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疫情防控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5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7:1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指导手册

  CONTENTS目录第一部分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1.勤洗手...............................................................022.六步洗手法.......................................................033.科学戴口罩.......................................................044.少聚集...............................................................055.保持厕所卫生...................................................066.实行分餐制.......................................................077.做好清洁消毒与通风.......................................088.遵守社交礼仪...................................................099.保持健康生活...................................................1第二部分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码头...................................................................122.口岸...................................................................133.棋牌室(麻将馆)...........................................144.游船(观光船)...............................................155.开放或半开放式剧场.......................................166.文化馆...............................................................177.临时安置点.......................................................188.体育场馆...........................................................199.奶茶店...............................................................2010.居家.................................................................2111.写字楼、办公场所........................................2212.宾馆.................................................................2313.商场和超市....................................................2414.银行.................................................................2515.餐厅(馆)....................................................2616.理发店.............................................................2717.农集贸市场....................................................2818.公园.................................................................2919.旅游景点........................................................3020.健身运动场所................................................3121.咖啡馆、酒吧和茶座....................................3222.影剧院.............................................................3323.游泳场所........................................................3424.会展中心........................................................3525.游艺娱乐场所和上网服务场所....................3626.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3727.图书馆.............................................................3828.歌舞娱乐场所................................................3929.公共浴室........................................................4030.医疗机构........................................................4131.铁路客运........................................................4232.道路客运........................................................4333.水路客运........................................................4434.民航.................................................................4535.城市公共汽电车............................................4636.城市轨道交通................................................437.出租汽车........................................................4838.回国人员转运车辆........................................4939.教培机构........................................................5040.社区.................................................................5141.企业.................................................................5242.进口物资转运................................................5343.建筑业.............................................................5444.邮政快递业....................................................5545.机关事业单位................................................5646.托幼机构........................................................5747.中小学校........................................................5848.高等学校........................................................5949.养老机构........................................................6050.儿童福利机构................................................615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6252.监狱.................................................................6353.精神卫生医疗机构........................................6454.医疗废物处置中心........................................6555.物业项目部....................................................6656.机场保洁人员................................................6757.境外和境内航班保洁人员............................6858.机场司机........................................................6959.机场公安辅警................................................7060.机场装卸工人................................................7161.一线市场监管人员........................................7262.专业救援人员................................................7363.志愿者.............................................................7464.社区工作人员................................................7565.导游.................................................................7666.老年人.............................................................7767.伤残人士........................................................7868.孕妇.................................................................7969.儿童.................................................................8070.学生................................................................8171.就医人员........................................................8272.警察.................................................................8373.企业职工........................................................8474.口岸工作人员................................................8575.司机.................................................................8676.邮递员、快递员............................................8777.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8878.售货员.............................................................8979.保安.................................................................9080.环卫工人........................................................9181.保洁员.............................................................9282.服务员.............................................................9383.食品消费者....................................................9484.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销售、服务等)....9585.教师.................................................................961清洁操作之前2触摸公共设施之后触摸门把手后加工制作食品饮料前护理老年人和婴幼儿前饮食前触摸电梯按钮后3污染操作之后4做好手消毒上厕所后手部有明显污染物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20-30秒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后02触摸钱币后接触污物后

  (用流动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12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5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一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033.科学戴口罩1如何戴口罩23清洁双手,将口罩覆盖在脸部口鼻上,将两端绳子挂在耳朵上用双手的中指紧压口鼻上方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其紧密贴合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确保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错误戴口罩方式儿童选用成人口罩口罩内外戴反鼻罩口罩未遮口鼻口罩上下戴反04123保持距离不扎堆人多场所避免去自助结账不拥挤45聚会聚餐少参加等候排队一米线051经常擦拭马桶垫圈和马桶盖3打开排气扇,增加空气流动,清除异味062先盖马桶盖,再冲马桶4卫生间地漏要勤补水

  12使用公筷公勺提倡自助餐或分餐3点菜减量,厉行节约0123晴朗天气、室外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宜多开窗通风空调长时间未用,再次使用前要进行清洁消毒应对桌面、台面、地面等物体表面及电梯、厕所等公共设施定期清洁消毒45含氯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现用现配,不可与“洁厕灵”混用,配制时,做好个人面部和皮肤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经常晾晒衣被012用手帕或纸巾遮挡口鼻见面握手改招手345社交保持一米距离随地吐痰是恶习人多分批乘梯09.保持健康生活123加强锻炼身体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保持健康心态456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早就医,不带病上班上学低层建议步行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码头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监测,定期核酸检测。乘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人员相对固定、闭环或封闭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储备防疫物资,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做好乘客和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场所防护增加高风险区域及作业车辆消毒频次、定期开展检查和效果评估。港口内外贸作业人员岗位固定,避免交叉作业。发现可疑症状人员立即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非必要不登轮、非必要不上岸”措施。加强手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港口客运站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码头货物检测出现阳性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并实行封闭管理,解除封闭前按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应急处置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口岸人员防护入境人员确保闭环式“点对点、一站式”转运和无缝对接。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岗位相对固定,实行集中工作和集中居住的闭环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工作人员接种疫苗,戴口罩、健康监测、定期核酸检测。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储备防疫物资,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入境货物核酸检测与消毒,强化冷链物品追溯管理,定期进行督导和抽检评估。场所防护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人员聚集区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手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利用电话、微信、网络视频等方式沟通联系和部署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和线下会议。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3.棋牌室(麻将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制定应急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健康培训,做好防疫物资储备。降低棋牌室(麻将馆)的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加强通风换气。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做好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卫生间门把手、桌面台椅、麻将和公共垃圾桶等)的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电梯、服务台等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场所防护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4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4.游船(观光船)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监测。登船乘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制定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培训。宜停止使用全封闭游船。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风,如使用空调,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室外。场所防护增加对桌椅、扶手等公共用品和设施的清洁消毒频次。保持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采用预约购票等方式控制乘客数量,隔位、分散就坐。加强手卫生。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通过宣传折页、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教。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5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5.开放或半开放式剧场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口罩,健康监测。观众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储备防疫物资,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培训。每场演出尽量压缩不必要的演职人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推广在线实名制购票及电子票。场所防护公众正确佩戴口罩,对号入座,保持安全距离,取消演出前后的现场互动环节。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室外。对售票处、舞台、后台、办公区域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加强现场巡查。安排专人做好演出现场管理,提醒观众正确佩戴口罩。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实行错峰就餐,分散用餐。加强手卫生。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6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6.文化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入馆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储备防疫物资,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培训。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文化馆的人员数量和停留时间。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清洁消毒。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定期清洁消毒,为观众提供的拐杖、轮椅等物品应“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咨询台和等待区等处设置“1米线”。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7.临时安置点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入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清洁消毒。增加楼梯、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垃圾及时清运。保持公共区域、楼梯和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食品等原料的采购管理,保证来源安全可追溯。采取安装物理隔断或进行化学杀灭等手段,加强安置点蚊蝇鼠蟑的防治工作。加强手卫生。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通知、海报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8.体育场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入场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实行预约制。预约购票,控制入场人数。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场所防护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清洁消毒。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垃圾及时清运。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收集箱。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9.奶茶店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控制进入室内奶茶店的人数,推荐非接触扫码方式付款,在收银台等区域设置“1米线”。场所防护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清洁消毒。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座椅、公共卫生间及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等)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保持收银台等公共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0.居家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调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开启前,先行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居家加强手卫生。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呼吸道疾病患者生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外出时,随身备用口罩。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要注意检查下水管道、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水封,缺水时及时补水。2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1.写字楼、办公场所人员防护服务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入的办公人员和服务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清洁消毒。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场所防护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2.宾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入的顾客和配送餐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前台应设置“1米线”,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离。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门把手等清洁消毒。客房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3.商场和超市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商场、超市及其对外租赁的商铺,应合理设置一定时段内的顾客最大接待量,防止造成人员聚集。推荐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排队付款时保持安全距离。建议购物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清洁消毒。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其他要求参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的通知》执行。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应急处置24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4.银行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在大厅内设置“1米线”,提醒客户排队取号或在ATM机存取款时保持安全距离。控制大厅内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推荐客户优先考虑网络银行或在ATM机上办理日常业务。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对取号机、柜台柜面、密码器、签字笔、点钞机、ATM机、公共座椅等公用物品设施做好清洁消毒。保持银行大厅、电梯口和咨询台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咨询台或服务台要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场所防护应急处置25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5.餐厅(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入的顾客和网约配送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进店人数要与餐位数相匹配,不得造成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非接触式点餐、结账。推广分餐制,餐厅(馆)提供公筷公勺。建议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场所防护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收银台、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大厅和电梯口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应急处置26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6.理发店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收银台、座椅、物品存储柜和操作台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场所防护保持门厅和顾客等候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收银台要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应急处置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7.农集贸市场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禽畜肉类和熟食区的员工还应当佩戴工作帽。生鲜宰杀等特殊摊位的经营者穿工作服、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室内市场在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或使用抽气扇加强空气流通。加强地面、摊位等清洁消毒,市场每天结束经营活动后,应开展一次全面清洁消毒。加强公共卫生间卫生管理和内部清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场所防护完善给排水设施,地面设下水明沟,下水道保持畅通;应配备地面冲洗水龙头和消毒设施。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确保市场内按照果蔬类、鲜肉类、水产品、熟食品和调味品等大类分区,并明确标识。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建议采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加强手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其他要求参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的通知》执行。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应急处置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18.公园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游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鼓励实行预约制,调控入园游客数量。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加强办公区域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公园内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游乐设施、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公园内清洁卫生,公园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加强手卫生。有条件时公共卫生间、售票处、检票通道口和游客咨询台等配备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应急处置2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19.旅游景点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游客、导游和地陪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实行预约制,科学合理制定营业时间,调控进入景点游客数量。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演出时场馆内应设置专门人员,提醒观众戴口罩,演出开始及结束时进行人流疏导分流,避免人员聚集。场所防护加强景区内密闭区域或相对密闭区域(如景区内部的室内或半封闭演艺场地、场馆等)的通风换气。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旅游景点内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旅游景点内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应急处置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0.健身运动场所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入的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通过预约服务的方式适时调控进入场所的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过度密集。建议顾客运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顾客健身运动时保持至少1米间距,使用健身器械前后,宜使用手消毒液。场所防护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做好前台、走廊、公共区域、休息室、健身器材、更衣室、淋浴间和公共卫生间等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应急处置3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21.咖啡馆、酒吧和茶座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和网约配送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每天对经营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等场所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场所防护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2.影剧院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观众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实行预约制,控制观影人数。推荐观众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方式购票,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每天定时对公共区域、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23.游泳场所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加强对泳池水、淋浴水和更衣室等卫生管理以及淋浴室的通风换气。建议顾客减少在淋浴间(室)和更衣室的停留时间。实行电话、微信等预约方式进行客流限制,引导顾客分时段锻炼。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场所防护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储物柜及钥匙、换衣凳、公共卫生间、扶手把手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4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4.会展中心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参展人员和观众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控制展览的规模、参加展览的厂家数量和观众的人数;增加展位之间的距离;实行预约制,控制观众数量。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展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5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25.游艺娱乐场所和上网服务场所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管控分流,控制游艺厅和网吧(咖)内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并在收银台等设置“1米线”。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做好清洁消毒。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对上网服务设备及附属设施(如鼠标、键盘、耳机),游艺娱乐场所的按键、摇杆及附属设施应当做到“一客一用一消”。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6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6.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参观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人数。建议参观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馆内电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为观众提供的拐杖、轮椅等物品应“一客一用一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27.图书馆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借阅人员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控制每日、同时段入馆人数。在书刊借还服务台和咨询台等设置“1米线”。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馆内电梯、楼梯、电子阅览器、自助借还书机、触摸屏、卫生间等公共接触区域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有条件时咨询台、电梯口、图书借阅室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28.歌舞娱乐场所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建议对顾客实名登记和实行预约制,包厢内控制顾客数量,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加强对杯具等公共用品用具,麦克风、点歌按钮、屏幕及附属设施的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29.公共浴室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顾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为顾客提供的用品用具应“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采取预约服务,控制顾客数量。建议顾客洗浴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推荐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场所防护保持经营场所空气流通,定期开门、开窗。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每日须对门厅、楼道、电梯、卫生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4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30.医疗机构人员防护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健康监测,严格按照相关防护等级规定做好防护。患者和陪同家属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制定工作总体方案和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完善工作流程,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等。完善网络挂号、就诊预约功能,并积极推广。设立分诊点,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预检分诊。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处置措施,严格预检分诊和场所防护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诊疗环境应通风良好。如使用集中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保持病房(区)通风良好,空气流向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空气负压病房或者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医疗机构所有区域保持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垃圾及时清运,并按常规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清洁消毒。加强对重点部门(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等)环境的清洁消毒。做好就医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就医人员拥挤和聚集,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应急处置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41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31.铁路客运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乘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负责入境火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加强对火车站卫生间、电梯按钮等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保持候车室和列车车厢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推荐乘客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始发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应合理安排运力,通过售票尽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场所防护列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客运车站进出站口外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应急处置乘客。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由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终末消毒。42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32.道路客运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进出站乘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负责入境汽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客运车辆在自然温度、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每日开展车辆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场所防护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始发、终到或途经上下客的三类以上班线和包车(10座及以上)后排单侧设置为留观区域。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始发、终到或途经上下客的省际、市际班线客车和包车,分区分级控制客座率。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应急处置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43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33.水路客运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乘客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合理组织船舶运力,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客船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供风安全。场所防护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船舶每次开航前,对扶手、地板、行李架、穿戴过的救生衣、卫生间等进行消毒。客运码头和船舶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船舶每航次处理船上垃圾,对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做好清洁,定期消毒。加强手卫生。船舶梯口、生活区等公告处、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船舶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视情在适当位置设立发热乘客隔离区,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急处置乘客。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44第二部分 不同场景健康防护准则34.民航人员防护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个体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对直接从事国际旅客、进口货物和航空器相关服务和保障的一线工作人员,如机场保洁、搬运、转运、地服等人员,要登记造册,实名制管理,进行健康监测。旅客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根据当地政府要求执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国际/地区航班实施分级差异化管理,具体内容及航班防控风险分级方法详见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加强航空器通风和清洁消毒,优化机上服务。航空器飞行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大通风量。选择适航的消毒产品,做好航空器清洁消毒。加强机场通风和清洁消毒。旅客聚集重点区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两次环境消毒。需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和清理,及时清运,做好无害化处理。机场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航班设置专门停靠区域,尽可能远机位停靠。机场为搭载可疑旅客及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入境航班的旅客设置隔离等待区域,提供餐食等基本生活保障。旅客下机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旅客离开隔离等待区域后应对该区域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行李提取处应设立单独行李转盘,避免与其他航班旅客共同等候行李提取,减少人员交叉。为入境航班机组人员设置专门快捷通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和查验,尽量避免与同机旅客混行。转运大厅用隔离带将旅客和机组通道分开、分区域等待,或采取分时段入境等方式,避免旅客与机组接触。入境保障区域工作人员应避免与旅客和其他人员同时混用公共设施,尽量固定工作及上下班路线,避免与为国内旅客提供服务的员工混流。入境保障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消毒后通过专用通道运输转运。如无法设置专用通道转运,应相对固定路线,错峰转运。国际国内航班服务保障人员不得混流。对机场直接服务国际入境旅客的相关人员(国际客运保障人员),按照“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进行管理。民航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防控按照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实施。45场所防护

  新冠肺炎疫情防护

  35.城市公共汽电车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健康监测。乘客戴口罩。加强防疫管理。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在自然温度、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系统,应保证供风安全。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场所防护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洁。乘客优先采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购票。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加强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加强健康宣教。利用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应急处置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46

篇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目录

  一

  总体要求

  二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三

  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四

  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

  五

  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六

  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七

  国际业务防控措施防控措施

  八

  节假日出行防控措施防控措施

  附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本知识

  ●

  前言

  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具有传播速度快、人传人、物传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对个人防疫极其重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疫的有效手段。

  本指导手册为第六版,根据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特点,对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等最新文件,集团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关于在冷链食品采购、加工等环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员工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国际业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第二版)》等工作要求,结合新冠肺炎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将持续存在的现状,对第五版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强化了员工食堂防控要求,细化了物资管理、应急管理、节假日出行管理要求,补充了国际业务防控措施。

  第六版指导手册共分八部分166条,分别为总体要求、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国际业务防控措施以及节假日出行防控措施。同时,指导手册还更新了新冠肺炎防控基本知识,便于大家理解落实防控相关要求。各单位可

  参照本手册制定细化相关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落实地方政府防疫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国家疫情防控理念和原则

  1.总目标: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总要求: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3.总策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4.三防: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

  5.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6.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7.五有: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

  (二)集团公司疫情防控管理要求

  8.根据驻地政府动态调整的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结合实际实施差异化防控,做到重点地区“一地一策”、海外项目“一项目一策”、重点人员“一人一策”。同时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动态调整响应级别和防控措施,确保精准防控。重点地区是指驻地政府公布的中高风险区所在地级市。

  9.做到三个并重: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并重、员工和家属并重、中方员工和外籍员工并重。

  10.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管理措施,做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践行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

  11.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要亲自安排、亲自落实。

  12.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深入落实“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工作要求,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动态储备,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

  13.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驻地政府和社区疫情防控最新规定,制定和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宣贯和演练。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实施精准防控。

  14.各单位要掌握员工流动情况,全面排查梳理驻留和往返重点地区员工信息,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及报告制度,实现区域内相关人员基本信息清、健康状况清、流动情况清,并重点跟踪各类隔离人员健康状况。

  15.员工出现发热等异常健康状况时,不得带病上班,应要求及时就医,并及时、准确、全面报告疫情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16.各单位突出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公共服务场所、施工作业现场、餐饮、会议、住宿、活动等重点领域管控,指定专人,实施网格化管理。

  17.各单位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加强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员工防控意识和能力,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18.各单位准备适量的口罩、体温计、消毒剂等卫生防护用品,提供给身体不适的员工使用,并协助其及时就医。

  19.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要求,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做好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积极配合驻地政府,有序开展重点人员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员工思想状态和心理情绪变化,做好对于确诊、疑似、无症状感染等员工及家属的关心关爱。要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困难。

  21.各单位应按照国家和驻地政府要求,推广应用国务院客户端行程卡、“健康码”等信息化工具,加强员工的行程管控。

  二、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一)人员管理

  22.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员工,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

  23.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之前,应确保“健康码”处于正常状态,接受体温检测、监测,若体温超过37.2℃,不得进入工作场所。

  24.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及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25.严格执行驻地政府对境外返回、重点地区往返人员隔离政策,做好健康管理,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落实确诊病例康复出院继续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集中或居家隔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隔离要求,禁止外出,出现任何不适都要第一时间报告。

  26.严格员工出差审批和因私外出报备制度,审批及报备流程按照各企业干部管理权限要求执行。坚持非必要不出差原则,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在外出差包括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优化路线,减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

  27.原则上禁止员工因公因私赴重点地区,重点地区员工严格控制出差,非必要不离开驻地,非必要不进京,因重要公务或个人急特原因确需进京的须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严格落实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28.引导员工分流乘坐电梯,乘坐人员保持适当距离。

  29.加强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了解,熟知各项预防措施,遵守有关规定,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个人卫生。废弃的口罩要放入指定垃圾桶内。

  30.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落实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当从业人员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恶心、腹痛,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时,要立即暂停其工作,及时就医,病愈后经评估符合返岗条件后方可重新上岗。同时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病愈返岗复工的登记报告。

  31.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冷链食品装卸人员、运输人员落实防护及手卫生、消毒要求。餐饮加工人员在加工制作食品前、接触冷冻食品后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手部清洗消毒要符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要求。加工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清洁,并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分餐及售卖过程中均应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手套和口罩。

  32.保洁、保安、食堂、维修等后勤物业服务人员,应指定专人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排班和岗位、区域开展工作,禁止自行调整班次、串岗、跨区活动。工作中在遵守行业规定和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业务要求。

  33.通过开通互联网+心理热线、举办防疫科普知识讲座等方式,及时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引导员工正确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减少恐慌和焦虑情绪。

  34.掌握重点人群状况。指定专门联络员,通过电话、微信连线等形式,与重点人员保持日常联系,了解员工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对已经确诊的员工,要每天了解其病情、医嘱和心理情况,疏导情绪,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对集中医学观察和居家观察的员工,要引导其严格按照驻地政府、当地街道及社区有关要求做好配合,以积极的心态,恢复社会生活,并及时协调提供其需要的物资和其他帮助。

  (二)核酸检测

  35.严格执行核酸检测要求。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门诊患者、密切接触者、新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以及境外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要做到应检尽检。国家和地方政府最新规定要求必须进行核酸检测的,遵从其规定。

  36.集中医学观察及居家隔离人员,隔离期满返岗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时间距上岗时间在7天之内的不需要再做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上岗。

  37.各单位前往重点地区的人员(含公务出差和因私外出)返回居住地,返岗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上岗。

  38.国家和地方政府最新规定要求必须进行核酸检测的,从其规定。

  39.上述情形之外的员工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

  40.各单位应选择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核酸检测安排计划表、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汇总表等材料要作为疫情防控资料,按要求进行归档。

  41.各单位应将核酸检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填报“集团公司疫情防控数据管理系统”。

  (三)会议管理

  42.加强会议管理。减少一般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应急响应级别Ⅱ级以上地区严格控制1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推广提倡电话、视频会议方式。

  43.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员工,不要带病参会。

  44.现场会议举办方应做好所有参会人员联络信息登记,确保会场严格消毒、有效通风换气、科学健康监测。保持人员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公共用品用具进行“一客一用(换)一消毒”。

  45.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落实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避免过度消毒。

  (四)访客管理

  46.控制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提供“健康码”等健康情况证明,应接受体温检测、监测,正常时方可进入。安保值守人员与访客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控制会客时间。

  47.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科学佩戴口罩。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避免过度消毒。

  48.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置。

  (五)餐饮管理

  49.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禁采野味。对冷链食品施行源头卫生管控,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机制,把好源头“追溯关”“自查关”“检测关”“贮存关”。要避免采购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冷链食品原料和半成品,如必须采购,要实行升级管理。

  50.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在冷链食品采购、运输、装卸、贮存、加工等环节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冷链食品清洁消毒和工作人员防护。

  51.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建立健全健康管理制度,完善接触冷链食品员工(含新进人员和临时参加工作人员)14日内行程及健康状况登记;健全健康状况监测台账,设置入口测温点,实行“绿码”上岗制;建立健康异常报告制度、员工返岗制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52.加工生熟的刀具和砧板应设置明显标识,严格区分使用,接触成品的刀具和砧板,每次使用前要用75%专用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53.生吃的瓜果要洗净或削皮食用,动物制品(肉、蛋、海鲜、未经高温/巴氏杀菌的奶制品)要确保烹饪至完全熟透方可食用。

  54.有条件的员工食堂每餐要按照食品留样要求进行留样,每个餐品留样量不少于200克。专用留样冰箱的留样48小时后,无异常方可进行处理。

  55.从业人员要减少接触食材,尤其是生的动物制品和进口冷链食品,触碰后及时彻底洗手。

  56.合理安排就餐人员错时、错峰有序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

  57.排队等候及取餐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58.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要保持适当距离,合理佩戴口罩。

  59.就餐时要同向就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减少交流;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的,要采用“隔断就餐”方式,防止员工就餐时的飞沫传播。

  60.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

  61.餐前要用洗手液在流水状态下洗手或者是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就餐过程中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频繁接触物品表面。

  (六)住宿管理

  62.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原则上不安排在地下空间居住。

  63.严格控制住宿人员居住密度,原则上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64.员工公寓或集体宿舍应设立管理卡口,禁止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对员工出入严格进行体温监测。

  65.控制探视访友。必要外来人员,按照访客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登记、体温检测,压缩会面时间。

  66.保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不具备流水洗手时,可配备免洗手消毒液。

  67.住宿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活物品交叉使用,身体不适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68.公寓和宿舍区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过度消毒和消毒性损伤。

  (七)活动管理

  69.减少人员聚集。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

  70.参加活动人员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并科学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71.原则上,中高风险地区企业所属文体场馆、活动中心、影剧院、俱乐部等场所暂停开放。

  (八)环境管理

  72.将卫生创建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落实日常保洁、环境卫生与消毒等措施。保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定期清洗、消毒。

  73.建立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监督制度。指派专人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检查,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确认标识。根据消毒对象特点,选择科学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确保消毒效果。消毒用品可靠密封、安全存放、专人保管。

  74.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员工接触较多物品及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

  75.卫生间、餐厅等公共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不具备流水洗手时,可配备免洗手消毒液。

  76.公务用车日常做好通风换气。使用时,实行“一客一消毒”,避免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人员搭乘,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

  77.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及时清理垃圾。

  78.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79.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建立环境清洁消毒制度,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做到全面清洁消毒加工制作场所环境和设施,全面检查清理库存的食品原料和调料,全面清洗消毒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消毒后要定位存放在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

  80.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每日对食堂通风换气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厨垃圾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并对存放场

  所进行清洁消毒。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要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81.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应加大对冷链食品原料加工处理各环节生产场所环境、即食和熟食食品各生产环节场所环境、储存冷库等高风险区域的消毒频次,特别是生产加工过程中人接触的各种操作台面、接触面/点。定期对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厢体内部进行清洁消毒。冷链食品加工前后使用的器具应分开放置并妥善保管,避免交叉污染。

  82.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按规定要求执行“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

  83.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和充足、合格的消毒、清洁用品,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人员餐前洗手。

  84.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供餐单位和员工食堂要立即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及污染场所进行清理消毒,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进行处置。

  85.如使用空调系统,包括全空气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分体式空调、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或多联机(VRV)系统,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增加

  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频次,在空调系统使用时,可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每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每天工作结束后空调系统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定期进行空调系统清洗、消毒、检查。

  86.如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重点地区应关闭回风。

  87.当场所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立即对上述区域内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强制消毒、清洗,经卫生学检验、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396—2012)的要求。

  (九)物资管理

  88.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建立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机制,统一调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

  89.规范防疫物资采购渠道,确保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适时调整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格、规模,及时补充防疫物资药品和生产生活物资,确保动态更新储备不少于30天用量的各类防疫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物资。

  90.防疫物资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明确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建立台账,做好物资发放登记,定期盘点清查。

  (十)应急管理

  91.持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做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并做好预案培训和演练。

  92.出现感染症状人员,或者单位人员接社区通知要求集中隔离或者居家观察,应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按照应急流程,做好应急响应。

  93.单位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第一时间关闭办公区出入口,按照人员只进不出原则加强管控,限制人员活动,等待驻地政府疾控部门指令。

  94.突发疫情信息应立即报送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专业公司,并按程序报送政府部门及属地街道及社区。石油大厦、在京单位同时报送集团办公室,海外项目同时报送国际部。

  95.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协助疾控部门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等进行调查核实,按要求做好隔离观察和人员转运工作。

  96.在疾控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确诊病例工作区域等疫点的消毒,对公共区域空间进行消毒。

  97.配合驻地政府疾控部门,组织安排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受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观察。

  98.及时联系疾控部门,请求协调当地医疗资源,确保检测力量,为相关人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

  99.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妥善处置不实网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谣言传播。

  100.如因出现疫情,企业办公楼宇整座封闭时,应启动临时办公场所,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01.应急工作结束后,根据疾控部门评估结果,经驻地政府宣布应急状态解除,方可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等活动。

  三、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102.加强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人员健康观察与跟踪,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员工,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

  103.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按照规定佩戴口罩,并及时更换。特殊岗位,应佩戴手套等必要防护用品,按照规定及时更换。手套清洗前,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戴潮湿的手套。

  104.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按规定要求执行“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

  105.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06.保持服务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狭小、密闭空间应落实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每日歇业后,及时打开门窗进行充分的自然通风换气。

  107.对进入室内服务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和/或伴有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劝导其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

  108.减少服务区域特别是密闭场所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

  109.严格控制文体场馆、活动中心、影剧院、俱乐部等非生产经营性场所开放,根据驻地疫情动态调整。

  四、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

  110.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事件。

  111.所有施工作业项目,均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施工作业现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规范疫情应急处置流程,不断完善,并加强宣贯和演练。

  112.施工现场应实施封闭管理,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严格执行验码、测温、登记等措施,严格管理人员出入施工现场。施工作业区域应采取相对隔离封闭措施,各施工作业面尽量减少交叉流动。

  113.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全面排查施工作业人员返程、隔离、复工等情况,掌握人员动态信息,尤其是从重点地区返回人员,应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措施,在排除风险前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14.承包商应定期检查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码”等健康情况证明,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前14天内迁移路径、活动范围、隔离情况和体温监测情况。应对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每日体温监测,及时检查掌握人员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专人专车送医治疗,禁止带病上岗。

  115.应对施工现场的厨师、配菜、采购、服务、保洁、保安等重点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抽样检查,并加强个人健康监测,严格闭环管理。

  116.做好室内场所通风消毒,配备专兼职卫生员,对办公室、会议室、宿舍、食堂、淋浴间、卫生间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和环境消毒,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作业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如不具备流水洗手时,可配备免洗手消毒液。

  117.生活区食堂应采取错峰单排就餐,排队取餐实行一米线安全措施。食品食材的采购必须选择正规渠道,尤其是冷链食品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并做好记录,确保来源可追溯。

  118.规范垃圾收集处理,做好垃圾分类,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及时收集并清运。

  119.施工现场应根据防疫需求,按照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加大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智能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力度,应做到储备充足,随用随调。

  120.人员施工作业前,开展防控宣传教育,告知施工作业人员疫情防控相关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遵照执行。

  121.人员施工作业期间,应配合做好体温监测、个人防护、手部卫生、清洁消毒等相关要求。

  122.应设立隔离观察区,做好异常情况快速处置。隔离观察区应与生活区、其他场所物理隔离。监测发现健康状况异常时,应立即终止工作,按规定程序处置。

  123.应做好施工现场突发疫情应对准备,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一旦出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时,立即启动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封闭施工现场,严禁一切人员进出,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124.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保障睡眠,加强营养,科学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125.养成“一米线”、勤洗手、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126.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不建议外出就餐、聚会、购物、使用公共游乐设施等。

  127.骑车、自驾车时,无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按驻地政府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28.前往公共场所,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科学佩戴口罩。在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29.外出就餐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在饮食、如厕前后洗手;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禁食野味。

  130.在户外活动时可不佩戴口罩,当与同伴以外的人近距离接触时,需佩戴口罩。

  131.从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应采用正确方法,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132.重点地区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与居家隔离人员共同生活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佩戴口罩。

  133.坚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则,在国内的应尽量避免出国旅行,不去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在国外的应尽量避免长途跨境旅行,避免途中疾病感染风险。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134.做好居室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135.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136.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身体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137.个人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

  138.个人因需就诊,要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符合KN95/N95级别或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使用救护车或者私人车辆,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139.个人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迁移路径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140.患者离开后,家属应对患者住所实施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空调系统、卫生间和桌、椅等家具,以及患者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消毒剂可选择75%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141.疾控部门通知的密切接触者,应按照要求进行14天的集中或定点医学观察。观察期自与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观察期间不必恐慌,要服从安排,做好隔离观察。必要时在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等。

  七、国际业务防控措施

  142.涉外企业及境外项目要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动态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统筹防疫物资储备,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

  143.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疫情及管控要求,坚持分级分区差异化管理,实施“一国一策、一地一策、一项目一策”,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144.坚持重点精准施策,重点对八类人员(司机、保安、保洁、军警、居民、供货商、维修维护、当地政府办公人员)、四类场所(办公场所、生活营地、作业现场、旅途空间)、三类业务(大型项目、高效项目、核心项目)加强管控,确保人员排查全覆盖,人员流动全网格。

  145.境外项目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可疑/疑似/确诊病例进行情景模拟,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对全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宣贯,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全流程演练。必要时及时响应启动,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进行事件报告、接触者管理及疫点消毒。

  146.中方外派员工经出国健康评估合格,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中方员工方可外派。按照集团《国际业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现行版执行出国、回国审批流程。出国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出境,赴流感疫情严重的国家还应接种流感疫苗。出境途中严格进行防护,入境后遵守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所有回国人员登机前在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微信小程序上申报个人健

  康状况,上传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报告,获得带“HS”标识的绿色健康码。入境后遵守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

  147.国际雇员、当地员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疫情及管控要求,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返岗管理要求。

  148.每日开展中外方全体员工健康状况、体温(2次/日)、外出情况、防护措施等内容的健康监测,记录异常人员(发热体温超过37.2℃、干咳、乏力及其他异常)信息。在岗中方员工(乘坐飞机出国当天至回国隔离结束当天)健康监测数据每日通过海外风险预警平台APP进行在线填报。

  149.做好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米以上社交距离的个人防护措施。中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项目做好员工衣物防护的管理,在宿舍或房间设置更衣缓冲区,放置员工外出所穿工作服或外套。

  150.严格访客管理,与外部人员优先通过电话/视频/邮件沟通。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活动应进行审批。高风险以上国家(地区)项目严禁举办和参加聚集性活动。建立人员外出审批制度,强化外出就医管理。

  151.办公场所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优先使用门禁进行人员管控。入口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不超过37.2℃)方可进入。多人同室办公的,低、中风险国家(地区)项目,办公距离应分别保持在1.5米、2米以上。高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项目优先选择居家

  办公,如确有必要到办公场所应履行审批手续,禁止2人及以上同室或同区域办公。

  152.作业现场优先实施封闭管理,建立安全岛,设立门禁,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作业场所。各作业面尽量减少交叉流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现场人员自觉按规定要求执行“1.5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

  153.生活营地在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体温正常方可进入。中方员工住宿区和外方员工住宿区进行分区网格化管理,保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空气流通,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

  154.加强会议管理、班车管理,减少会议数量,取消不必要的班车,注意实施消毒和通风。

  155.严格食品采购、交接、处理、制备过程安全和就餐管理,优先采用分餐进食。在冷链食品采购、运输、装卸、贮存、加工等环节加强清洁消毒和工作人员防护。服务人员应佩戴口罩,餐具用品应高温消毒。低风险国家(地区)可采用堂食,提倡员工错峰就餐,人均间距大于1.5米;中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应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

  156.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157.中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疫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如必须使用,应关闭回风系统,加大新风量,严格消毒。

  158.项目应为返岗人员建立集中观察场所,为异常员工设置隔离观察场所。集中/隔离观察场所管理应相对独立,远离其他人员住宿区,并有物理隔离;内部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等,分区要有明确标识,配备正常生活基础设施,具备通风条件;必须单人单间,有独立卫生间;隔离房间数量原则上不少于项目总人数10%和单次动迁人数之间的高值。管理人员进入集中/隔离观察场所时,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如与隔离人员发生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159.境外项目应动态更新储备不少于3个月用量的各类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在医疗条件较差或医疗资源不足的国家(地区),还应储备驻在国认可的治疗药品,储备制氧机(或氧气瓶)、吸氧管、湿化瓶等治疗设备和两种以上新冠病毒双抗体检测试剂盒。鼓励采取共储、共摊、共享的方式储备管理上述药品、设备。防疫物资设专人负责。

  160.依托宝石花医疗集团专家团队,发挥现场医疗团队作用,强化医疗诊所建设,紧密依托当地医疗机构,完善境外医疗保险保障。

  161.认真梳理和辨识因疫情引发的各种衍生风险,稳妥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关口前移,密切跟踪安全形势,加强生产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合规管理。加强心理疏导,确保人员身心健康。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有利环境。

  八、节假日出行防控措施

  162.严格员工节假日因私外出报备制度,坚持非必要不出行。原则上禁止员工节假日前往重点地区和境外国家(地区),因个人急特原因确需前往的,应实行升级管理。

  163.出行前应通过网络、电话咨询了解目的地防控政策和出行建议。做好防护物品准备,按照停留时间、目的地卫生设施状况等,准备适量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

  164.行程中应配合铁路、民航、客运等交通部门健康检查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终止旅行并采取应急措施。

  165.到达目的地后应按照当地政府部门各项防控措施要求,配合开展健康检疫,做好个人防护。应尽量优化路线,减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应避免前往宠物市场,以及任何动物制品市场,特别是有畜禽屠宰的市场。

  166.返回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返岗。

  附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本知识

  一、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答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2.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5.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6.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7.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8.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9.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0.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

  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11.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

  12.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13.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儿童患者出现皮疹、黏膜损害时,需与川崎病鉴别。

  14.新冠肺炎有哪些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

  就医。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15.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如何评估?

  根据2020年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风险划定标准,新冠疫情风险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

  其中,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为中风险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为高风险地区。

  二、防护小常识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5.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都有正反面,例如一次性口罩,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6.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佩戴前、脱除后应做好手部卫生。

  (2)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

  (3)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4)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7.中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项目佩戴口罩场景

  室外环境

  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保持1.5米以上距离。

  家庭环境

  (1)家中无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可以不佩戴口罩;

  (2)家中有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与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员尽量保持1.5米以上距离;

  (3)家中有密切接触者需隔离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居住,避免接触。

  集体宿舍

  无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工作环境

  (1)单人办公或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

  (2)多人办公或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医疗机构就诊

  去医疗机构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的KN95/N95口罩,并尽量与其他患者保持1.5米以上距离。

  其他场所

  人员处于人员密集的车站、超市、公共交通工具及厢式电梯等场所,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

  8.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9.预防性消毒指引

  消毒原则:

  (1)没有出现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外环境原则上无需消毒,不应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场所,无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室外人群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可增加清洁频次,如有明确污染时,进行表面消毒。

  (3)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人员、汽车、自行车及其携带的物品等进行消毒。

  (4)通常情况下,室内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

  (5)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物品造成损毁,要适度消毒。

  消毒剂选择: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消毒可选择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皮肤消毒可选择

  0.5%的碘伏。

  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

  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在寒冷季节需注意人员保暖。

  (2)手、皮肤

  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环境后,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剂擦拭消毒;皮肤在可能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0.5%的碘伏。

  (3)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

  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5)物体表面

  经常触碰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购物车把手、门帘等)等可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配制成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卫生间

  卫生间的消毒应以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7)拖布或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8)衣服、被褥、毛巾等纺织品

  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

  (9)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注意事项:

  (1)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2)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

  (3)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4)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10.疫点消毒

  室内空气

  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

  (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2)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

  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

  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

  (4)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地面、墙壁

  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物体表面

  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11.空调开启前的准备

  全空气空调系统

  (1)掌握新风来源和供风范围等,加强人员培训。

  (2)应检查过滤器、表冷器、加热(湿)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开放式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等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对风管进行清洗。首选由专业机构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应对送风卫生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WS394—2012)等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3)保持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新风不被污染。

  (4)新风采气口与排气口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短路。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掌握新风来源和供风范围等。

  (2)应检查过滤器、表冷器、加热(湿)器、风机盘管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开放式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冷凝水盘等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对风管进行清洗。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首选由专业机构进行作业。

  (3)保证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保证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新风不被污染。

  (4)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

  (5)新风采气口与排气口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短路。

  (6)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7)对于大进深房间,应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如新风量不足(低于30m3/h.人国家标准要求),则应降低人员密度。

  分体式空调

  (1)断开空调机电源。

  (2)用不滴水的湿布擦试空调机外壳上的灰尘。

  (3)按空调使用说明打开盖板,取下过滤网,用自来水将过滤网上的积尘冲洗干净,晾干或干布抹干。

  (4)装好过滤网,合上盖板。

  (5)合上电源,然后开启空调制冷模式,检查空调能否正常运行。

  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或多联机(VRV)系统

  相关运行管理要求,参照分体式空调。

  12.国际业务物资交接防疫管理指引

  人员接触的防疫措施

  要求做到配戴口罩、保持距离、迅速办理。

  (1)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严禁与我方物资接收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双方要保持1.5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空旷处或空间较宽敞的场所进行。

  (2)外来人员进入本单位前必须测量体温、正确配戴口罩,并按要求进入指定区域停留,驾驶人员及随车人员应在车内等候办理相关业务,不得在场所内随意走动或逗留。

  (3)办理各类业务时尽量迅速,减少接触时间。如遇问题,应由本单位相关业务人员与相关方负责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

  (4)各单位物资领用人员进入库区必须配戴口罩,否则保管员有权拒绝发放材料。

  物资交接的防疫措施

  参与物资交接的人员首先要做好防护,如戴口罩和乳胶手套。供货方应先卸货、接收方消毒、然后入库、安全领用。

  (1)物流车辆进入场所前,应在入口指定地点接受统一消毒处理。

  (2)有外包装可以消毒的物资,应进行喷洒消毒后,再进行验收、取样等作业。内部物流作业人员在未经保管员确认消毒前,不得将物资入库。

  (3)不能进行消毒处理的物资,如需防潮的化学品、工业盐等,保管员必须做好未消毒的标识,并达到要求存放时间后方能发放。

  (4)各库房配备消毒工具和消毒液,随时对收到的小包装类且无防潮要求的物资进行消毒处理。每天上下班前后,需对库房的门、锁等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5)除经确认需直送工作现场的物资外,所有外来物资均需正常入库后领用,所有未经消毒的物资,保管员必须确保入库超过6小时后才能发放给使用单位。

  票据传递的防疫措施

  (1)中风险及以上国家(地区)接收外部票据时应先用酒精消毒。不能或不适合酒精消毒者,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半小时以上的方法消毒。

  (2)接触票据后应及时洗手,当天票据集中存放、次日再分类传递或保存。

  (3)需办理核销的外来发票,由采购部门当天收集后,次日传递给验收员。

  三、面对特殊情况的处置

  1.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需及时消毒处理:

  (1)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2)粘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按患者衣物处理,若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的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人群应如何管理?

  (1)不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仅有发热,体温低于37.3℃,建议严格居家隔离,多喝温开水,检测体温1-2天,无好转,到门诊、急诊就诊,外出时带口罩;

  (2)不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发热高于37.3℃,有咽痛咳嗽,应到发热门诊、急诊就诊,然后听从医生安排;

  (3)符合本次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到发热门诊挂号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疫情来临时,面对恐慌,我们如何应对呢?

  (1)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

  (2)接纳并觉察。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力所不及的事情,接纳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责备。

  (3)给自己列出一个愉悦反应事件清单,写下那些会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和好朋友通个电话、泡个热水澡、做有氧运动、和家人一起游戏、完成搁置已久的计划……。

  (4)放下手机、停止对疫情的过度关注,去做愉悦反应清单里的事情。

  (5)当出现应激反应时(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寻求专业评估及干预。

篇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

  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强化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实行集中办公、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送调度情况,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协调联动的高效指挥体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逐一、坚决、彻底整改到位。

  二、落实"五有一网格”措施。各社会单位、企业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要落实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的”五有”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加强网格化管理,入户上门,做好假期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

  三、严格疫情多点监测。按照省新冠肺炎监测技术方案及重点人群、特定环境核酸检测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发热门诊患者6小时完成检测、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检测阴性才可入院,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监管场所新入监人员24小时完成检测,进口冷链食品、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海关和口岸、国际航空等5类高风险从业人群每周全员检测,疾控机构流调采样检测人员、监管场所和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每月全员检

  测,农贸(集贸、海鲜)市场、外卖、邮政快递从业人员每周抽样检测,学校托幼机构师生每月抽样检测。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每批次全覆盖核酸检测,医疗机构、隔离场所、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相关场所环境每周抽样检测。药店销售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时,按规定登记上报。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扩大检测范围。

  四、做好人员流动管理服务。春节期间,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带头在省过节,出省须向单位报告并经同意,可实行弹性休假。务工返乡人员、学生实行错峰返乡返岗返校,提倡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工作所在地过年,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做好加班工资支付和调休等工作。按照属地、行业、单位管理等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前7天内核酸检测要求。

  五、严控聚集性活动。暂停营业性演出等人员密集聚集型活动。严格控制体育赛事、展览展销、非营业性演出,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及规模,尽量召开线上或视频会议,原则上不召开、不举办、不组织线下大规模会议、培训、团拜、慰问、联欢,50人以上的由组织(或承办)单位制定防控方案,承担防疫主体责任,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协助指导防疫保障。严格控制庙会、灯会、庆典等群众性活动,确需举办的,须报经县(市、区)应急指挥部同意,做好人群流量管控、体温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景点景区、剧院影院、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按75%最大承载量或核定人数控制流量。提倡家庭私人聚会不超过10人,不办坝坝宴。

  六、严防疫情输入。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格落实”14+7+7”隔离要求。省外口岸入境人员在首站执行完14天集中隔离后,入(返)省时必须严

  格落实后续”7+7”管理要求(1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再7天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处人员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至少2次核酸检测;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人员入(返)省,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的,立即在首站地实行全闭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自由流动。对其他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入(返)省人员,持”健康通”绿码可自由通行,严禁擅自采取集中隔离管控、劝返等措施。

  七、突出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落实飞机、列车、长途汽车、水路客运实名购票、对号入座,严格控制列车超员率。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实施进站人员体温检测、扫码查验,鼓励提供手消毒剂。机场、车站、码头等要设置留观站。对工作人员及乘客接触的区域及设施设备每日至少消毒1次,若岀现发热人员,立即进行消毒。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监测,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监测,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上岗期间应佩戴口罩。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加大消毒频次,延长室内通风时间、降低载客率,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减少或降低客运班线航线。

  八、加大冷链物流监管力度。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评估,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实施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持续改进仓库、市场以及生产经营场所环境条件,落实消毒、监测、通风等措施。督促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与进口冷链承运单位,严格信息登记、货物查验和车辆器具清洗消毒,不得生产经营和承运无法提供”两证明一报告一信息”(海关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追溯信息)和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及时排查存在风险的冷链食品批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并在入省交通

  要道设点严查。

  九、推进新冠疫苗应急接种。按照属地原则,分步推进重点人群”应种尽种”,优先接种口岸防控和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压茬重点接种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出国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和社会运行保障人员,在完成上述人群接种基础上,加强高风险岗位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风险行业部门人员、民生保障相关人员疫苗接种。按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老人、学生等人群疫苗接种。

  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宾馆酒店、公共场所、交通运输、餐饮行业和居民小区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公共厕所每日消毒。开展农村地区冬春疫情防控”百日大宣传行动”和村庄清洁”百日行动”。持续开展”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一米线、不握手、用公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不随意丢弃废弃口罩,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接收快递包裹、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打开货物前用酒精对其包装进行消毒。岀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

  十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持续抓好口岸管控,打击非法岀入境和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严格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及疫苗研发、生

  产、运输、接种等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全力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妥善处置有关涉稳风险。

篇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目录

  第一章

  新冠肺炎防控基本知识...........................................................................................11.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12.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和表现是什么?...........................................................................13.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4.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25.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是多长?...........................................................................................2第二章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36.德尔塔毒株有何特点?...................................................................................................37.国产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毒株同样有效。.......................................................................38.公众如何防范德尔塔病毒?...........................................................................................3第三章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49.什么是“混采”?...........................................................................................................410.为何重复进行核酸检测?.............................................................................................411.从排队采样到结果查询,核酸检测有哪些程序?.....................................................512.核酸检测注意事项有哪些?.........................................................................................6第四章

  中高风险地区居民注意事项...................................................................................13.全力配合。.....................................................................................................................14.避免聚集。.....................................................................................................................1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6.做好健康监测。.............................................................................................................17.保持良好心态。.............................................................................................................第五章

  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18.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19.为什么要坚持戴口罩?.................................................................................................20.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21.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22.应如何正确洗手?.......................................................................................................123.外出不方便洗手时怎么办?.......................................................................................1124.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1225.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1226.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1227.家庭使用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1328.外出回到家应该如何做?...........................................................................................1429.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1430.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1531.居住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1532.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16第六章

  不同场景下个人防护要点.....................................................................................133.前往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自我防护?.......................................................................134.到超市、商场购物有哪些注意事项?.......................................................................135.到农贸(集贸)市场购物有哪些注意事项?...........................................................136.外出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13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238.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应如何做好防护?...............................................................239.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240.召开会议有哪些注意事项?.......................................................................................2141.在单位食堂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2142.学生上学应遵守哪些防护要求?...............................................................................22第七章

  健康生活方式.........................................................................................................2243.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244.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2345.在家庭中如何实施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2346.怎样做到合理膳食?...................................................................................................2447.怎样做到科学锻炼?...................................................................................................2448.如何保持心理健康?...................................................................................................25第一章

  新冠肺炎防控基本知识

  1.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还在不断深入,可以确定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强,容易造成人际传播,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随时存在流行的风险。

  2.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新冠肺炎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接触受到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

  —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冠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4.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核酸检测阳性的人。无症状感染者多在聚集性疫情调查、重点人群筛查和检测等过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经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另一种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着传播风险。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需要集中医学观察14天,期间如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还需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2周和第4周需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5.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是多长?

  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因此,与新冠肺—

  —

  炎患者、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均需隔离观察14天。

  第二章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

  6.德尔塔毒株有何特点?

  德尔塔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的毒株,根据此前相关疫情看,在临床表现上有几方面新特点:病毒传播力强、更加适应人体、复制快、体内载量高,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等。

  7.国产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毒株同样有效。

  针对德尔塔毒株,疫苗仍有保护作用。根据前期研究,确诊病例中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过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对感染、肺炎和重症的保护率都是有效的,公众可放心注射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都有效,呼吁未接种人群尽快接种疫苗。

  8.公众如何防范德尔塔病毒?

  要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在公共交通工具、两站一码头等公共场所要严格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在接触公共场所门把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设施后及时清—

  —

  洁和消毒双手,比如可以选75%酒精消毒等;减少扎堆,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在公共场所打喷嚏等及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减少使用公共餐具,坚持分餐制;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或者有嗅觉、味觉的减退等症状,一定要去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排除新冠感染。

  第三章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

  9.什么是“混采”?

  “混采”是相对于“单采”而言的,是将5个人或者10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在一个采集管中,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代表这些人都是安全的。如果出现阳性,则会立即对这个“混采”管的5个或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来确定谁是阳性。“混采”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大范围内的阳性感染者。

  10.为何重复进行核酸检测?

  因为新冠病毒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隐匿性,第一次核酸检测的时候,如果体内病毒浓度不够,低于检测限,就可能检测不到;还有就是可能不同的人采样的手法不同,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可能造成漏检;最后就是可能有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间隙排毒现象,采样时机如果不对,就有可能造成漏检。因此,为了更精准地检测出病原,更精准地实—

  —

  施防控,尽早发现感染人群,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及时开展重复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11.从排队采样到结果查询,核酸检测有哪些程序?

  (1)标本采集。首先是正确地采集标本,如果咽拭子采集不正确很可能会造成假阴性。采集完的标本要迅速放入样本保存管中,保存管内保存液同时还具有灭活病毒的作用。

  (2)标本转运。核酸检测是极其灵敏且精密的实验,针对传染病病原的核酸检测需要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以防实验过程中发生病原感染等情况。

  (3)标本签收及录入。标本在严密包装下被护送到实验室后,再人工录入信息系统。这个步骤需要一个一个拆包装(双层密封包装),全手工进行条码录入,在海量标本的情况下,需要确保零错误率。

  (4)提取核酸。标本到了实验室并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还需要对标本进行前处理灭活处理。经过灭活处理后,病毒基本就失去了感染力。技术人员需要将海量标本一个个拧开盖子,一个个用加样枪吸取标本进行核酸提取,才能进行扩增。

  (5)配制试剂。完全零污染,严格精确操作,多少份标本就需要配置多少份试剂,需要多少份EP试管,全手工分装,还要做好保护,不能污染。

  (6)加样。提取好的核酸只需要加入5ul进入试剂体系进行扩增,5ul什么概念?一滴水的十分之一(大概20滴水—

  —

  是1ml),用极小的枪头也只能看到头上那一点,操作过程要求快稳准!

  (7)设置上机。上机检测仪器一旦启动扩增程序是不能停下来中途添加新的标本,必须要等这一批的结果扩增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批标本扩增。

  除上述之外,在进行每一次检测时,还需要加入相应的各种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质控,生理盐水对照用以监测此次实验全过程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及准确。毕竟实验过程太多步骤,存在太多潜在的干扰因素了,所以就需要每批次都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来确保检测质量。结果出来后,需要审核结果、核对标本信息、结果发放、数据传输,等等。

  12.核酸检测注意事项有哪些?

  (1)核酸检测不需要空腹,检测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2)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以免产生假阴性结果。

  (3)采样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要大量饮水,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

  (4)不要把个人物品(手机、钥匙等)放在采样台,或者和医务人员有所接触,防止个人或其他人员有不适反应,会有一些飞沫喷溅、呕吐物污染个人物品。

  (5)进行核酸检测需要采取咽拭子,在取样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不适,如果想要打喷嚏、咳嗽或者呕吐,尽量不要对—

  —

  着医护人员或者其他人,对着地面或者准备好的纸巾都可以。

  (6)近期天气较为炎热,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时,要注意防暑,按规定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人际距离,避免交谈,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7)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为阳性,卫生健康部门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个人。未收到检测结果即为阴性,大家不必过度担心。

  第四章

  中高风险地区居民注意事项

  13.全力配合。

  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服从管理,积极配合落实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居家隔离观察等措施,及时排除感染可能,自己放心,也保护他人。

  14.避免聚集。

  最好待在家中,不串门、不聚集、不聚餐、不扎堆。确实需要出门时,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但也不要过度,如戴N95口罩、穿防护服等,天气炎热可能引发中暑。还有过度消毒(比如用消毒剂喷全身)也没有必要。

  1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做好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居室要常开窗通风,做好日常清洁,注意个人卫生,保证营养充足。三伏天不能贪凉,—

  —

  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更不要对着空调吹风。宅家也不要熬夜,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

  16.做好健康监测。

  建议早晚测量体温。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管理人员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17.保持良好心态。

  不焦虑、不恐慌,从官方发布平台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第五章

  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

  18.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居室清洁和周围环境整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随身携带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必要时使用。推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

  注意饮食卫生,加工、储存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

  19.为什么要坚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是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第二是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第三,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第四,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另外,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20.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

  —

  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21.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一些细菌、病毒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22.应如何正确洗手?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

  —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放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4)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23.外出不方便洗手时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应足量使用,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等消毒剂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剂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

  11—

  24.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不要对着窗口直吹,避免受凉。

  25.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即为社交安全距离。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26.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

  在家庭中,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桌面、地面等家人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表面,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一般不需要消毒。必要时(如家中有身体状况不明客人来访等)进行消毒,主要的方式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

  煮沸消毒主要用于对餐具、水杯的消毒,先将物品洗净,再放入沸水中煮(蒸)10分钟。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达到消毒—

  12—

  的目的。家庭一般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和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餐具等的消毒,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27.家庭使用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家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是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使用消毒剂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使用。

  (2)消毒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远离火源。

  (3)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不要使用饮料瓶等盛放消毒剂,防止儿童或不明情况者误服。

  (5)严禁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同时使用或混合使用。

  (6)酒精只适用于物体表面擦拭或喷洒消毒,不适用于大面积喷洒,不能用于空气消毒,以免引起火灾。

  (7)使用酒精时应远离高温物体和明火,不要吸烟。

  (8)含氯消毒剂要用冷水稀释,现配现用,且不能与酸—

  13—

  性物质混合。

  (9)含氯消毒剂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应戴橡胶手套。

  28.外出回到家应该如何做?

  外出回到家后,有条件的建议将鞋子、外衣等挂在通风处。妥善存放好口罩。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手机、钥匙等经常触摸的物品,应定期用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擦拭。

  29.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就诊原则,选择就近就医。

  (2)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触摸后应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应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6)尽量选择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费。

  —

  14—

  (7)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掩口鼻。

  (8)就医返家后,立即正确洗手。

  30.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发热患者就诊时,除遵守外出就医要求外,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陪同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就医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31.居住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

  如果居住的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这些人被诊治的同时,相关机构会按要求对他们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家中进行消毒,公共区域也会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物业进行清洁消毒。所以作为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除继续做好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日常防护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排查等工作,服从社区统一管理。

  —

  15—

  (2)减少外出活动:尽可能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减少在外滞留时间。

  (3)乘坐电梯做好防护: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电梯,避免拥挤,乘坐电梯佩戴口罩,注意和他人保持距离,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

  (4)关注家人健康状况:若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告村(居)委会或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做好相关的诊治。

  (5)不信谣、不传谣:及时关注卫生健康部门等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理性对待疫情,不制造、不听信、不传播不实言论。

  32.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民在疫情防控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

  第十二条: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第二十七条: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

  16—

  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七十七条:任何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章

  不同场景下个人防护要点

  33.前往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1)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应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在通风不良或与他人接触小于1米距离时佩戴。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或用肘袖遮挡;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如果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掩,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液擦洗双手。

  (3)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或用消毒湿巾(手消毒液)擦拭,避免直接接触口、眼、鼻。

  —

  1—

  (4)外出回家后要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避免经手传播。

  34.到超市、商场购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1)购物前,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时间。

  (2)尽量避开商场、超市的客流高峰期,减少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

  (3)进入超市、商场前配合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登记等。

  (4)全程正确佩戴口罩,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5)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6)结账时,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7)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35.到农贸(集贸)市场购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1)配合体温检测:根据要求,在市场入口处主动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2)做好个人防护:在低风险地区农贸(集贸)市场内应当随身携带口罩,在人多的摊位和难以保持1米以上间距的摊位购物时,应当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顾客进入市场应当全程佩戴口罩,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优先采用扫码付费方式结账。

  —

  1—

  (3)加强个人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尽量减少触碰货架、摊位等公共物品表面。离开市场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针对在进口冷冻食品中或其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这一情况,特别提示:在购买冷冻食品时,尤其是进口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回家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清洗时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冷冻食品,防止水花飞溅污染(可放在水盆中清洗);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储存时,最好采用保鲜袋独立封闭包装。

  36.外出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服从餐厅工作人员管理。

  (4)在餐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如需排队取餐,注意保持1米距离。

  (5)多人围桌合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

  (6)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

  1—

  3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

  (1)优先采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或付费。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扶杆、车门、厕所门及把手等,触摸后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38.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应如何做好防护?

  (1)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期间乘客和司机均要佩戴口罩。

  (2)在外界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窗通风。

  (3)尽量在后排落座,不触摸车上用品。

  (4)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5)下车后及时洗手,或使用手免洗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39.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进入工作场所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出入登记等措施。不要带病上班,—

  2—

  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在工作场所中,应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距离、开窗通风、少聚集。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对于机场、火车站、公交车、地铁、商场、农贸市场、餐饮、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场所的疫情防控规定开展工作。

  40.召开会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尽量控制开会次数、参会人数和会议时间,提倡召开网络视频会议。

  (2)保持会议室通风,如外界气温允许,尽量选择开窗通风换气。

  (3)提倡自带水杯。共用水杯使用过后应及时消毒。

  (4)会议结束后,立即对会场进行清理,必要时采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41.在单位食堂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错峰就餐,避免聚集。

  (2)排队取餐保持1米距离。

  (3)提倡自带餐具。

  (4)用餐时尽量同向间隔就坐,保持距离,减少交谈。

  —

  21—

  42.学生上学应遵守哪些防护要求?

  (1)遵守所在学校的防疫措施和规定。

  (2)按照学校要求每日监测体温并上报。

  (3)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

  (4)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确洗手。

  (5)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6)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及时向学校如实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严禁带病上课。

  第七章

  健康生活方式

  43.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广义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作息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生活态度乐观、开朗、豁达,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并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

  —

  22—

  44.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分餐是指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不同就餐者的餐盘或碗中,用餐者使用个人餐具进食的就餐方式。公筷公勺是指将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放在菜盘上,方便就餐者夹菜,但不可以用来进食,即“公筷夹菜,私筷进食”。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提倡集体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使用公勺公筷,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

  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需要终身践行。

  45.在家庭中如何实施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

  (1)合理备饭:根据家庭成员人数、年龄阶段和活动强度,确定饭菜总量和营养搭配。

  (2)固定餐具:家庭成员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从外形、颜色、材质上加以区别。

  (3)践行分餐: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来盛、夹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4)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

  23—

  避免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5)家长示范: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

  46.怎样做到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合理膳食讲求食物种类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适当食用鱼、肉、蛋、坚果等食物。饮食要清淡,做到少油、少盐、少糖。足量饮水,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47.怎样做到科学锻炼?

  科学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健肌肉骨骼,改善耐力和体能,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质。科学锻炼应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并注意与全面的营养、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环境相结合,以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不少于3次,累计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热爱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

  24—

  素质。老年人应当进行与自身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

  48.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减少聚会,勤洗手,公众场所戴口罩。

  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勇于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多运动,多交流,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不道听途说,不传谣信谣,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提供必要的校园支持。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提供有效支持服务。学会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同学之间互相陪伴,分享乐趣,倾听苦恼。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主动发现并认真对待寻求帮助的师生员工,给予心理关怀。对于情况严重者,及时与家属沟通,寻找专业机构的心理帮助。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南京

  —

  25—

篇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

  管理篇

  一、什么是“四早”措施?

  “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什么是“四集中”?

  “四集中”是指: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三、“四方责任”指哪些?

  “四方责任”是指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

  四、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

  对目的地为我省的入境人员,严格实施“14+7”即集中医学观察14天+7天居家医学观察(不具备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应实施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在入境时、集中医学观察第1、4、7、10、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在本省继续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的在第2、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五、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是什么?

  居家医学观察也可理解为居家隔离,是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中风险区域返回人群、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居家隔离对环

  境与设施有一定要求,现场综合评估达不到条件的,可转为集中医学观察。居家隔离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独居住,不能外出。福建实行的居家隔离政策是“一人一户或一家”,也就是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

  居家健康监测指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种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报备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的核心是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出发,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出行,同时避免乘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与避免进入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或空间密闭场所。

  六、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三区两通道”是指什么?

  “三区两通道”是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内部根据需要合理分区和设置通道。三区就是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不同区域之间应有严格分界,需要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识。两通道则是指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道不能交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设置明显标识。具备条件的观察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垃圾清运通道与隔离人员进出的通道分开。

  七、流行病学调查涉及的部分人群定义是什么?

  1.境外输入病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定义。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有境外疫情国家

  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且排除中国境内感染。

  2.输入继发病例(输入继发无症状感染者)定义。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而感染。其判定原则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过接触史;②未曾到过或居住在境内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的社区,或境外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③无医院就诊等其他可疑暴露史,或所在地区未发生社区传播。该类病例应当按照本土病例在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

  3.密切接触者定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4.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的密接”)定义。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5.一般接触者定义。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八、发现病例如何处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或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九、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确诊人员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

  1.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轻型病例可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并配备相应医护人员。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十、哪些属于新冠肺炎病例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1.大于60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十一、什么叫聚集性疫情?

  聚集性疫情定义是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十二、发热门诊如何设置?

  发热门诊应设置于医疗机构独立区域的独立建筑,标识醒目,具备独立出入口。发热门诊硬件设施要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求,与普通门(急)诊及医院其他区域间设置严密的硬隔离设施,不共同通道,通道之间不交叉,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物理隔离。新建发热门诊外墙与周围建筑或活动场所间距不小于20米。发热门诊内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诊疗空间,具有良好通风条件。

  十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棋牌室、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

  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十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

  十五、不同风险区域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人员健康监测、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各类重点场所正常营业或开放。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3.办公场所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

  4.商场和超市、银行、农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启动应急处置措施。

  5.公共交通工具应采取控制乘客数量、分散就坐等措施。

  6.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洗浴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关门歇业。

  (三)高风险地区。各类重点场所应停止营业或开放。

  十六、不同风险区域重点机构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个人防护等卫生防护措施前提下,各类重点机构保持正常运转。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3.医疗机构应加强体温检测,严格预检分诊,控制就诊人

  数,住院区实行封闭管理。

  4.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和监管场所应实行封闭管

  理、视频探访等措施,不举办聚集性活动。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

  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6.建议培训机构由线下改为线上授课。

  7.建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

  传播风险,不举办聚集性活动,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不提供堂食等措施。

  (三)高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医疗机构应停止择期手术,停止口腔、内镜常规检查等高风险操作。

  2.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

  3.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应避免聚集互访,不提供堂食。

  4.监管场所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十七、消毒要遵循“七不”是指什么?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十八、消毒的原则是什么?1.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在无明确污染的情况下(如:肉眼可见的灰尘、食物残渣等)可采取先消毒后清洗去残留的程序。

  2.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

  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3.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未按消毒产品管理的药械其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4.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

  十九、消毒措施“随时消毒”是指什么?

  随时消毒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二十、消毒措施“终末消毒”是指什么?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二十一、消毒措施“预防性消毒”是指什么?

  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二十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种类有哪些?

  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和尿标本。物品和

  环境标本根据监测需求采集。

  二十三、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指什么?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10-in-1test)技术指将采集自10人的1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

  二十四、“新冠生物样本”标本保存有什么要求?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存放标本。

  二十五、“新冠生物样本”包装有什么要求?

  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

  1.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

  2.将密闭后的标本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样本包装要求要符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相应的标准。

  3.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二十六、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有哪些?如何使用?

  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者、污

  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当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具体包括:

  (一)手套。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腈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二)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应当做佩戴气密性检查,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医用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三)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当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备用。

  (四)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二十七、防护装备脱卸应注意哪些?

  1.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2.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3.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

  11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二十八、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什么?

  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远端防控、国门检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

  二十九、集中隔离场所点人员配置有什么要求?

  在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立临时办公室,下设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病例转运组、人文关怀组,观察点工作人员实行封闭管理。

  三十、如何加强港口登轮通道管理?

  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导致人员感染的船舶代理、船舶修理、第三方检验服务等有关单位,14天内限制其人员进入港口特定区域,并报移民边检、海关、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

  12基础知识篇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简称SARS-CoV-2或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是由新冠病毒B.1.617.2变异株进一步变异形成,最早于2020年9月在印度被发现,目前已传播至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新冠流行的主要病毒株,我国近期多地疫情也均与“德尔塔”相关。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南非于2021年11月9日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变异株。目前研究表明,这种变异毒株的细胞受体亲和力、病毒复制能力较以往毒株有所增强,同时具有免疫逃逸的特点。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OC),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近期多地疫情也均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

  二、新冠肺炎的主要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13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

  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早期发烧症状比例较低,很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

  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研究也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到医院就诊、住院以及重症的风险与其他毒株感染者相比均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发热、干咳、喉咙痛、头痛、乏力、鼻塞等。

  三、“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特点?

  (一)“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

  传播速度快:防控稍不及时,呈跨省传播。

  传播能力强:潜伏期和传代间隔均有所缩短。

  病毒载量高: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病人呼出气体毒性大。

  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热症状比例较低,很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味(嗅)觉减退、轻度肌肉酸痛等。

  治疗时间长:患者容易发展为重症,转阴时间长。

  (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

  传播能力更强:潜伏期较短,传播代际时间短,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会导致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下降。

  14再感染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既往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险是再感染其他变异株的5倍以上。

  症状不典型:病例分型主要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症状也相对较轻,患者影像学改变不典型。

  传播过程更为隐蔽。

  四、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新冠肺炎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和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人会出现肺炎,且重症比例高于流感,而感冒和流感患者只有在治疗不及时或极个别情况下才会出现肺炎。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还在不断深入,可以确定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强,容易造成人际传播,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随时存在流行的风险。

  五、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前

  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六、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

  15感染。

  七、面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

  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播力增强,但其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并未发生大的改变,积极落实好我国应对并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预防措施,依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变异新冠病毒。

  一是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同时,还要保持勤洗手、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及时接种疫苗加强针。接种疫苗是公认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我们倡导已经完成全程接种后,已经达到六个月及六个月以上的,要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三是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就诊时应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近期外出史和接触史。

  四是减少非必要出入境。确需外出的应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机会。

  八、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有哪些?

  1.勤洗手。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

  16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3.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4.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6.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7.常通风。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8.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9.保持厕所卫生。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10.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

  1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11.疫苗接种。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九、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一些细菌、病毒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十、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十一、应如何正确洗手?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1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内)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最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十二、外出不方便洗手时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应足量使用,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等消毒剂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剂作为常规的手部

  1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十三、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做到科学选戴口罩,既达到防护效果,又避免资源浪费。

  1.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3.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十四、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通常情况下颜色深的一面朝外。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

  2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十五、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普通公众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十六、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即为社交安全距离。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十七、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不要对着窗口直吹,避免受凉。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十八、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

  在家庭中,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21经常开窗通风。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桌面、地面等家人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表面,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一般不需要消毒。必要时(如家中有身体状况不明客人来访等)进行消毒。

  主要的方式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

  煮沸消毒主要用于对餐具、水杯的消毒,先将物品洗净,再放入沸水中煮(蒸)10分钟。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的目的。家庭一般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和含醇消毒剂(如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餐具等的消毒,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十九、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发热患者就诊时,除遵守外出就医要求外,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陪同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就医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22二十、什么是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区别在哪儿?

  抗原就是病毒的蛋白质成分,新冠病毒形态呈球形,球的外壳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核心则是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抗原检测就是从抗体出发去检测病毒的蛋白质成分,从而判断待检标本中是否含有病毒。

  抗原检测更方便、快捷,但敏感性稍差。

  核酸检测更复杂,获取结果时间长,但敏感性更高。

  二十一、抗原检测结果能否取代核酸检测结果?

  不能。

  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核酸检测阳性: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核酸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阳性: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二十二、哪些人适用抗原检测?

  三类人群: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23二十三、用完的自测试剂如何处理?

  分人群。

  隔离观察人员:检测结果不论阴性还是阳性,所有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参照医疗废物或按程序处理。

  社区居民:

  检测结果阴性: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检测结果阳性: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二十四、哪里可以买自测试剂盒?

  社区居民有自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隔离观察人员:由组织隔离观察的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负责抗原检测试剂的采购、发放、管理等相关工作。

  *注意:为确保采样检测质量,居民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地进行采样、加样、结果判读等操作。

  24不同防控区域社区防控措施一览表

  防控区域

  划分标准

  防控措施

  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防范区

  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

  1.交通限制

  2.适度限制人员聚集

  3.公共场所管控

  4.法律宣传

  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病例发病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管控区

  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

  管控区内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立即转为封控区。

  1.严格交通管控

  2.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3.核酸检测

  4.健康监测

  5.规范开展重点区域消毒

  6.强化法规宣传

  病例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地区可划为封控区。

  病例发病前2天起至隔离管封控区

  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也可将相关区域划为封控区。

  解除标准原则

  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

  同时满足: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控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1.实施封闭管理

  2.加强健康监测

  3.强化核酸检测

  4.终末消毒和环境监测

  5.开展心理关爱

  6.强化法治管理

  同时满足: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2526

推荐访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 肺炎 疫情 防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