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2-05-26 12:00:1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5篇

第1篇: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9 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笔记

今年“全国两会时间”今天圆满画上句号。都说“从两会读懂中

国”,刚刚过去的十几天中, 越来越多的人们捕捉到了这样一个信号: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总体上在加速;

许多领域, 国家推出的改革举措

超出了许多人,包括高层官员的预期。

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提出实施“更

大规模的减税”,特别是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下降 3 个百分

点。5 日的“部长通道”上,工业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坦言,增值税税

率降低 3 个百分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在此之前,内部讨论

的是到底降 1 个点还是 2 个点。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9 年

全年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2 万亿元,这一数字也超乎预期——统计显

示,2013 年以来,我国累计减税约 4.3 万亿元,也就是说, 2019 年

的减税规模,差不多相当于过去六年总和的一半。

又比如,科创板相关话题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就在两会

开幕前一天, 3 月 2 日,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

“2+6+N”规则架构体系。此时,距离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进口博

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

注册制还不到四个月。

不仅如此, 科创板在规则方面的突破也属超预

期。

事实上,在一些局部领域,改革也是大踏步向前。以这件事为例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之前, 多位来自长三角的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1

不约而同地撰写了建议或提案, 准备借两会平台向国家建言 “拆除长

三角省界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不料中央却想在

了他们前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两年内要在全国基本取

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代表、委员们的关切与国家决策“同步同频”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个例子也再次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超速度、 超预期推进的特征。

表明了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也要求上海能为自身发展调整

坐标与步频。

这些年来,上海一直按照中央要求,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

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并一直得到中央的支持与肯定。

“排头兵”“先

行者”不是一个荣誉称号, 而是靠一项一项改革实绩拼出来、 跑出来、

干出来的。

在全国改革进程向纵深推进之际, 上海本身改革发展的速

度、力度、锐度也势必要同步提升,甚至应该比全国更快、更强、更

领先。

改革的实质是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今年,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

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实施长三角一体

化国家战略, 包括把进博会越办越好并扩大其溢出效应, 是中央交给

上海的新的重大任务,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应该说,它们

并非一般所讲的中央给上海送来的重大利好, 这些任务最核心、 最关

键的,是要求上海在制度创新、政策突破方面,拿出实质性的先行先

试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上海在全国改革进程加速的同时,继续扮

演好“排头兵”“先行者”角色;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上海在国际竞


2

争格局日益激烈的今天,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向来领全国风气之先,开放一直是上海最大的优势。越是吃劲

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

要加大改革的步频与步幅, 上海就不能等着国

家给政策、“发红包”,而是要拿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精神,

结合自身特点,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越来越多无先例可

循、无模式可参照的领域, 推进颠覆式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只要

这样,上海就一定能书写出新时代发展的新传奇。

3

第2篇: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9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随着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召开,2019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我们迎来了团结奋斗的新起点。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甘肃、河南代表团审议和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代表团团长杜家毫强调,要学思践悟、细照笃行,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加快XXX高质量发展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涉及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问题,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是这次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做好XX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XX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我们要自觉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咬住“两个确保”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用心用情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抓好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村(户)攻坚、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产业发展可持续等方面问题整改落实,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组织开展好“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坚决攻克贫困最后堡垒,力争年内实现贫困县摘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保持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扛牢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继续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紧跟市场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定文化自信,紧扣时代主题推进文化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研究导向,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擦亮“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文化品牌,推动湖湘文化走进新时代、实现新发展。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约节约利用财政资金,端正发展观政绩观,坚决杜绝不切实际、劳民伤财、超越阶段、超越可能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

我们要把“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落到实处,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长江岸线打造成美丽风景线,把洞庭湖区打造成大美湖区,把“一湖四水”打造成XX亮丽的名片。要立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标杆,尽锐出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切实解决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问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美丽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温馨家园。要挖掘、弘扬湖湘文

化优秀传统,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牢牢守住舆论阵地,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XX贡献。

第3篇: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收获

2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重托,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会议作出的决议和批准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这次会议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20**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在两会期间,热点此起彼伏,话题接连不断,围绕着代表委员指点国是形成的舆论场,就像一个观点的超市、话题的海洋,建议与呼吁齐飞,让人应接不暇。每年的两会,都是一次当下社会问题的全面揭示,中国各领域的问题通过代表委员之口晒上了议政议程。

在两会召开期间,曾有人担心,这种浓缩于十多天会程中的密集参政和压缩议事,对解决问题不会有太多帮助,热点频繁变换很难务实议事,两会过后很容易迅速遗忘。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心,不过我又以为,寄望于十多天的两会能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或就某个决策讨论出个结果,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期待。两会本就不是为了给出一个答案和结果,而是为了让各种声音都表达出来,让民声民意得到释放,在开放氛围和围观效应下搭建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这只是一个集中提出问题的地方,一个集体议事和开放讨论的舞台,一个民主政治的广场。

从这个角度看,两会是成功的。在这个广场上,从农民工代表到房产商委员,我们听到了各个利益群体的声音;
在信息的海洋中,从教育不公到司法腐败,当下各领域的社会问题都得到了展示;
看代表委员的言论,从呼吁财产申报到抑制高房价,他们不辱使命传递了人们最迫切的期待。两会的议政氛围更浓了,代表委员更敢说话了,戴上围脖(微博)的两会,也让场外的民众有了更大的参与空间。这就是进步,民主政治的进步。炮轰未必好,雷人未必差,盘点两会议政成果,这些代表委员和他们的言论将会写进中国的两会议政史。66岁的政协委员张维庆细数当前买官卖官愈演愈烈等八大歪风,并感慨“做高官20多年讲真话越来越难”;
湖南娄底市委书记林武坦陈“当前人民只监督了一些皮毛”;
人大常委牟新生炮轰“部分领导视察时前呼后拥者是民警化装”。当然还有总理的“尊严论”和“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这些尖锐深刻的话虽然不会迅速改变什么,但起码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

两会并不是只有两个十多天的会议,而是中国的两种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每年3月的两会,是一次让代表委员集体议政的平台。两会监督功能和议政行动体现在制度的日常运行中,更丰富的功能体现在十多天会期之外更多的生活中。所以,十多天的议政只能提出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则需要日常政治中两会制度发挥效用。它寄望于人大各个委员会的立法,人大代表日常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政协委员日常对决策的影响。相比于十多天的会议,两会制度的作用更重要。

中国许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靠十多天的议程就可以解决,也不是靠一两次两会就可解决,它需要舆论不断的鼓与呼,需要代表委员不断地推动,需要当政者突破的勇气,更需要日常两会平衡诸利益群体的诉求。20**年两会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取消农业税,取消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经历了许多年酝酿。十多年前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农业税的提案议案,以后每年两会舆论和代表委员都不断提议,最终终于取消。此次选举法修改被列进审议议程,同票同权有望实现,也是多年改革累积的成果。

盘点此次两会议政成果,我们在不少问题上看到了曙光。经过许多年的呼吁后,官员财产申报制的全面实施可能不会太远了,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多省一把手也坦陈愿意公开。楼市的稳定也不再是说说而已,代表委员提案议案的聚焦让这一问题再也难以回避。还有提高个税起征点、裁撤驻京办、提高农村保障等等,可能都不会让公众再等很久。

我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高度努力,中国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大家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第4篇: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5篇

【篇一】

风帆已高扬,奋进正当时。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100多分钟的报告中,现场共响起掌声54次。近2万字的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报告中金句迭出,引来无数点赞。

点赞“务实”,字字掷地有声。金句“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信守承诺,务实作为,让实事件件落地有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报告实实在在回顾了2019年政府重点工作,理性展望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政府工作任务。用了大量具体数据、事例有力论证了党和政府的作为和担当。比如,gdp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等。

点赞“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金句“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与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异曲同工,是对中华民族历来“民本思想”的正确阐述,是新时代奋进中的中国民生图景。报告中列举了系列“民生清单”,集中回应了民之关切,比如:首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
“依法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等突出问题”。这样的报告让人民感受到了力量和真心,将心比心,老百姓必然举手支持。

点赞“探索”,欲上青天览明月。金句“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展现了改革创新的艰难和决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内核。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只有继续加速推进改革开放,才能跑赢比赛,中华民族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报告中出现的两个高频词之一就是“改革”和“创新”,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信号,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抓紧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克,更多采取改革办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等任务。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将更有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自身领域以新姿态适应发展的新形态,迈出国门、惠及世界,将探索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通畅。

【篇二】

“乡村振兴,不光需要服务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管理型人才。”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在四川代表团全团会议上发言时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干部队伍是领头羊,这支队伍不稳定,就难以发挥带动作用,难以体现乡村基层组织的活力、战斗力,创造乡村新生活、新面貌的工作就会受影响。

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是“5+2”“白加黑”工作是常态,让不少的村干部必须全职待在村里,自家的“副业”越来越顾不上,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远不及同龄人干其他行业收入,日常开支、养家糊口压力很大,愿意当村干部的人少,愿意当“领头羊”的年青人更少,人员变动大、结构不合理。要把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变成现实,只有补齐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特别是村干部这关键一环,留住农村干部,才能更好地增强基层战斗力,又好又快地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目标。要吸引和留住村干部,就要让他们“生活有甜头、干事有劲头、事业有奔头”。

生活有甜头就必须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必须增加收入解决后顾之忧。“衣食住行是生存之本”,要留住村干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包括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养家糊口解决了、养老保险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扫除了,才能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上;
其次建立村干部参与产业发展和享受劳动成果的机制,允许村干部参加合作社并通过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劳动投入获得收益,使他们既是村里的管理者也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增加自身收入同时带动群众共同富裕。这样一来,收入提高了,生活有甜头了,也就愿意留下来继续干一番事业了。

干事有劲头就必须真情关爱村干部、必须合理考评激励增强幸福指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工作累、责任重、压力大。上级党委政府要真情关爱村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注身心健康,对村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多几分理解与包容,少几分埋怨与指责,让村干部在基层干得安心、顺心。要合理考评激励,对工作成绩好、群众认可度高的村干部要大力表扬,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群众认可了,上级信任了,价值体现了,干事就更有劲头了。

事业有奔头就必须拓宽村干部的发展空间、必须让他们看到晋升希望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要真正让村干部在基层岗位上永葆激情,大放异彩,就要让他们看到岗位的未来上升空间,让年轻的干部有理想、有方向、有希望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让有能力、有担当、能干事、会干事的村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让村干部看到,自己虽是农民身份,在乡村服务,但只要足够优秀,也有机会成为国家公职人员,让他们看到这样的事业有奔头,充分激发自身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乡村振兴才有盼头。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的联组会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不仅是总书记给文艺社科工作者出的一道大题,同时也给每位党员干部描绘出了新时代的精神图谱。那么,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究竟该如何立意调色,才能与时俱进画出不负新时代的自我肖像,成为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既有色彩又有温度的好干部呢?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彰显了共产党人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也昭示了共产党人忠诚、干净与担当的崇高品质。时代出卷、我们答卷、人民阅卷,这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就是伟大征程中的桥梁和纽带,是传播者与践行者。因此,新时期党员干部须拿起奋斗的画笔,调好红白黄三色画出“忠诚干净担当”,做复兴路上群众最需要的“三色画”干部。

调好红色画“忠诚”,心中坚定“信仰红”。回顾我们党历经90多年风风雨雨,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之所以能战胜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对共产主义的笃定信仰,源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爱党、护党、忠诚于党的结果。如今,我们党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要完成好时代赋予的这个答卷,每位党员干部必须首先拿起画笔,调好红色画“忠诚”,心中坚定“信仰红”。因为“信念坚定”是每位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是新时期好干部的第一标准。我们唯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党忠诚听党的话,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同党保持高度一致,众志成城划大船,扬帆远航再启航,才有希望驶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调好白色画“干净”,头顶清风“凛然气”。人生在世,难免有功利得失之心,但作为党员干部,要成为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好干部,首先就要做一名“干净”的干部;
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就要调好白色画“干净”,头顶清风“凛然气”。重温入党誓词,誓词中“拥护、遵守、履行、执行、严守、保守、、忠诚、工作、奋斗”等动词表述无不告诉我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为官做人的基本操守。显然,誓词要求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工作,达到这样的要求一天、一月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做到,尤其是严守党的纪律,永远保持干净纯洁更是如此。现实生活中,面对“糖衣炮弹”等各种诱惑无处不在的今天,党员干部保持“清风凛然气”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调好白色画“干净”,时常清扫和整理自己精神上的“尘埃”,不断净化“生活圈”、“工作圈”和“朋友圈”,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干干净净地书写人生答卷。

调好黄色画“担当”,脚粘泥土“作风香”。俗话说:脸朝黄土背朝天。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农民敢于担当,在田地里辛苦劳作时的情景。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又何尝不需要像农民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担当精神呢?要知道,党员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向上生长的根就扎得有多深。因此,新时期党员干部要调好黄色画“担当”,脚粘泥土“作风香”。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在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
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们唯有前赴后继背起“担当”的行囊,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到基层去接受锻炼,在实践摔打中培养和磨炼心性,才能不断茁壮成长;
我们只有让自己脚沾泥土芬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遮风挡雨,造福谋利,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和期望,成为群众需要的有色彩有温度的好干部!

【篇四】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笔者认为,在过去的时间里,“痕迹主义”让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大小会议、材料报表、各种督查考核,甚至一些“面子工程”也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基层干部为文山会海所累,为名目繁多的督查检查所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这些不良现象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由于“痕迹主义”带来的文山会海、面子工程等各项问题必须让我们有更深层次的反思。

切把“痕迹”当政绩,“面子工程”要不得。“痕迹”和政绩原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有人偏偏把他们混为一谈。2019年曾有媒体曝光,某社区的一间特殊“办公室”,短短4年,竟被区里不同部门前后装修3次,每次花费十几万,可装修好挂上牌后,却又基本闲置。“痕迹”看起来做得不错,但是起得实际效果又有多少呢?这种“面子工程”不要也罢。部门领导要深刻反思,负责同志耗时耗力的成果,到头来免不了闲置的命运,这些“基础设施”或许迎评迎检的硬任务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长远来看,在节约公共资源和服务百姓上却是大打折扣的。

切把“痕迹”当政绩,“形式主义”要不得。这种“形式主义”往往兼有上级安排的“以自我为中心”,也有下级执行部门的“不敢不从”。上级在下发通知、安排时,往往简单一列,但是,提出的要求可谓是“苛刻”,从动员会到部署会再到调度会、总结会,落实一项具体工作,往往需要基层好几个科室配合完成。一位基层干部说:“过去一年,光讲话通报发了100多期,各类会议纪要发了八九十期,这还不算各种综合汇报、专题汇报、调研简报……特别是今年以来,上级领导视察开口就要有记录,开会就要出纪要,调研就要有微信,会议就要有传达,更别提本单位领导的了。”“凡事留痕”已然成了常态。

笔者认为,想要让“痕迹”变“实绩”,首先上级单位要整体谋划、充分调研,删繁就简地布置工作;
而基层机关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切勿养成“阿谀奉承”的习惯,不要错误地认为“痕迹”等同于政绩;
最为重要的是一切工作要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中心,让基层的每件事都切切实实为百姓所做。打通基层干部上升渠道,真正让能为民干事的干部有一个更大的舞台,让“痕迹主义”“形式主义”无地可循。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产生热烈反响,其中一句“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极为暖心。

党员干部要过好自己的紧日子,让老百姓真正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党员干部的“紧日子”体现在思想上。思想决定行动。党员干部要过好自己的“紧日子”必须先紧思想、先紧理想信念。周永康、徐才厚、孙政才等高级领导干部为什么会纷纷落马,变成“老虎”个个喊打?就是思想上的东西放松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要紧紧跟上形势,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成为现实。

党员干部的“紧日子”体现在工作上。老百姓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身上。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正如火如荼推进,面临的形势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困难和阻碍不可小觑。立足于此,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过好自己的“紧日子”,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状态,抓紧快干、真抓实干,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办好、办妥、办出高质量。

党员干部的“紧日子”体现在作风上。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党风,党风好坏关系人心向背;
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纪律,纪律松紧关系干部形象。过去一段时间,有不少党员干部在作风锤炼上自我松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什么钱都敢拿,甚至在十八大以后还不收手、不收敛,最后只能走上犯罪的深渊,深深的伤了老百姓的心。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要以忠党、爱党、忧党的心态,以“以身许党”的姿态,不断锤炼过硬作风,深入老百姓之中,多听老百姓说话,多为老百姓办事;
要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自觉践行党章党规,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在群众中树好遵章守纪的好形象。

党员干部的“紧日子”体现在生活上。党员干部公费花天酒地、过得骄奢淫逸不符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作风的要求,更与党的纪律要求背道而驰、与“让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的初心背道而驰。党员干部要学会清贫过日子,在生活中牢记“平平淡淡才是真”,工资不高,勤俭着花就行,切忌盲目攀比、乱花乱用,最终影响的是家庭,头疼是自己。党员干部过“紧”生活,还要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可以让自己“紧张”起来,打打球、练练书法,跑跑步、看看名著,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活力,增强工作的创新力。

第5篇: 学习两会精神启航新的征程——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师生学习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1.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之年。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满怀信心、奋进拼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以新姿态、新作为迎接新机遇、新挑战,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是每一名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前几天,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让我们对中国教育备受鼓舞,期待两会的召开能为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和前进动力。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做到把学生放在心中,真正做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征1


程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3.
这次两会在“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召开,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形势下凝聚能量、集结智慧、带给全国人民新希望的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奋发拼搏,取得了各项事业上的飞跃发展,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先进科技无一不鼓舞着我们的爱国情怀。

4.
今年的两会承前启后。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一位孩子的母亲,我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阐述更为关注。“大力推动义务教育老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每一条都振聋发聩,为人民群众说出按捺不住的心声。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2


国的发展态势更加引人关注。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回顾70年风雨历程,上下同心、团结奋斗,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本依靠。我们不负这大好春光,我们对未来拭目以待!
3

推荐访问:精神 学习体会 启航 2022中央两会精神体会及感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