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体育规划】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

发布时间:2023-06-20 12:00:41 来源:网友投稿

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2016-2020年)为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快体育强省建设进程,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规划】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供大家参考。

【体育规划】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



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快体育强省建设进程,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健康龙江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人民群众普遍养成健身习惯,健康指标有效改善;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6%,实现带动省内2000万人口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市、县级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体协实现全覆盖,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突破6万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以上,各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各县(市、区)建有1处室外冰雪运动场所,初步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实现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全覆盖,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比例达到92%,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推进“健康龙江行动”。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每年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讲座100次以上,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行为促进行动,每年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100次以上,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00次以上,最大限度吸引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高健康指数。开展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每年开展国民体质测定10万人次以上,优化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体现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认真挖掘富有乡土气息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打造各地全民健身节日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品牌。大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提升竞技水平。努力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水平,开展好4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8月8日全民健身日”和“全民健身挑战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以及“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穿越大小兴安岭健康亲子行国际徒步大会”“舞动龙江”等大型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宣传度,鼓励开展新兴的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引进培育国际精品赛事和传统高水平赛事,不断提高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赛事的数量和水平,探索以股权、合约、特许等方式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和联赛。

(三)大力开展大众冰雪运动。围绕国家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将冰雪健身活动作为全民健身工作重要内容,将冰雪健身服务纳入各级体育部门考核指标,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继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制定冰雪进校园规划,积极举办大中小学冬季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冰雪宝贝计划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人数和水平。打造以大众冰雪系列比赛、“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冰雪汽车拉力赛、雪地足球、冬泳、冰钓、冰上龙舟等为代表的大众冰雪赛事活动。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健康有趣的冰雪健身休闲项目。

(四)加大重点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建立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将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培养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利用全民健身日、老年节和传统节假日,组织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活动,动员老年人广泛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积极推广简单易学、适宜老年人体质的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打造老年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针对职工、农民、妇女、少数民族、幼儿等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

(五)加快场地设施建设。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着力提升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功能,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55321”工程建设,即市级实施“五个一”工程,标准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室内滑冰场、一个体育公园、一个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县(市)实施“五个一”工程,标准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体育公园、一个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一个可拆装式移动冰场,鼓励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各类滑冰场设施;乡级实施“三个一”工程,标准为:一个标准篮球场、一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一个健身广场,城市社区可选择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代替篮球场,有条件的乡镇可建设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室内健身室;村级实施“两个一”工程,标准为:一套全民健身路径和一个标准篮球场,居民区(城市聚居区内或不超过15分钟步行距离内、100户以上的自然屯)实施“一个一”工程,标准为:一套全民健身路径或一个健身广场等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要求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并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六)加快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按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推动其向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承办、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加强各级枢纽性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市、县两级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协全覆盖,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身俱乐部,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场所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完善省、市、县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网络,实现三级网络全覆盖,加强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及运动处方指导。

(七)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大群体”格局,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全民健身事业的决策参与机制、示范引导与评估激励机制、群众需求反馈机制等,不断丰富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及时准确掌握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制定公共体育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不断拓展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依托我省山、河、湖、林等自然资源,整合各地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资源要素,加强区域合作,打造体育休闲精品线路和精品运动区。提升全民健身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健身培训等门类中的产值比重,推进体育文化创意、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实行体育消费券和全民健身纳入医保卡消费的办法,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消费市场。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全民健身”发展新模式,组织研发全省全民健身网络服务平台和全民健身基础数据处理系统,丰富体育健身电子地图、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全民健身活动信息等内容,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全民健身资讯服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网络体育健身服务,通过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服务终端(APP)、智能健身硬件等,为人民群众获取体育信息、参加赛事活动、预约健身服务、选购体育用品等提供在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体育场馆、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健康咨询、运动康复、体育社交、体育商城、体育票务等“一体化”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实施“互联网+全民健身入户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新业态,推动智慧型体育场馆、智慧型健身步道、智慧型运动健康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鼓励体育消费信贷。

(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定期与外国政府及相关组织互办友谊赛事,加强对俄全方位体育文化交流合作,重点做好中俄横渡黑龙江、中俄汽车自驾集结赛、中俄橡皮艇拉力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推进活动不断提档升级,打造独具我省特色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品牌。继续做好与日本、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体育交流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宽全民健身理论、智库、社团、项目、人才、设备等国际交流渠道,推动全民健身对外合作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推进措施

(一)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坚持全民健身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原则,构建标准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标准、业务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提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城乡均等、区域均等和人群均等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加快体育社会化步伐,推进举办主体多样化、参与人群多样化、举办项目多样化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创新,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在组织日常体育健身活动、承办体育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和督查评估,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的指导、协调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形成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合力。搭建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组成的工作平台,建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智库,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三)建立统计评价体系。省体育部门负责制定全民健身实施情况统计评估规范,从体育锻炼参与率、身体素质、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组织保障、经费支持、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立体评估,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趋势和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建立全省全民健身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发展的核心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和测评方法,强化对全民健身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四)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鼓励对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活动等的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进行开发利用。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个人积极性,引导更多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鼓励增加体育消费。对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倡导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观,组织建立以全民健身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退役运动员、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智库专家等为核心的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体系,加快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鼓励其就近就便挂靠健身站点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加大冰雪项目指导的扶持力度,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冰雪运动培训,提升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科学的冰雪健身项目指导。加大民间健身示范人物、领军人物的挖掘和扶持力度,有效发挥优秀运动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者队伍。

四、强化保障

(一)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各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加强全民健身执法体系建设,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保障全民健身事业主办者、参与者、投资者、消费者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级以上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范围和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多渠道的体育经费投入体系,鼓励社会、企业、个人采取赞助、合作、股权和债券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三)加强监管与评估。各市、县政府要研究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科学安排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推进步骤,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要针对纳入规划、经费列支、设施建设、活动开展、扶持引导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和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多方监督反馈机制。各地应于2020年底前对本地全民健身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逐级上报评估报告。

推荐访问:规划 黑龙江省 全民健身 【体育规划】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