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打造区域教育中心(9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1:00:4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邯郸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2.02.12?

  【字

  号】

  【施行日期】2022.02.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邯郸市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增强教育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根据市教育局“12881”工作思路,结合重点工作,就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区域教育中心“321”(即基础教育实现“双均衡”,

  职业教育实现“双特色”,高等教育实现“双一流”,打造名师、名校长两支队伍,建设一个信息化教育高地)发展愿景,明确年度任务,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突出落实,促公平、增活力、补短板、提质量,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标

  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3.5%,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7%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适龄残障儿童

  少年教育安置率达到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30所,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达到5所,新增3个骨干特色专业。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达到4个,建成特殊教育职后培训中心。新建智慧学校113所。

  三、年度任务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加快幼儿园建设。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二是落实普惠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三是落实《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杜绝“小学化”现象。四是创建一批示范园,新增城市一类幼儿园15所,达到175所;新增农村示范性幼儿园10所,达到305所。

  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促进城乡均衡。通过学区化管理、以城带乡、城乡结合方式,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深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20%,义务教育特色学校达到150所,农村优质学校达到80所。二是促进学校均衡。通过联盟校、强校带弱校、深化集团化办学,加快集团内学校在发展规划、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学校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及特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高普及水平。三是落实“双减”措施。压实责任,综合治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四是推进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五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管理,落实“压减”目标。六是加快推进教育公平,完善随迁子女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3.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普及率。适龄残障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率达到97%。建设2-3所特殊教育名校,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4个以上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融

  合教育工作领先发展。

  4.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一是扩容增位,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的比例。二是规范招生,进一步做好控制生源外流的工作。三是增强普通高中学校吸引力,打造一批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达到20所。

  5.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加强课程育人,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课堂改革。开展“以学为主、深度学习”课堂改革行动,组织举办新课堂展示活动,评选课堂改革示范学校60所。实施质量监测评价行动计划,健全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监测反馈机制。建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创建基于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实施三年质量提升计划,基础教育质量保持全省和中原经济协作区先进位次。

  6.发挥教科研支撑引领作用。实施教科研创新提升工程。发挥网络教研优势,构建以线上教研为主,线下教研为辅,线上线下混合联动的网络教研新模式。开发学科教研课程,推动教研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定点联系县(市、区)和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实现精准教研。以校本教研为基础,通过分片联网的方式,向校际间、区域内教研联动发展。建立课题成果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优秀课题成果转化、借鉴、融通,促进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二)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1.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达到60%,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率先做优做强,12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除主城区外每个县(市、区)至少办好1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代码、统一招生宣传。

  2.做优高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增强职业学校适应性,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模式,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支持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本科院校。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依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共同体。全市组建6个职业教育集团,新增3个校企合作共同体。

  4.加快特色专业和特色学校建设。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发展定位,引导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分工协作,每所学校重点打造2至3个重点发展专业。推进职业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认定5所特色学校。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加快特色专业建设,今年新增3个骨干特色专业。

  5.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举办首届职业教育“丛台论坛”,汇聚区域中职学校英才。积极筹建中原经济协作区产教供需信息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紧密对接。

  (三)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发展。

  1.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积极争取引进或利用社会资本举办高等院校。

  2.河北工程大学重点项目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30个以上,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条件。立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体育硕士专业等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利工程学科列入新一期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在国家新一轮学科评估中,2个以上学科达到C档。

  3.邯郸学院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邯郸学院建设邯郸师范大学,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持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结合邯郸市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市级重点学科2个。继续推进河北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建设,在专业的特色优势、行

  业合作办学、双师双能型占比、学生就业率等方面达到验收指标评估要素点B级或以上标准。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完成三个专业的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牵头成立特殊教育高校区域联盟;建成特殊教育职后培训中心;谋划区域康复中心建设;完成附属脑科医院建设的前期调研与论证工作,配合落实国家脑认知战略和特教康复治疗学本科实习实训建设。制定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内培外引力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博士数努力达到占专任教师总数25%的申硕要求;争取按20000名学生数核编,使生师比接近教育部要求。

  4.推进科信学院转设工作。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程,争取年内完成转设工作。

  5.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区域产教融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6.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启动3个高水平专业群整体布局。

  7.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区域幼儿教师培养中心项目建设,扩大办学规模,优化群组结构,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为主、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为辅,社会服务相关专业为补充”的专业架构体系。启动区域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四)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素质。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中小学师德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完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制度,大力整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构建完善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戒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2.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组织区域城市名师高峰论坛、同课异构、高级研修等活动,提高名师引领水平。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计划,加强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开展教育家型校长、名校长、骨干校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建

  立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燕赵名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梯队成长机制。市县两级名校长工作室达到30个、名师工作室达到220个。

  3.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建立教师编制优先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周转池”制度。按照退补相当原则,确保全市教师满编运行。编制依然不足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化等方式,解决教师编制紧缺问题。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博硕引才”“公费师范生”“特岗计划”“能工巧匠”招聘计划,激发教育活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依据“编制总量控制、岗位整体设置、人员统筹使用”的原则,强化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统筹管理的职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有效利用。持续开展支教、帮扶、结对等活动,确保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4.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严格落实分档聘任政策并兑现相应岗位工资待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和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降低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提高乡村中小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凡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用到与其现有专业资格相对应的岗位。对幼儿园、小学特别优秀教师,申报不占岗位评审高级教师职务的,进一步放宽标准条件。对幼儿园、小学特别优秀教师,符合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条件的,不受岗位限制直接评审。对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及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五)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

  1.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新型基

  础设施体系。全市学校实现班班多媒体、校校通宽带,并且达到100兆以上。推进教育系统“IPV6”规模部署,扩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各专用教室信息化设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加大信息化平台、软件、资源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为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提供保障。深入推进全市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打通各部门、各系统、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壁垒,为教育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开展智能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推广应用“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模式,推动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抓手,加快推进县域内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组建一批“联校网教共同体”。创新评价指导方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监测课程教学实施情况,有效监测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质量,为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提供科学参考。

  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高质量建设和应用“互联网+教育”平台,促进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用任意方式、任意步调进行学习,为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供给。建立智慧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和智慧校园评审验收专家库。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新建智慧学校113所,智慧学校总数达到163所。

  (六)加大教育投入。

  按照到“2025年全市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到全省中游水平”的要求和年度投入目标,2022年在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市、县两级教育领域支出责任和各学段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出让金等教育专项投入政策,年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

  育经费达到216亿元。各县(市、区)要采取措施,确保达到年度任务目标。

  (七)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力度。

  进一步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满足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需要。2022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3所。其中:幼儿园70所、小学72所、初中26所、高中11所、中职14所。同时,落实东湖新城建设规划,今年完成7个项目的开工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摆上重要日程,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各级责任,强力推进。各县(市、区)教育局牵总协调,定期调度,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落实各自担负的职责,为工程实施助力。

  (二)压实工作责任。

  市教育局将每个项目落实每个处室,每个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细化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表和责任分解表,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逐校、逐项目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季度、月份,倒排时间任务。每项任务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每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三)严格督导考核。

  市、县要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制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通报制度,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实行领导分包制度,对各项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每季度考核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内容。对进展快,如期完成任务的要在全市通报表扬,对进展慢的在全市通报批评,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公开约谈,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2022年2月12日

篇二: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山区城市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分析及建议

  0引言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提出,各地区越来越认识到现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背景下,福建省永安市政府立足本地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工作思路,要求逐步降低职业教育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更好地推动当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山区城市的永安首先要明确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长效发展。

  1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优势分析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上,永安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职业教育资源丰富,职业教育体系健全

  据统计,目前永安市拥有4所中职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其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5个省级精品专业,综合教育实力雄厚,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专业设置上,本区职业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建筑、电力、电子信息、水利等热门专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优秀人才。此外,永安.

  市职业中专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20个

  专业,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1.2工业基础雄厚,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近年来,永安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工业发展基本面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永安市是福建省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的所在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目前,全市共有35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主要业务业务包括能源技术开发、建材生产、能源资源运输等。其中,仅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274家。随着本区企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其对人才的需求量随之提高。这就客观上为永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相比于其他地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1.3城市化水平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永安市地处闽中地区西部,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本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干线众多,具有一定的运输优势。鹰厦铁路、泉三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随着永安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连续18年处于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各项建设一片良好。这不仅有利于其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管理目标得以顺利教育生源较为稳定,实现。

  2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劣势分析

  与此同时,永安市在教育中心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2.1职业教育的大众认可度低,教育处境尴尬

  目前,永安市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普遍得不到企业、家长、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末流教育,是正常升学目标难以实现情况时的无奈选择。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存在歧视职业教育倾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生源质量低,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毕业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就业形势不理想。

  2.2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不足,缺乏科学有效地教育指导规划

  永安市政府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划分上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甚至引发了恶性生源竞争,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仅以三明地区为例,该地区存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实训基地建设不合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落后问题,各院校为抢夺生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仍谁也“吃不饱”。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了其人才培养质量。

  2.3区位优势不明显,本地生源流失率高

  永安市地处闽中山区,在区位上处于明显不利地位,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职业外地生源不愿到此艰苦地区接受学习,一方面,院校的招生难度。.

  招生吸引度不高;另一方面,本地生源想去沿海地区开阔眼界,学习知识和丰富阅历,生源流失率高,严重影响了永安市职业教

  育的发展。

  3关于山区城市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议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时,山区城市应该深入挖据自身潜力,不断完善其职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3.1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合理整合和分配职业教育资源

  为有效减少抢夺生源情况的出现,作为山区城市应该积极发挥其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规划,因势利导,统筹兼顾,明确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为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部门可以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这一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鼓励和引导各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增进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3.2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争取将职业教育做强做大

  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就必须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工作,严把招生质量关,从源头上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积极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优化专业体系结构,使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一.

  致。此外,了解和掌握当前就业市场发展形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招生吸引力。

  3.3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广泛开展职工再教育活动

  加强对企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不仅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还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如配电工、维修工、井下爆破工等,政府部门应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并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参与专业等级考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定期检查企业落实职工继续教育政策情况,确保企业资金到位,制度落实,职工继续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3.4提升职业教育地位,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加大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功能,消除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二是合理调整和控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比例,最大程度地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积极提升毕业生质量;三是加快用人体制改革,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建立职业岗位激励制度,激发职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以上努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可以顺利完成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其职业教育资源利

  用效率,完善其职业教育功能。.

篇三: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44治理打造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效能的“长沙模式”卢鸿鸣/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长沙市坚持以法治思维健全制度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智慧治理,创新教育治理方式,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评价学生发展状况,并将评价结果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硬挂钩”,构建了“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的中考中招制度体系,逐步引导学校实现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营造了良好教育生态。突出师德为首的职业素养评价,培育“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队伍。长沙坚持以“四有好老师、牵住评价改革“牛鼻子”,引导学校聚焦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长沙市依托所承担的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验,突出把激活学校内生动力、推进“五育”并举,作为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效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评价改革,引导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把精力集中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突出增值发展的办学质量评价,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鉴定性为主的传统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存在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考核、轻指导等弊端,容易造成“五唯”顽瘴痼疾,难以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释放发展潜能,实现自主发展。从2013年开始,长沙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推行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多方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追踪学校学生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学业质量的增值变化。重点从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3个维度评价学校,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3个维度评价教师,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5个维度评价学生,通过“用多把尺子衡量”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突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导致学校管理围绕升学率转,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06年,长沙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维度和思政课教师“六要”为指引,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维护教育形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工作,促进教师以德立教、以德育德。突出以制度促自律,先后制定了长沙市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违纪违规处理办法、从业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建设负面清单和考评细则;教师评优晋级、卓越教师遴选和干部选拔任用将师德表现摆在首位,引导教师自觉涵养师德,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答好人民群众“关切题”,提升教育改革法治水平教育治理成效,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评判标准。长沙市紧紧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改革手段综合施策,攻坚克难,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区域教育。完善阳光招生制度,推动“竞相择校”向“无需择校”。长沙着力转变。招生入学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阳光招生为支点撬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从2016年开始严格实行小学划片、初中以电脑派位和划片入学为主的招生制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择校”行为;2019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的50%与公办学校同时参加电脑派位;2020年,民办学校全面实行“超员摇号,公民同招”。市政府配套出台《长沙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全面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运用集团化办学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网络联校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了一大批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探索治理“择校”难题的解决策略。EDUCATOR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治理45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变。为回应人民群众对“好而不贵”幼儿园的期盼,长沙突出将治理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移交、开办等工作,作为培育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新增长极”。先后出台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方案、建设及产权移交办法、实施细则等12份配套文件,重点解决配套幼儿园移交过程中的出让金返还、税费减免、产权办理等难点问题,累计收回小区配套幼儿园362所,并将其全部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园。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30万人以上,约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85.2%。开展综合治理行动,推动“重负求质”向“减负提质”转变。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沙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从完善政策制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督导检查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减负提质”有效机制。通过广泛听证,将小学上午上课时间调整到8点半;全面开展中小学“三点半”校内课后服务;开发中小学全学科名师公益网络学习资源,推出名师公益课堂;严禁学校“赶进度、超难度”教学,实行月督查、月通报;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定期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发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等。推动教育教学智慧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必须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精准化、适应性的教学与服务,实现“智慧地学、智慧地教、育智慧的人”。长沙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变革工程,推进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学习,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建设人工智能体验学习中心,构建多方协同参与,集产、学、研、培、用一体的教师培训、学生学习体系。运用各类创新实验室、功能室、智能工厂实训中心、人工智能体验学习中心等进行体验教学、实践教学。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掌握学情及个体差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共同体,重塑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探索5G+云VR助力智慧教育,推进各类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教育走进数据化时代,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的教育个性服务。抢抓智能时代“新浪潮”,提升教育治理智慧能力如何推动现代教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极快的“摩尔定律”,构建新型教育治理体系,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长沙市创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长沙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治理智能化。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促进教育治理变革的新机遇,构建基于新技术的现代教育治理模式。长沙积极建设智慧教育应用中心和大数据决策指挥中心,对全市教育管理服务大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形成长沙市智慧教育发展指数体系,实现全市教育大数据的常态化、过程化、可视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教育”督导,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监测,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动态科学依据。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将教育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奖励、行政确认及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育协调创新发展,开启教育全新模式。推动教育服务个性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教育走进数据化时代,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的教育个性服务。长沙建立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数字校园基础环境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终身教育学习网,让师生随时可学、随处可学。遴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名校、名师网络课堂,构建适合本土师生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建学科网络教研工作室和“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推动教学教研精准指导。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育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着力打造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领先的“未来标杆学校”。当前,长沙正处于全面建设教育强市、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更加前瞻性的思考把握形势,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高标准定位构建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本栏目责任编辑:李玉婷EDUCATOR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四: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构筑区域教育新高地

  作者:韦英哲

  魏文琦

  房小铃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0年第09期

  作為国家经济特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市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给推进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汕头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力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倾力构筑区域教育新高地。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汕头教育多项改革创新举措走在粤东西北乃至全省前列,比如教育立法、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教育督导创新、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等。2019年,汕头在粤东西北地区中首批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强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群众谋求教育实惠,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大手笔投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通过立法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从而夯实教育现代化发展根基。

  1.优先发展,立法保驾护航

  经济要腾飞,教育须先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汕头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加快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加快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积蓄竞争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在这样的宏观思考之下,汕头从打造区域科教中心、构筑教育高地的高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始终坚持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满足师资需求、优先解决教育发展实际问题,并审时度势推出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新举措。

  近年来,先后编制了《汕头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汕头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6-2030年)》《汕头市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实施方案》《汕头市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关于推进汕头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汕头

  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汕头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汕头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汕头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汕头市打造文明示范校园工作方案》《汕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汕头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工作规划及文件,前瞻性地科学引领汕头教育跨越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保护管理,汕头以特区立法的形式制订《汕头经济特区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保护条例》,这是全省首个保护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的地方法规。条例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建的“四同步原则”,即“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学校配建如期、保质推进,从法律层面建立起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制订实施《汕头市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条例》,确立了基础教育投入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明确规定市、区县政府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基础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2.加大投入,落实刚性保障

  在教育投入方面,汕头建立了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各界资助为辅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刚性保障。

  2016、2017、2018、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分别为74.22亿元、78.85亿元、82.49亿元、91.41亿元,实现逐年只增不减。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实现逐年只增不减。

  在原有安排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汕头市财政还安排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市级基础性奖补专项资金2.2亿元。截至2018年底,全市各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投入39.3亿元,完成投入计划113.6%,资金投入总量、资金投入完成计划占比均列粤东西北地区首位。

  3.扩容提质,优化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障。2016—2019年,全市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和修缮动工2631所,竣工面积480.2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9.1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27.81亿元、引进社会资金0.77亿元、乡贤捐资等10.59亿元,新增学位约4.15万个。

  澄海区在扩容提质上有“大动作”。澄海区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林大豪告诉记者,2017—2019年累计总投入资金9.14亿元,先后有新建5所学校(校区)并交付使用,另3所学校改扩建。新建澄海中学白沙校区,增加学位2000个,学生内宿位2000个。校长林俊介绍:“我校是澄海中学停办初中20年后,于2018年复办的一所公办初中。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要求,高标准配套,建成全寄宿制学校。”2019年8月,总投入2.4亿元的澄海中学白沙校区扩建工程、东里中学和实验学校改建工程开工,预计可增加公办初中学位1500个,学生内宿位3500个。

  此外,澄海区还新增了澄海实验高级中学兴华校区学位1500个,学生内宿位1500个;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学位2000个;澄海启智学校学位240个;澄海广益小学学位1800个。

  濠江区在扩容提质上也有“大手笔”。引进民资6亿元建设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是濠江区教育惠民的一项“样板工程”。学校位于濠江东湖教育园区,总用地面积240多亩,可提供5124个学位。校长孙明学认为,学校未来将充分吸取华附联盟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这有助于学校在濠江教育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学校共同提高。

  “近几年濠江教育面貌真是焕然一新。”濠江区教育局局长邱国球表示,濠江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整学校发展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尤其是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提速、提质、提效推进区教育系统省、市、区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建设“五提升”工程,即厅(音乐厅)、堂(礼堂)、场(运动场)、馆(游泳馆)、所(厕所),推动硬件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市还有一大批学校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例如:投资1.1亿元新建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金平区投资1.3亿元新建东厦小学金紫校区、长厦小学龙腾校区以及扩建桂花小学、杜鹃小学;龙湖区投资1.6亿元新建龙湖区亿信小学、金阳小学大悦校区;潮阳区投资1.1亿元新建凤田初级中学、溪边小学、新桥小学、桶盘小学、屿南小学和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潮南区投资0.8亿元建设潮南区职教中心二期工程,投资0.8亿元改扩建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

  在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汕头市教育教学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100%的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学班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中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比达94.38%,建成智慧教室361间,创客创新实验室127间,远程录播课室389间。

  4.改革创新,提高治理能力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汕头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完善教育决策机制,注重科学管理,加强教育督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汕头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全市学校100%实现“一校一章程、一校一法律顾问”。开展依法治校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市有“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1033所,达标学校占比达96.5%。有50所中小学被评为“汕头市依法治校示范校”,51所中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激活教育内生动力。汕头着力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格局,以督政推动政府履责、以督学推动学校发展、以评估监测推动质量提升。全市以区县为单位,合理设置督学责任区,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选派责任督学,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18年,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区,走在粤东西北各县区前列。龙湖区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林喆介绍,2019年,龙湖区组建了一支由园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职督学队伍,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

  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借助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指导各区县准确掌握教育现状,找准问题及其原因,积极探索推进质量检测结果应用。2018年,金平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实验区。2019年汕头市教育局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所有区县都被评为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汕头积极实施“强师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细分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汕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以“高端型”培训为抓手、“普及型”培训为重点、“校本型”培训为基础,开展市级培训项目。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开展教师、校长分类、分层、分科培训。

  以濠江区为例,近几年,该区全面实施“教师大培训,素质大提升”工程。2016—2018年,区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教师年培训经费分别为226万元、297.8万元、413万元。不断加大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培养力度,致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教育教学领军人物。2017年,濠江区在汕头市各区县率先建立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区教研室分工合作,联动开展教学教研管理工作。2019年,濠江区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科研部门,在全市第一个启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人才公寓建设,占地30亩、总投资3亿元。

  据统计,2012年,汕头实施“强师工程”以来,教师参加全员培训超过35万人次。近年来,委托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系列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校(园)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学科实验员、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干部等,取得良好成效。

  在实施“走出去”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请进来”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一批省内外专家学者讲学,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效益。近3年,共邀请86名专家莅汕讲学,约2万人次教师参加培训。

  2.名师引领,发挥辐射作用

  组建汕头市教师工作室,全市60个教师工作室,立足基层、立足课堂,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2018年项目被市委列入高端人才发展支持计划。这些工作室逐步成為汕头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和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地”。

  郑烁名教师工作室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个省级中职名教师工作室。这个位于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室,2018年11月挂牌成立后,不仅承担了来自河源、陆丰、紫金、江门、湛江、东莞等地的10名全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集中研修的任务,而且承办了汕头市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以及汕头市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选拔赛和选手集训活动,为中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搭建了平台,受众达2000多人。

  2020年抗疫防疫期间,工作室开展“‘疫’路同行,导学护航”行动,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搭建直播室、举行线上教学教法研讨和线上集体备课,开展线上课程导学20门,覆盖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各专业,举办线上教学活动共104场次,线上教研专题培训14场次。

  近年来,汕头坚持聚焦“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传授高效教学方法,传承适用教学经验”的主题,开展了“名师大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并结集出版发行了《汕头市中小学名师优课教学案例》丛书。

  目前,全市4500名教师获得高级教师职称,15名教师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21名教师被评为新一轮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各有2名、8名、19名。

  全市还有一大批学校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例如:投资1.1亿元新建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金平区投资1.3亿元新建东厦小学金紫校区、长厦小学龙腾校区以及扩建桂花小学、杜鹃小学;龙湖区投资1.6亿元新建龙湖区亿信小学、金阳小学大悦校区;潮阳区投资1.1亿元新建凤田初级中学、溪边小学、新桥小学、桶盘小学、屿南小学和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潮南区投资0.8亿元建设潮南区职教中心二期工程,投资0.8亿元改扩建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

  在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汕头市教育教学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100%的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学班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中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比达94.38%,建成智慧教室361间,创客创新实验室127间,远程录播课室389间。

  4.改革创新,提高治理能力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汕头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完善教育决策机制,注重科学管理,加强教育督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汕头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全市学校100%实现“一校一章程、一校一法律顾问”。开展依法治校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市有“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1033所,达标学校占比达96.5%。有50所中小学被评为“汕头市依法治校示范校”,51所中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激活教育内生动力。汕头着力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格局,以督政推动政府履责、以督学推动学校发展、以评估监测推动质量提升。全市以区县为单位,合理设置督学责任区,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选派责任督学,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18年,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区,走在粤东西北各县区前列。龙湖区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林喆介绍,2019年,龙湖区组建了一支由园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职督学队伍,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

  做好質量监测工作。借助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指导各区县准确掌握教育现状,找准问题及其原因,积极探索推进质量检测结果应用。2018年,金平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实验区。2019年汕头市教育局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所有区县都被评为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汕头积极实施“强师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细分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汕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以“高端型”培训为抓手、“普及型”培训为重点、“校本型”培训为基础,开展市级培训项目。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开展教师、校长分类、分层、分科培训。

  以濠江区为例,近几年,该区全面实施“教师大培训,素质大提升”工程。2016—2018年,区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教师年培训经费分别为226万元、297.8万元、413万元。不断加大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培养力度,致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教育教学领军人物。2017年,濠江区在汕头市各区县率先建立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区教研室分工合作,联动开展教学教研管理工作。2019年,濠江区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科研部门,在全市第一个启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人才公寓建设,占地30亩、总投资3亿元。

  据统计,2012年,汕头实施“强师工程”以来,教师参加全员培训超过35万人次。近年来,委托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系列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校(园)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学科实验员、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干部等,取得良好成效。

  在实施“走出去”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请进来”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一批省内外专家学者讲学,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效益。近3年,共邀请86名专家莅汕讲学,约2万人次教师参加培训。

  2.名师引领,发挥辐射作用

  组建汕头市教师工作室,全市60个教师工作室,立足基层、立足课堂,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2018年项目被市委列入高端人才发展支持计划。这些工作室逐步成为汕头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和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地”。

  郑烁名教师工作室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个省级中职名教师工作室。这个位于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室,2018年11月挂牌成立后,不仅承担了来自河源、陆丰、紫金、江门、湛江、东莞等地的10名全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集中研修的任务,而且承办了汕头市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以及汕头市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选拔赛和选手集训活动,为中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搭建了平台,受众达2000多人。

  2020年抗疫防疫期间,工作室开展“‘疫’路同行,导学护航”行动,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搭建直播室、举行线上教学教法研讨和线上集体备课,开展线上课程导学20门,覆盖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各专业,举办线上教学活动共104场次,线上教研专题培训14场次。

  近年来,汕头坚持聚焦“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传授高效教学方法,传承适用教学经验”的主题,开展了“名师大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并结集出版发行了《汕头市中小学名师优课教学案例》丛书。

  目前,全市4500名教师获得高级教师职称,15名教师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21名教师被评为新一轮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各有2名、8名、19名。

  全市还有一大批学校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例如:投资1.1亿元新建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金平区投资1.3亿元新建东厦小学金紫校区、长厦小学龙腾校区以及扩建桂花小学、杜鹃小学;龙湖区投资1.6亿元新建龙湖区亿信小学、金阳小学大悦校区;潮阳区投资1.1亿元新建凤田初级中学、溪边小学、新桥小学、桶盘小学、屿南小学和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潮南区投资0.8亿元建设潮南区职教中心二期工程,投资0.8亿元改扩建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

  在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汕头市教育教学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100%的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学班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中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比达94.38%,建成智慧教室361间,创客创新实验室127间,远程录播课室389间。

  4.改革创新,提高治理能力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汕头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完善教育决策机制,注重科学管理,加强教育督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汕头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全市学校100%实现“一校一章程、一校一法律顾问”。开展依法治校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市有“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1033所,达标学校占比达96.5%。有50所中小学被评为“汕头市依法治校示范校”,51所中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激活教育内生动力。汕头着力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格局,以督政推动政府履责、以督学推动学校发展、以评估监测推动质量提升。全市以区县为单位,合理设置督学责任区,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选派责任督学,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18年,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区,走在粤东西北各县区前列。龙湖区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林喆介绍,2019年,龙湖区组建了一支由园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职督学队伍,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

  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借助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指导各区县准确掌握教育现状,找准问题及其原因,积极探索推进质量检测结果应用。2018年,金平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实验区。2019年汕头市教

  育局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所有区县都被评为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汕头积极实施“强師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细分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汕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以“高端型”培训为抓手、“普及型”培训为重点、“校本型”培训为基础,开展市级培训项目。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开展教师、校长分类、分层、分科培训。

  以濠江区为例,近几年,该区全面实施“教师大培训,素质大提升”工程。2016—2018年,区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教师年培训经费分别为226万元、297.8万元、413万元。不断加大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培养力度,致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教育教学领军人物。2017年,濠江区在汕头市各区县率先建立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区教研室分工合作,联动开展教学教研管理工作。2019年,濠江区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科研部门,在全市第一个启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人才公寓建设,占地30亩、总投资3亿元。

  据统计,2012年,汕头实施“强师工程”以来,教师参加全员培训超过35万人次。近年来,委托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系列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校(园)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学科实验员、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干部等,取得良好成效。

  在实施“走出去”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请进来”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一批省内外专家学者讲学,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效益。近3年,共邀请86名专家莅汕讲学,约2万人次教师参加培训。

  2.名师引领,发挥辐射作用

  组建汕头市教师工作室,全市60个教师工作室,立足基层、立足课堂,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2018年项目被市委列入高端人才发展支持计划。这些工作室逐步成为汕头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和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地”。

  郑烁名教师工作室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个省级中职名教师工作室。这个位于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室,2018年11月挂牌成立后,不仅承担了来自河源、陆丰、紫金、江门、湛江、东莞等地的10名全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集中研修的任务,而且承办了汕

  头市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以及汕头市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选拔赛和选手集训活动,为中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搭建了平台,受众达2000多人。

  2020年抗疫防疫期间,工作室开展“‘疫’路同行,导学护航”行动,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搭建直播室、举行线上教学教法研讨和线上集体备课,开展线上课程导学20门,覆盖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各专业,举办线上教学活动共104场次,线上教研专题培训14场次。

  近年来,汕头坚持聚焦“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传授高效教学方法,传承适用教学经验”的主题,开展了“名师大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并结集出版发行了《汕头市中小学名师优课教学案例》丛书。

  目前,全市4500名教师获得高级教师职称,15名教师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21名教师被评为新一轮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各有2名、8名、19名。

篇五: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卷首

  JUANSHOU打造区域教育髙质量发展新样^

  态j口

  +

  样板2017年2月以来,新样态学校联盟不断发展壮大,全国很多市县、学校都大力推进“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杭州湾区南岸、处在宁波都市圈的慈溪市锚定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适时提出“一体两翼”

  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力图通过教育改革创新和教育资源扩整,全力推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建设。全市的新样态学校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扎实实践,也获得了突出的成效。在我看来,以下几点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一是重视党建工作,净化教育生态。进入新时代,区域教育治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慈溪市通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铰紧压实“四责协同”的链条等举措,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格局。在此框架中,慈溪市率先试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综合来看,慈溪市的党建工作不仅提高了广大干部教师守初心、担使命、强

  教育、谋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党建品牌和模范支部。更重要的是,在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环境下,不仅让各种制度合理实施,加强了对教育系统小微权力运行和办学负面行为的监督管理,也推动了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纠正了许多不良教育行为,全市教育生态得到进一步净化。二是整合优化资源,调整教育布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会影响到教育格局,最

  终也会影响到主要目标的达成。慈溪市不仅考虑到了调和内部资源,也不断开发外部资源。在内部资源的处理上,针对公民办学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慈溪市通过优化整理资源配置,保证了公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慈溪市积极打造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推行“智慧云课”,完备和拓展教学资源。在外部资源的管理上,慈溪市积极开展与高校、企业以及其他城市合作,开拓教育课程资源,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同时,通过深度参加教育脱贫攻坚,输出教育品牌和经验模式。三是实施改革创新,改善育人模式。慈溪市推行“全人生教育”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在德育上注重知行统一,强化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广大未成年人文明素养。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检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效运行心理危机预警、处置、干预与转介制度。关注美育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戏剧比赛、书法展、乐器比赛和舞蹈比赛等,来正确引导美育的发展。注意改善劳动教育,精心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引

  导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此外,慈溪市致力于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个体特色化、群体多样化为导向,推进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关注特色学科基地建设,强化特色课程群建设,推动课程具体实施。四是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教、依章办学,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使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优化与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慈溪市建立健全以教育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的教育治理体系,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有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建立多层级教育治理机制,鼓励学校开放办学,形成家长、社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提升学校办学治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让教育回归本真。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寄望于各地继续推进新样态学校建设,促使区域教育走上优质均衡发展之路。(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员)学生道德实践、状况,

篇六: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致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专访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高群

  丁锐;杨亦婧

  【期刊名称】《职业》

  【年(卷),期】2015(0)1【摘

  要】目前无锡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在校生达21万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为无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深入解读无锡市职业教育发展“密码”,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高群,他详细介绍了无锡市职业教育特色,并就无锡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内涵建设、财政支持、与社会的互动等方向做了详细解答。

  【总页数】2页(P10-11)

  【作

  者】丁锐;杨亦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无锡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无锡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浅议

  [J],章永刚

  2.无锡:致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J],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J],无

  4.江苏省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省锡山电子职业高级中学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锡山分校[J],5.江苏省援藏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和拉萨墨竹工卡县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七: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第37卷第05期2019年5月数字技术与应用DigitalTechnology&ApplicationVol.37No.5May2019期2019年第05应用研究DOI:10.19695/j.cnki.cn12-1369.2019.05.67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徐强(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南京210002)摘要: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民对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也在提升。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发展是文化、艺术等软实力提升的关键,也是技术、科技等硬实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因此,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入和研究,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关键步骤。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项目之一。通过构建区域教育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区域内教育数据的统一管理,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规模和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教育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5-0131-010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其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信息化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是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方向之一。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用系统和功能逐渐完善,并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积累相关的数据。但是,目前的区域教育数据中心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动力不足,区域教育数据管理的效率较低,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影响着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对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的研究,探讨相关的应用。在教育数据中心,有些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交流和分享,为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带来较大的阻碍。在教育数据中心身份认证功能设计中,可以坚持‘一个中心’的原则。通过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将各个教育系统邮寄联系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分析,推动数据中心平台的完善。1.3管理体系的完善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不仅需要重视各个系统之间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要确保管理体系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教育数据中心有效运行的关键。在机制建设中,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接着,根据顶层设计完善系统中的规章和制度,以推动数据中心的有效运行。数据中心建设完成之后,管理体系所面临的任务也更加复杂。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各个系统与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需要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工作制度进行工作,避免出现失误。例如,在上海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其实行两套管理体系,以推动数据中心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其中,两套管理体系分别为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和机制管理体系。不同的管理体系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管理的效率。1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应该包括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体系建设。1.1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是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流转、储存等内容的基础。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是为了打造教育信息化。在建造的过程中,其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集成,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数据信息的沟通。数据中心建设需要满足不同的设备需求,其中包括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数据库中身份的统一认证等。以上海的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为例,其通过应用系统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源,并将其置于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之后,获得较为客观的教育信息,完成信息的展示,并未教育决策和分析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关键是进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分层设计和主体的分类。数据仓库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业务系统的需求。通过数据体系的分层,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数据中心的完善。数据仓库主题的分类主要是基础仓库和业务仓库。基础仓库和业务仓库之间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数据的提取,从而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应用探索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是通过各种应用实现其作用的发挥。在区域教育中,老师、学生、学校等通过一系列的应用,享受教育数据中心的服务。而区域教育书数据中心也通过应用获取教育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在教育数据中心应用探索中,应该专注于有价值的数据应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2.1数据应用的技术路线在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的应用探索中,实现数据应用的技术路线是其中关键的内容。应用实现的技术路线包括建立数据仓库、确定数据控制访问、完善构建管理,以及数据的聚合分析和可视化。1.2统一身份的认证在上海的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中,多系统并行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区域教育信息化中各个系统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例如,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各个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都有一定的不便。再者,各个系统之间的登陆和认证的方式不同,会给用户带来困扰和安全隐患。2.2一站式信息服务区域教育数据中心中,一站式信息服务是数据应用的内容之一。在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中,能够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功能,其包······下转第201页收稿日期:2019-04-06作者简介:徐强(198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区域数据中心建设。13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李贤任岩:临床检验系统LIS在医院信息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统LIS还能够有效整合原有单独的仪器设备系统,让各个系统在工作中实现高效率化[5]。2019年第05期3结语总之,在医院管理工作和检验工作中应用临床检验系统有较大的便利,如今此系统也已经成为了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临床检验系统的实际应用程序还需不断加强,让临床检验系统去服务更多的人,也让LI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共享。参考文献[1]孙福钊.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04):813-814.[2]李强,徐子奎,王艳.浅谈临床检验排队叫号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7(10):148.[3]周梅娟.临床检验系统LIS在医院信息安全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网络空间安全,2016(Z2):107-109+117.[4]陈文娟.临床检验系统LIS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体会[J].信息化建设,20165):257.[5]涂静.浅析临床检验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391+394.ApplicationofLISinHospital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LIXian,RENYan(JiningFirstPeople"sHospital,JiningShandong272000)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networktechnologyinourcountry,theconstructionof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isalsodeepening,Nowmedicalinstitutionsgraduallybegintoattachimportancetoclinicallaboratorysystem,andthissystem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hospitalinform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clinicallaboratorysystem(LIS),studiesandanalysestheapplicationofLISin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Keywords:clinicallaboratorysystem;hospital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applicationfunction······上接第131页括学生档案袋、老师档案袋,以及一校一表等。一站式信息服务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例如,在学生档案袋中,存放着学生的学习信息和成长信息。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再者,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对学生评价的手段也更加全面化,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外,建立教师的专业档案,能够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进行专业的评价。数据中心建设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事业的规划。划。利用数字阅读,能改善学生的阅读效率,体现教育的人性化。3结语信息化教育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区域教育数据中心建设,能够对教育实现数据化的管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的支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其将教育服务的均衡化起到推动的作用,实现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徐鹏,王以宁,刘艳华,张海.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2.3主题分析《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区域教学数据中心的主体分析主要是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6):11-17.包括学习者行为分析、数字阅读分析等。学习者行为分析是利用智能[2]莫淑坤,韩竞,尹飞.内蒙古数字化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路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95-101.数据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模型分析,并问学习者提供有关的学习预测和建议。例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利用学习者行为分[3]贺志强,韩政涛,贺龙祥.教育资源建设平台的发展与展望——从析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指导,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单机版资源库到校园网资源管理平台、再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平数字阅读分析能够帮助决策者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04):67-72.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RegionalEducationDataCenterXUQiang(NanjingQinhuaiDistrictTeacherDevelopmentCenter,NanjingJiangsu210002)Abstract:In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country,people"sawarenessandattentiontoeducationisalsoincreasing.Foracountry,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isthekeytothepromotionofsoftpowersuchascultureandart,aswellastheimportantcoreofthedevelopmentofhardpowersuchastechnologyandscienceandtechnology.Therefore,increasinginvestmentandresearchinnationaleducationisthekeysteptorealizethetaskofnationalrejuvenationinChina.Theconstructionofregionaleducationdatacenterisoneoftheprojectsin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informatization.Throughtheconstructionofregionaleducationdatacenter,wecanrealizetheunifiedmanagementofeducationdataintheregion,improvetheexistingeducationmodel,enhancethescaleandlevelofeducationinformatization,andrealizethefurtherdevelopmentofeducation.Keywords:regionaleducation;datacenter;construction;educationinformatization20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八: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且听宜春教育大伽怎么说!

  “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其实就是历史的回归啊,宜春在历史上就是赣西区域的文体教育中心!现在想办法回归到这个中心,既是历史的回归,也是发展的前提。老实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啊……”宜春市教育局原局长李谟清饱含深情地感慨引发现场教育界专家共鸣。

  教育中心教育专家座谈会”在宜春市委宣传部召开,来自宜春教育界的大伽们齐聚一堂,对宜春教育当下面临的热点、难点及未来发展方

  如何做大做强宜春教育?8月28日下午,“打造赣西地区的文体

  向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川

  宜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发展战略是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定位是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为我们建设美丽宜春

  决胜全面小康,确定了目标,选择了道路。

  全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教育中心

  的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多、难度最大,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也是最好的。国家政策、人民对教育的期盼等都为我们重新打造赣西区域教育中心提供了机会,这是教育战线推进宜春市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教育界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尽快谋划教育中心的建设战略方案,尽快找准实现战略目标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找准我们的优势,发扬优势的同时要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予以解决,市教育局要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建议,就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做出一个系统的安排。

  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小处着手。要在三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中心这一目标,做一些优化调整。

  要建设好这个中心,关键在人,关键在教师,重中之重是要建立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要抓好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使他们热爱教育

  。老师要为人师表,真正获得社会的尊重,社会则要尊师重教,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听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感觉大家对宜春的教育充满期待,对市委市政府建设文体教育中心期待很高,对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真正抓好寄予厚望,感觉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不均衡、投入不足、超大校和大班额问题、教师队伍不稳、管理不到位、教师待遇、教育改革创新、校建成本太高等等。

  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和信念,市委市政府把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这也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提出的要求也很高。新的三年行动计划,教

  育部门如果这三年把这38所学校建好了,我相信中心城区的教育一定会得到根本改变。请市府办牵头,就教育产业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

  展做专题调研;市教育局就打造文体教育中心提出方案,请专家讨论调研;三年行动计划发出后,市教育局要加强调度,把今年要开工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移交到市府办,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参考其他地方的做法,尽快予以解决。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玉平

  ●宜春中心城区要做强做大,首先要“聚人气”,要通过产业吸纳人、文化聚集人、健康留住人、环境稳住人、生活吸引人。

  ●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果把所有问题推给政府,压力太大。目前我市经济总量还不是特别强,只能尽量去扶持重点,形成品牌,选好重点,带动一方,打出特色影响一片。

  ●希望实现校企对接,资源共享。比如宜春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目

  前闲置,能不能拿给宜春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专家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宜春学院党委书记

  肖华茵

  ●宜春学院作为本科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建议宜春幼儿高专放到中心城区,把幼专与职院的师范类合并,成立宜春师范学院。

  ●把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医学专业脱离出来,组建宜春医护高专。

  ●把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校、机电专业与省轻工技校合并,成立技师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剩余的其他专业依然保留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牌子。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后,把宜春一中搬至现职院所在地,也可依托职院现有师资力量办新型老年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利用现有条件探索教育教学发展新路。

  ●让非遗走进生活,走进校园。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宋晓文

  ●打造赣西教育中心,重要的是加大教育内涵建设,重点抓好校风学风。

  ●除了发展教育行业,还要发展相关教育产业。

  ●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实施人才回归工程。

  ●要进行分类、错位发展。

  ●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二级学院混合制办学。

  宜春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姚世贵

  要优化环境,确保规范的法律地位;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校长办学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同时提高服务意识。

  第六届省督学、市教育局原局长

  李谟清

  统筹协调好市本级与中心城区四区(袁州区、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教育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人口倍增计划和产业发展升级,尽快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学校,千方百计化解大班额,让所有适龄儿童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倡导读书、崇文的良好风尚,在用活用好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机构上多下功夫,积极推进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

  宜春中学书记、校长

  陈少平

  ●现中心城区的教育容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没有缓解,老师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要建立一支忠诚担当、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校长队伍。

  ●希望政府能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

  ●音体美、心理健康、书法老师配置结构有待加强。

  宜春三中校长

  胡永红

  根据市政府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心城区3年内要新建38所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一批学校。建议由市政府统筹中心城区中小学

  幼儿园规划、投入、建设,把中心城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作统一规划、投入、建设,真正实施“交钥匙”工程,实现市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宜春市袁州区教育局局长

  易绍连

  当前中心城区教育结构较完整,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有影响力的职

  业高中与职业中专,导致普职比严重失调。建议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由市区合力打造,依托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成熟的办学模式,策应宜春产业经济的发展,在经开区新建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承担全日制的职业教学与各部门的短期培训任务,服务宜春经济发展,为园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将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打造成能覆盖整个赣西地区,在赣西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职业学校。

  宜春四中书记、校长

  万启云

  集团目前在宜春已完成投资逾7亿元,建成运营9所教育机构。教育是民生大事,针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希望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扶持与关心。例如招生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将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各县市区招生计划,允许学校向社会自主招生、跨地区招生;民办学校收费实行自主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政府支持民办教育创办优质初高中,与公办重点中学同享优秀生源政策扶持;政府支持民办职业教育中心发展,市教育局每年将各县市区中学完成职教招生情况纳入学校领导考核内容。

  昌黎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军耀

  宜春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高中、初中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百树教育有义务承担更大责任,可以通过PPP模式,继续加大对宜春中心城区教育投资,建设和管理。

  宜春百树教育集团董事长

  闵洪根

  ●对民办学校给予一些定向政策支持或者荣誉上的认可。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分配固定名额给民办学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有民办学校负责人,使他们有机会建言献策。

  ●政府出台政策解决民办学校师资稳定的问题,民办学校从教五年以上的教师,考试考核合格,定向给予事业单位编制。

  ●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申请上级公办学校同样的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于教师成长和老师医保、公积金。

篇九: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赣州市出台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实施方案重点塑造一批教育独特品牌”等19则

  作者:陈小兵等

  来源:《江西教育A》2019年第03期

  赣州市出台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实施方案

  重点塑造一批教育独特品牌

  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是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近日,赣州市政府出台《赣州市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实施方案》,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等四大类重点教育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全力塑造一批独特教育品牌,助力建设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教育中心城市,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战略。

  该方案结合赣州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阐明了总体思路和“两个目标”,为赣州市教育发展明确了行动纲领。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赣州成为全省区域性教育中心格局基本形成,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教育短板加速补齐,教育开放逐步扩大,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远期目标为:到2035年,教育主要发展指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巩固提升,满足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的高中阶段教育和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该方案还明确了四大类重点教育任务: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建设优质教育名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铸就区域工匠摇篮;内涵发展高等教育,构筑人才培养洼地;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打造教育改革样板。(陈小兵)

  吉州区委书记朱谋俊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记者

  雷杰能)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19年2月15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教育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一周年,邀请教育部教师司和有关省市的负责同志,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的代表和基层学校的代表,共同为大家介绍一年来工作的进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总体情况,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委书记朱谋俊,广东省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肖起清,四川省马边县建设乡光辉中心校校长李学梅介绍经验和做法。

  朱谋俊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吉州区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经验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南昌航空大学顺利完成公车改革

  根据省车改办拖车工作安排,2019年1月23曰上午,省车辆报废公司来南昌航空大学上海路校区车库拖车。这次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南昌航空大学共有16台大小车辆参改。从1月10日起,南昌航空大学后勤处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分批组织车辆上交,截至1月23日,最后6辆“取消公车(大巴)”上交完毕,为期6个多月的该校公务用车制度“取消车辆”上交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漆

  明)

  江西交通职院创业孵化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记者

  王锋旗)近日,经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财政厅和江西省税务局等部门认定,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孵企业江西驱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获得政府扶持奖励资金20万元人民币。这是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的又一突破,标志着学院创业企业正式迈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也标志着学院双创教育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了“郑卫华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团队,着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积极扶持學生在校创办企业,免费提供实践教学和技术培训服务,着力提高创业企业科技研发水平,帮助在校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信丰县强力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

  (通讯员

  林英良)近年来,信丰县教育局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理念,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工作品牌化为抓手,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初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均衡发展、齐头并进。

  为使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抓出成效,信丰县教育局党委划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起跑线”,立起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责任状”,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责任体系。

  信丰县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标准化验收,形成全程跟踪指导、定期分析、情况反馈、督促检查、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切实把项目“计划书”转变成党建工作“成绩单”。各直属党支部(党总支)开展“晒一晒、比一比”活动,晒各学校特色做法,形成既抓学校党建工作,又抓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使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标准化、全域化、一体化推进全系统党建示范点建设,形成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辐射源”。

  樟树市教育局开展走访援疆老师家属活动

  2月3日,樟树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聂水星在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走访了该市援疆教师——樟树市蛟湖初中电教处副主任易利群老师的家属。

  在易利群家中,聂水星与其爱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易利群爱人的生活、工作情况,对其支持丈夫援疆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随行走访人员要多关心易利群家人,及时为其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受聂水星委托,樟树市教育局人事股及监察室负责同志亲切看望了金丽华、黄声龙、肖根芽三位援疆老师的家属,转达了组织对他们的谢意,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李友元、金锋华)

推荐访问: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 区域 打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