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科融合实践活动(8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5:24: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精选8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

  此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关于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提高三通二平台的使用效能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参加第二批“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的培训质量,以期达到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方向与途径,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水平,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活动目的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

  三、参与学科和人员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美术、音乐

  教师:

  四、参与课型:

  (一)说课。

  在10分钟之内,向参会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情、目标与困难、解决教学困难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根据教学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等,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二)展示课。

  参会教师展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课例,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各方面技能如板书、口才、组织才能、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课堂展示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五、课程情融合活动安排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校任课教师

  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由教导处负责实施。

  (二)活动形式:说课,展示课要求:

  (1)参赛材料。每位参赛教师需准备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说课、展示课)、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说课PPT。)

  (2)现场教学媒体。默认教学媒体为交互红外电子白板

  (3)课型及内容自己选定。说课集中进行。展示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依次进行。

  (三)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培训报名与准备阶段(11月1日——11月8日)

  1、11月1在学校QQ群上发布“课程整合活动方案“。各年级段进行宣传发动。

  2、11月7日各段各学科开始报名(参加第二批网上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必须参加)。

  3、报名时间截止到11月8日。

  第二阶段:网上学习阶段和课堂展示阶段(11月6日——12月13日)

  1、11月6日——12月15日,参加培训教师认真做好网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

  2、12月5日——12月13日,组织进行相关的说课、上课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与评比阶段(12月14日——12月15日)

  1、学校总结评比及针对性指导工作。

  2、评出校级名师和网培先进个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2为提高我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课余生活和发现信息技术优秀能手,办好学校信息技术节,开展信息技术科技教育活动,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组拟组织学生进行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方案如下:

  (一)作品主题:体验、探索、创新

  鼓励广大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品主题思想要求健康向上。

  (二)“作品”形式及要求

  (1)电子报刊: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期刊,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其他渠道搜集、经作者加工整理后成型。

  电子报应该含有报名、班级、出版单位、出版日期、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为虚拟的)。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链接。作品(含其中所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

  (2)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绘画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每件作品不超过5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存放格式为JPG;提交的作品中,除上报JPG文件外,如所使用的工具(软件)有对应的源文件,需一并提交,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的作品,需同时提交PSD文件(不能合并关键图层,体现原创性)。作品(JPG格式文件)的大小不得超过50MB。

  (3)机器人制作

  学生运用“汇博士”、“乐高”或“广茂达”控件制作出成型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并能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学生自备机器人零部件和控件,学校可提供场地、电脑、展示台和一些现有的小零件)。作品可事先完成,展示时间在5—10分钟之间。

  (三)活动流程

  (1)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发动学生参加

  (2)学生利用电脑课和节假日在家进行制作

  (3)学生完成后将作品交给所负责的信息技术教师

  (4)各负责老师按上交作品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5)公布成绩并发放奖状

  (四)作品提交与评比

  1、以班为单位收集作品,上交信息技术科组

  各内容负责人及参加年级如下:

  电脑绘画:负责人:xxx参加年级:3年级

  电子板报:负责人:xxx参加年级:5年级

  机器人制作:负责人:周弘

  参加年级:4—5年级

  注:除机器人外,每个类别上交作品数量不少于20份

  2、作品评比

  按上交作品划分为: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3、作品上交截止时间:20XX年10月28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3各学院、全校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文化和创新文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文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

  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3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文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文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件。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文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文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务处

  20xx年11月1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4为强化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根据“习区20XX—20XX学年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决定举行20XX-20XX习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一、活动报名:

  凡年龄三十五周岁以下,教龄一年以上未参加过区级达标活动的信息技术教师,或虽参加了上一轮次活动但未达标的教师,均应参加本轮次的达标活动;在上一轮次活动中已达标但未取得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和虽已取得市级评优资格但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自愿参加本轮次活动。

  二、达标内容:

  (一)调研听课:本次达标活动将结合每年一次的信息技术下校调研听课活动,到报名教师所在学校听课调研。

  (二)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内容均为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包

  括x教育局核心工作的学科具体化实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等。主要内容如下:

  1、对本区教学核心工作(如:课标解读、课程纲要、目标设置、有效教学、作业建设、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等)的学科具体化实施方法、策略的考查。

  2、对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特有思想方法及学科能力要求的考查。

  3、对学科不同阶段的衔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的考查。

  4、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把握和理解,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考查。

  5、对教材中重难点知识、重难点实验、重难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的考查。

  6、对学科评价方式(如:命题)的方向、思路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

  7、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

  8、教学设计的方法、原则和实际能力。教学设计部分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某一章节、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几项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要自然融合;能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体现对教材和课标的准确理解,重点、难点、关键点把握准确,学科知识严谨科学,能联系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规范的教学程序和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序递进,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各环节教学策略设计合理(准备活动、信息呈现、学生参与、效果检测、反馈矫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调节教学思想;能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富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现教学思路和主干内容,文通辞达、结构美观、字迹工整;作业设

  计应紧扣教学内容、难度层次递进,符合减负增效要求。

  (三)教学基本功考核。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包括说课(50分)、教学技能(50分)。分值为100分,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等次,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因学科而异,由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安排实施。

  (四)、结果评定及奖惩。笔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基本功考核。基本功考核成绩为合格以上的教师,确定为区级达标教师;根据基本功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区级优质课一、二等奖;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者取得参加市级评优的资格。未达标的教师和已达标但未取得参加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可申请参加下一轮次的达标活动。

  三、具体安排

  1、20XX年12月4日前,各单位上报课堂达标教师名单。

  2、20XX年2月,调研听课3、20XX年3月中下旬,达标教师进行笔试。

  4、20XX年4月至5月,组织达标教师基本功考核。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5根据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进行电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我校将开展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努力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电脑制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根本宗旨,以电脑制作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接触现代科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科技意识、竞争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

  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和实践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角度提出问题。

  5、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6、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7、争取在每年的师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获得奖项。

  三、活动主要内容

  活动小组本学期教学重点:

  一、电子报刊:

  是利用word和PowerPoint软件进行电子报刊的制作。

  二、电脑绘画:

  利用画图、Flash或电脑合成(PhotoShop)

  三、是利用Flash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

  在制作电子报刊的过程还需要运用其它软件,如画图软件,也会在此过程中穿插其它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例。电子报刊制作主要采用实例的方法来进行讲解,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习Flash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动画的.制作。

  四、活动安排

  阶段目标:

  1、在初步学习word软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利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

  2、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五、活动时间

  每周三第八节课课外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

  计算机教室

  辅导教师:王丽梅

  20xx年2月20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6近期,市教研室举办邢台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从中择优推荐参加河北省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现将《通知》精神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的征文范围、征文主题、征文类别和要求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参加评比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一、征文主题

  1、教学中的困惑与挑战;2、课改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3、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思考;4、测试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5、教学资源的利用;6、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

  二、征文类别

  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教学设计、案例。

  三、征文要求

  1、符合征文主题,观点鲜明,论述严密,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

  2、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如有抄袭,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所有参评者必需填写“河北省学科教学评比承诺书”(见附件1)。

  3、报送论文每篇需打印稿5份,另需上交电子稿,采用word排版,A4幅面,正文采用宋体四号字,一般不超过5000字。

  4、请各高中学校择优推荐教师论文,每校上报论文最多5篇,各单位务必于9月10日前报市教研室。

  5、每篇论文评审费80元。

  6、教研室将从参评论文中择优推荐25篇参加河北省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7一、本学期教研活动工作重点:

  1.坚持“以就业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树立职业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完善现有财经商贸类专业、新办特色专业,加强课程设置和实训设备的研究和指导;

  2.针对财经商贸类教师专业技能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的成因,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对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发挥校本基地和财经商贸类教师团队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年轻教师更好更快地健康有序成长;

  4.继续致力于课程研究,以职业情境、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为鲜明特色,开发编写财经商贸类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实验课程,并进一步了解一线教师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5.了解中职学校创业就业教育、公共素质课程,以及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情况。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研究,走访企业和学校,发现学校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设施建设等环节存在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分析思考、研究对策;

  3.随着学校投资设备经费逐步到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调查思考中职学校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和空间,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发挥其最大效益。

  三、专业教学研究的课题

  《中职财会“任务——情境”范式下专业课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教研活动表

  注:以上计划根据当时实际,可能会做适当调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篇8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管理机制,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学科教学方面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是逐级晋升(首次除外)的三级梯次骨干教师,每2年评选一次。

  第三条

  校教务处、教研处负责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和管理工作,按照“认真遴选,合理分布、悉心培养、严格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建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和评价、激励机制。

  第二章

  评选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评选的范围和对象是我校在职在岗的教师。

  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五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反响较好。

  2.必须满教学工作量和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3.教坛新秀原则上为30周岁以下,教学能手原则上为40周岁以下,学科带头人原则上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教师。

  4.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在评选时可以优先考虑。

  5.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教学能手必须具有中级职称并

  聘任3年以上。

  6.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2)违反考试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

  (3)搞有偿家教或其他与本专业不相关的第二职业的;

  (4)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的;

  (5)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第六条

  教坛新秀应该具备的专业条件:

  1、按质按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学科考试成绩在本校列同年级同类型班级前茅,教过本校一届毕业班及其以上,所教班级高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异。

  2、具有两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成效较为显着。

  3、具备独立承担本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学生、家长评价好。

  4、近三年来参赛课获校级二等奖以上(含校级二等奖)或在市直以上(含市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上示范性观摩课等。

  5、近三年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所撰写的论文近三年获市级二等奖(含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6、近三年来在市级及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在学校站等有关教育网站发表教学随笔5篇以上(有网站的复印材料)。

  第七条

  教学能手应该具备的专业条件:

  1.按质按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学科考试成绩在本校近三年列同年级同类型班级前茅,教过本校两届及两届以上毕业班,所教班级高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异。

  2.具有三年及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本校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优秀班主任或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3.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改革进取,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教学特色与风格,学生及家长评价好。

  4.近五年来参赛课获市直(含市直)一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含市级)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含上示范性观摩课)。

  5.近五年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所撰写的论文近三年获市级一等奖(含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6.近五年来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篇或三篇以上,在学校站等有关教育网站发表教学随笔8篇以上(有网站的复印材料)。

  7.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老师可直接认定为学校骨干教师。

  第八条

  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的专业条件:

  1.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熟练、艺术地驾驭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水平高,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近3年在市(区)级以上开过2次以上示范课,或作过2次市(区)及以上的专题讲座,获得好评,或获得州泰市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及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实绩在市级同类学校居领先水平。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取得显着成绩。近3年来,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的研究论文2篇或2篇以上,或参加专着(不含教辅材料)编写,本人承担1/3工作量以上,主持或负责市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并通过成果鉴定。

  3.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提高本地区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较大贡献,有计划地指导培养2名以上青年教师,近5年被培养的教师在市(区)级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以上(或所撰写的论文获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一篇,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一篇以上)。

  第四章

  评选程序和办法

  第九条

  评选一般由下而上逐级进行。

  1.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各专业(基础)教学部对照条件,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述职、评课、评论文论着、考核教学质量,提出建议候选人名单上报校教学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2.校教务处、教研处根据评选条件逐个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主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听课、查看备课记录、核实教学与科研实绩、个别谈话、调查访问、民意测验等形式进行。确定我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五章

  职责

  第十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必须担任本学科(专业)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带头上好研究课,每学期在校内评课不少于4节,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在市(区)及以上范围内承担1次以上高质量的观摩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研读专着1~2本;写教学反思不少于2篇;撰写优秀教学设计不少于3篇;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活动)2~4次。

  第十一条

  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必须主动参加组织安排的各类讲学活动以及培训青年教师等工作任务。每学年指导青年教师2人以上,并明确培养对象的目标和任务。

  第十二条

  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必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每年至少撰写1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并在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在市级及以上报刊发表,或在专业会议上交流。教坛新秀每年至少撰写1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并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专业会议上交流。

  第十三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必须承担一定的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讲学活动,完成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其他任务。

  第十四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积极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课程)进修。

  第六章

  管理和考核

  第十五条

  校教务处、教研处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若三届满后未晋升上一梯次的骨干教师,其荣誉称号自然免去,不搞终身制。

  第十六条

  建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年度考核制度。已退休的不参加年度考核。认真记载他们的主要业绩及考核奖惩情况,按学年建好管理台帐,填写《骨干教师学年考核表》。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经审查属实,取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七条

  学校积极培养和推荐骨干教师参加高一级评选。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资格:

  1、评选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评选条件的;

  2、离开教育教学第一线岗位的;

  3、不具备师德要求或不履行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4、依照法律、法规应当撤消其荣誉称号的。

  第七章

  待遇和奖励

  第十九条

  学校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授予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在教师职务评聘中,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第二十条

  凡被评选为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且年度考核合格可享受一定的津贴。学校每月发给学科带头人科研补贴经费80元,每月发给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科研补贴经费50元。

  第二十一条

  学科带头人每3至5年可享受一个月的学术假,优先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境内外教育考察或交流。

  第二十二条

  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离岗后,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第二十三条

  学校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创造有利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有计划地提供外出进修、参观考察、健康疗养的机会。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在同一届评选中,每人只能参加一项评选。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校长室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精品文章

  《把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锲机》

  把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锲机。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都是独立于学科教学、独立于学生现实课堂。我们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把一些学习环节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内在的作用,才能避免综合实践活动“手拿小旗子、上街兜圈子”浮于表面“轰轰烈烈走过场”的弊端。

  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相互融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上课时,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同学们个个意犹未尽。于是,我及时地把握住这次机会,带同学们走进了微机室。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海洋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又将这些资料整理成讲解稿,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修改定稿,并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一名组员代表本小组发言。活动过后,我要求同学们以日记的形式写了当“小解说员”的体会,克服困难的艰辛,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一些胆小没能走上演讲台的同学也表示,以后也要勇敢地表现自己。

  科学课里,大自然就是我们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

  精品文章

  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不断风化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用以探究的对象,假如这些探究只局限于课堂上,单凭标本、直观教具或课件演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探究的思维空间,又会造成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减弱。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阔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例如在研究“动物的生长”这个问题时,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到学校附近的池塘边、水渠里去捉来小蝌蚪,带回学校边喂养边观察。为了真实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和成长时具备的条件、我们还把这些小蝌蚪分别养在两只玻璃缸里进行对比实验。孩子们耐心地等待着小蝌蚪的成长,观察着小蝌蚪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通过这次试验,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仅供参考

篇三: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如何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

  摘要

  不同学科虽然讲授的知识体系不同,但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难题。通过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对于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不同学科实践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缺乏丰富素材的积累,实践活动中没有进行科学的写作引导,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最后是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学生习作;兴趣;对策

  引言

  不同学科虽然讲授的知识体系不同,但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难题。比如在音乐课程上聆听音乐仿写《月光曲》片段;在体育课拔河比赛以及运动会,综合课包饺子,插花等实践活动,美术课手工制作画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

  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中发现学习的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科融合能够进一步打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写作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对于学生的写作的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

  2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分析

  2.1不同学科实践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割裂的问题,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发现不同学科在相关内容讲授上的必然的联系。

  2.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缺乏丰富素材的积累

  实践活动中,能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习作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其它实践课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中的内在逻辑,通过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中所包含的写作的知识。当前由于很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安排不够紧密,没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的有效写作信息的不足。

  2.3实践活动中没有进行科学的写作引导

  在实践活动中,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有关联的学科活动中,需要教师对于所包含的人文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当前很多教师没有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仅仅注重讲授自己所讲科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这部分内容不注重进行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内容长期没有得到更新,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实践活动和知识的学习都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把实践活动和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很多教师在讲授实践活动中的时候,没有把实践活动中的有关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实验,不知道学习的意义。

  3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

  3.1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

  在进行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中,教学科研小组应该进一步做好规划和沟通,通过教学上的相互衔接和促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讲授中,获取更多的课程知识。这样能够对教学的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获取不同的理论内容,有助于学生的作为习作内容和素材的获取,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进一步和体育老师、美术老师以及音乐老师等做好实践活动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任课教师的支持,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美术课以及体育课很多时候都会到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活动,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可以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收集有关素材。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学生们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再次写家乡的景物时,学生们也不会再喊:“我们家乡没有什么好写的。”与此同时,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对家乡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起来,可谓“润物细无声”。体育课以及美术课会安排大量的课外实践时间,这些时间和实践活动利用起来,就能够解决学生写作没有外出实践的安排,可以说能够通过一次实践活动,获得更多更好的写作体验。

  3.3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

  思维导图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厘清学生的思路,将知识以一种清晰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逻辑、表达更加清晰。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当中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通过画图的形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多科学实验也需要逻辑思维的推导,这些教学理念都可以应用到写作文问题的解决中,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连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培养。

  3.4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又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劳动课程还是实验科学课程,很多课程中的实验都是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的,这些实验的过程通过写作的形式不断进行记录,让同学们养成写作的习惯,都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结论

  可以看出,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效的,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意义,对于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是借助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之间加强教学沟通和引导,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给予正确的方法的传授,提高实践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写作教学还可以这样教——谈词汇在小学生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J].语文建设,2015(35):18-19.

  [2]程姝,陈丹,张生.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小学生写作篇幅发展趋势的追踪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9(07):76-81.

  [3]杨芳.让妙笔能生花,突破写作困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9.

  [4]邱玉连.习作训练常态化:随时微写作——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重庆与世界,2018(10):65-66.

  [5]杨瑞婷.小学生写作现状调查报告——以安庆市中兴小学为例[J].纳税,2017(22):183.

篇四: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多学科学习能力

  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要结合实践学习活动的价值与优势,强化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小学生

  前言:

  小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时,要将实践活动与学科教育进行融合。通过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让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通过活动的学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小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们的能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也能够随之提升。

  1综合实践活动与多学科整合的背景和教育意义

  小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学生们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下,小学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学相对独立,但是学科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教师们要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们进行教育,让小学生们的各学科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要积极融合课堂教学,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引导小学生们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锻炼学生们的学科学习能力,也让学生们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与理解,为学生们不同学科的学习也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

  中积极自主动地进行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小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多学科学习能力的策略

  2.1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多学科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相较于传统的实践学习活动综合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联系与结合,让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融合。而对于小学教师们来说,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计时,也要落实多学科的教育理念,整合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以便于将课堂教学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优化。让小学生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与探究,对学生们的实际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更加符合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围绕“安全”主题,开展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消防演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自然灾害或非自然灾害进行逃生与救援的知识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教师们要建立学科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并结合教学资源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引导小学生们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锻炼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能力。

  2.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落实多学科的教育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落实多学科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转变。小学教师们要积极将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结合,并通过对知识内容教学的合理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引导小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锻炼小学生们实践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实践学习中能够自主对资料进行搜集、完成实践操作过程、对实践探究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实践活动的结果。通过这一过程,对小学生们的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时,教师们可以融合语文、历史、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内容。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构建综合实

  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并从中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内容,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历史发展,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让多学科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2.3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升级,提高多学科教育效果

  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训练进行拓宽,让小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并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小学生们的能力进行训练,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与学习。

  例如: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为教学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科学、地理、化学等学科教育,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方式进行升级,注重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让小学生们通过活动学习,能够了解如何对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威胁环境安全的因素,提高小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让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对小学生们的多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侯梅丽.融合多方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9,(3).102-103.

  [2]程子序,霍毓,陈曲,等.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师大附中博识课“爨底下村”实践活动为例[J].地理教学,2018,(3).36-41.

  [3]韩忠娥.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8,(21).60-61.

篇五: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普及,展开创新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已经具备的教学资源和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重视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构建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框架,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成长潜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学科;策略

  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高中各学科的教育特点和目标,结合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多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素养。以下将从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去探讨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实现多学科的有效融合。

  一、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强烈,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自主的研究,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从地理、物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对研究专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测谎仪的制作”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测谎仪玩具,这种玩具与专业的测谎仪并不能相比,但是学生却对此很感兴趣。在邀请了几个学生上来“测谎”之后,我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结合从生物方面学到的人体学知识以及从物理上学到的电学知识,再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尝试对手中的玩具进行分析,思考测谎仪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利用教师给出的材料自制测谎仪。这样的研究性实践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参与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开展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的扩大,现在的高中学生又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当中存在着的问题,促使学生从思想品质、政治、语文、美术等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魅力,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社会服务型活动。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推广我的家乡”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的各种情况,如特产、农业发展现状、工业发展情况、旅游业等,并且结合自己从美术、语文、信息技术方面学到的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在学生制作了相关的海报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对路人进行宣讲,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再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感,我带领学生走入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引导学生为他们进行服务,并且将自己的情感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通过社会服务型的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生成,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开展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技巧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创业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技术获取型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从各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去获取和发现职业型的知识,促进学生生活意识的增强,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针对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做家务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去除油污”为主题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尝试去除

  教师给出的材料上的油污,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使用洗洁精和水的方式,但是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接下来我再为学生提供了几种方案,让学生利用碱、洗洁精、盐等去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再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我给学生布置了种植的任务,并且鼓励学生写作观察日记,从而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施肥、选种子、浇水、写日记等操作。

  本文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备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欲望,在高中教育中展开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借助于脑中已有的知识去展开探索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正确科学观念、人生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

  参考文献:

  [1]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

  [2]檀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5).

篇六: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多学科融合,展精彩课程

  ——沉浸式课堂感受教育的美好

  实验小学一直在进行学科融合的探索,基于“生活”主题的学科融合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科学课程

  12月16日第一节课,四年级的教室里就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学们准备好了工具,四人一组带着一次性手套,倒出面粉,泡好酵母水,就忙开了。

  原来他们在上科学课——面团长大了。在科学韩老师的指导下,一手慢慢倒入适量的酵母水,一手搅拌,不一会儿,面粉在他们手中渐渐被揉成了光滑的面团。为了加快面团的发酵,老师把每个小组的面盆都放到办公室空调下面。

  下课了,同学们都非常牵挂自己小组的面团,纷纷来到办公室查看醒发情况。看着面团一点点膨胀,同学们非常激动。

  二、多学科融合

  为了深入推进同学们的学习研究,老师们又将美术学科中的“色彩”和综合实践学科的“实践”进行有机融合。

  面团发酵好,美术老师上场了!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我国“面食文化”的艺术特点,接着给面团加入了食用色素,原本白白的面团变成了红的、橙的、黄的、粉的。又从色彩搭配、造型方面进行指导。担任综合实践教学的张校长也参与到课堂中,指导学生揉

  面,并示范制作。

  手拿着各种颜色的面团,同学们大显神通。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刺猬、小兔子在孩子们的巧手下诞生,还有金元宝、小蘑菇、红玫瑰、小雪人……

  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将一个个“作品”蒸熟,整个楼道中散发着发酵后的面香。快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同学们拿到自己的“作品”真开心,让我们展示下!

  这次多学科融合,让课堂有了延伸、讨论与提升,凸显了学科融合的魅力,老师在备课时捕捉到各学科的链接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玩”中探索,“玩”出创新,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教育自然发生。

篇七: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

  作者:龙娟娟

  王琦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5期

  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题组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遵循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设计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追求一致。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改造和优化,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现在综合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综合性的特点。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观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可见,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追求一致;2.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现方式一致。按照“实践、劳动都是活动的类型”的观点,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是活动的类型,可以通过设计系统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3.学校课程体系为两者融合提供了条件。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需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面对有限的课时和资源,学校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与整合。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理,该理论的精髓是使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联系和结合起来,以便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培养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生产工作者和社会生活成员;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主张教育与生活不能分离,劳动与教育不能分离,重视儿童行动的教育。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获得学科知识的学习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对某类知识从未知→已知→新的未知的发展过程。二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三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建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体现在:一是实践的内容,学生参与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的活动,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二是实践的方式,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等行动的历程,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三是实践的结果,学生能够分享实践成果,体现实践活动与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体现在:一是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下;二是实践活动的实践,学生可以在学期内也可以在寒暑假,可以在日常也可以是节假日;三是实践的主体,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可以是师生完成也可以是亲子完成。

  (三)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模块与意图

  实验学校设计了实践活动手册——《春风里的清明节》,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分为低、中和高三册。每册融合了劳动教育、语文、数学、科学和德育学科等多学科知识,体现了将劳动教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教育的充分融合。实践活动设计是整个活动手册的核心。实践活动设计以清明节的自然节气和习俗内容为内容,融合劳动技术、科学、语文、数学和美术学科,以期学生经历种植、制作、祭扫等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建立劳动与学科学习之间的联系。

  三、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建立开放的生活实践活动环境

  以生活教育为切入点,以实践活动手册为载体,将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深度融合。生活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边界,打破了学习时空的边界,将学生课堂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习与生活进行统整与融合,建立了开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环境。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调育人模式

  以学校实践活动手册为载体,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家长参与实践活动中,并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应用在社区生活中,实现了劳动输入到劳动产出的教育链条,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育人模式。

  (三)抓好课堂教育主阵地

  在实践活动手册实施中,课堂始终是活动开展的主阵地。活动开展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活动开展中,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学科知识开展实践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动,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建立关联;活动开展后,教师利用课堂进行成果固化,更好落实活动手册育人目标。

  四、结语

  通过《春风里的清明节》实践活动的实施,学生感受到劳动带给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实践活动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将劳动成果转化成尽孝心、敬师长、爱祖国的成果,感受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注:本文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通过知识应用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EB16224)的研究中期成果。

  (责任编辑;袁

  霜)

篇八: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

  作者:邓邵斌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11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和综合问题、现象、事件等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小学其他学科课程也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说明了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多的阐述。如何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尽可能地有效融合?就是我们在学校课程建设中需要进行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从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入手,通过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实践活动侧重点的制定,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注重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事实的体验,将日常生活的经历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让知识点更深入浅出,促进学生理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完美融合。这种教学与授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习得的知识不死板,能在无形之中教授给学生知识应用的范围与实际。根据多年小学的教学经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式可以具体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处理。

  一、从学科教材着手,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小学教材上的知识点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挑选与编写而成的,是对小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教师进行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大纲需要学生进行掌握的学习对象。因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主体,使得实践活动与教材很好契合,以服务教材为主要目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课堂内容服务于生活。“生活化”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点,只有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将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能使问题更易于理解与记忆。例如,在适当扩展的图形教学中,可以将图形概念与生活中的各个图形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形。小学生想象能力有限,有时只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实物,将抽象的图形化为具体的生活实物。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收集和运用模型,激发学生对于身边事物和几何图形的探索和观察。在初步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物体直接观察,从而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图形。这种与实践活动的适当整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整理和归纳,找到解决学科问题的多种途径与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科方面的理论问题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从学生认知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推荐访问: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学科 融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