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8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2: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村产业发展规划6篇

  村产业发展规划6篇

  村产业发展规划(一):

  一、基本情景:

  xx河村是地处赤岩镇最边远,自然条件较差的一个贫困村,现有十个村民小组,423户,1418人,由原蒿坪、金坪山、付家坡、低房、岭沟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白河县相连,南与双河口村接壤,西至天宝寨、马保村,北与金寨镇交界。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是首批被省确定的贫困村之一。目前全村有贫困户203户,561人,通村水泥路沿河而过,现已修通三条到组路,都是土路,一遇风雪天气就无法通行。低压网改,只改到各组的中心点,边远村庄院落未改到位。饮水工程,近几年靠老百姓投资投劳,水利局扶持水质,修了两处小型水塔,沿河道解决了近百余户饮水问题,全村还有20%农户饮水问题尚未解决。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烟草、蚕桑、畜牧,粮食生产为主。截止2013年底,全村种粮面积2450亩,产量412吨,劳务输出约300余人,收入近600万元,种烟350亩,产值25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

  二、产业布局

  (一)烟草以四组、十组为主,二组为辅,每年种烟350亩以上,收入近80万元,其中二组种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眼光、气候、土质,技术基础都适宜烟

  草的发展。但由于交通不便,导致肩挑背驮的实际困难,至今未能解决烟草路,该组农户纷纷放弃种烟,致使近年来烟草面积不断下滑。

  (二)蚕桑生产分布三、四、七、九组,在2009-2012年发展量高达300多张,但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整户外出,放弃了桑园管理,造成发种量有所下滑。

  (三)劳务输出,因受自然条件影响,部分组基本上都以外出务工为主,劳务输出全村约300余人,收入近600万元。

  (四)畜牧养殖业,在2008-2009年间,我村有6户建立了养猪场,但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起伏不稳定,造成此刻无专业户。可是我村发展畜牧养殖还是有必须的基础,对猪、牛、羊、鸡的大力发展有必须潜力,有待进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技术培训,扩大规模。

  (五)茶园建设,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以五、六、七组每组连片100亩,全村到达500亩。

  (六)中药材,计划在两年内以一组、三组、八组为主,发展丹参和其他中药材,面积达200亩,基本构成组组有产业、样样有规模。

  三、当前群众所期盼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水泥路、因2012年夏季我村遭受了百年不遇自然灾害,通村水泥路部分路段遭到毁灭性破坏,在上级各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恢复。由于受毁坏的程度大,资金不到位,造成了水泥路断板、裂缝、塌陷,导致大小车辆无法通行和无法维修的现状。

  2、十组的烟路又是与白河接通的跨县路,里程4公里,四组的道路2公里,总计6公里需要硬化,保证雨雪天正常通行。

  3、通组路,我村二组是全村发展烟草最适宜的组之一,烟草面积能到达150亩以上,群众进取性很高。近几年来群众多次提出强烈要求解决通组路,由于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有待尽快落实。里程2公里,预计资金20万元左右。

  4、便民桥,三组农户分布在一河两岸,阴坡居住的农户占40%,一遇河坝上水,学生无法上学,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初步预计资金4万元左右。八组要求解决通组路心切,自行组织筹劳筹资已修通1.5公里道路,但由于道路便民桥工程量较大,预计资金约6万元左右,此刻是路、桥不通,已修的无通用价值。

  5、移民搬迁已实施数年,根据国家整体推进原则,能人进镇、富人下山的思路,我村已有30%的农户改善了居住条件。但近年来由于到镇集中安臵房价地基昂贵,价格太高,农民又不愿意远离土地,制约群众想改善居住条件又无法解决。现农户强烈要求、期盼在本村范围内解决移民开发点的问题,根据本村实际,加强力度,尽快解决。

  6、低压网改,十个中心组基本都整改组中心点,由于山大人稀边远院落,全村大约有10公里未改到位。原金坪山、付家坡、低房三点变压器需要更换100伏安以上,有待进一步协调,以解决边远农户电力不足问题。

  7、饮水工程,近几年全村仅在沿河道建了两座小型水塔,水利部门只解决扶持水质,农户投劳投资,解决了近100余户饮水问题。山上组、院落饮水问题应及时地进一步规划、分期实施群众饮水难的实际问题。

  四、我村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明显,大多数群众思想比较开放,发展产业各组都有自我的潜力和基础,能进取主动地配合镇村工作,盼望脱贫致富的愿望较强。

  2、劣势也是村上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意勤劳干活的人增多,本来自我能解决的问题,都要

  靠上头的扶持,种地干活的人也少了,讲吃喝、贪图享乐的人多了,异常是个别好逸恶劳的户享受低保和得到各种扶持,产业啥都不抓。本来比较勤劳的人看到此类情景,也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地制约了我村的经济发展。其次是技术资金缺乏,比如在养殖业方面等,还有部分居住在高山的贫困户,投入很多资金修路是不贴合现实的,如何引导下山居住,靠什么方式生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

  五、抓好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本次扶贫工作未契机,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一次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治贫先治愚,教育贫困户拜托等、靠、要的懒惰行为,让他们懂得现实真正的脱贫致富,单靠国家的扶持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改变思想观念,致富要靠自我勤劳的双手。

  2、结合本村实际建立相应的扶贫机制,使每户扶贫户都有一个相应的包抓帮扶人,至少要有一个脱贫致富项目,由帮扶包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用扶贫致富事例引导群众进行发展。

  3、村委会要定期召集贫困户到村上理解农技知识培训,请求帮扶单位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授课,并到户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使每个农户真正掌握一至两门农业科技知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4、为扶贫项目实施工作打好基础,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首先要将全村的扶贫人口和扶贫户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出来,准确掌握各户家庭的实际状况,制定帮扶措施。二是要谋划全村扶贫工作的总体方案,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分类排队、分类分期帮扶。同时加强与县驻村单位和扶贫工作相关单位的衔接力度,加快我村发展规划编制,早日研究制定扶贫工作计划,进取争取相关扶贫政策,加强和相关帮扶单位的联系,进取争取扶贫项目落实。

  村产业发展规划(二):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景

  有个xx自然庄,xx个村民小组,xx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供给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进取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

  进取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经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提高,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团体项目

  今年,在原先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团体经济,提升村团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村产业发展规划(三):

  ++镇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处,全境由东向西走向的流岭山脉、东南—

  西北走向的胡岭山脉和南北走向的西岭山系错综相交而成。牌楼河、八里十河、寺坪河三条河流纵贯全镇,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镇。++镇15村162个村民小组,4238户,15731人。全镇平均海拨950米,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400—660毫米。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是山茱萸、核桃、魔芋最佳适生区。按照全镇经济工作总体部署,结合“一村一品”近几年来的发展实际,现制定++镇20xx年度产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畜、药、果、劳”四大产业为重点,按照“畜牧抓发展,林果抓科管,劳务抓培训”思路,坚持“多业并举,一业突破”的方针,采取“抓大户、建小区、抓协会、建基地、抓科技、提效益、抓营销、增收入”的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核桃、山茱萸、劳务输出产业,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走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之路,全面推进我镇产业发展,尽快让产业化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

  二、目标任务

  以华茂鸡、生猪养殖、中药材、林果业、劳务输出为重点,建基地、圹规模、提效益、促增收,围绕“打造优势、唱地方戏、走特色路”工作思路,与华茂公司、丹南富源药材专业合作社等

  公司、社团合作,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供、销做保障。

  规范林果基地建设,建成百亩良种山茱萸采穗基地,完成万亩山茱萸科管,千亩核桃建园,构成千亩板栗、千亩核桃和万亩山茱萸基地建设。建成白桑塬村千头育肥猪场,东沟、常路、牌楼河、银洞散养鸡基地,建大棚到达15棚以上,全镇发展魔芋3000亩,良种核桃建园1300亩,种植中药材2000亩,建成4个村的树型金银花基地。劳务输出到达6500人以上,创收入6800万元以上。

  1、山茱萸产业规划。

  加大协会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结合党建载体促进协会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农民协会功能。继续抓好“寺坪牌”山茱萸品牌推介工作,抓营销队伍建设,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销售业绩。进取邀请县以上林果专家加强林农科技培训,全年培训12场次,受训群众1000人次。进取联系县林果站加快启动山茱萸采穗园建设项目工程。白桑塬村标准化建园500亩,科管3600亩;石庙村标准化建园300亩,科管1350亩;龙嘴村科管1200亩。

  2、核桃产业规划。

  加大协会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加强林农科技培训,全年12场次,受训群众1000人次。进取联系县林果站加强优质核桃高接换优培训,实现寺坪村、赵塬村高接换优4000株。

  寺坪村标准化建园500亩,新发展50亩科管1350亩;赵塬村标准化建园300亩,新发展100亩,科管1000亩。

  3、魔芋产业规划。

  魔芋在++镇是个新兴产业,以赵塬村、东沟村2010年发展魔芋基地为基础,开展教育培训互动,继续提高魔芋种植面积,辐射带动1000亩以上的魔芋种植。

  4、药业产业规划。

  在做好传统产业山茱萸、核桃科管的基础上,每村发展集中连片丹参等同类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连片面积至少50亩以上,由农综站组织至少培训6场次800人以上。抓住麦忙过后的机会,拟建树形金银花基地300亩并逐步扩大规模,规划在3至5年内成为我镇另一个主导产业,另一个增加群众收入的亮点;

  5、畜牧产业发展。扩大畜牧小区建设,加快花园银洞散养鸡基地建设,在入秋前引进仔鸡;力争东沟村建华茂大棚鸡10个以上,加快白桑园村千头养猪场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出栏一批,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

  6、劳务输出产业规划。进取抓好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培训6次以上,提高有组织外出劳务人数,努力转变务工工种,提高务工人员工资,增加农民收

  入,力争年底劳务输出人数到达4000人。

  7、以百万亩油松林为依托,以金狮谷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倾力打造金狮谷这一++镇生态旅游品牌,全力营造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镇,休闲观光的旅游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力推进。镇上成立了“一村一品”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一村一品”发展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和检查考核。实行科级领导联系帮扶村支部制度,按照每个示范村和推进村由一个工作队驻村包抓,发展一个环境无污染、产品无公害、生产有规模的主导产业,构成一个有商标品牌的主导产品的总体要求,成立15个工作队,由副科级包片领导带队,把“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年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2、因地制宜,制订规划。镇上抽调骨干深入全镇15个村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产业现状、工作基础、发展潜力等实际情景,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把发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扶贫开发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选择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制订贴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

  3、发展大户,示范带动。农村经济靠能人带动。我们把发展产业大户作为

  扩大基地规模、发展“一村一品”的突破口,采取“市场引导、群众自愿、政府扶持、试点示范、各方支持”的办法,培育了一批“敢为人先、科技领先、高点起步、规模发展”的产业大户,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强化服务,科技支撑。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产业健康发展供给了有力人才保障。以示范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

  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名、特、优品种、高效实用栽培、无害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优质良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优质农资普遍推广。建立了“一村一品”科技指导员和农业“110”科技服务制度,制定无公害粮食、山茱萸、核桃、洋芋等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引导广大农民进取生产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

  5、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进取争取项目。实施十大惠民工程,进取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对产业发展示范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进取性。

  6、典型示范,宣传发动,建立“一村一品”发展引导体系。发展农村产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有群众基础、有发展潜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培育扶持。将涉农项目有效整合,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经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

  争力强的专业村,努力培育一批示范辐射效应明显的发展典型。加大对“一村一品”的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营造一村一品发展良好环境。

  7、培育新型农民,开拓市场,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诚信意识,进取消除不良舆论,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的参与和发展

  村产业发展规划(四):

  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8]1号文件精神,7月份为全县产业发展推进月。为使xx村产业帮扶更上一个台阶,我帮扶工作队认真对照《关于推进龙头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的服务态度通知》和《关于开展贫困村项目覆盖“清零”行动的通知》主动联系乡党委政府,向牵头单位汇报xx村目前产业发展的情景,根据xx村产业发展的实际展开如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移民局“家庭副业精准扶持”项目。

  “家庭副业精准扶持”项目是移民局2015年在古楼乡烈溪村整村推进的产业扶持项目,当时投资15万元对烈溪村新养的畜类、禽类和新种的中药材、小水果进行补助,此项目主要是根据群众种、养的规模进行奖补,主要目的是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动力,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2017年烈溪村与三青村和蒙棋村合

  并为xx村后,按照原方案移民局又相继投资20万元对三青片和蒙棋片实施“家庭副业精准扶持”项目,此项目共补助受益贫困户70余户170余人,最高补助4000元,最低补助200元。

  二、迅速跟进村团体经济收入“光伏发电”项目。

  xx村是2017年退出村,去年纳入“光伏发电”序列,年底也有了5万元的团体经济收入,但我工作队在侧面了解到“光伏发电”收停的消息,我工作队立即前往发改局和扶贫局咨询情景。扶贫局表示光伏发电已并网,正准备验收,发电产生效益后根据产生的效益分红。

  三、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与党委政府研究“扶贫车间”项目落实。

  我工作队收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8]1号文件后,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并及时与政府沟通,向牵头单位汇报,牵头单位移民局表示支持村“荷馨生态种养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带动部分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务工的形式增加收入;另外,乡党委政府已对xx村进行了扶贫车间务工人员的摸底,准备引进外来企业在xx村建立扶贫车间,具体由政府和村委实施,xx村已报名47人其中贫困户13人。

  四、与党委政府一齐研究落实“产业清零”行动项目。

  在产业“清零”行动中,我工作队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政府表示已向县产业扶贫办提出了设想、制定了规划、拿出了方案,其想法是依托坐落在古楼乡的“湖南省龙马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对xx村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式委托帮扶,期望能够得到上级的支持。如果项目得到批复,将彻底完成xx村97户300人的产业扶持目标。此项目由政府主体实施。

  五、开展产业扶贫宣传。

  政府与帮扶工作队以上门宣传、展板、产业扶贫基地展示牌和立碑的形式加强产业扶贫宣传工作,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和验收。

  村产业发展规划(五):

  ××区××镇某某村民委员会

  ××镇某某村产业发展规划

  (20xx-20xx年)

  为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我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

  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我村将集中精力,加大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礼貌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强禽畜、攻林特、带旅游、兴工贸”发展思路,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景

  某某村位于××镇北部,距离镇政府×公里,东临××河,西接××村,南与本镇××村交界,北与本镇××村接壤。全村版图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个村民小组,×户,农业人口×人,主要居住在×个自然湾,劳动力×人。共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林面积×亩,水面×亩。××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本村特点,从

  本村实际出发,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实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生态和谐,全面发展。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3、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业,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经验和项目返乡创业,增强自我发展本事。

  4、科技为先,合作经济带动的原则。切实把加

  快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途径。按照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经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引进示范和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改良、节本增效、产后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

  效利用等重点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以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对本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强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服务功能。

  5、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适度整合项目资金,适当集中物力财力,向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

  三、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到20xx年基本实现主导产业构成规模,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两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村农业

  经济总收入到达2200万元,农民人年均纯收入11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5%。

  ——主导种植业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进取引进优良品种,稳定优质水稻、优质“双低”油菜等主导产业作物的种植面积,到20xx年优质水稻和优质“双低”油菜分别为×和×亩。

  ——养殖产业不断做强禽畜产业,按照政策扶持、能人带动、转变饲养方式,新建土鸡养殖基地1个,新建养殖水面150亩,到20xx年使全村土(肉)鸡、蛋鸡年养殖规模到达80000只。开发沿河荒滩发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养殖面积到达300亩以上,并逐步实施猪-渔循环养殖模式。

  ——特色产业进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村农民有多年种植××历史的优势,经过某某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逐年扩大优质××面积,到20xx年种植面积突破600亩。

  ——劳务产业认真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0人次,不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做到户均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年输出劳动力380人,实现劳务收入380万元。

  ——合作经济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主导产业和劳务产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方法,鼓励支持能人,依托市场、基地,多形式、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培植种养植业和劳务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

  四、基础设施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硬化组-组共2.5公里的生产道路,解决以上×个组群众

  生产条件差的实际困难问题。

  2、新建机耕桥座,其中××湾1座、××湾1座、××湾1座、××湾1座,为产业发展供给便利。

  3、新建送水渠共2500米,为畜牧业、种植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争取项目投资整修优质水稻、油菜生产面积所需的排、灌两用水沟6000米。确保沿河5个组750亩耕地抗旱和防汛安全。

  5、扩大建设土鸡养殖基地20亩,配套建设300米道路和低压线路、整平地基、挖通600米排水沟、建1500米围墙、接通自来水管等。

  (二)甘蔗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资料

  从20xx年开始,5年之内将我村××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到600亩,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

  1、兴建装机22KVA的电力提(排)水泵站1座;

  2、兴建水泥送水渠(渠基座高2m、渠槽宽1.2m×深1m)1500m,管渠(直径为600㎜)850m;

  3.基地内2.5m宽水泥生产道路2500m;

  4、通往基地的低压电力线路800米和相关配电设施;

  5、机动防治病虫害器械20台套;

  6、电力喷灌设备20台套;

  7、用于值班照管的房屋及××产业合作社办公用房共120㎡;

  8、用于贮藏××的混凝土调温地窖20口,每口容积为60m3;

  9、育苗专用塑膜大棚600㎡。

  村产业发展规划(六):

  目录

  第一章总则…………………………………2一、**基本情景………………………2二、存在的问题…………………………3三、规划依据与原则……………………4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5五、规划目标……………………………5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5一、村庄性质与规模……………………5二、土地利用规划………………………6三、产业发展规………………………6四、配套设施规………………………五、农房建设规………………………六、环境保护规………………………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提议……………**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景

  (一)地理位置

  划划划划

  **村位于**县南部,**乡境内,东靠***,南邻***,西依***,北接***。

  (二)地形地貌

  ***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四)经济与产业

  ***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洋芋等,经济作物以核桃、柑橘、桃等水果为主,现全村已发展柑橘100亩,核桃100亩,桃80亩,畜牧产业以黄羊、生猪、小家禽饲养为主。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一条,全长4.5公里,红线宽度为4米-5米,为泥碎石路面;现有社道15公里,宽度3.5米-4米。现有3.2公里入户礼貌路。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设有一个变电站,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全依靠井水(红层找水)和使用涧水解决,水质一般。

  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用户极少。

  5、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村有村委会办公室一处、小学一所、医疗点一个,均分布在三社,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六)村庄现状情景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字库村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36112水田8114旱地12812园地小

  计37121果园28125其他园地913林地小计78131有林地58132疏林地2015其他农用地小计12153农村道路115154坑塘水面156农田水利用5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小计8203农村居民点8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56合计6306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分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礼貌路为主的村社路网基本构成。

  5、经济发展分析

  ***村属***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发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乡集镇规划》;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经过有效的措施发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到达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

  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俭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北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则,大力实施“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发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变。

  规划年限:近期:2006年至2010年;远期:2006年至2020年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拆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规范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修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基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构成,主要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标美公路进村、礼貌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用水入户;

  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

  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化进村、礼貌新风入户;

  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发展目标: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字库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字库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

  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第二章**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的发展性质:立足生态优势,以“蔬、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团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字库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村庄人口1380人,远期2020年村庄人口1420人。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2010年,农业用地2756亩(其中耕地140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00亩以内,2020年农业用地3750亩(其中耕地16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1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近期用地远期用地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400162112水田10012114旱地130015012园地小计400105121果园30050125其他园地1005513林地小计80090131有林地60070132疏林地2002015其他

  农用地

  小计15618153农村道路14016154坑塘水面1013156农田水利用6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小计10011203农村居民点10011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4502446合计63066306规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近期用地500亩,远期用地700亩;规划建成柑橘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核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200亩;

  规划建成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牧草种植近期用地300亩,远期用地500亩。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重点:一是蔬菜。建立和发展钟家湾基地,以特色大棚蔬菜为主;

  二是果园。在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建立干、水果产业带,以柑橘、核桃种植为主,发展特色干、水果产业;

  三是养殖。发展五社的黄羊养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养鸡、生猪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劳务。每年劳务输出30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壮大劳务输出产业。

  规划近期黄羊年出栏3000只,远期年出栏4000只;

  规划近期生仔猪年出栏4000头,远期年出栏6000头;

  规划近期小家禽年出栏115000只,远期出栏20000只。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村人均GDP到达9000元,工业生产总值到达9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农业生产值到达6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53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到2020年,村级生产总值到达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农业生产总值到达1200万元,年增长速度为9%,第二产业总值到达2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11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

  以2006年为基础,人均纯收入2100元,按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到达3000元,到2020年到达4200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把**村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主要指标为: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近期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远期控制在0.8%。人均公共绿地到达3.0m2以上。道路铺装或硬化率到达80%,自来水普及率到达100%,农村沼气使用率到达100%,电话普及率到达100%,电脑普及率到达50%。每户建沼气池,合理布局建公厕和垃圾收集点,坚持村容整洁卫生。配套建成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期内100%的青少年完成高中或中等专业学业,65%的劳动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以村道、社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道路等级:村道路分为两级,由村级公路和礼貌路组成。村主要道路宽度6--6.5米,村内组团之间联系的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宽度为4―4.5米,礼貌路宽度为1-1.5米,村公共服务中心均设置停车场。道路建设要到达标美路的标准,做到沟通、路平、坡缓、涵洞通。

  (二)供水工程规划:新建社区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给,用水综合指标按300L(日.人);

  居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保留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汇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明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污水管布置于村道路侧,支管接至每栋建筑物,材料用钢筋砼圆管。

  (四)“三电一广”规划:供电由县城110kv变电站统一供给,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w(日.人),生产用电按2000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规范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

  统。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广播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在村域内适当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川北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古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体现农村自然风景。

  (四)外观上采用川北民居风格,屋顶局部由坡顶进行装饰。建筑风格应坚持其地方特色,建筑宜小体量、低层数,变化丰富,均应采用坡屋顶,与山型地势相协调,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层高不超过3.4米,建筑层数不能超过2层,建筑脊顶坡度按1:2.5计。

  功能组成庭院空间空间界定

  人居环境1、拆除了一些剩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与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打造庭院经济,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能够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砖块铺地。

  风貌特点

  建筑风貌1、立面上设置一些比较突出的实木恒条,给立面上带来突出变化;2、立面白色沙浆抹灰。居住房采用假坡屋顶,一些附属房则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前面的假坡构成呼应;3、用水泥或青石板硬化前面的前坝,并利用木栅栏进行少量的绿化处理。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体现川北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社区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进取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社***地合理安排村委会、村小学、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农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界牌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体现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规划在***、***、***建立三个集中村民居民点,***社***点逐步并入**街道成为社区,并在该社区规划建设敬老院和民营工业加工区。

  (九)村绿地总体布局由多块中心绿地、组团结地、绿化带及各居民点和社区的宅前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村绿地强调突出不一样特色,研究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体现高低错落,营造环境气氛。

  (十)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与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安全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十一)抓住***部门挂联***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

  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环境建公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对共厕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在邓家坡居民点由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经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到达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户户建沼气池,***年突破20口,力争2010年全村普及。

  (三)坚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4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经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室内种植乡土植物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提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本事建设,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农村党建强基工程、榜样工程、接班工程和温暖工程,按照县委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村

  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坚持以“五改三建”为抓手,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条件,优化人居环境。

  本新农村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字库村委会具体执行,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供给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运用“先控制,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期实施”的理念,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篇二: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2018年村级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x村地处秦岭腹地,隶属xxx镇,农业人口63户、218人;三委会9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各一人,党员20名。在册贫困户3户8人、低保户7户21人。耕地面积33.95亩,退耕还林面积747亩,生态林面积5356.5亩。

  二、产业现状

  xxx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又发展

  了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及劳务输出。种植业主要有山茱萸、猪苓等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主要有中蜂、山区黑猪、土鸡养殖,交通运输业主要是游客运送。种植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都是粗放型经营,出售的初级产品,且受市场影响较大,价格起伏不定。养殖业黑猪、土鸡因受秦岭保护法规的限制,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中蜂养殖业现在初具规模,中蜂由于在采集蜜源过程中,有传播花粉作用,对植物的多样性具有较大作用,具有保护生态平衡作用。xxx山区的蜂蜜又叫“土蜂糖”,无公害,具有润肺、养颜等保健作用,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小。

  三、产业规划

  (一)种植业方面

  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扩大猪苓种植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全村猪苓种植面积约200亩),再增加150亩。山茱萸深加工,利用xxx山区擅长酿造包谷酒的优势,把包谷酒泡制成山茱萸保健酒。

  (二)养殖业

  扩大中蜂养殖业,在现有600余箱基础上,再扩大三倍。

  利用我村中蜂养殖业协会,把中蜂养殖业做大做强。联系相关专家,对我村中蜂养殖业专业户进行专业指导,技术培训;对土蜂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值。适当发展山区黑猪、土鸡养殖。

  (三)乡村旅游业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实施营盘梁民俗旅游建设,打造xxx镇旅游知名品牌。拟争取资金150万元(已向县财政局申报),发展我村乡村旅游。着力

  1/2发展我村旅游服务业,提升“农家乐”经营档次和规模。

  (四)电商

  拟发展5户电商,利用我村独有的绿色产品优势和网络平

  台,打造xxx村产品品牌,畅销山区农副土特产品,打破农村增产不增收的“瓶颈”

  xxx镇xxx村委会

  18年10月25日

  2/2

篇三: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岭前镇峪口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发展“一村一品”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会议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科学规划建设,特制订“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峪口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岭前镇镇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312户,1105人。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苹果种植1800亩,人均1.3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5100元,当地苹果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养殖户200户,猪羊存栏1800多头、养鸡3500只,规模养殖户5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300口,初步形成“果、畜、沼”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个,果农协会1个,从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26人,年销果品2000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1-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果产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为指导,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

  次生”的原则,坚持“大量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仅果业一项收入5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

  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提供、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供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积极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大量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2-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二)组织化程度差,市场不规范;(三)品种结构单一;(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1、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入户做工作,通过算帐、对比,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准备从2011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

  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亩;改良树种450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

  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完善渠井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水设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绿化。建设450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3-优袋率达到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优果率从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2、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达到每个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学习技术,学习经验。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头,建设沼气池80口,在现有“果、畜、沼”模式下积极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

  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特别是对老园,以彻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大量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4-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积极推广果袋套袋,针对虫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峪口村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积极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积极参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果农收入。申请注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2013年建成储量2000吨冷库一个,新建两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大

  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100亩。

  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

  -5-四、发展目标: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我村的苹果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苹果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实现我村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

  变,到2014年,经过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种、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园达到1000亩;果业产业覆盖率达到全村的90%,优果率达到90%以上,亩均产值达到8000元;建立中早熟苹果基地,注册苹果商标,修建2000吨冷藏库1个,300?果品展销厅2个,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力争使峪口村苹果生产水平到2014年基本实现全市果业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1个,初步形成产业链,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真正使我村成为高标准“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名牌村。

  -6-

篇四: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一):

  一、xx村基本状况

  我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苹果种植1800亩,人均1.3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5100元,当地苹果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312户,1105人。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养殖户200户,规模养殖户5个,猪羊存栏1800多头、养鸡3500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300口,初步构成果、畜、沼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个,果农协会1个,从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26人,年销果品2000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用心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发展带给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带给、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果农带给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用心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带给技术咨询和供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带给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用心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超多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果产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为指导,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次生的原则,坚持超多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仅果业一项收入5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

  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二)品种结构单一;

  (三)组织化程度差,市场不规范;

  (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到达每个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学习技术,学习经验。

  2、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入户做工作,透过算帐、比较,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准备从2011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亩;改良树种450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

  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潜力。完善渠井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水设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绿化。建设450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优袋率到达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优果率从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头,建设沼气池80口,在现有果、畜、沼模式下用心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

  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个性是对老园,以彻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超多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

  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用心推广果袋套袋,针对虫

  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xx村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用心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用心参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果农收入。申请注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2013年建成储量2000吨冷库一个,新建两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100亩。

  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

  四、发展目标:

  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我村的苹果产业化水平,加快构成苹果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实现我村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到2014年,经过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种、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园到达1000亩;果业产业覆盖率到达全村的90%,优果率到达90%以上,亩均产值到达8000元;建立中早熟苹果基地,注册苹果商标,修建2000吨冷藏库1个,300㎡果品展销厅2个,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力争使xx村苹果生产水平到2014年基本实现全市果业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1个,初步构成产业链,人均纯收入到达10000元,真正使我村成为高标准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名牌村。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二):

  xx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一、xx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1、基本村情

  xx村位于佛坪县西北角,距县城72公里,xx乡政府建于其中,金水河纵贯南北。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余天。全村有劳力252人,农村经济主

  要以种植业和传统的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14元。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xx村海拔高,气候温润,适宜中药材的栽植,近年来,xx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生猪,为主导产业,止2010年底全村累积发展1860亩,垦抚管理1800亩。

  xx村又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之xx村是金水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常出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全县确定的以县城--凉风垭―黑龙潭―xx的以

  秦岭山水峡谷风情观光的大众性旅游线路的出口,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又将成为xx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xx村共有耕地478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221亩,人均耕地到达0.95亩,人均占有水田到达0.51亩,共有堰渠5条10000米,保灌水田250亩,境内年降雨量938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农业生产受到必须制约;全村共有经济园林3000亩,其中山茱萸1860亩,板栗200亩,厚朴、杜仲、木瓜等经济园林800亩,新建梨园55亩,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亩;二、xx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xx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群众经济实力,把xx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本原则: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

  2、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给产业支撑。4、坚持尊重民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用心引导农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透过城乡互助资金协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3、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根据客观状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三)产业经济建设目标近期目标:透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

  的农户参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000元以上,递增15%。

  长期目标:用5年时间,把xx村真正建成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村民人均收入到达8000元以上,年递增8%,实现小康,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和谐。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1)农田灌溉工程。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2、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地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2010年良种覆盖率9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产业经济建设按照抓大户、抓示范、抓亮点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山茱萸、板栗、生猪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中的产业支撑项目。

  新发展山茱萸200亩,垦抚管理800亩;嫁接改造野生板栗200亩,垦抚管理600亩;生猪饲养量到达800头,出栏550头。按照一村一品模式,以培育示范大户为重点,继续抓好天麻、猪苓、核桃、食用菌、魔芋、土鸡、中蜂、特种

  养殖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天麻3000平方米,猪苓1700平方米,核桃100亩,中蜂750箱,土鸡饲养量1500只以上,特色养殖实现突破。

  (三)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透过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透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全程服务,确保农民产生效益;二是发展板栗、生猪、山茱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餐饮娱乐服务业,以饱满的热情,特色的徽菜,特有的民俗风情,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从而使农民增收。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2010年各种技能培训农民达1000人,外出务工农民120人,人均创收2万元。

  4、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保各种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用心性,增强农民增收活力。

  (四)壮大村群众经济实力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从村群众自身条件出发,盘活村群众现有资产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成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的建设规划,具体措施和分年度具体实施目标,负责宣传及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调动全村力量,发挥五个优势,大力营造全民用心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透过广泛深

  入宣传、层层组织发动,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好处、资料、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发挥村两委的组织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用心性,用心发挥本村旅外人士、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优势,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中来。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不仅仅是获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用心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一是要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培养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带给人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输出劳务的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村务公开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普遍关注的村务,透过必须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状况的基础上,参与决策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对推动新农村的民主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村务公开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民主意识,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用心性创造性,使农村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三):

  1、做好规划,明确目标

  搞好新农村建设要系统完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体系规划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三大规划的编制,明确村落的去留,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抓好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打好新农村经济建设基础。一要抓龙头,调整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布局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要强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构成特色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态势。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相应的机制体制及制度框架。一要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要深化合作医疗,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三要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和福利水平;四要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执行监督。

  4、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务必先行。一要全面推行三改(改路、改水、改厕);二要认真做好四普及,重点普及沼气、太阳能热水器;三要全力推行三绿化,绿化环境,建设生态新农村。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四):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完美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区农委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产业化科,负责联系对接完美乡村建设日常事务。

  二、工作思路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为根本要求,强化规划引领,抓好村级产业发展,注重生态优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礼貌和谐乡村美的农民幸福生活完美家园。

  三、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24个左右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抓点示范,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到2016年,全区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到达40%以上,2020年到达80%以上。

  四、实施资料

  1、编制规划方案。以镇街为单位,编制《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结合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筛选确定编写若干个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编制项目。以镇街为单位,对已被列为年度实施的产业发展重点村,编制示范村产业建设项目书。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完美乡村建设的意见》,将所有能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向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倾斜。同时,建立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项目库,做到有的放矢,贴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申报,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完美乡村建设。

  3、抓好生态经济建设。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八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即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生物种子工程、畜牧业、渔业、农村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经济工程)。同时着力培育一村一品经济和主导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率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水平,推进农村节能工作,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新技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协同推进农村路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以及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建立农村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连线成片整治;协同开展村庄绿化,村居绿化率到达40%以上。协同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配套、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程的实施,打造具有特色的完美乡村风景。

  5、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型完美乡村为核心,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配套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用心引导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利用方式由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6、抓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继续实施451工程,围绕全区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聚落与建筑文化、乡村人文活动、民俗文化、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景观意境等,着力打造江南田园和山乡独有的青山、绿水、梯田、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构成以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特色农庄。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五):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引进推广特色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试点推行水权交易,农业结构调整和节水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业发展处在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升期,呈现出初步的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商品化生产和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用心贡献。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4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15元,比上年增长11.8%。

  一是高效节水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高效节水作物面积达48.3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6%,其中建成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1.3万座、2.33万亩。

  二是农田节水技术广泛运用。大面积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一膜两用、垄沟灌、小畦灌等大田节水技术。2010年,滴灌技术、全膜垄作、地膜再利用免耕等3项主推节水技术应用面积

  达4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8%,较常规种植年节约用水6615万方。

  三是畜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34个,全年出栏畜禽32.5万头(只),实现收入2600万元。发展整村整社推进规模养殖户1.8万户,年底可饲养畜禽50万头(只),户均实现收入1.2万元。

  四是特色林果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以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为重点,累计发展酿造葡萄1.945万亩、红枣7.9万亩,为特色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制订并落实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农药化肥安全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先后组织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6个,总面积37515亩,总头数50万只(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认证绿色食品2个,先后打造了黄白蜜瓜、XX羊羔肉、优质辣椒等10多个绿色品牌。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制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实体、农产品营销大户和民营企业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到达9845户,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450个,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到达185家,其中固定资产到达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45家。命名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15家、市级11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

  5.2万户,连接特色基地面积6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6.7万亩,有50%的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参与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2万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虽然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必须成效,但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高效节水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高成本、小规模,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治理生态环境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必须差距。一是高效节水产业规模较小。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葡萄、红枣为主的林果业等高效节水

  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现有农业结构与重点治理规划目标和节水增收的要求还有必须差距。二是林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沿袭庭院和小果园式的传统经营方式,普遍存在面积小、产量低、质量差、管理粗放、商品率低的问题。加之新技术、新品种在林果业发展中推广应用不够,示范效应不明显,对传统林业的改造、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畜牧业良种化程度不高。尽管采取外引内繁的措施使畜禽良种率有所提升,但仍有20%-30%的土种畜种存在。个性是养殖小区和规模暖棚养殖户程度不同的存在良种率较低的问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链条延伸不够,产前谋划的少、产中服务的少、产后拓展的少,卖原料的多、卖商品的少,造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精深加工潜力弱,附加值偏低,对农业的支

  撑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思路和县委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节水

  增收、保护生态为目标,把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着力把握高效、节水两个关键,瞄准生态、安全、优质三个定位,重点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四大产业,全面实施2311计划(户均2座棚、3亩特色林果,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全力推进农业结构大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构成农林牧协调发展、贸工农一体推进的高效节水型农业产业体系,确保XX绿洲永续生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发展原则

  1、突出特色原则。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明确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特色优势,构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2、市场导向原则。突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努力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国际化。

  3、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各种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潜力。

  4、龙头带动原则。用心扶持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联结

  机制,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构成。

  5、规模经营原则。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促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聚,用心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6、项目支撑原则。正确把握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用心争取产业发展骨干项目,以项目建设促推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7、典型示范原则。突出建设产业发展重点示范区、示范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特色产业整体发展。

  8、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水耗调低、产业调长、收入调高、效益调佳、生态调优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以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2311计划,努力实现户户有高效设施种养业、特色优势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力争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728元,其中来自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到达75%以上。

  2、具体目标

  (1)结构调整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

  3.15万座、6.3万亩;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林果业面积到达20万亩以上;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他作物3.78万亩。

  (2)用水控制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农业用水量控制在

  2.46亿方以内。其中:日光温室亩均灌溉定额265方,用水总量为1670万方;养殖暖棚亩均用水量275方,用水总量为1958万方;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00方,用水总量为14000万方;特色林果亩均灌溉定额300方,用水总量为5235万方;其它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10方,用水总量为1550万方。

  (3)农民收入目标。至十二五未,农民人均收入到达12195元,扣除生产成本,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728元。其中日光温室人均纯收入1093元、暖棚养殖人均

  纯收入2456元、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人均纯收入1931元、特色林果业人均纯收入3160元、其它作物人均纯收入88元。

  (4)农业产值目标。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其中大田种植业7.86亿元、设施种植业3.78亿元、设施畜牧业10.68亿元、特色林果业8.73亿元,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升到74.69%。

  三、产业发展方向

  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逐步淘汰高耗水作物,以水定作物、定结构、定面积,深化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科学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等节水高效产业。

  1、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进一步完善建设资金和设施配套阶梯式扶持政策,严格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化温室育苗中心建设,用心开展新、优、特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品,推动日光温室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高效益经营。

  2、大力发展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坚持以酿造葡萄为主,示范发展红枣和枸杞的产业定位和分户建园区、集中建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大现有果园改造升级力度,稳步扩大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将国营农林场和龙头企业林果业基地建设纳入区域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力争把XX建成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重要产区。

  3、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按照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五良配套的思路,以全省肉羊强县建设为重点,坚持小区建设与整村推进相结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外引良种、内繁扩群、杂交改良的品改体系,加大良种引进和培育力度,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加工和科学饲养技术,加速扩繁补栏,提高载畜潜力和出栏率。加强防疫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潜力。

  4、稳定发展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充分挖掘种植业内部节水增收潜力,优化品种结构,普及节水技术,提高亩产效益,稳定发展棉花、辣椒、食葵、洋葱、茴香、瓜类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效节水产业。

  四、产业区域布局

  1、日光温室瓜菜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日光温室特色主导产品,以环河片、坝区和泉山片11个乡镇为重点发展精细蔬菜,以大坝、泉山、收成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设施瓜类,以东坝、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人参果,以薛百、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葡萄,以东坝为重点发展设施林果。

  2、特色林果业

  按照东坝葡萄、西坝红枣、湖区枸杞的发展格局,由点带面,合理布局。酿造葡萄以苏武、东坝、夹河等乡镇为重点,逐步构建以干线公路为主线、以村社为依托的酿造葡萄园聚集区。红枣以薛百、三雷、大坝等乡镇为重点,以矮化密植枣园、枣林网为主要模式,扩大建设规模。枸杞以东湖镇、西渠、红沙梁、收成、南湖等乡镇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3、设施畜牧业

  以种子公司、畜牧站奶牛场和三雷镇、苏武乡为重点,逐步带动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红沙岗镇,发展奶牛产业;以蔡旗、重兴、收成等乡镇为重点,以千家万户为基础,发展肉牛产业;以XX种羊场为中心,以苏武、夹河、南湖、昌宁、大坝、东坝、双茨科、大滩、红沙梁、西渠为重点,发展肉羊产业;以县白猪育种场为支撑,以苏武、大坝、东坝、双茨科、泉山、大滩等乡镇为重点,发展生猪产业;以苏武、夹河、东坝、大滩等乡镇为重点,以养鸡小区和整社推进为主要模式,发展禽蛋产业。

  4、特色种植业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以红沙梁、西渠、东湖3乡镇为主发展棉花产业,以东湖、西渠2乡镇为主发展茴香产业,以收成、泉山、西渠3乡镇为主发展甜瓜产业,以大滩、双茨科、泉山3乡镇为主发展辣椒产业,以薛百、三雷、苏武3乡镇为主发展洋葱产业,以坝区乡镇为主发展食葵产业,以环河片和泉山片为主建立小麦生产基地,以东西坝片为主建立玉米生产基地,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

  五、建设重点

  (一)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稳步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稳步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基地44.3万亩,其中:优质棉花基地15万亩,优质茴香基地2.8万亩,优质瓜类基地4.5万亩,优质辣椒基地3.5万亩,优质洋葱基地3.5万亩,优质食葵基地15万亩。二是扎实推进设施瓜菜基地。按照扩面提标增效益的原则,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瓜菜

  3.15万座、6.3万亩。三是加快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扩大酿造葡萄、红枣、枸杞建设规模,力争十二五末,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酿造葡萄面积到达10万亩,红枣面积到达10万亩,枸杞面积到达2万亩。葡萄红色品种以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黑比诺为主,白色品种以意斯林、霞多丽为主。红枣重点推广河南灰枣,适当发展骏枣、XX圆枣。枸杞重点推广中宁枸杞、宁杞1号等适宜品种。四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基地。以肉羊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畜禽改良工程,规范饲养管理,加速育肥出栏。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畜禽饲养量到达528.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0万头、出栏4万头;羊存栏140万只、出栏

  110万只;生猪存栏11.7万头、出栏12.9万头;家禽存栏130万只、出栏110万只。牲畜出栏率到达79.8%,商品率到达43.7%。

  (二)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围绕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拉长棉花、辣椒、葵花、肉类、瓜菜和林果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链条,逐步构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个性是山西万里红、河南好想你枣业以及威龙、长城葡萄酒业等林果加工企业的项目对接,培育壮大与特色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6万吨葡萄榨汁扩建、5万吨红枣烘干分级包装、9000吨红枣休闲食品生产、万吨枸杞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开发、5万吨炒货、300吨辣椒红色素提炼、2万吨蔬菜储藏保鲜与分级包装、1万吨茴香粉加工、5000吨番茄酱生产、中天集团5000吨肉羊精深加工生产线、10万锭棉纺生产、万吨棉籽油生产、5万吨棉粕饲料生产、万吨棉绒纺纱、3万吨甘草深加工、万吨苁蓉深加工和万吨锁阳深加工等项目,促使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力争到2015年,建成生产潜力10万吨以上的红枣果品加工企业1家、5000吨以上的枸杞精深加工企业1家,境内葡萄榨汁潜力到达8万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3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40个、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50个,全县农业产业化各类经济组织到达600个以上。

  (三)抓好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点上扩张、线上连接、面上提升的工作重点,全力抓好一廊、三带、三区建设。一是集中打造XX现代农业示范长廊。重点建设城南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城北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泉山片5万亩棉花膜下滴灌基地和湖区5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配套建成薛百河东、上新、三雷下雷、中雷、苏武橙槽、大滩东大、泉山团结、西渠万顺等一批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示范点。二是推进三带建设,构建三个核心区。建设以民西公路为主的城西循环农业示范带、以民东路和东大路为主的城东高效农业示范带、以湖区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带,抓好三雷万亩循

  环农业示范区、大坝2311万亩示范区、勤锋滩沙产业示范区三个核心区建设,带动建成10个日光温室县级示范点、8个规模养殖县级示范点和17个特色林果业县级示范点。突出抓好实施2311计划的42个示范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农业结构大调整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科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省内外知名林果专家和主产区土专家,为特色产业发展带给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术服务体系,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推行科技特派员、科技助理员、专家服务团、科技直通车等服务模式,办好农村信息网、科技服务苑、农技服务热线、手机信息平台和《新农村资讯》,用心为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推进专业化培训。选派技术骨干进修深造,引进招聘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壮大技术带头人队伍。创新农民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技术轮训、基地实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方

  式,加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栽培、农民创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技术培训,力争每年完成农民创业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万人次,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

  (五)加快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县有监测中心、乡镇有监测站、生产基地有监测员的要求,建立从县到乡、从乡到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用心推行农产品国家标准,分类制定瓜菜、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等地方标准,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和特色牌,走好高端、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按照生态、安全、优质的定位,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强对温室产品的产地论证、产品一体化无公害论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论证和地理标志的论证,打造XX反季节瓜菜名牌产品,提升温室种植效益。着力挖掘XX肉羊内涵,打造XX肉羊品牌,促进肉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制定质量、技术和绿色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注册原产地域商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果品牌。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批占有必须市场份额的名牌产品,创立国家认定的农产品驰名商标5个,在省内以至国内市场占有必须份额的名牌产品10个以上,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个以上。

  (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按照突出特色、规范发展、项目壮大、服务优良的要求,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中心、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活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重兴、薛百、大坝、城东工业园区瓜菜销售市场和一批乡村简易销售市场建设,配套健全大坝六沟、薛百宋和、三雷中陶、苏武西湖、收成宙和等乡村瓜菜批发市场设施设备,扩建完善中心集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力争建成5个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和15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量到达10万吨以上。依托各乡镇现有农产品市场和集贸市场,扶持建设县级林果专业市场,开辟特色林果产品交易专区。用心参与区域性、全国性的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博览、交易、洽谈活动,充分利用文化营销、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努力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八)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群众节水增收的重要途经,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劳务基地和输出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步伐。每年完成劳务输转8万人以上,完成输转农民培训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制订农民移住县城及小城

  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树立农民进入城镇也是节水增收的理念,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小城镇,发展以农产品初加工、商流运销服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构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潜力。引导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用心发展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产品、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和观光景点服务等产业。

  (九)用心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落实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用心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和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特色产品产销协会,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则和规章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等经营服务活动,加大对农民经纪人营销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扶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全县农民经纪人到达5000人以上,从事农产品营销的人员到达3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种植、生产、运销、加工等不同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力争规范新增经济合作组织10个以上,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到达160个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职责。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及监督检查,建立县级主抓、部门指导、乡镇推动、村组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构成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每一项工作要拟定推进计划,编制详实方案,明确时限要求。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制定完善资金扶持、项目争取、产品销售以及考核、问责等具体措施办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注重示范带动。制定落实梯次推进的宣传计划,发挥电视、网络、《新农村资讯》等媒体的宣传优势,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技术服务、算帐比较等措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用心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县内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典型,重点抓好以薛百至红沙梁段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民武公路林果产业

  示范基地、西坝片红枣生态园、东坝片酿造葡萄聚集区、湖区枸杞种植基地、国营农林场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为重点的示范基地建设,透过典型带动,整体推进,逐步构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产业区,带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依托项目建设,促推产业发展。坚持把抓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机遇,认真编制一批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潜力强的项目,用心争取项目资金,同时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加大各类项目的整合力度,集中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透过对优势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扶持办法,实施项目建设,进而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寻求合作、筹措资金,加强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研究制定贴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和奖补办法,对投资、合资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加工型重点龙头企业,在政策、税收、土地、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并根据财力状况优先安排配套开发资金和扶持投资专项贷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农发资金、扶贫资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筹资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设施种养基地、特色林果业建设,精心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和展示带。探索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产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保障体系。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高新技术,加快科研成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资产评估、流转、融资平台,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建立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组织,重点做好产品生产、供求、价格、政策、科技等信息分析与服务。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效益分配,探索建立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加大帮扶力度,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县级领导联点、部门单位包村、干部职工帮扶职责制,大力推行1+3工作模式,用心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为乡镇、村社和农户带给思路、信息、技术、物资、劳动力等方面的帮忙和服务,构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定期不定期督查、点上督查和面上督查、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督查考核机制,对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品牌认证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分阶段进行督查,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同时,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进会,透过观摩评比、交流经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六):

  xx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为推进蔬菜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xx村蔬菜产业20122015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2010--2011年,共投资650万元建10栋43型节能温室大棚、50栋三竹一鉄蔬菜大棚。为使蔬菜种植业在兴牧扎实推进,为让蔬菜种植户收获更大的效益,2011年,xx村还引进前旗绿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入960万元兴建的占

  地4万平方米的脱水蔬菜厂,附带杂粮收购与饲料加工场,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xx村蔬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此刻:上规模蔬菜基地不够,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工及流通业发展不充分等。

  二、产业前景预测

  (一)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到2015年农村蔬菜消费商品化程度由此刻20%提高到50%,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蔬菜、净菜、菜汁饮料等潜在市场较大。

  (二)蔬菜产业在农产品发展中潜在优势明显。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产品转入买方市场,粮棉消费呈逐年下降态势,肉类食品消费呈现出增幅由大变小进而基本稳定的态势,而果蔬食品消费持续上升。蔬菜消费又呈现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均衡

  化的趋势。而蔬菜对气候、资源等的要求,决定了均衡供应不可能完全本地化,蔬菜在区域间品种、季节性调剂的范围大,蔬菜潜在市场相对广阔。国际上,我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持续相当长的竞争优势,改善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储运、营销手段,提高加工品质量,市场前景可观。

  (三)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作用明显。从调查状况看,目前日光温室亩纯收益约60008000元,大中棚20005000元,露地菜10003000元,大大高于粮油作物,蔬菜将是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品。突破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蔬菜产业整体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四)蔬菜产业发展可拉动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蔬菜生产作为第一产业,其劳动用工量和劳动强度较大。按照大田种植4亩一个劳力、棚室菜一亩一个劳力测算,目前全嘎查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力约50人,如蔬菜种植棚室面积扩大到200亩,则年需增加劳力约200人。蔬菜加工、流通及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按目前蔬菜产量、加工品价格及出口比例推算,蔬菜加工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可增加产值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食品工业、仓储运输业、农资产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拉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给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引导蔬菜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嘎查地缘优势,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主攻质量,发展名优品牌产品,加强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用心扶持发展蔬菜生产加工流通,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嘎查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科技先导原则

  强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以蔬菜优良种子种苗生产推广、安全优质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高效蔬菜生产和流通体系建立为重点,实现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

  2、效益优先原则

  强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推行高效栽培模式和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效,持续发展。

  3、经营配套原则

  强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使蔬菜种苗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经营环节等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推进蔬菜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发展思路:围绕xx村农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和发展定位,立足于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呼应前旗建设发展战略,突出蔬

  菜产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益。按照服务城镇、致富农民,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兴牧重点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临近嘎查重点推进大田蔬菜。努力做到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过程产业化、合作紧密化,具有合肥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嘎查商品蔬菜生产面积达5000亩。蔬菜产品实现无公害标准化。

  五、主要任务

  1、规模蔬菜提高效益。蔬菜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化,按照亩均净效益2000元以上标准,迅速扩大高效蔬菜的种植规模,至2015年末建成200个蔬菜大棚,大田蔬菜种植面积达5000亩,基本到达高效农业要求的规模基地。

  2、品牌蔬菜提档升级。争创盟级名牌。集中力量每年打造1至2个品牌蔬菜,力争到2015年末全嘎查拥有盟级名牌3--5个,自治区级名牌1-2个。

  3、蔬菜安全保障有力。强化监测、监管力度,全面做好xx村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完善蔬菜质量抽检制度,确保兴牧蔬菜质量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根据《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制订xx村蔬菜等产

  业发展规划。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各年度目标任务,分步实施。

  (二)强化扶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体系。抓住国家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用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投资引导作用,将蔬菜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重点支持蔬菜产业建设。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认真总结引导农民发展棚室蔬菜的成功经验,加速推进工商资本、城镇资本投资现代蔬菜产业的步伐。

  (三)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加大对蔬菜规模化种植的指导和引导,要巩固和扩大初具规模化水平的各类蔬菜基地,改变纷乱零散的种植局面,鼓励扶持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扩大生产规模,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等形式引导菜农适度规模种植。

  (四)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蔬菜基地管理。制定《xx村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成立xx村蔬菜基地建设领导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嘎查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创造公平有序的蔬菜产业发展环境,确保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七):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

  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用心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

  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到达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到达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XX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用心发展各种优质杂粮。XX年优质稻到达万亩,占%,产量到达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XX年到达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用心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

  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到达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

  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构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一是以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为主导,推广集约化养殖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二是抓好水产业的育种和销售工程。建成优质苗种繁殖场一处,在嘉陵区城建成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处。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八):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XX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XX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xx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用心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尝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用心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用心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用心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尝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潮,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xx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用心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用心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XX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礼貌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

  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持续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经济组

  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群众厂、尝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群众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

  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用心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用心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九):

  一、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3.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构筑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

  4.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新领域。2015年全国有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到达1500多亿元。

  二、产业融合重要机遇

  1.一系列三农政策频繁出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带给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消费结构升级带给巨大的发展空间。

  4.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发展目标

  1.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26万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

  2.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到2020年,力争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到达5500亿元,年均增速9.5%;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到达8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到达8000亿元,年均增速40%;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到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10%,接待游客突破33亿人次。

  3.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

  四、主要任务

  1.做优农村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和精品农业。2.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3.做活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建设物流体系,拓宽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休闲农业。4.创新融合机制,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五、重点布局

  1.融合发展区域功能定位

  (粮油生产核心区、经济作物生产优势区、养殖产品优势区、大中城市郊区及

  都市农业区、贫困地区。)

  2.融合发展重点产业结构

  (粮棉油糖加工业、果蔬茶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3.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

  (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融合先导区。)

  六、重大工程

  1.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2.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4.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工程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十):

  一、xx乡简介

  xx乡位于巫溪县西南部,南与云阳,奉节接壤,东临文峰镇,西靠尖山镇。山地特征明显,境内有分水河,xx河,交汇后从奉节进入长江。有刘秀足迹的鞋底山,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有野羊,獐等。药材有天麻,云木香,蜂蜜。

  二、指导思想

  资源导向生态为主自力更生选取外力

  三、总体布局

  1、两条街是指改造扩容现有xx街道,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绿坪村青山段修建新的街道,缓解xx街因拥挤而带来的一些问题。

  2、一条河加大力度开发xx河,建设成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旅游项目。利用河滩资源发展游泳场地,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成生态渔业基地即水产基地。保护xx洞,进行旅游开发。

  3、一座山利用鞋底山建成森林公园,休养度假地。

  4、一度假村xx石林度假村,对xx石林进行整体规划,然后移民安置。建成重庆理想的休闲避暑山庄。

  5、一峡谷分水峡,利用分水河的峡谷景观发展水上活动场所。

  6、一园区农业创业园区,建于玉安村,临近尖山工业园,主要以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以食品工业为主要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园。

  四、投资主体

  前期项目论证主要由重庆泰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农村建设规划办公室进行。后期工作实行招标,在此过程中严防贪赃受贿。

  发展乡镇主体企业,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建本地经营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政府搭建创业平台,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五、农村产业规划

  1、发展蔬菜种植主要是利用地势差发展季节性蔬菜进行输出。主要任务是建立外地市场,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同时还配合当地农产品加企业生产海椒,花椒,生姜等用于加工。

  2、延长淀粉企业产业链除了继续发展两署外,还将发展粉葛,焦藕,等其它淀作物。同时加工粉丝,等其它方便食品。

  3、发展中药材种植利用原有的荒山、荒坡进行土壤改良后发展特色中药材,如杜仲,黄连,天麻等。

  4、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加强对密源植物的调查,并发展相关蜜源作物,建立蜂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品牌经营。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林下食用菌的生产,林下养殖,和荫药材的生产。

  六、工业特色

  xx乡的工业以资源导向形为主,主要涉及新能源设备制造,生物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水利工程设备。利用石灰石发展水泥、建材工业。

  七、基础建设

  1、建立村上一条街,发展农村商贸市场,生活用品市场。

  2、开通村级公交或是由小长安代步(统一收费一元)。

  3、鼓励农民发展其它服务业,如租赁、洗浴、美容。

  4、建立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村上垃圾统一分类,生物垃圾发电或是回田,废金属进行回收,有害垃圾送市有关单位处理。

  5、与电信合作,争取2010年户户能够接上互联网。

  八、文化建设

  1、生态礼貌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村和新能源示范村,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科学合理地规划。

  2、经济礼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创业和个人投资理财培训。表彰先进个人,评选经济强村和科学发展观实践村。

  3、精神礼貌建立各种协会,如老年协会发展余热,建立村级图书室,评选各类新型带头人,定期举办体育文艺活动。

  4、建设在外务工人员联合会,带给帮忙(透过网络,驻地机构等形式)。

  161116810

篇五: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一):

  一、xx村基本状况

  我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苹果种植1800亩,人均1.3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5100元,当地苹果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312户,1105人。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养殖户200户,规模养殖户5个,猪羊存栏1800多头、养鸡3500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300口,初步构成果、畜、沼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个,果农协会1个,从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26人,年销果品2000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用心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发展带给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带给、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果农带给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用心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带给技术咨询和供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带给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用心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超多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果产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为指导,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次生的原则,坚持超多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仅果业一项收入5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

  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二)品种结构单一;

  (三)组织化程度差,市场不规范;

  (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到达每个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学习技术,学习经验。

  2、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入户做工作,透过算帐、比较,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准备从2011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亩;改良树种450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

  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潜力。完善渠井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水设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绿化。建设450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优袋率到达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优果率从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头,建设沼气池80口,在现有果、畜、沼模式下用心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

  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个性是对老园,以彻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超多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

  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用心推广果袋套袋,针对虫

  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xx村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用心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用心参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果农收入。申请注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2013年建成储量2000吨冷库一个,新建两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100亩。

  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

  四、发展目标:

  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我村的苹果产业化水平,加快构成苹果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实现我村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到2014年,经过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种、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园到达1000亩;果业产业覆盖率到达全村的90%,优果率到达90%以上,亩均产值到达8000元;建立中早熟苹果基地,注册苹果商标,修建2000吨冷藏库1个,300㎡果品展销厅2个,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力争使xx村苹果生产水平到2014年基本实现全市果业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1个,初步构成产业链,人均纯收入到达10000元,真正使我村成为高标准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名牌村。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二):

  xx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一、xx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1、基本村情

  xx村位于佛坪县西北角,距县城72公里,xx乡政府建于其中,金水河纵贯南北。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余天。全村有劳力252人,农村经济主

  要以种植业和传统的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14元。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xx村海拔高,气候温润,适宜中药材的栽植,近年来,xx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生猪,为主导产业,止2010年底全村累积发展1860亩,垦抚管理1800亩。

  xx村又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之xx村是金水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常出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全县确定的以县城--凉风垭―黑龙潭―xx的以

  秦岭山水峡谷风情观光的大众性旅游线路的出口,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又将成为xx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xx村共有耕地478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221亩,人均耕地到达0.95亩,人均占有水田到达0.51亩,共有堰渠5条10000米,保灌水田250亩,境内年降雨量938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农业生产受到必须制约;全村共有经济园林3000亩,其中山茱萸1860亩,板栗200亩,厚朴、杜仲、木瓜等经济园林800亩,新建梨园55亩,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亩;二、xx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xx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群众经济实力,把xx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本原则: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

  2、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给产业支撑。4、坚持尊重民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用心引导农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透过城乡互助资金协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3、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根据客观状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三)产业经济建设目标近期目标:透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

  的农户参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000元以上,递增15%。

  长期目标:用5年时间,把xx村真正建成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村民人均收入到达8000元以上,年递增8%,实现小康,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和谐。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1)农田灌溉工程。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2、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地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2010年良种覆盖率9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产业经济建设按照抓大户、抓示范、抓亮点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山茱萸、板栗、生猪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中的产业支撑项目。

  新发展山茱萸200亩,垦抚管理800亩;嫁接改造野生板栗200亩,垦抚管理600亩;生猪饲养量到达800头,出栏550头。按照一村一品模式,以培育示范大户为重点,继续抓好天麻、猪苓、核桃、食用菌、魔芋、土鸡、中蜂、特种

  养殖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天麻3000平方米,猪苓1700平方米,核桃100亩,中蜂750箱,土鸡饲养量1500只以上,特色养殖实现突破。

  (三)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透过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透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全程服务,确保农民产生效益;二是发展板栗、生猪、山茱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餐饮娱乐服务业,以饱满的热情,特色的徽菜,特有的民俗风情,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从而使农民增收。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2010年各种技能培训农民达1000人,外出务工农民120人,人均创收2万元。

  4、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保各种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用心性,增强农民增收活力。

  (四)壮大村群众经济实力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从村群众自身条件出发,盘活村群众现有资产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成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的建设规划,具体措施和分年度具体实施目标,负责宣传及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调动全村力量,发挥五个优势,大力营造全民用心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透过广泛深

  入宣传、层层组织发动,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好处、资料、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发挥村两委的组织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用心性,用心发挥本村旅外人士、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优势,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中来。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不仅仅是获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用心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一是要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培养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带给人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输出劳务的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村务公开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普遍关注的村务,透过必须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状况的基础上,参与决策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对推动新农村的民主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村务公开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民主意识,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用心性创造性,使农村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三):

  1、做好规划,明确目标

  搞好新农村建设要系统完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体系规划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三大规划的编制,明确村落的去留,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抓好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打好新农村经济建设基础。一要抓龙头,调整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布局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要强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构成特色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态势。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相应的机制体制及制度框架。一要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要深化合作医疗,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三要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和福利水平;四要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执行监督。

  4、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务必先行。一要全面推行三改(改路、改水、改厕);二要认真做好四普及,重点普及沼气、太阳能热水器;三要全力推行三绿化,绿化环境,建设生态新农村。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四):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完美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区农委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产业化科,负责联系对接完美乡村建设日常事务。

  二、工作思路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为根本要求,强化规划引领,抓好村级产业发展,注重生态优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礼貌和谐乡村美的农民幸福生活完美家园。

  三、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24个左右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抓点示范,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到2016年,全区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到达40%以上,2020年到达80%以上。

  四、实施资料

  1、编制规划方案。以镇街为单位,编制《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结合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筛选确定编写若干个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编制项目。以镇街为单位,对已被列为年度实施的产业发展重点村,编制示范村产业建设项目书。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完美乡村建设的意见》,将所有能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向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倾斜。同时,建立完美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项目库,做到有的放矢,贴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申报,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完美乡村建设。

  3、抓好生态经济建设。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八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即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生物种子工程、畜牧业、渔业、农村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经济工程)。同时着力培育一村一品经济和主导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率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水平,推进农村节能工作,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新技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协同推进农村路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以及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建立农村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连线成片整治;协同开展村庄绿化,村居绿化率到达40%以上。协同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配套、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程的实施,打造具有特色的完美乡村风景。

  5、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型完美乡村为核心,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配套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用心引导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利用方式由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6、抓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继续实施451工程,围绕全区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聚落与建筑文化、乡村人文活动、民俗文化、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景观意境等,着力打造江南田园和山乡独有的青山、绿水、梯田、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构成以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特色农庄。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五):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引进推广特色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试点推行水权交易,农业结构调整和节水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业发展处在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升期,呈现出初步的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商品化生产和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用心贡献。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4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15元,比上年增长11.8%。

  一是高效节水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高效节水作物面积达48.3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6%,其中建成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1.3万座、2.33万亩。

  二是农田节水技术广泛运用。大面积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一膜两用、垄沟灌、小畦灌等大田节水技术。2010年,滴灌技术、全膜垄作、地膜再利用免耕等3项主推节水技术应用面积

  达4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8%,较常规种植年节约用水6615万方。

  三是畜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34个,全年出栏畜禽32.5万头(只),实现收入2600万元。发展整村整社推进规模养殖户1.8万户,年底可饲养畜禽50万头(只),户均实现收入1.2万元。

  四是特色林果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以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为重点,累计发展酿造葡萄1.945万亩、红枣7.9万亩,为特色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制订并落实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农药化肥安全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先后组织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6个,总面积37515亩,总头数50万只(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认证绿色食品2个,先后打造了黄白蜜瓜、XX羊羔肉、优质辣椒等10多个绿色品牌。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制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实体、农产品营销大户和民营企业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到达9845户,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450个,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到达185家,其中固定资产到达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45家。命名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15家、市级11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

  5.2万户,连接特色基地面积6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6.7万亩,有50%的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参与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2万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虽然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必须成效,但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高效节水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高成本、小规模,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治理生态环境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必须差距。一是高效节水产业规模较小。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葡萄、红枣为主的林果业等高效节水

  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现有农业结构与重点治理规划目标和节水增收的要求还有必须差距。二是林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沿袭庭院和小果园式的传统经营方式,普遍存在面积小、产量低、质量差、管理粗放、商品率低的问题。加之新技术、新品种在林果业发展中推广应用不够,示范效应不明显,对传统林业的改造、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畜牧业良种化程度不高。尽管采取外引内繁的措施使畜禽良种率有所提升,但仍有20%-30%的土种畜种存在。个性是养殖小区和规模暖棚养殖户程度不同的存在良种率较低的问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链条延伸不够,产前谋划的少、产中服务的少、产后拓展的少,卖原料的多、卖商品的少,造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精深加工潜力弱,附加值偏低,对农业的支

  撑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思路和县委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节水

  增收、保护生态为目标,把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着力把握高效、节水两个关键,瞄准生态、安全、优质三个定位,重点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四大产业,全面实施2311计划(户均2座棚、3亩特色林果,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全力推进农业结构大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构成农林牧协调发展、贸工农一体推进的高效节水型农业产业体系,确保XX绿洲永续生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发展原则

  1、突出特色原则。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明确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特色优势,构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2、市场导向原则。突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努力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国际化。

  3、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各种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潜力。

  4、龙头带动原则。用心扶持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联结

  机制,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构成。

  5、规模经营原则。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促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聚,用心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6、项目支撑原则。正确把握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用心争取产业发展骨干项目,以项目建设促推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7、典型示范原则。突出建设产业发展重点示范区、示范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特色产业整体发展。

  8、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水耗调低、产业调长、收入调高、效益调佳、生态调优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以特色优势种植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2311计划,努力实现户户有高效设施种养业、特色优势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力争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728元,其中来自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到达75%以上。

  2、具体目标

  (1)结构调整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

  3.15万座、6.3万亩;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林果业面积到达20万亩以上;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他作物3.78万亩。

  (2)用水控制目标。至十二五未,全县农业用水量控制在

  2.46亿方以内。其中:日光温室亩均灌溉定额265方,用水总量为1670万方;养殖暖棚亩均用水量275方,用水总量为1958万方;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00方,用水总量为14000万方;特色林果亩均灌溉定额300方,用水总量为5235万方;其它作物亩均灌溉定额410方,用水总量为1550万方。

  (3)农民收入目标。至十二五未,农民人均收入到达12195元,扣除生产成本,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728元。其中日光温室人均纯收入1093元、暖棚养殖人均

  纯收入2456元、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人均纯收入1931元、特色林果业人均纯收入3160元、其它作物人均纯收入88元。

  (4)农业产值目标。至十二五未,实现农业总产值31.05亿元,其中大田种植业7.86亿元、设施种植业3.78亿元、设施畜牧业10.68亿元、特色林果业8.73亿元,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升到74.69%。

  三、产业发展方向

  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逐步淘汰高耗水作物,以水定作物、定结构、定面积,深化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科学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等节水高效产业。

  1、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进一步完善建设资金和设施配套阶梯式扶持政策,严格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化温室育苗中心建设,用心开展新、优、特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品,推动日光温室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高效益经营。

  2、大力发展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坚持以酿造葡萄为主,示范发展红枣和枸杞的产业定位和分户建园区、集中建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大现有果园改造升级力度,稳步扩大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将国营农林场和龙头企业林果业基地建设纳入区域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力争把XX建成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重要产区。

  3、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按照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五良配套的思路,以全省肉羊强县建设为重点,坚持小区建设与整村推进相结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外引良种、内繁扩群、杂交改良的品改体系,加大良种引进和培育力度,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加工和科学饲养技术,加速扩繁补栏,提高载畜潜力和出栏率。加强防疫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潜力。

  4、稳定发展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充分挖掘种植业内部节水增收潜力,优化品种结构,普及节水技术,提高亩产效益,稳定发展棉花、辣椒、食葵、洋葱、茴香、瓜类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效节水产业。

  四、产业区域布局

  1、日光温室瓜菜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日光温室特色主导产品,以环河片、坝区和泉山片11个乡镇为重点发展精细蔬菜,以大坝、泉山、收成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设施瓜类,以东坝、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人参果,以薛百、大滩、昌宁3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葡萄,以东坝为重点发展设施林果。

  2、特色林果业

  按照东坝葡萄、西坝红枣、湖区枸杞的发展格局,由点带面,合理布局。酿造葡萄以苏武、东坝、夹河等乡镇为重点,逐步构建以干线公路为主线、以村社为依托的酿造葡萄园聚集区。红枣以薛百、三雷、大坝等乡镇为重点,以矮化密植枣园、枣林网为主要模式,扩大建设规模。枸杞以东湖镇、西渠、红沙梁、收成、南湖等乡镇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3、设施畜牧业

  以种子公司、畜牧站奶牛场和三雷镇、苏武乡为重点,逐步带动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红沙岗镇,发展奶牛产业;以蔡旗、重兴、收成等乡镇为重点,以千家万户为基础,发展肉牛产业;以XX种羊场为中心,以苏武、夹河、南湖、昌宁、大坝、东坝、双茨科、大滩、红沙梁、西渠为重点,发展肉羊产业;以县白猪育种场为支撑,以苏武、大坝、东坝、双茨科、泉山、大滩等乡镇为重点,发展生猪产业;以苏武、夹河、东坝、大滩等乡镇为重点,以养鸡小区和整社推进为主要模式,发展禽蛋产业。

  4、特色种植业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以红沙梁、西渠、东湖3乡镇为主发展棉花产业,以东湖、西渠2乡镇为主发展茴香产业,以收成、泉山、西渠3乡镇为主发展甜瓜产业,以大滩、双茨科、泉山3乡镇为主发展辣椒产业,以薛百、三雷、苏武3乡镇为主发展洋葱产业,以坝区乡镇为主发展食葵产业,以环河片和泉山片为主建立小麦生产基地,以东西坝片为主建立玉米生产基地,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

  五、建设重点

  (一)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稳步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稳步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基地44.3万亩,其中:优质棉花基地15万亩,优质茴香基地2.8万亩,优质瓜类基地4.5万亩,优质辣椒基地3.5万亩,优质洋葱基地3.5万亩,优质食葵基地15万亩。二是扎实推进设施瓜菜基地。按照扩面提标增效益的原则,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瓜菜

  3.15万座、6.3万亩。三是加快建立特色林果业基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扩大酿造葡萄、红枣、枸杞建设规模,力争十二五末,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万亩、红枣基地5万亩,全县酿造葡萄面积到达10万亩,红枣面积到达10万亩,枸杞面积到达2万亩。葡萄红色品种以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黑比诺为主,白色品种以意斯林、霞多丽为主。红枣重点推广河南灰枣,适当发展骏枣、XX圆枣。枸杞重点推广中宁枸杞、宁杞1号等适宜品种。四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基地。以肉羊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畜禽改良工程,规范饲养管理,加速育肥出栏。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7.12万座,畜禽饲养量到达528.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0万头、出栏4万头;羊存栏140万只、出栏

  110万只;生猪存栏11.7万头、出栏12.9万头;家禽存栏130万只、出栏110万只。牲畜出栏率到达79.8%,商品率到达43.7%。

  (二)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围绕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拉长棉花、辣椒、葵花、肉类、瓜菜和林果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链条,逐步构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个性是山西万里红、河南好想你枣业以及威龙、长城葡萄酒业等林果加工企业的项目对接,培育壮大与特色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6万吨葡萄榨汁扩建、5万吨红枣烘干分级包装、9000吨红枣休闲食品生产、万吨枸杞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开发、5万吨炒货、300吨辣椒红色素提炼、2万吨蔬菜储藏保鲜与分级包装、1万吨茴香粉加工、5000吨番茄酱生产、中天集团5000吨肉羊精深加工生产线、10万锭棉纺生产、万吨棉籽油生产、5万吨棉粕饲料生产、万吨棉绒纺纱、3万吨甘草深加工、万吨苁蓉深加工和万吨锁阳深加工等项目,促使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力争到2015年,建成生产潜力10万吨以上的红枣果品加工企业1家、5000吨以上的枸杞精深加工企业1家,境内葡萄榨汁潜力到达8万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3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40个、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50个,全县农业产业化各类经济组织到达600个以上。

  (三)抓好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点上扩张、线上连接、面上提升的工作重点,全力抓好一廊、三带、三区建设。一是集中打造XX现代农业示范长廊。重点建设城南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城北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泉山片5万亩棉花膜下滴灌基地和湖区5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配套建成薛百河东、上新、三雷下雷、中雷、苏武橙槽、大滩东大、泉山团结、西渠万顺等一批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示范点。二是推进三带建设,构建三个核心区。建设以民西公路为主的城西循环农业示范带、以民东路和东大路为主的城东高效农业示范带、以湖区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带,抓好三雷万亩循

  环农业示范区、大坝2311万亩示范区、勤锋滩沙产业示范区三个核心区建设,带动建成10个日光温室县级示范点、8个规模养殖县级示范点和17个特色林果业县级示范点。突出抓好实施2311计划的42个示范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农业结构大调整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科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省内外知名林果专家和主产区土专家,为特色产业发展带给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术服务体系,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推行科技特派员、科技助理员、专家服务团、科技直通车等服务模式,办好农村信息网、科技服务苑、农技服务热线、手机信息平台和《新农村资讯》,用心为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推进专业化培训。选派技术骨干进修深造,引进招聘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壮大技术带头人队伍。创新农民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技术轮训、基地实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方

  式,加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栽培、农民创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技术培训,力争每年完成农民创业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万人次,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

  (五)加快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县有监测中心、乡镇有监测站、生产基地有监测员的要求,建立从县到乡、从乡到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用心推行农产品国家标准,分类制定瓜菜、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等地方标准,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和特色牌,走好高端、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按照生态、安全、优质的定位,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着力培育XX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强对温室产品的产地论证、产品一体化无公害论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论证和地理标志的论证,打造XX反季节瓜菜名牌产品,提升温室种植效益。着力挖掘XX肉羊内涵,打造XX肉羊品牌,促进肉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制定质量、技术和绿色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注册原产地域商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果品牌。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批占有必须市场份额的名牌产品,创立国家认定的农产品驰名商标5个,在省内以至国内市场占有必须份额的名牌产品10个以上,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个以上。

  (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按照突出特色、规范发展、项目壮大、服务优良的要求,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中心、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活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重兴、薛百、大坝、城东工业园区瓜菜销售市场和一批乡村简易销售市场建设,配套健全大坝六沟、薛百宋和、三雷中陶、苏武西湖、收成宙和等乡村瓜菜批发市场设施设备,扩建完善中心集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力争建成5个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和15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年交易量到达10万吨以上。依托各乡镇现有农产品市场和集贸市场,扶持建设县级林果专业市场,开辟特色林果产品交易专区。用心参与区域性、全国性的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博览、交易、洽谈活动,充分利用文化营销、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努力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八)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群众节水增收的重要途经,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劳务基地和输出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步伐。每年完成劳务输转8万人以上,完成输转农民培训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制订农民移住县城及小城

  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树立农民进入城镇也是节水增收的理念,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小城镇,发展以农产品初加工、商流运销服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构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潜力。引导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用心发展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产品、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和观光景点服务等产业。

  (九)用心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落实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用心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和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特色产品产销协会,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则和规章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等经营服务活动,加大对农民经纪人营销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扶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全县农民经纪人到达5000人以上,从事农产品营销的人员到达3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种植、生产、运销、加工等不同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力争规范新增经济合作组织10个以上,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到达160个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职责。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及监督检查,建立县级主抓、部门指导、乡镇推动、村组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构成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对每一项工作要拟定推进计划,编制详实方案,明确时限要求。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制定完善资金扶持、项目争取、产品销售以及考核、问责等具体措施办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注重示范带动。制定落实梯次推进的宣传计划,发挥电视、网络、《新农村资讯》等媒体的宣传优势,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技术服务、算帐比较等措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用心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县内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典型,重点抓好以薛百至红沙梁段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民武公路林果产业

  示范基地、西坝片红枣生态园、东坝片酿造葡萄聚集区、湖区枸杞种植基地、国营农林场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为重点的示范基地建设,透过典型带动,整体推进,逐步构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产业区,带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依托项目建设,促推产业发展。坚持把抓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机遇,认真编制一批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潜力强的项目,用心争取项目资金,同时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加大各类项目的整合力度,集中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透过对优势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扶持办法,实施项目建设,进而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寻求合作、筹措资金,加强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研究制定贴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和奖补办法,对投资、合资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加工型重点龙头企业,在政策、税收、土地、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并根据财力状况优先安排配套开发资金和扶持投资专项贷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农发资金、扶贫资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筹资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设施种养基地、特色林果业建设,精心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和展示带。探索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产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保障体系。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高新技术,加快科研成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资产评估、流转、融资平台,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建立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组织,重点做好产品生产、供求、价格、政策、科技等信息分析与服务。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效益分配,探索建立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加大帮扶力度,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县级领导联点、部门单位包村、干部职工帮扶职责制,大力推行1+3工作模式,用心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为乡镇、村社和农户带给思路、信息、技术、物资、劳动力等方面的帮忙和服务,构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定期不定期督查、点上督查和面上督查、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督查考核机制,对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品牌认证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分阶段进行督查,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同时,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进会,透过观摩评比、交流经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六):

  xx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为推进蔬菜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xx村蔬菜产业20122015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2010--2011年,共投资650万元建10栋43型节能温室大棚、50栋三竹一鉄蔬菜大棚。为使蔬菜种植业在兴牧扎实推进,为让蔬菜种植户收获更大的效益,2011年,xx村还引进前旗绿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入960万元兴建的占

  地4万平方米的脱水蔬菜厂,附带杂粮收购与饲料加工场,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xx村蔬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此刻:上规模蔬菜基地不够,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工及流通业发展不充分等。

  二、产业前景预测

  (一)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到2015年农村蔬菜消费商品化程度由此刻20%提高到50%,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蔬菜、净菜、菜汁饮料等潜在市场较大。

  (二)蔬菜产业在农产品发展中潜在优势明显。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产品转入买方市场,粮棉消费呈逐年下降态势,肉类食品消费呈现出增幅由大变小进而基本稳定的态势,而果蔬食品消费持续上升。蔬菜消费又呈现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均衡

  化的趋势。而蔬菜对气候、资源等的要求,决定了均衡供应不可能完全本地化,蔬菜在区域间品种、季节性调剂的范围大,蔬菜潜在市场相对广阔。国际上,我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持续相当长的竞争优势,改善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储运、营销手段,提高加工品质量,市场前景可观。

  (三)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作用明显。从调查状况看,目前日光温室亩纯收益约60008000元,大中棚20005000元,露地菜10003000元,大大高于粮油作物,蔬菜将是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品。突破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蔬菜产业整体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四)蔬菜产业发展可拉动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蔬菜生产作为第一产业,其劳动用工量和劳动强度较大。按照大田种植4亩一个劳力、棚室菜一亩一个劳力测算,目前全嘎查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力约50人,如蔬菜种植棚室面积扩大到200亩,则年需增加劳力约200人。蔬菜加工、流通及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按目前蔬菜产量、加工品价格及出口比例推算,蔬菜加工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可增加产值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食品工业、仓储运输业、农资产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拉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给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引导蔬菜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嘎查地缘优势,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主攻质量,发展名优品牌产品,加强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用心扶持发展蔬菜生产加工流通,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嘎查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科技先导原则

  强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以蔬菜优良种子种苗生产推广、安全优质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高效蔬菜生产和流通体系建立为重点,实现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

  2、效益优先原则

  强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推行高效栽培模式和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效,持续发展。

  3、经营配套原则

  强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使蔬菜种苗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经营环节等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推进蔬菜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发展思路:围绕xx村农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和发展定位,立足于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呼应前旗建设发展战略,突出蔬

  菜产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益。按照服务城镇、致富农民,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兴牧重点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临近嘎查重点推进大田蔬菜。努力做到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过程产业化、合作紧密化,具有合肥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嘎查商品蔬菜生产面积达5000亩。蔬菜产品实现无公害标准化。

  五、主要任务

  1、规模蔬菜提高效益。蔬菜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化,按照亩均净效益2000元以上标准,迅速扩大高效蔬菜的种植规模,至2015年末建成200个蔬菜大棚,大田蔬菜种植面积达5000亩,基本到达高效农业要求的规模基地。

  2、品牌蔬菜提档升级。争创盟级名牌。集中力量每年打造1至2个品牌蔬菜,力争到2015年末全嘎查拥有盟级名牌3--5个,自治区级名牌1-2个。

  3、蔬菜安全保障有力。强化监测、监管力度,全面做好xx村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完善蔬菜质量抽检制度,确保兴牧蔬菜质量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根据《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制订xx村蔬菜等产

  业发展规划。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各年度目标任务,分步实施。

  (二)强化扶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体系。抓住国家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用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投资引导作用,将蔬菜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重点支持蔬菜产业建设。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认真总结引导农民发展棚室蔬菜的成功经验,加速推进工商资本、城镇资本投资现代蔬菜产业的步伐。

  (三)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加大对蔬菜规模化种植的指导和引导,要巩固和扩大初具规模化水平的各类蔬菜基地,改变纷乱零散的种植局面,鼓励扶持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扩大生产规模,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等形式引导菜农适度规模种植。

  (四)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蔬菜基地管理。制定《xx村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成立xx村蔬菜基地建设领导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嘎查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创造公平有序的蔬菜产业发展环境,确保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七):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

  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用心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

  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到达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到达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XX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用心发展各种优质杂粮。XX年优质稻到达万亩,占%,产量到达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XX年到达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用心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

  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到达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

  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构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一是以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为主导,推广集约化养殖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二是抓好水产业的育种和销售工程。建成优质苗种繁殖场一处,在嘉陵区城建成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处。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八):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XX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XX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xx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用心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尝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用心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用心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用心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尝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潮,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xx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用心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用心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XX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礼貌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

  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持续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经济组

  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群众厂、尝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群众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

  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用心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用心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九):

  一、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3.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构筑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

  4.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新领域。2015年全国有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到达1500多亿元。

  二、产业融合重要机遇

  1.一系列三农政策频繁出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带给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消费结构升级带给巨大的发展空间。

  4.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发展目标

  1.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26万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

  2.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到2020年,力争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到达5500亿元,年均增速9.5%;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到达8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到达8000亿元,年均增速40%;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到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10%,接待游客突破33亿人次。

  3.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

  四、主要任务

  1.做优农村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和精品农业。2.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3.做活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建设物流体系,拓宽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休闲农业。4.创新融合机制,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五、重点布局

  1.融合发展区域功能定位

  (粮油生产核心区、经济作物生产优势区、养殖产品优势区、大中城市郊区及

  都市农业区、贫困地区。)

  2.融合发展重点产业结构

  (粮棉油糖加工业、果蔬茶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3.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

  (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融合先导区。)

  六、重大工程

  1.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2.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4.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工程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十):

  一、xx乡简介

  xx乡位于巫溪县西南部,南与云阳,奉节接壤,东临文峰镇,西靠尖山镇。山地特征明显,境内有分水河,xx河,交汇后从奉节进入长江。有刘秀足迹的鞋底山,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有野羊,獐等。药材有天麻,云木香,蜂蜜。

  二、指导思想

  资源导向生态为主自力更生选取外力

  三、总体布局

  1、两条街是指改造扩容现有xx街道,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绿坪村青山段修建新的街道,缓解xx街因拥挤而带来的一些问题。

  2、一条河加大力度开发xx河,建设成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旅游项目。利用河滩资源发展游泳场地,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成生态渔业基地即水产基地。保护xx洞,进行旅游开发。

  3、一座山利用鞋底山建成森林公园,休养度假地。

  4、一度假村xx石林度假村,对xx石林进行整体规划,然后移民安置。建成重庆理想的休闲避暑山庄。

  5、一峡谷分水峡,利用分水河的峡谷景观发展水上活动场所。

  6、一园区农业创业园区,建于玉安村,临近尖山工业园,主要以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以食品工业为主要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园。

  四、投资主体

  前期项目论证主要由重庆泰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农村建设规划办公室进行。后期工作实行招标,在此过程中严防贪赃受贿。

  发展乡镇主体企业,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建本地经营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政府搭建创业平台,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五、农村产业规划

  1、发展蔬菜种植主要是利用地势差发展季节性蔬菜进行输出。主要任务是建立外地市场,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同时还配合当地农产品加企业生产海椒,花椒,生姜等用于加工。

  2、延长淀粉企业产业链除了继续发展两署外,还将发展粉葛,焦藕,等其它淀作物。同时加工粉丝,等其它方便食品。

  3、发展中药材种植利用原有的荒山、荒坡进行土壤改良后发展特色中药材,如杜仲,黄连,天麻等。

  4、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加强对密源植物的调查,并发展相关蜜源作物,建立蜂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品牌经营。

  5、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林下食用菌的生产,林下养殖,和荫药材的生产。

  六、工业特色

  xx乡的工业以资源导向形为主,主要涉及新能源设备制造,生物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水利工程设备。利用石灰石发展水泥、建材工业。

  七、基础建设

  1、建立村上一条街,发展农村商贸市场,生活用品市场。

  2、开通村级公交或是由小长安代步(统一收费一元)。

  3、鼓励农民发展其它服务业,如租赁、洗浴、美容。

  4、建立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村上垃圾统一分类,生物垃圾发电或是回田,废金属进行回收,有害垃圾送市有关单位处理。

  5、与电信合作,争取2010年户户能够接上互联网。

  八、文化建设

  1、生态礼貌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村和新能源示范村,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科学合理地规划。

  2、经济礼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创业和个人投资理财培训。表彰先进个人,评选经济强村和科学发展观实践村。

  3、精神礼貌建立各种协会,如老年协会发展余热,建立村级图书室,评选各类新型带头人,定期举办体育文艺活动。

  4、建设在外务工人员联合会,带给帮忙(透过网络,驻地机构等形式)。

  161116810

篇六: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中国三农问题,其本质是传统两个字,传统的农业,传统的农民,传统的农村。由于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水平很低,所以使我们农民很贫困,农村很落后,在这个基础上管理体制也必然是落后的。大家知道传统的农业提供不了剩余产业,所以自古以来官民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产业化的发展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化改变三农的传统,从而实现治理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无论在产业核心、组织、产业基地还是在产业支撑体系方面,都谈不上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首先要形成真正的产业核心,也就是企业家而不是传统的农民经营农业,形成产业基地,大规模的、专业化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通过产业积聚、辐射使产业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有产业的支撑体系,比如我们畜牧业的发展,就要有防疫、饲料工业等一系列支撑体系的发展,才能使产业回避市场、自然等风险,得到平稳的发展。

  另外就是要有产业的组织,不光是微观的组织,还要有宏观的组织,使产业形成整体。产业的生态圈顺畅了,那么产业里面的各个企业以及由此连带的农户的情况也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所以产业化是在多个方面,突破了传统农业的传统经营方法,使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高度上重新认识农业产业化问题,这是我谈的第一点。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分析农业产业化的新趋势

  1、规模化。现在国家各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迅速形成了规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体性规模,还有一类是虚拟组织的规模。也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基地之间形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在产业激烈竞争的时候,这个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应该说现在规模已经成为我们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一个成功者的主要标志,市场不相信眼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跟成功者合作,跟着成功者奔跑,然后才能成为成功者。

  2、专业化。现在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还有我们诸多的产业化企业,迅速

  地沿着专业化方向重组,企业不再是什么都搞,而是集中一种环节,然后通过有效组织和市场机制把这些企业联系起来,中国由于产业组织不完备,所以我们很多企业都是综合性发展,现在,这种局面要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3、是集约化。就是要讲究产业升级,要讲人才不再靠拼资源、拼物质消耗,主要是靠人力资本发挥作用。

  4、国际化。中国产业化已经跟国际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了。蒙牛集团的崛起跟很多国际金融的进入有直接的关系等等,我们现在的企业无论在生产技术上还是在市场战略方面,都在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前两天我跟利乐公司接触,他们去年一年在中国卖的纸盒就卖了40亿,仅仅是做了我们饮料包装盒这么个缝隙市场就做了这么大的产值。由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产业化已经跟经济全球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所以现在的企业定位产业问题一定要有全球的眼光。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思考农业产业化的4个问题

  随着这两年对农业产业化认识的深入,我们可能在四个问题上要加深思考。

  1、家庭经营与企业家经营。一开始搞产业化我们认识到农民的家庭经营有很多传统的部分,要想解决它的问题需要有企业家的经营来带动,于是公司加农户,是这样一种认识。但是随着产业化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两种不是完全独立,截然分开的。农民的家庭经营要在产业化的经营中有提升,它的实质还是企业家经营,到国外去看,国外的农民和企业的连接,那里的农民都是企业家,也就是农场主、牧场主,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农民,而我们中国的农业很落后,我们的农民很传统,所以我们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公司加农户这样的结构。国外的产业化链条不是这样的,他们是企业家加企业家,每一个环节都是企业家,我们不是这样。那么怎么办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农户这块要分化,现在在整个的产业化进程中,农户通过产业化正在迅速成长,大户、专业户不断地崛起,农民通过养殖、种植正在不断成熟起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的贫困农民应该怎么办我说贫困农民按照产业化的规律,所以在产业化的扶贫中贫困农民中仍然有一个分化的问题,在很多产业开发起步的地方,要特别重视农民的分化,要在贫困农民中进行选择。比如搞养殖业,要求很高,那么就要寻找一下哪些农民适合干,哪些农民不适合干,哪些农民应该先干,哪些农民应该后干。很多企业在这个问题上跌过交,我们有一个逐渐培养、提高农民的问题,让农民在这个中间选择的问题。有些农民适合养殖,有些就不适合,不适合养殖的不见得不能干别的,也许他到城里去打工比较好等等。市场使每一个农民找到他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焕发每一个农民心中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不是依赖而是创业,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不是靠整个消费,而是靠整个生产等,这些企业家的基本精神通过产业化注入到农民身上,使它发生根本性变化。

  2、企业分配和政府分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化利益机制的问题。我们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探讨怎么样让农民得到好处,是不是一次不行,还要二次分配。实际上很难实现。通过我们现在的研究发现,产业化利益机制的形成,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分配,这个是通过市场交换、平等互利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讲农民的利益,也要讲企业的利益,没有企业利益就没有农民的利益。而这样的一种利益关系,是在市场的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交换完全扶持,农民养成依赖,那么产业基地也不能够真正形成,但是还有因为中国农民总的来说是弱势群体,我们还要讲政府分配,政府要在宏观、产业层面上给予支持和扶持,有政府的二次分配和企业的一次分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良好的农业产业化的机制。

  3、农业组织与非农组织的问题。传统的农区,特别是落后地区要发展产业化,单个的农民很弱小很分散,难以与龙头企业对接。但是我们要看到,在中国,农民组织起来谈何容易,怎么办要靠市场机制,要靠各种其他的组织在政府的引导下和农民对接,来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前两天我到吉林调查,那里给养殖提供保险,让农民组织起来,保险公司通过组织农民,保险公司也能够满足他的大数原则,能够实行农业的户户保险,我们现在的很多农民组织都需要我们在座

  的企业家,扶贫开发协会等各种各样的组织介入,外部组织和农民组织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交换的办法,特别是通过优化产业的办法使农民组织起来。所以组织农民很重要的是产业化发展,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农民在产业中得到了好处,农民就参与了产业组织,而不是强行的。

  4、农业产业化与国民经济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到现在,农业的生态产业,农业的文化产业,旅游等等,农业的装备产业,农业的服务咨询业,农业的劳务输出等,有诸多产业。形成了庞大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各个体系衔接起来,由这样的产业衔接,消除了工农业的对立,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交融的过程。从这样的整体中来看我们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即使在贫困地区搞产业化扶贫,也不要忘了你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城市居民。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突破农业产业化的4个问题

  1、要在工作格局上的突破。像国家扶贫办把产业化在扶贫工作中的位置摆的很高,这就是工作格局上的突破,是思路的转变。如果我们没有建设现代农业的思想,农民的收入不会有持续稳定的发展。马克思说过,如果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农民将在痛苦的深远中长期挣扎。解决中国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还得靠产业化,靠企业家参与产业开发,靠企业家参与政治,参政议政,让我们这些聪明人,发挥聪明才智,才能使农民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产业化要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提出来摆到更高位置。

  2、政策上突破。要发展产业化一定要有新的政策,首先是产业政策。我们很多产业发展到现在,必须有新的产业政策,不但要有生产政策,还要有加工、流通等政策。比如奶业波动很厉害,我们很多养殖产品都有这个问题,那么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奶业都有配额问题,当然中国现在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是也提示了我们在流通方面要有储备政策,国外的进出口政策,比如我们饲料发展就深受大豆的影响。我们现在的加工业有一个过剩的问题,如何扶持真正有实力的加工企业,这个是国家应该考虑的问题。再比如保险的政策,保险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没有政策的支持保险是搞不起来的。在布局规划上也需要政策指导,农业部确定的优势产品的规划,就能告诉我哪儿能发展,哪些不能发展。

  3、投入上要有新突破。国家财政、地方财政都应该给产业化以更大的支持。就是产业化参与扶贫这个政府干的事龙头企业干了,政府都要给支持,因为这个不完全是企业经营性的策略。我们要发展很多方面农业的公益性的事情,不见得是要养国家干部,应该是养事不养人,可以开始民营企业购买公共产品的方法,来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这不光是政府的投入,我们还要制定政策,引导金融对农业的投入。也要引导海内外各个企业向我们的农业及相关产品服务。现在海峡两岸的交流,农业是一个方面,政府现在就在制定政策推动台商在中国农业方面的发展,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政府只要有政策,给了一个良好的预期,那么企业就会源源不断地把资金投向三农,三农是有弱势的,但是三农也是有潜力的。

  4.组织上的突破,组织上应该说是分层次的,当前的关键是宏观层面的组织。像国家扶贫办,现在组织全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这就是一个在宏观层面上的一种组织。当然还有中端层面的,我们的省市采取措施,还有微观层面的,我们的同志进行招商引资,这都算组织。另外组织还分产业,中国企业现在要走出去,要跟国际跨国企业竞争,必须要有产业组织。那么就要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在这个方面大型、中型、小型企业都找到有序位置的话,就会形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再有就是要分形式,要多种形式,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三农的组织形式我们都应该发育、支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讲的是自治,也就是农民、企业自己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那么自己管理自己,很重要的就要有适合自己的形式,当前重点的是农业专业组织的发展。国家现在正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浙江等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政策给予法人地位,我们应该支持农民迅速地在产业化引导下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产业化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篇七: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村产业发展规划6篇

  村产业开展规划6篇村产业开展规划6篇

  村产业开展规划〔一〕:

  一、根本情景:

  二、产业布局

  〔一〕烟草以四组、十组为主,二组为辅,每年种烟350亩以上,收入近80万元,其中二组种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眼光、气候、土质,技术根底都适宜烟草的开展。但由于交通不便,导致肩挑背驮的实际困难,至今未能解决烟草路,该组农户纷纷放弃种烟,致使近年来烟草面积不断下滑。

  〔二〕蚕桑生产分布三、四、七、九组,在2022-2022年开展量高达300多张,但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整户外出,放弃了桑园管理,造成发种量有所下滑。

  〔三〕劳务输出,因受自然条件影响,局部组根本上都以外出务工为主,劳务输出全村约300余人,收入近600万元。

  〔四〕畜牧养殖业,在2022-2022年间,我村有6户建立了养猪场,但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起伏不稳定,造成此刻无专业户。可是我村开展畜牧养殖还是有必须的根底,对猪、牛、羊、鸡的大力开展有必须潜力,有待进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技术培训,扩大规模。

  〔五〕茶园建设,方案在未来的三年内以五、六、七组每组连片100亩,全村到达500亩。

  〔六〕中药材,方案在两年内以一组、三组、八组为主,开展丹参和其他中药材,面积达200亩,根本构成组组有产业、样样有规模。

  三、当前群众所期盼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根底设施建设

  1、通村水泥路、因2022年夏季我村遭受了百年不遇自然灾害,通村水泥路局部路段遭到消灭性破坏,在上级各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恢复。由于受毁坏的程度大,资金不到位,造成了水泥路断板、裂缝、塌陷,导致大小车辆无法通行和无法维修的现状。

  2、十组的烟路又是与白河接通的跨县路,里程4公里,四组的道路2公里,总计6公里需要硬化,保证雨雪天正常通行。

  3、通组路,我村二组是全村开展烟草最适宜的组之一,烟草面积能到达150亩以上,群众进取性很高。近几年来群众屡次提出强烈要求解决通组路,由于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有待尽快落实。里程2公里,预计资金20万元左右。

  4、便民桥,三组农户分布在一河两岸,阴坡居住的农户占40%,一遇河坝上水,学生无法上学,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初步预计资金4万元左右。八组要求解决通组路心切,自行组织筹劳筹资已修通1.5公里道路,但由于道路便民桥工程量较大,预计资金约6万元左右,此刻是路、桥不通,已修的无通用价值。

  5、移民搬迁已实施数年,根据国家整体推进原那么,能人进镇、富人下山的思路,我村已有30%的农户改善了居住条件。但近年来由于到镇集中安臵房价地基昂贵,价格太高,农民又不愿意远离土地,制约群众想

  改善居住条件又无法解决。现农户强烈要求、期盼在本村范围内解决移民开发点的问题,根据本村实际,加强力度,尽快解决。

  6、低压网改,十个中心组根本都整改组中心点,由于山大人稀遥远院落,全村大约有10公里未改到位。原金坪山、付家坡、低房三点变压器需要更换100伏安以上,有待进一步协调,以解决遥远农户电力缺乏问题。

  7、饮水工程,近几年全村仅在沿河道建了两座小型水塔,水利部门只解决扶持水质,农户投劳投资,解决了近100余户饮水问题。山上组、院落饮水问题应及时地进一步规划、分期实施群众饮水难的实际问题。

  四、我村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明显,大多数群众思想比较开放,开展产业各组都有自我的潜力和根底,能进取主动地配合镇村工作,盼望脱贫致富的愿望较强。

  2、劣势也是村上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局部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意勤劳干活的人增多,本来自我能解决的问题,都要靠上头的扶持,种地干活的人也少了,讲吃喝、贪图享乐的人多了,异常是个别好逸恶劳的户享受低保和得到各种扶持,产业啥都不抓。本来比较勤劳的人看到此类情景,也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地制约了我村的经济开展。其次是技术资金缺乏,比方在养殖业方面等,还有局部居住在高山的贫困户,投入很多资金修路是不贴合现实的,如何引导下山居住,靠什么方式生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

  五、抓好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本次扶贫工作未契机,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一次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治贫先治愚,教育贫困户拜托等、靠、要的懒惰行为,让他们懂得现实真正的脱贫致富,单靠国家的扶持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改变思想观念,致富要靠自我勤劳的双手。

  2、结合本村实际建立相应的扶贫机制,使每户扶贫户都有一个相应的包抓帮扶人,至少要有一个脱贫致富工程,由帮扶包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用扶贫致富事例引导群众进行开展。

  3、村委会要定期召集贫困户到村上理解农技知识培训,请求帮扶单位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授课,并到户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使每个农户真正掌握一至两门农业科技知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使经济快速开展。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开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开展规划。

  一、根本情景

  有个某某自然庄,某某个村民小组,某某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开展方向

  努力开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供应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进取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进取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开展思路,经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开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提高,加大扶贫厂房的开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开展村团体工程

  今年,在原先的扶贫厂房建设上,根底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根底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方案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团体经济,提升村团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工程,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方案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村产业开展规划〔三〕:

  ++镇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处,全境由东向西走向的流岭山脉、东南—西北走向的胡岭山脉和南北走向的西岭山系错综相交而成。牌楼河、八里十河、寺坪河三条河流纵贯全镇,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镇。++镇15村162个村民小组,4238户,15731人。全镇平均海拨950米,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400—660毫米。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是山茱萸、核桃、魔芋最正确适生区。按照全镇经济工作总体部署,结合“一村一品〞近几年来的开展实际,现制定++镇20某某年度产业开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以华茂鸡、生猪养殖、中药材、林果业、劳务输出为重点,建基地、圹规模、提效益、促增收,围绕“打造优势、唱地方戏、走特色路〞工作思路,与华茂公司、丹南富源药材专业合作社等

  公司、社团合作,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供、销做保障。

  标准林果基地建设,建成百亩良种山茱萸采穗基地,完成万亩山茱萸科管,千亩核桃建园,构成千亩板栗、千亩核桃和万亩山茱萸基地建设。建成白桑塬村千头育肥猪场,东沟、常路、牌楼河、银洞散养鸡基地,建大棚到达15棚以上,全镇开展魔芋3000亩,良种核桃建园1300亩,种植中药材2000亩,建成4个村的树型金银花基地。劳务输出到达6500人以上,创收入6800万元以上。

  1、山茱萸产业规划。

  2、核桃产业规划。

  3、魔芋产业规划。

  魔芋在++镇是个新兴产业,以赵塬村、东沟村2022年开展魔芋基地为根底,开展教育培训互动,继续提高魔芋种植面积,辐射带动1000亩以上的魔芋种植。

  4、药业产业规划。

  在做好传统产业山茱萸、核桃科管的根底上,每村开展集中连片丹参等同类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连片面积至少50亩以上,由农综站组织至少培训6场次800人以上。抓住麦忙过后的时机,拟建树形金银花基地300亩并逐步扩大规模,规划在3至5年内成为我镇另一个主导产业,另一个增加群众收入的亮点;

  5、畜牧产业开展。扩大畜牧小区建设,加快花园银洞散养鸡基地建设,在入秋前引进仔鸡;力争东沟村建华茂大棚鸡10个以上,加快白桑园村千头养猪场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出栏一批,带动全镇畜牧业开展。

  6、劳务输出产业规划。进取抓好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培训6次以上,提高有组织外出劳务人数,努力转变务工工种,提高务工人员工资,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年底劳务输出人数到达4000人。

  7、以百万亩油松林为依托,以金狮谷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争取工程招商引资,倾力打造金狮谷这一++镇生态旅游品牌,全力营造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镇,休闲观光的旅游镇。

  三、保障措施

  2、因地制宜,制订规划。镇上抽调骨干深入全镇15个村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产业现状、工作根底、开展潜力等实际情景,在摸清底子的根底上,把开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扶贫开发结合,与根底设施建设结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选择有开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制订贴合实际的产业开展规划。

  3、开展大户,示范带动。农村经济靠能人带动。我们把开展产业大户作为扩大基地规模、开展“一村一品〞的突破口,采取“市场引导、群众自愿、政府扶持、试点示范、各方支持〞的方法,培育了一批“敢为人先、科技领先、高点起步、规模开展〞的产业大户,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

  4、强化效劳,科技支撑。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产业健康开展供应了有力人才保障。以示范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

  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名、特、优品种、高效实用栽培、无害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优质良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优质农资普遍推广。建立了“一村一品〞科技指导员和农业“110〞科技效劳制度,制定无公害粮食、山茱萸、核桃、洋芋等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引导广阔农民进取生产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

  5、夯实根底,改善条件,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进取争取工程。实施十大惠民工程,进取改善根底设施条件;加大产业开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对产业开展示范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进取性。

  6、典型示范,宣传发动,建立“一村一品〞开展引导体系。开展农村产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当地开展实际,选择有群众根底、有开展潜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培育扶持。将涉农工程有效整合,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经过资金、工程、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努力培育一批示范辐射效应明显的开展典型。加大对“一村一品〞的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营造一村一品开展良好环境。

  7、培育新型农民,开拓市场,完善“一村一品〞开展效劳体系。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诚信意识,进取消除不良舆论,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的参与和开展

  村产业开展规划〔四〕:

  一、严格落实移民局“家庭副业精准扶持〞工程。

  “家庭副业精准扶持〞工程是移民局2022年在古楼乡烈溪村整村推进的产业扶持工程,当时投资15万元对烈溪村新养的畜类、禽类和新种

  的中药材、小水果进行补助,此工程主要是根据群众种、养的规模进行奖补,主要目的是提高群众开展产业的动力,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2022年烈溪村与三青村和蒙棋村合并为某某村后,按照原方案移民局又相继投资20万元对三青片和蒙棋片实施“家庭副业精准扶持〞工程,此工程共补助受益贫困户70余户170余人,最高补助4000元,最低补助200元。

  二、迅速跟进村团体经济收入“光伏发电〞工程。

  某某村是2022年退出村,去年纳入“光伏发电〞序列,年底也有了5万元的团体经济收入,但我工作队在侧面了解到“光伏发电〞收停的消息,我工作队立即前往发改局和扶贫局咨询情景。扶贫局表示光伏发电已并网,正准备验收,发电产生效益后根据产生的效益分红。

  三、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与党委政府研究“扶贫车间〞工程落实。

  我工作队收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某某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22]1号文件后,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并及时与政府沟通,向牵头单位汇报,牵头单位移民局表示支持村“荷馨生态种养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带动局部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务工的形式增加收入;另外,乡党委政府已对某某村进行了扶贫车间务工人员的摸底,准备引进外来企业在某某村建立扶贫车间,具体由政府和村委实施,某某村已报名47人其中贫困户13人。

  四、与党委政府一齐研究落实“产业清零〞行开工程。

  在产业“清零〞行动中,我工作队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政府表示已向县产业扶贫办提出了设想、制定了规划、拿出了方案,其想法是依托坐

  落在古楼乡的“湖南省龙马农业产业开发〞对某某村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式委托帮扶,期望能够得到上级的支持。如果工程得到批复,将彻底完成某某村97户300人的产业扶持目标。此工程由政府主体实施。

  五、开展产业扶贫宣传。

  政府与帮扶工作队以上门宣传、展板、产业扶贫基地展示牌和立碑的形式加强产业扶贫宣传工作,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和验收。

  村产业开展规划〔五〕:

  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民委员会

  某某镇某某村产业开展规划

  〔20某某-20某某年〕

  为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开展转型,实现我村“坚持科学开展、构建和谐农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我村将集中精力,加大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展步伐,努力把村建设成为“经济开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礼貌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强禽畜、攻林特、带旅游、兴工贸〞开展思路,结合本村产业开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根本情景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北部,距离镇政府某公里,东临某某河,西接某某村,南与本镇某某村交界,北与本镇某某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某平方公里,现有某个村民小组,某户,农业人口某人,主要居住在某个自然湾,劳动力某人。共有耕地某亩,其中:水田某亩,旱地某亩,山林面积某亩,水面某亩。某某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某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某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那么

  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以工程建设为支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根底。

  规划原那么: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那么。立足本村特点,从

  本村实际出发,把开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实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生态和谐,全面开展。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那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的要求,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大力开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3、效劳城市,富裕农民的原那么。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业,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经验和工程返乡创业,增强自我开展本领。

  4、科技为先,合作经济带动的原那么。切实把加

  快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途径。按照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开展需要,经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

  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改良、节本增效、产后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平安、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开展。以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对本村产业开展的带动和支撑,强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效劳功能。

  5、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那么。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适度整合工程资金,适当集中物力财力,向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突破性开展。

  三、产业开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到20某某年根本实现主导产业构成规模,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两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村农业

  经济总收入到达2200万元,农民人年均纯收入11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5%。

  ——主导种植业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进取引进优良品种,稳定优质水稻、优质“双低〞油菜等主导产业作物的种植面积,到20某某年优质水稻和优质“双低〞油菜分别为某和某亩。

  ——养殖产业不断做强禽畜产业,按照政策扶持、能人带动、转变饲养方式,新建土鸡养殖基地1个,新建养殖水面150亩,到20某某年使全村土〔肉〕鸡、蛋鸡年养殖规模到达80000只。开发沿河荒滩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养殖面积到达300亩以上,并逐步实施猪-渔循环养殖模式。

  ——特色产业进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村农民有多年种植某某历史的优势,经过某某村某某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逐年扩大优质某某面积,到20某某年种植面积突破600亩。

  ——劳务产业认真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0人次,不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做到户均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年输出劳动力380人,实现劳务收入380万元。

  ——合作经济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主导产业和劳务产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效劳。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方法,鼓励支持能人,依托市场、基地,多形式、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培植种养植业和劳务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效劳网络。

  四、根底设施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一)根底设施建设工程

  1、硬化组-组共2.5公里的生产道路,解决以上某个组群众

  生产条件差的实际困难问题。

  2、新建机耕桥座,其中某某湾1座、某某湾1座、某某湾1座、某某湾1座,为产业开展供应便利。

  3、新建送水渠共2500米,为畜牧业、种植业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4、争取工程投资整修优质水稻、油菜生产面积所需的排、灌两用水沟6000米。确保沿河5个组750亩耕地抗旱和防汛平安。

  5、扩大建设土鸡养殖基地20亩,配套建设300米道路和低压线路、整平地基、挖通600米排水沟、建1500米围墙、接通自来水管等。

  从20某某年开始,5年之内将我村某某基地种植规模开展到600亩,配套建设相应的根底设施:

  1、兴建装机22KVA的电力提〔排〕水泵站1座;

  2、兴建水泥送水渠〔渠基座高2m、渠槽宽1.2m某深1m〕1500m,管渠〔直径为600㎜〕850m;

  3.基地内2.5m宽水泥生产道路2500m;

  4、通往基地的低压电力线路800米和相关配电设施;

  5、机动防治病虫害器械20台套;

  6、电力喷灌设备20台套;

  7、用于值班照管的房屋及某某产业合作社办公用房共120㎡;

  8、用于贮藏某某的混凝土调温地窖20口,每口容积为60m3;

  9、育苗专用塑膜大棚600㎡。

  村产业开展规划〔六〕:

  目录

  第一章总那么…………………………………2一、某某根本情景………………………2二、存在的问题…………………………3三、规划依据与原那么……………………4四、规划重点与根本思路………………5五、规划目标……………………………5第二章某某新农村建设规划………………5一、村庄性质与规模……………………5二、土地利用规划………………………6三、产业开展规划………………………6四、配套设施规划………………………五、农房建设规划………………………六、环境保护规划………………………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提议……………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那么

  一、某某村根本情景

  〔一〕地理位置

  某某村位于某某县南部,某某乡境内,东靠某某某,南邻某某某,西依某某某,北接某某某。

  〔二〕地形地貌

  某某某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四〕经济与产业

  某某某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洋芋等,经济作物以核桃、柑橘、桃等水果为主,现全村已开展柑橘100亩,核桃100亩,桃80亩,畜牧产业以黄羊、生猪、小家禽饲养为主。

  〔五〕根底设施及公共效劳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一条,全长4.5公里,红线宽度为4米-5米,为泥碎石路面;现有社道15公里,宽度3.5米-4米。现有3.2公里入户礼貌路。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设有一个变电站,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全依靠井水〔红层找水〕和使用涧水解决,水质一般。

  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局部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5、公共效劳设施及配套根底设施

  该村有村委会办公室一处、小学一所、医疗点一个,均分布在三社,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六〕村庄现状情景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字库村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36112水田8114旱地12812园地小

  计37121果园28125其他园地913林地小计78131有林地58132疏林地2015其他农用地小计12153农村道路115154坑塘水面156农田水利用5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小计8203农村居民点8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56合计6306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某某某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别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礼貌路为主的村社路网根本构成。

  5、经济开展分析

  某某某村属某某某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开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开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开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开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开展主业的根底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效劳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平安管理机制。

  〔五〕根底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标准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那么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某某某乡集镇规划》;

  5、《某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五〞规划》;

  6、《某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经过有效的措施开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根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根底上到达开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开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那么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工程。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开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开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俭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北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开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那么,大力实施“村庄开展治散、根底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开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规划年限:近期:2022年至2022年;远期:2022年至2022年

  四、规划重点与根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撤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标准建设。

  2、完善根底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修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根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根底,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构成,主要以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标美公路进村、礼貌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平安用水入户;

  特色产业进村、富民工程入户;科教文化进村、礼貌新风入户;

  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开展目标: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字库村经济开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字库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根底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根底效劳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平安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根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效劳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第二章某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某某村的开展性质:立足生态优势,以“蔬、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展,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那么,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开展团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字库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近期2022年村庄人口1380人,远期2022年村庄人口1420人。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2022年,农业用地2756亩〔其中耕地140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00亩以内,2022年农业用地3750亩〔其中耕地16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1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近期用地远期用地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400162112水田10012114旱地130015012园地小计400105121果园30050125其他园地1005513林地小计80090131有林地60070132疏林地2002015其他

  农用地

  小计15618153农村道路14016154坑塘水面1013156农田水利用6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小计10011203农村居民点10011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4502446合计63066306规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近期用地500亩,远期用地700亩;规划建成柑橘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核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200亩;

  规划建成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牧草种植近期用地300亩,远期用地500亩。

  三、产业开展规划

  〔一〕开展重点:一是蔬菜。建立和开展钟家湾基地,以特色大棚蔬菜为主;

  二是果园。在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建立干、水果产业带,以柑橘、核桃种植为主,开展特色干、水果产业;

  三是养殖。开展五社的黄羊养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养鸡、生猪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劳务。每年劳务输出30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壮大劳务输出产业。

  规划近期黄羊年出栏3000只,远期年出栏4000只;

  规划近期生仔猪年出栏4000头,远期年出栏6000头;

  规划近期小家禽年出栏115000只,远期出栏20000只。

  〔二〕经济开展目标:到2022年,全村人均GDP到达9000元,工业生产总值到达9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农业生产值到达6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53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到2022年,村级生产总值到达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农业生产总值到达1200万元,年增长速度为9%,第二产业总值到达2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11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

  以2022年为根底,人均纯收入2100元,按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人均纯收入到达3000元,到2022年到达4200元。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以村道、社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二〕供水工程规划:新建社区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应,用水综合指标按300L(日.人);

  居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保存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聚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明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污水管布置于村道路侧,支管接至每栋建筑物,材料用钢筋砼圆管。

  〔四〕“三电一广〞规划:供电由县城110kv变电站统一供应,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w(日.人),生产用电按2000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标准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统。

  播送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播送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在村域内适中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川北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古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表达农村自然风景。

  〔四〕外观上采用川北民居风格,屋顶局部由坡顶进行装饰。建筑风格应坚持其地方特色,建筑宜小体量、低层数,变化丰富,均应采用坡屋顶,与山型地势相协调,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层高不超过3.4米,建筑层数不能超过2层,建筑脊顶坡度按1:2.5计。

  功能组成庭院空间空间界定

  人居环境1、撤除了一些剩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与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打造庭院经济,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能够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砖块铺地。

  风貌特点

  建筑风貌1、立面上设置一些比较突出的实木恒条,给立面上带来突出变化;2、立面白色沙浆抹灰。居住房采用假坡屋顶,一些附属房那么

  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前面的假坡构成照应;3、用水泥或青石板硬化前面的前坝,并利用木栅栏进行少量的绿化处理。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表达川北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社区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进取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某某某社某某某地合理安排村委会、村小学、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农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界牌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表达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规划在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建立三个集中村民居民点,某某某社某某某点逐步并入某某街道成为社区,并在该社区规划建设敬老院和民营工业加工区。

  〔九〕村绿地总体布局由多块中心绿地、组团结地、绿化带及各居民点和社区的宅前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村绿地强调突出不一样特色,研究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表达上下错落,营造环境气氛。

  〔十〕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与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平安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十一〕抓住某某某部门挂联某某某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环境建公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对共厕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在邓家坡居民点由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经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到达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户户建沼气池,某某某年突破20口,力争2022年全村普及。

  〔三〕坚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4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经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室内种植乡土植物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提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本领建设,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农村党建强基工程、典范工程、接班工程和温暖工程,按照县委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村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坚持以“五改三建〞为抓手,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条件,优化人居环境。

  本新农村规划由某某某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字库村委会具体执行,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供应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运用“先控制,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开展实际分期实施〞的理念,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篇八: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计划规划]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XX

  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计划规划

  XX

  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计划规划

  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2006年—2020年)

  mmr村(三村)位于m县城南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全村耕地面积mmr亩,总户数mm户,mmr人。2005年村集体收入mm元,农民人均纯收入mmm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经乡党委研究,确定阔什吉格代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该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林果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村集体收入从2005年的5.9万元增加到20万元。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林果业效益凸显,畜牧

  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收入的比重分别为o

  业规模稳步扩大,二、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村经济布局更加合理。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主干道路改造全部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委会建成标准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农民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到2010年,全村非公有制经济达到270人,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科技教育工作。

  抓好幼儿园建设,确保全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通过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远景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2015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一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种植业巩固亩千元田,建成亩万元田;林果业建成精品果园亩;畜牧业形成较大规模。

  2015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年均增长%。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

  “十三五”末(2020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二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建成亩万元田;2020年,牲畜饲养总量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

  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一)围绕生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种植业。大力实施“2118”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推广先进科学的栽培模式,实现种植业人均收入1816.9元的目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综合生产。棉花生产重点抓好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止和标准化管理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单产12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小茴香、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2、林果业。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全力建设好1720亩精品果园,重点发展核桃和红枣。

  3、畜牧业。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2010年力争全村人均达到4头畜,确保畜

  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

  4、设施农业。

  下大力气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跟不上,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实行全村一品种植模式。加快低农残、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大力发展净菜上市及加工业。

  加大科技与物资投入,加强管理,2007年对全村大棚进行维修,并解决秋延迟问题。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配套服务,争取2007年完成25公里村主干道路改建工程。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

  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乡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

  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力争到2008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推荐访问:农村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发展思路 农村 规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