业企业和六户北药加工重点企业,共有员工1,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0人,资产总额3.2亿元,负债1.9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1%。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可生产中、西成药两大类10个剂型205个品种,其中:中药137个,西药37个。90%为中成药,80%以上的品种依托于林区的野生珍贵地道药材为基础原料。国家级新药4个,省部优产品5个,国家保护品种6个,健字号品种4个。六户医药工业企业与2005年全部通过GMP改造。12户企业均为民有民营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和伊春药业有限公司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24日至25日一次通过国家新一轮GMP认证工作,其余5家企业正在筹备和申报中。

(三)主要特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北药列为“生态绿色产业”之一,作为替代产业进行重点开发,使北药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医药工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几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了企业改革、改制、改组的步伐,通过重组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的局面,医药工业得到发展壮大。到2007年末,全市医药工业完成新建面积2500m2,新增设备400台套,技术改造投资1亿元,总资产达到3.2亿元,年生产能力达30亿/粒片,提取6,500吨,颗粒剂1亿袋,4,500丸,100万盒。取得多年来的好成绩。

2、一批骨干产品已经形成。根据市场和未来国内外药业发展趋势,各企业依托资源和品种优势,进一步明确主打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使医药生产开发项目不断增加。以葵花集团伊春制药公司的康妇消炎栓、消咳喘糖浆,伊春药业的北豆根胶囊、芩暴红胶囊、多利欣,南岔格润的刺五加片、柏子养心片等名优名牌产品占到了全部药品的70%以上,在市场上基本上能站住脚跟。葵花集团伊春制药、格润药业、伊春药业都与省内外医药大学或医学科学研究院所建立了关系,打造了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共同开发国家级新药,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铁力市、南岔区的人参、穿地龙,红星的平贝、桃山的五味子、南岔的刺五加、乌马河的养鹿、嘉荫的水飞蓟、乌伊岭的满山红、双丰的龙胆草、上甘岭的养蜂等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大量的珍贵药材销往外地,既造福于人民,又富了一方百姓。

3、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各企业注重靠特色、靠品牌培育市场,组成强干的多元化的营销队伍,强化产品的宣传攻势和推销力度,形成了以市场开发带动产品开发,以产品开发促进市场开发的局面。加强企业与大集团的合作和连锁经营,积极并入大集团销售网,实行了总代理、总经销的灵活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初步形成了伊春林都北药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4、企业具备药材生产原料基地的前提。我市具有野生珍贵地道药材的绝对优势,名贵药材,如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满山红、暴马子、龙胆草、穿地龙、平贝、党参、鹿茸、蜂王浆、林蛙油等30多种,还有尚未被开发的药用矿物资源和药用真菌资源。药材开发产值将以每年40%的速度发展,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千家,大量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原料,为工业企业生产提供了优质价廉的保证,北药医药工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集团化必 将成为现实。

(四)北药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1、北药产业的资源基础和工业基础

我市发展北药业有雄厚的资源基础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伊春的天然药材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品位高。据统计,我们林区天然生长的药材可分为4大类600多种,储量在200万吨以上,年允收量20万吨,年采收量在7000吨左右,不仅可以供给本地制药厂家充足的原料,而且还可以大量地输出外地。随着林区“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的实施,绿色药材的生产开发将迅猛发展,符合GAP要求的地道药材为地方制药和保健品的生产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我市医药工业经过10多年的积累,尤其是改制改组后,产权已经明晰,经营机制有了很大改观,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企业活力明显增强,资产、品种、品牌都比以前大大进步,向新型工业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2、北药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逐渐富裕,我国对药品和保健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超过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增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医保产品市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对药品和保健产品的需求还将急剧放大,尤其是全社会老龄人口的大幅增加,将推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规模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医保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已被世界所关注。这都为我市医药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

3、北药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

由于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需求,国内外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开发都在加快。目前,亚洲是我国中成药出口最主要的市场,共出口9697万美元,增长速度5.46%,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72.07%。非洲90%以上的药品依赖进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实现目标。确立了我国医药体系创新的定位,体现在传承中医药优势特色和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上,使我国创新中药研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市2007年出台了《大力发展北药产业的实施意见》,向北药方面倾斜各项政策,调动了医药企业和各地、各单位的积极性,使医药工业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委第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这一主线,优化北药产业结构,开拓北药市场,壮大北药经济实力。突出龙头企业发展,药材示范基地建设,生态绿色药材生产,北药项目开发。注重打造北药品牌,饮片加工,科技创新与推广,北药人才培养,提高北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为北药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北药循环经济原则。围绕生态北药开发体系,立足林区资源优势,加强优化医药工业和北药加工企业结构,转变方式方法,推进自主创新,朝着产、学、研、销循环发展的方向,开发具有特色的地道中成药和保健滋补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坚持林区经济转型原则。积极保护发展林区自然资源,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发展林冠下野生药材复合型生态栽培及科学的立体开发,研究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野生药材与传统家种药材的有机结合,逐步将伊春北药产业做成“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接续产业。

森林复合式经营必须经过科学试验比较,得出正确结论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实施适应北药生产开发形势的要求,以科技为先导,

坚持生态经济替代产业原则。加强北药资源保护、培育和开发,强化地道药材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做好北药生态功能区区划和现有药材生产基地晋档升级,优化整合药材生产基地结构体系,提高药材生产质量,加速药材生产基地的正向演替进程。

坚持科技强企、科技兴药原则。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医药新产品、新工艺的跨越式发展,突出质量标准管理,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医药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新药开发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基地的实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生产经营中贡献的比重。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与野生药材资源有续利用的关系,发展中药与开发西药的关系,强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积极对外联合与加强内部管理的关系,引进人才与自我培育的关系,开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与联牌联销经营的关系,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08年实现北药开发总产值10亿元,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医药工业与北药加工业产值2.7亿元,增加值1.55亿元。药材生产产值7.3亿元,增加值4.25亿元。实现药材种植面积18万亩,林下药材改培面积30万亩以上,采集销售野生药材8000吨。重点扶持葵花(伊春公司)、南岔格润和伊春药业公司龙头企业发展,扩大地道药材生产规模,抓好省市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产品营销、北药人才培养和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

2008年-2010年,发展速度保持在20%,北药开发总产值14.4亿元,增加值8.4亿元。其中,医药工业产值达到3.8亿元,增加值2.2亿元,比2007年增加0.8亿元。药材产值达到10.6亿元,增加值6.2亿元。

2011年-2020年的十年间,发展速度要稳步保持在10%左右,产值由14.4亿元达到36亿元,增加值由8.4亿元达到21亿元,经济总量占到全市GDP的7%?7.5%。其中,医药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增加值达6亿元,是2010年的2.7倍,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4.7%。药材开发产值实现26亿元,增加值15亿元。

2008-2020年这12年间,全市北药产业要分三个时期发展:

1、改造达产达效期。2008?2010年,针对全市医药工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大力推进GMP新一轮认证工作,以新建、改建、扩建医药企业为主攻方向。实施企业达产达效目标,即六家医药企业生产产品达26亿片(粒、丸、支),提取及固体胶剂2560吨,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户。

药材生产开发建设50个省、市、县级GAP北药基地,新开10到15个北药大项目,药材种植(改培)达到60万亩,有1/3的县(市)区(局)实现北药开发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吸纳就业再就业8万人以上。

2、战略升级发展期。2011?2015年,这五年间要大力扩展医药企业生产能力,力争使现有的6户企业发展为8户,新改建、扩建生产车间10个,由现有的制剂、提取、栓剂、丸剂、片剂逐步发展到粉针剂、生物制药、口服液、膜剂、滴丸、气雾剂、靶向制剂等。北药加工企业由目前的六户发展到13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户。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全面提升其综合生产能力,在品种开发上坚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原则,国家二类新药发展到8个,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户。由2007的205个品种到2015年逐步发展为350个。国家部优产品由目前的1个发展到5个,省优产品由4个达到1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现在的3个逐步达到30个。

药材开发形成支柱型经济格局。药材种植(改培)、养殖生产基地达到100处,种植、改培面积突破100万亩,北药开发重点项目50个。药用动物主要品种比2001年翻5?6番,养鹿6万只,养蜂20万箱,养商品林蛙4亿只。地道药材种类和品种不断巩固,优势与特色进一步体现,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绝大部分地区将药材开发做为主导产业,林下药材经济在林区经济结构中趋于合理。建设形成了以铁力、南岔的人参、穿地龙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红星、铁力市、铁力局的平贝种植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桃山、朗乡的五味子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翠峦、南岔的刺五加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乌马河、桃山、新青的养鹿及鹿产品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上甘岭、朗乡的养蜂及蜂产品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乌伊岭、美溪、红星的满山红改培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以友好、双丰的龙牙葱木、龙胆草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体。

3、持续稳健发展期。2015?2020年这5年间,全市北药开发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10%左右,高出全市GDP年均水平1.5到2个百分点。医药企业要超过10户以上,北药加工企业发展到20户以上。到2020年医药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增加值8亿元。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1户,3亿元的企业3户,1 亿元的5户,形成一个企业产业群。省部优产品达30个以上。国家二类以上新药15个,国家健字号品种50个以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个以上,其生产能力达10000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户。产品品种发展到300个。其产值占全省制药企业的10 %,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达21亿元,利税4.3亿元。实现医药工业成为全市新型产业化进程。

药材开发业经过12年努力奋斗,要建成龙江北药城,东北集散地,国家示范区。龙江北药城是指我市北药产业在本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突出的是绿色地道药材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在全省是一流的,药材生产经营成为林区富民产业,北药业成为“生态立市、产业兴市”之一。东北集散地是指依托资源优势,利用铁力和伊春两个中心城市的地域基础和条件,形成北药营销网络系统,并与全国著名的药材大市场建立牢固的经济贸易平台,在东北地区有重要的辐射功能和牵动能力。国家示范区是指围绕建设北药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为框架,突出林冠下药材生产禁采区、繁殖区、开采区经营承包的全面实施,不断壮大北药经济,使国家、省、市级GAP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与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管护经营模范区一道,建设好北药开发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的奋斗目标。

四、主要任务

1、以保护、培育和开发北药资源为重点,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一是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北药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措施,保证林区药材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有计划的安排轮采与休闲,以利于野生药材的更新与繁衍。二是要建立各种野生药材的自然保护区和地块,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更大更好的野生药园。要重视濒危野生药材和野生药用动物的良种繁育和科研示范基地建设,要像保护红松那样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杜绝乱采乱挖、乱捕滥猎行为的发生。三是在药材资源管理上要继续实行采集证、准收证和专营政策,实行定时、定量、定区域的方式方法,对未经批准或未按规定从事药材采集和收购的要从严批评教育,直至吊销其有关证件。

2、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各项技术向纵深开展

从实际出发,谋划后备项目,深入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本着“招商引资、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创新机制”上项目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和开发北药项目,实行滚动发展,随时增加项目库容,积极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金争取工作。围绕平贝、五味子、人参、刺五加、水飞蓟等主打品种,开展招商建设项目,重点发展医药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和药材生产基地项目。努力搭建项目承载平台,抓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时机,进一步加快基础建设,落实发展政策,吸纳外来投资和集资开发项目。

3、以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种养加工业,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针对医药企业新一轮GMP认证的实际,各企业采取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按GMP技术改造的生产能力完善硬件改造和软件修改的制定工作,推进认证进程。力争新建北药饮片加工企业3户,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帮助企业投资建立中药材饮片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具有林区特色的药材加工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加快龙头企业建设。

4、以加强“林都北药”品牌的打造,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提档升级

在巩固现有医药名优产品品牌的基础上,通过剂型改造和改进包装等手段,壮大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省、部优产品的声威。擦亮品牌,创造名牌,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靠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打响“林都北药”品牌,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加大伊春北药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5、以稳步发展地道药材,推进循环经济方式转变

要集中力量发展地道绿色药材生产,按照“因地制宜,规范栽培,种改并重,集中连片”的原则,不断扩大药材生产总量,提高药材品质,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林冠下承包改培,积极推广职工庭院栽培,稳步实施全光下种植,合理有序保护和开发野生资源,创造条件实施加工增值。特别在五味子发展上,各地从防药害等自然灾害出发,统一规划布局,以连片发展为主,避免生产风险。进一步推进林冠下五味子特色改培,提高林冠下五味子产量和质量。加大刺五加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加快大地刺五加种植的步伐。

五、保证措施

为顺利完成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确定的任务,实现北药业的发展目标,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和要求,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实施加大领导力度和明确目标,确立北药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产业定位。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北药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牵动作用,切实把医药工业纳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点,确立优先培育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培育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结构调整,引导弱势产业向北药产业转移。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在我市真正形成合力兴药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全市的木材生产企业、非国有经济企业和商贸、外贸、建筑等市场空间逐渐变小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手中的资金向医药、北药加工企业方面发展,投资引资建设北药生产经营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特色药业,实现走出一条“制药兴财政,药材富百姓”的路子。

2、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确立为北药业经济腾飞提供支撑。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抓住科研机构改革的机遇,引导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同时,要增加企业开发新药的意识和综合创新能力,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挂靠各大院校或科研单位,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通过成果转让、联合开发、院企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以开发研制生物制药、新剂型和高附加值品种为切入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要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计算机管理水平,加快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管理系统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商务运营电子化,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认真研究掌握药品行政管理条例等法规,借助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产品,及时申请中药保护品种,保护名牌产品、优势产品和独家产品;以保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

3、实施注重品牌,加强项目建设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充分利用国家医药企业GMP认证和药材基地GAP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鼓励和引导医药企业建立自己的GAP药材基地,基地带动示范户的发展,以形成企业、基地、示范户一条龙的连锁经营;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效益好的大项目,特别要积极做好省级北药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争取立项工作,做好省、市级北药开发财源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以获取省市优惠政策的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新品种,重奖在新产品研制和开发中有功的人员。各级政府对新产品的生产实行一定时间内减免税收的待遇,以利各企业真正形成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拳头产品;各企业对现有的批号产品要进行深度开发,尤其是对现有的品种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有生命力的进行深度开发,向“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方向发展,转换剂型、包装上档次,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使老品种焕发生机。

4、实施“科技兴药”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开发建设。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育开发人才、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是实现北药远景发展规划的根本保证。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就我市北药产业目前的人才现状,要采取几个途径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是利用优惠的政策、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吸引人才;二是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机关工作人员到医药企业创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尤其是北药开发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职工的素质;四是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和充分挖掘现有大中专院校的优势培训人才。要改变心态,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改变过去药品生产经营中投机取巧的心理,向靠人才、靠规模、靠品牌、靠服务、靠疗效来赢得市场,赢得广大消费者认同的观念转变,这样,北药业才能有足够的发展后劲。

5、实施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加强壮大北药产业。北药开发作为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战略,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大力调整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坚持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相关政策的引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实行重点倾斜。对地方和企业引进的各类人才要提供便利的条件,制订优惠的政策以吸引人才。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制药企业和新上的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主动与各地、各企业进行对接,对企业的GMP认证、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国家金融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贷款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医药企业的资金需求。要适时充实和调整政策,根据情况变化调整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妨碍北药经济发展的落后政策,不断改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效促进北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伊春市 生态 经济区 【农业规划】伊春市北药产业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