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7篇

发布时间:2023-08-13 14:24: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篇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江油市中医医院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工作阶段汇报

  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加强领导和管理

  按照《江油市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了中医药基层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江油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的管理,并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平台,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中医基层指导科接受医院和市卫生局双重领导,完成了政府指令性任务。

  二、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市新农合提不仅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还在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院在地震灾后迁至重建后,给予了免收住院患者起付段的优惠政策;

  (2)市新农合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3)医院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

  (4)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

  规定执行;仍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加价。

  3.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三、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1、我院建有1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2、派出多批次师资参加四川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培训。

  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成,每周二下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午进行授课。

  4、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XX年6月至8月,根据江油市卫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江油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工作》的通知(江卫办[XX]101号)要求,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对我市所有乡镇卫生院40名学员,分两批次进行了培训。

  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成立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科及专家组,根据年初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2、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并成功申报了XX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该研究项目中已经包含一个中医体质辨识和干预措施的软件研发,目前研究进展顺利,在临床工作中正

  在试用,以便进一步提高软件使用的成熟度。

  3、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体现中医药内容。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我院对儿童、孕产妇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五、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

  1、肛肠科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肺病科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我院肛肠科在XX年成功申报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并于XX年11月经过省中管局验收合格。肺病科于XX年成功申报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均按照《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及验收标准》按计划实施。

  2、加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针灸科为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正在按照建设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3、通过“四川省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院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中医诊疗设备投入,目前中医诊疗设备达到14类38种107台件,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相关要求,为发挥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药疗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4、中药制剂室能力建设项目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通过建设加强医院的中药制剂能力建设,提高中药特色

  制剂的质量和配置水平,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满足中医医院临床治疗和人民群众对中药院内制剂的特殊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现已按照实施方案基本完成,等待验收。

  5、中医预防保健科建设项目

  成立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科及专家组,根据年初计划开展相关工作,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并成功申报了XX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该研究项目中已经包含一个中医体质辨识和干预措施的软件研发,目前研究课题正在准备评审,在临床工作中正在试用,以便进一步提高软件使用的成熟度。

  6、申报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为加强医院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促进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建设医院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医院信息数据分析和应用水平;开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咨询、远程教育等功能,5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已经申报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在市卫生局和我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各部门大力合作,专家组辛勤的工作,使我院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中医药疗效,仍需要不断努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XX年8月11日

  篇二: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沭阳县中医院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XX年度工作汇报

  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

  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

  XX年度我院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36层中医大厦已投入使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用。计划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19层门急诊大楼已破土动工,拟于XX年10月投入使用。投资80余元万元购置先进的膏方制作设备开展冬季膏方制作。

  二.创国家三级中医院

  中医发展跃上新台阶

  我院在保持了中医快速发展优势的前提下,经过全体员工长期的共同努力,XX年9月7日,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中管局组织的国家三级中医院评审,使我院的中医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中医人才素质工程

  1.成立陈亦人学术传承工作室,开展经方临床实用研究

  我院XX年成立了陈亦人学术传承工作室,系统地开展经方的临床研究工作,挖掘继承经方的理论精髓,系统地应用于临床,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2.搭建中医研修平台,培养中医人才。

  我院为提高全院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技术水平,XX年度我院又投资了200余万元,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了第二

  届132人的“西学中”研修班(分医疗、护理、药材班),每周由大

  学派教授来我院授课,优化了专业结构。

  3.实行中医传承“师带徒”,促进中医薪火相传。

  我院在积极配合国家“青苗计划”积极开展院内中医传承“师带

  徒”工作。

  XX年度我院充分利用7名本院老中医的人才资源,对遴选出

  的有培养前途的10名年轻中医人才,举行了隆重的中医拜师仪式,进行中医传承“师带徒”式重点培养,促进了中医的薪火相传,促进

  了年轻中医人才的早日成才。

  4.举办“中医大讲堂”,学习中医老专家临床经验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院举办了6次“中医大讲堂”,邀请了6名中医专家讲授从医

  几十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典型脉案、用药心得,使800多人次中青年

  中医人员收益匪浅。

  5.开展中医“经典读书会”活动,提高中医内涵。

  我院投资万元购置了中医经典电子图书库,利用电子病历和

  电子处方平台,构建了电子阅读平台,方便了中医经典的学习。同时

  还投资了万元购置了纸质中医书籍,丰富了中医阅读品种和范

  围。XX年度我院举办了6次“经典读书会”,240多人次参加了该

  次活动,提高了我院的中医内涵。

  四.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提高中医疗效

  1.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基层中医药服务功能提升工程的号召,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院XX年度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基层中医药服务功能提升工程

  的号召,成立领导小组,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协助

  县卫计委组织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2.积极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非药物治疗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如针灸、推拿、药浴、熏洗、刮痧等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深受欢迎。XX年度我院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部分病区实行主动参与方式,由针灸推拿科派出

  专职推拿专家,参与儿科腹泻的专项推拿,此举治愈了众多顽固性小

  儿腹泻,收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还派出针灸专家主动参与妇产科产

  后无母乳的治疗,进过非药物的针灸和推拿,促进了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母亲的及时开乳,保障了母乳喂养,得到了产妇及其亲属的一致好评,此举是我院中医

  工作的亮点之一。

  五.开展中医“治未病”,隆重举办首届“膏方节”

  自XX年起至XX年我院已经成功举办了的三届“膏方

  节”,成为我院发展中医的新亮点,XX年膏方节特邀请了以江苏

  省中医院汪悦院长为首的5名省级中医专家现场坐诊,为广大患者和

  市民开具膏方,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当天开出膏方240多付,通过我院首届“膏方节”的举办,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切身体验到中

  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独特作用。

  六.积极开展中医文化建设,促进中医发展

  1.积极实施中医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XX年度我院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格执行国

  1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家中医医疗收费价格标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原

  则,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积极开展中医医疗下乡活动和支援农村

  中医卫生工程,努力打造中医的“诚信品牌”。

  七.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

  地位

  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我院合理配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

  数的比例,XX年我院中医类别医师的中药技术人员在同类人员的比例逐步提高。

  2.科室建设。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中

  医特色门诊建设。

  XX年我院已经有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市级重1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点学科

  3个,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使其成为各具特色和独

  到之处的特色门诊。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

  3.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

  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

  我院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

  盖率。积极配合市、县卫计委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加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

  的特色优势,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

  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七.全力打造中医院品牌。

  年医院投资80余万元,对于一些院内环境进行中医文1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化

  改造,以古色古香的仿古设计、装修,营造中医氛围,进一步增强中

  医院影响力。

  2.成立中医“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评

  估、中医干预指导、健康调养指导,中药膏方、药膳、中药熏蒸、扶

  阳罐疗法等。XX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夏季“三伏贴”、“冬病夏治”和“冬季膏方”工作,就诊患者达1100多人,广受患者青睐。

  九.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

  1.中医内涵不足,急待建设。

  2.中医教育体系不合理,加强师承教育。

  3.中药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4.中医颗粒剂部分地区不能纳入医保体系,制约中医的使用。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

  14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篇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xx中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我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开创医院工作的新局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内涵,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中医药诊疗水平,带动全县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二、基本原则

  15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原则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尊重维护全体医院职工的根本利益,群策群力,通过业务建设来不断提高医院职工生活水平,力促医院业务建设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努力走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道路。

  三、基本情况

  1、我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含临时职工),占职工人数的85%,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67人,在职(含外聘、返聘)的名老中医7人,医院设有7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住院部病床120床,其中康复科、脑病科是(市级重点专科),XX年业务收入1560万,XX年上半年987万,争取XX年全年突破XX万。

  2、XX年,全院各项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下:中医疾病诊断符合率%;病房中医治疗率达%;门诊中医治疗率%;病床使用率75%;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入出院16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诊断符合率96%;甲级病案率达到%。

  3、截止XX年12月30日,中医科累计接诊门诊人次21805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的50%。

  4、截止XX年12月30日,全院执业注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21人,占全院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是48%。

  四、发展目标

  (一)到XX年,医院业务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00张,人员配备140人,年诊疗人数1万人次,年业务收入800万元,病床使用率85%,中医药参与治疗率85%,XX年创建二级甲等医院。

  (二)五年内医疗指标要求

  1、入出院诊断符合≥95%;手术前诊断符合率≥95%;

  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8%;

  4、麻醉死亡率≤%;

  5、5、医院感染率≤8%;

  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甲级病历率≥95%;处方合格率≥97%;

  7、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10万(门诊住院人次);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

  (1)、是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我院占地面积小,布局不够合理,扩增空间局限,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到XX年,我院要克服一切困难,选定新地点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按楼宇智能化、流程人性化、功能合理化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特殊检查医疗服务,保证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2)、是床位设置。在原有12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设60张,总计为180张床位。使之能满足我院中西医临床需要,根据疾病的变化和学科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调整,努力提高病床使用效益。

  (3)、是人员配备。按照床位1:计,180张床位总计人员配备为252人,在我院原有186人的基础上增加66人,其中:中医本科25人,中药师5人,护理25人,放射科医师4人,B超医师4人,检验3人,中医执业医师药逐年增加,到XX年达60%,西医学中医培训到100%。

  (4)、是医疗设备配置。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每年从业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设备,按国家中药管理局规定将中医方面设备备全,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磁共振一台,四维彩超2台,C臂X光机一台,高配置救护车一台等设备,以适应医院发展及病人需求。

  (5)、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健全医院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起有利于发挥中医医院特色优势的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社会对中医中药的服务需求,重点突出:名院、名科、名医。

  (6)、是以《河南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为标准,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做好以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重点的医院内涵建设。

  (7)、是对西医人员制定确实可行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工作计划,三年内努力达到上级规定的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学时,XX年全体医生能够运用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8)、是推进创新机制。通过创新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责任心,培养科学严谨的医疗作风,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医疗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规章制度,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法,创新人事、分配、人才激励机制;进行科技创新,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支持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医院人、财、物及各种资源科学配置,以发挥最大效益。

  2、努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发挥中医中药作用积极参与和扩大中医中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中医中药指标和任务的落实,增强中医中药服务功能。积极做好中医中药知识普及宣传,充分利用医院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候诊区、诊室、候药区、病房等区域及医院标识等,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

  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方法,进一步扩大和培育中医药需求市场,扩大中医中药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中医院发展环境。

  3、加快中医中药人才培养和加强中医中药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个五年规划,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中医中药人才和必须适应中医中药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继续教育制度,尤其是高层次中医中药人才的建设培养,为医院发展提供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中医药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重点(培养针灸推拿科、脑病科人员)。

  (2)、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是认真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是做好专科专病人才的建设培养.

  (5)、是加强中医中药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慢性病的中医中药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加强中医中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2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五、总体目标

  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按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开展迎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到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继续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继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巩固地位;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扩大外延服务、分配方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

  六、工作重点

  1、加强医疗质量建设。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县级二级甲等医院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抓好学科配套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积极申2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报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3、提高运营效率。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以培育新的技术服务为引擎,带动医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

  七、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医疗业务工作

  1、是强化质量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抓好教育,要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

  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

  2、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处理医疗缺陷当事人和科室。

  3、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2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化科级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

  5、是根据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完善有关制度及相应考评体系。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

  (二)、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专科科建设,对针灸推拿科、中医科、妇产科、内科、外科门诊严格实行规范管理。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设施,增强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是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是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诊会诊迅速到位。

  3、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三)、加快技术建设。首先要抓好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增加医疗技术服务的经济含量。二是做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具有我院特24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对技术建设的管理力度。

  (四)、提升护理质量:

  1、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管理,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3、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的技术考核。制定出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4、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是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五)、教学工作

  (1)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医务人员临床进修学习,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和参观考察学习将逐年增加。

  25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全院性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及继续教育学习或培训每周1次(含医疗纠纷的防范、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病历书写与规范管理培训),为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及资源。

  (六)、行政后勤工作:

  XX年行政后勤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任务:

  (1)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开展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职能科室年度工作报告和制度等工作制度。

  (2)继续落实平安医院创建任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个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的安全工作管理责任制。在重点关注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消防、设备、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督导检查,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总之,医院提升中医药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医院质量和安全服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应当长抓不懈。26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为此,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规章制度,学习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2、进一步强化各项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责任制的落实,扎实搞好各项工

  作。

  3、狠抓医疗服务质量,要继续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用优质服务来赢得患者的满意和社会的放心。

  4、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和优势。

  5、通过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为契机,把握标准,逐项落实、发现不足,及时改进,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两个效益明显增长,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提高。

  27

篇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xx中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我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开创医院工作的新局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内涵,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中医药诊疗水平,带动全县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原则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尊重维护全体医院职工的根本利益,群策群力,通过业务建设来不断提高医院职工生活水平,力促医院业务建设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努力走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道路。

  三、基本情况

  1、我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含临时职工),占职工人数的85%,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

  67人,在职(含外聘、返聘)的名老中医7人,医院设有7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住院部病床120床,其中康复科、脑病科是(市级重点专科),2013年业务收入1560万,2014年上半年987万,争取2014年全年突破2000万。2、2013年,全院各项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下:中医疾病诊断符合率97.5%;病房中医治疗率达90.5%;门诊中医治疗率65.5%;病床使用率75%;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92.3%;治愈好转率95.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6%;甲级病案率达到90.5%。

  3、截止2013年12月30日,中医科累计接诊门诊人次21805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的50%。

  4、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院执业注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21人,占全院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是48%。

  四、发展目标

  (一)到2015年,医院业务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00张,人员配备140人,年诊疗人数1万人次,年业务收入800万元,病床使用率85%,中医药参与治疗率85%,2015年创建二级甲等医院。

  (二)五年内医疗指标要求

  1、入出院诊断符合≥95%;手术前诊断符合率≥95%;

  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8%;

  4、麻醉死亡率≤0.02%;

  5、5、医院感染率≤8%;

  6、甲级病历率≥95%;处方合格率≥97%;

  7、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10万(门诊住院人次);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

  (1)、是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我院占地面积小,布局不够合理,扩增空间局限,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到2015年,我院要克服一切困难,选定新地点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按楼宇智能化、流程人性化、功能合理化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特殊检查医疗服务,保证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2)、是床位设置。在原有12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设60张,总计为180张床位。使之能满足我院中西医临床需要,根据疾病的变化和学科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调整,努力提高病床使用效益。

  (3)、是人员配备。按照床位1:1.4计,180张床位总计人员配备为252人,在我院原有186人的基础上增加66人,其中:中医本科25人,中药师5人,护理25人,放射科医师4人,B超医师4人,检验3人,中医执业医师药逐年增加,到2015年达60%,西医学中医培训到100%。

  (4)、是医疗设备配置。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设备,按国家中药管理局规定将中医方面设备备全,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磁共振一台,四维彩超2台,C臂X光机一台,高配置救护车一台等设备,以适应医院发展及病人需求。

  (5)、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健全医院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起有利于发挥中医医院特色优势的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社会对中医中药的服务需求,重点突出:名院、名科、名医。

  (6)、是以《河南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为标准,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做好以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重点的医院内涵建设。

  (7)、是对西医人员制定确实可行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工作计划,三年内努力达到上级规定的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学时,2015年全体医生能够运用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8)、是推进创新机制。通过创新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

  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责任心,培养科学严谨的医疗作风,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法,创新人事、分配、人才激励机制;进行科技创新,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支持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医院人、财、物及各种资源科学配置,以发挥最大效益。

  2、努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发挥中医中药作用积极参与和扩大中医中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中医中药指标和任务的落实,增强中医中药服务功能。积极做好中医中药知识普及宣传,充分利用医院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候诊区、诊室、候药区、病房等区域及医院标识等,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进一步扩大和培育中医药需求市场,扩大中医中药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中医院发展环境。

  3、加快中医中药人才培养和加强中医中药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个五年规划,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中医中药人才和必须适应中医中药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继续教育制度,尤其是高层次中医中药人才的建设培养,为医院发展提供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中医药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重点(培养针灸推拿科、脑病科人员)。

  (2)、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是认真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是做好专科专病人才的建设培养.(5)、是加强中医中药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慢性病的中医中药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加强中医中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五、总体目标

  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按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开展迎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到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继续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继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巩固地位;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扩大外延服务、分配方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

  六、工作重点

  1、加强医疗质量建设。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县级二级甲等医院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抓好学科配套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3、提高运营效率。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以培育新的技术服务为引擎,带动医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

  七、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医疗业务工作

  1、是强化质量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抓好教育,要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

  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

  2、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处理医疗缺陷当事人和科室。

  3、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4、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化科级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

  5、是根据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完善有关制度及相应考评体系。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

  (二)、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专科科建设,对针灸推拿科、中医科、妇产科、内科、外科门诊严格实行规范管理。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设施,增强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是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是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诊会诊迅速到位。

  3、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三)、加快技术建设。首先要抓好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增加医疗技术服务的经济含量。二是做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对技术建设的管理力度。

  (四)、提升护理质量:

  1、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管理,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3、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的技术考核。制定出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4、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是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五)、教学工作

  (1)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医务人员临床进修学习,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和参观考察学习将逐年增加。

  (2)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全院性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及继续教育学习或培训每周1次(含医疗纠纷的防范、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病历书写与规范管理培训),为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及资源。

  (六)、行政后勤工作:

  2015年行政后勤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任务:

  (1)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开展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职能科室年度工作报告和制度等工作制度。

  (2)继续落实平安医院创建任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个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的安全工作管理责任制。在重点关注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消防、设备、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督导检查,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

  发生,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总之,医院提升中医药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医院质量和安全服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应当长抓不懈。为此,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规章制度,学习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2、进一步强化各项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责任制的落实,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3、狠抓医疗服务质量,要继续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用优质服务来赢得患者的满意和社会的放心。

  4、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和优势。

  5、通过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为契机,把握标准,逐项落实、发现不足,及时改进,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两个效益明显增长,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提高。

  第二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我院在盐都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接建病房楼2597平方米,基中标准化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已投入使用;

  三、四楼手术室、产房,正在装修。门诊楼的辅助用房,接建220平方米,部分用于开展磁共振项目,该项目已经省卫生厅审核许可;部分用于数字化接种门诊。变压器由原来的160KW,增容到400KW。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未病堂、百草堂设计装修风格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疼痛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糖尿病科为区级重点发展学科。疼痛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专家的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肛肠科在治疗痔疮、肛瘘、肛裂等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建立了“治未病”服务平台。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通过开展“治未病”服务,拓展了医院服务范围,我院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

  的影响力。连续开展“冬病夏治”活动,为广大患者提供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中医特色治疗。取得疗效显著,得到广大患者普遍。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HIS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近期院分管院长、医务科长、临床科室派人到区卫生局参加培训,正积极准备使用电子病历。建设中医药视频网络学习的平台,每周二下午,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中医学习。与市中医院专家建设远程会诊平台,开展远程会诊。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药事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每年对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盐城市中药饮片厂购进,由主管中药师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推行中医绩效考核。医院逐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科室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非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西学中”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对口支援、师承培养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年引进中医药人才2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9人参加中医研究生班学习。将全院所有青年中医类别临床执业医师纳入青苗工程培养,中医师承有声有色,2011年、2012年分别举行第一、第二批中医师承拜师仪式。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病房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

  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每年和省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江苏行、健康你我他”、“中医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活动。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作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承担了全区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任务。区卫生局和我院联合举办了“盐都区中医药治未病冬病夏治社区行活动”,并深入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医院对口支援中兴、北蒋等乡镇卫生院,以专家门诊、定期查房、学术讲座等形式,构建中医对口支援关系。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今后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

  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第三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我院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宗旨,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目的,全院各科室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将前段时间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方面

  1、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

  药制剂)和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到农合报

  销范围。

  2、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中医药扶持政策;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配备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

  二、加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今年6月,开通了国家中管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本院职工及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可以收看中管局视频会议和参加专业知识技能视屏培训(每周二下午)。

  2、加强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开展了老中医药教师带徒工作,中医院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进一步落实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帮扶指导工作:指派3名中医药人员到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医疗与技术培训,根据需要,免费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

  三、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科室正在逐步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根据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中医技术服务;效果显著。2013年诊治患者400余人。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我院现有门诊中药房50平米,中药品种360余种,中药饮片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晾晒炮制等记录,保证了药品质量,加强了中药房规范化建设。

  五、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逐步开展

  根据《广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要求,对65岁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乙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中医健康教育。

  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中医“治未病”项目。针对咳嗽、哮喘、体质虚弱的患者,在三伏天开展“三伏贴”疗法。

  第四篇:玉门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玉门市中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玉门市中医院始建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正式挂牌开始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于1999年被授予“甘肃省爱婴医院”,于2013年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玉门地区唯一的一所县级中医医院,是玉门市中医药工作的龙头。

  现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16平方米,其中门诊建筑面积1796平方米,住院部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辅助用房面积760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

  158张。年门诊量10万余人,年收治住院病人4200余人,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为2728元。

  全院现有职工1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45人;设置临床科室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风湿疼痛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科,医技科室有:中心药房、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拥有16排螺旋CT1台,美国GE彩超3台、DR、C型臂、500MA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免疫荧光分析仪、细菌鉴定仪、血培养箱、尿沉渣分析仪、ECG-8110P型全自动心电图机、胃镜、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数字化宫腔手术B超诊察仪、中药熏蒸舱、蜡疗机、脑循环治疗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00余种150余台件。

  我院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宗旨,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目的,全院各科室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将前段时间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并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

  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1、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到农合报

  销范围。

  2、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中医药扶持政策;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配备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非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西学中”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去年引进中医药人才6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9人参加进修学习。

  2、依托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平台,共培训我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村卫生所中医适宜技术三期,共300多人次。

  3、加强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开展了

  五级师承教育中医药教师带徒工作,中医院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4、充分发挥中医基层指导科作用,定期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医疗与技术培训,根据需要,免费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各科室建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根据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中医技术服务;重点加强了肛肠科和肺病科专科建设,其中肛肠科采用中药灌肠和中药薰药等方法,肺病科采用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特色疗法,效果显著。2014年诊治患者100余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现有门诊中药房50平米,中药品种360余种,中药饮片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晾晒炮制等记录,保证了药品质量,加强了中药

  房规范化建设。

  五、鼓励使用中草药,推行中医绩效考核。医院逐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科室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六、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乙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中医“治未病”项目。针对咳嗽、哮喘、体质虚弱的患者,在三伏天开展“三伏贴”疗法。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为核心的医院HIS信息系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筹建中医药视频网络学习的平台,完善远程学习系统。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

  4、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玉门市中医医院

  2014年9月1日

  第五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王家镇卫生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

  “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

  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及电子病历。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正规渠道购进,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医院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医生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年引进中医药人才1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3人参加网络医博士培训。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作为边远山区基层卫生院,承担了全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村医生培训任务。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中药房、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离标准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三)软件质量较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如处方、门诊登记、病案等)书写合格率偏低。

  (四)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八、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中医院进修。使中医科成为我院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卫计局及县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2017年12月30日

篇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县各卫生医疗机构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国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中药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西医结合运用能力,在全县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运用、中医药技术管理慢病,充分体现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廉简便捷”的特色,保障人民健康。

  具体目标

  在全县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普及推广应用省中医药管理局已认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县农村和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100%。

  三、推广内容

  以省《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

  录》,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乡村医生中推广适应我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见病、中医急诊急救知识、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及中医药慢病管理知识。

  四、推广方式

  以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县中医医院为本实施方案执行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专家巡回指导、讲座、查房和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效果。

  五、开展时间

  基层推广应用和专家巡回指导集中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4月和9月—10月,县级师资培训集中在每年11月,组织考核验收时间为每年12月。

  六、管理与考核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卫生院要成立以本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中医科人员为成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小组,并上报县卫生局。主要职责为:1、组织本辖区内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学习;2、在本辖区内组织巡回义诊、开展中医药干预和慢病管理、健康讲座;3、负责本辖区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4、负责本单位中医工作自评及辖区内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工作的督导考核。

  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中医药适宜技术健康处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宣传册等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急诊急救的简便有效方法,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和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我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

  加强建设,进行常态培训。县中医医院负责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专业组成员深入到基层举办培训班、开展巡回义诊、推广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对慢病及中医健康管理的工作;分期分批地对全县乡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急诊急救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

  考核验收。每一年度最后一个月考核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急诊急救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运用情况,人员参加培训情况。对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结果予以通报。

篇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1篇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的中医科、10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省级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1/15、综合(专科)医院100%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6、100%的县(市、区)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不少于1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各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重点强化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将县中医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高邮市中医医院争创三级中医医院。

  所有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2/1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高邮市实施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试点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10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各县(市、区)要在创建成市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3-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3/1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诊疗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区、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继续推进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活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深入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标建设活动,推进综合性医院中医示范科室的创建活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健全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积极推广中医妇儿适宜技术。市一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各县(市、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和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对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要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4/1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要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县(市、区)要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县(市、区)要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10场,直接受益群众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中医药服务“六进”活动各不少于2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力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创作不少于1种面向基层群众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组织实施

  (一)部署启动(2014年1-3月)

  5/11、制定下发《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考核标准》,并予以部署。

  2、各县(市、区)相应制定2014年提升工程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并将实施细则报市卫生局中医处。

  (二)具体实施(2014年4-9月)

  1、各县(市、区)按照《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开展提升工程的动员部署,努力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2、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提升工程中各项工作任务。

  3、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提升工程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好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和目标完成。市卫生局期间将组织抽查。

  4、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报送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4年10月)

  各县(市、区)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提升工程的自查,同时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自查评分表等材料于2014年10月30日前报市卫生局中医处,并做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6/1(四)工作总结(2014年11-12月)

  市卫生局于2014年11月组织对各县(市、区)提升工程工作进行考评。2014年年底将各地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负责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实施提升工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组建专门领导班子,领导、协调项目推进工作,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收集、上报实施进展情况。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市卫生局对各县(市、区)的项目实施情况实行阶段或年终抽查,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宣传引导,示范推广

  各县(市、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主动引导,广泛宣传提升工程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要调动各方参与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搜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多种7/1方式组织交流。被评为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基层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开展。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2篇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我院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工作,为确保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服务群众;

  坚持中医为主,继承创新,弘扬特色,彰显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范化,重实效;

  坚持试点示范,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三、工作方式

  (一)与日常服务相结合。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要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当中。将服务对象分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和康复人群等,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作用。

  8/1(二)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整合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熏蒸、耳针、刮痧、理疗、穴位注射、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简易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三)与健康信息建设相结合。依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整合“治未病”预防保健信息、中西医门诊就诊信息、疾病随访管理信息、妇女儿童保健信息,打造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建立中医特色的、动态全程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奠定基础。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服务体系。利用上级医院中医药人才与技术优势,指导我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打造体现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等服务。

  (二)开展人员业务培训。要对从事中医服务保健服务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治未病”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工作流程,熟练运用中医药特色的技术方法(如心理调节、膳食调养、中药调理、运动调摄、针灸、推拿、熏蒸、浴足等)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应在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

  (三)建立居民中医特色健康状态信息库。为居民进行体质辨识,针对不同人群的体质状况做出健康评估,从而提供个体化的健康调养方案。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形成“治未病”信息服务网络。

  9/1(四)加强传播与推广。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切实做好中医特色健**障服务模式的宣传推广活动,成为传播中医健康文化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方法的重要窗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作为今后中医药工作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当前要重点抓好“治未病”工作的实施。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试点,扎实推进。

  (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研究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价格政策,制定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

  (三)加强行业管理。医院负责对辖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业管理,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有关标准规范,对辖区内相关机构和人员,统一准入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加强有效监管,并建立定期考评机制和校验制度。

  (四)加强调研督导。医院将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情况,纳入综合调研督导工作。组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的现场评估指导,加强服务质量监测与控制。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估研究。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第3篇

  为深化我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工作,依据《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4版)》及《成都市新都区10/1医院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通知》(新都医管办发〔2014〕42号),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稳步实施全镇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延伸工作覆盖面,提高我镇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及群众接受度。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工作公益性和公平性,按上级要求免费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

  (二)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城镇、乡村人群的服务差距,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坚持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卫生服务。

  (四)坚持资源整合和开发相结合,合理整合城镇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五)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居民充分享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三、组织结构

  (一)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卫生院院长)

  11/1副组长:?(公共卫生科主任)

  成员:?(卫生院防保成员)

  ?(卫生院妇产科主任)

  ?(镇卫生院护士)

  ?(卫生院财务科会计)

  领导组下设项目办,负责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的协调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项目办成员:

  主任:?

  成员:?

  (二)项目技术指导和绩效考核组

  1、健康教育项目小组

  组长:

  成员:

  2、孕产妇保健项目小组

  组长:

  成员:

  3、老年人保健项目小组

  组长:

  12/1成员:

  4、慢性病管理项目小组

  组长:

  5、业务培训项目小组

  组长:文(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

  6、村站管理小组:

  组长:

  四、工作目标

  1.健康教育

  针对中医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及重点健康问题的中医药处理方法等内容,向城镇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中医药内容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6种,制作或购买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2种,更换4期中医药专题宣传栏,开展1次中医药咨询活动,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全年提升辖区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50%。

  2.孕产妇保健

  13/1尽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产前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起居调摄、产后康复等。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3.老年人保健

  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有针对性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辨识率达15%。

  4.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进行中医药保健,提供中医药保健养护方剂等。全年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5.业务培训

  针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专题培训。年初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全年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至少4次,每2月进行一次院内工作人员中医药相关业务培训。每次培训须进行考核。

  6.村卫生站

  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工作主要指健康教育活动,每年至少有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含中医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有2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中医药内容。

  五、绩效考核

  14/1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责任人和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进度、服务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定期组织院内自查及村卫生站督导,督促工作进展,加强量控和管理,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XXX镇中心卫生院

  年月日

  组长:

  四、工作目标

  1.健康教育

  针对中医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及重点健康问题的中医药处理方法等内容,向城镇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中医药内容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6种,制作或购买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2种,更换4期中医药专题宣传栏,开展1次中医药咨询活动,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全年提升辖区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达50%。

  2.孕产妇保健

  15/1尽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产前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起居调摄、产后康复等。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3.老年人保健

  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有针对性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如: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辨识率达15%。

  4.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进行中医药保健,提供中医药保健养护方剂等。全年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率30%。

  5.业务培训

  针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专题培训。年初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全年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至少4次,每2月进行一次院内工作人员中医药相关业务培训。每次培训须进行考核。

  6.村卫生站

  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工作主要指健康教育活动,每年至少有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含中医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有2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中医药内容。

  五、绩效考核

  16/1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责任人和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进度、服务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定期组织院内自查及村卫生站督导,督促工作进展,加强量控和管理,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XXX镇中心卫生院

  17/17

篇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2016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第一篇:2016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2016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底,以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市级标准。100%的村卫生室均能提供5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我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5、设置中医科、中药房,达到《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要在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

  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中医重点专科。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巡回医疗、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要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6-2016年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诊疗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市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继续推进市中医药乡镇卫生院示范

  中医科创建活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市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标建设活动,推进中医示范科室的创建活动。妇幼保健建立健全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积极推广中医妇儿适宜技术。

  (六)推动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要加强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和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对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我院举办中医专科

  要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我院开设中医专科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价格、医保、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

  (八)依法加强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要强化中医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中药使用管理,要对所有辖区内村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要严格规范中药饮片采购程序,要求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要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10场,直接受益群众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中医药服务“六进”活动各不少于2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力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0%以上家庭。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创作不少于1种面向基层群众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组织实施

  (一)部署启动(2016年1-3月)

  1、制定下发《2016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2016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考核标准》,并予以部署。

  (二)具体实施(2016年4-9月)

  1、按照《2016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和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开展提升工程的动员部署,努力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2、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提升工程中各项工作任务。

  3、对提升工程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好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和目标完成。

  4、要及时报送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6年10月)

  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在2016年10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提升工程的自查,同时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自查评分表等材料于2016年10月30日前报院办公室抽查的准备。

  (四)工作总结(2016年11-12月)

  2016年11月组织对各提升工程工作进行考评。2016年年底将各地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负责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要认真实施提升工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组建专门领导班子,领导、协调项目推进工作,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收集、上报实施进展情况。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的实施项,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宣传引导,示范推广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主动引导,广泛宣传提升工程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要调动各方参与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搜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交流。

  第二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王家镇卫生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

  “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及电子病历。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正规渠道购进,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医院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医生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年引进中医药人才1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3人参加网络医博士培训。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作为边远山区基层卫生院,承担了全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村医生培训任务。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中药房、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离标准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三)软件质量较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如处方、门诊登记、病案等)书写合格率偏低。

  (四)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八、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中医院进修。使中医科成为我院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

  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卫计局及县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2017年12月30日

  第三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我院在盐都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接建

  病房楼2597平方米,基中标准化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已投入使用;

  三、四楼手术室、产房,正在装修。门诊楼的辅助用房,接建220平方米,部分用于开展磁共振项目,该项目已经省卫生厅审核许可;部分用于数字化接种门诊。变压器由原来的160KW,增容到400KW。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未病堂、百草堂设计装修风格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疼痛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糖尿病科为区级重点发展学科。疼痛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专家的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肛肠科在治疗痔疮、肛瘘、肛裂等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建立了“治未病”服务平台。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通过开展“治未病”服务,拓展了医院服务范围,我院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连续开展“冬病夏治”活动,为广大患者提供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中医特色治疗。取得疗效显著,得到广大患者普遍。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HIS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近期院分管院长、医务科长、临床科室派人到区卫生局参加培训,正积极准备使用电子病历。建设中医药视频网络学习习近平台,每周二下午,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中医学习。与市中医院专家建设远程会诊平台,开展远程会诊。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药事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每年对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盐城市中药饮片厂购进,由主管中药师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推行中医绩效考核。医院逐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科室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非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西学中”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对口支援、师承培养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年引进中医药人才2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9人参加中医研究生班学习。将全院所有青年中医类别临床执业医师纳入青苗工程培养,中医师承有声有色,2011年、2012年分别举行第一、第二批中医师承拜师仪式。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病房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每年和省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江苏行、健康你我他”、“中医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活动。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作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承担了全区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任务。区卫生局和我院联合举办了“盐都区中医药治

  未病冬病夏治社区行活动”,并深入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医院对口支援中兴、北蒋等乡镇卫生院,以专家门诊、定期查房、学术讲座等形式,构建中医对口支援关系。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今后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

  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第四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县2013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和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文件要求,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实施好我县中医药管理服务项目。结合我县中医药发展现状,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现将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提升工程主要工作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1、县医院:设立中医科(门诊及住院),中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专业)10人,中医药剂师3人,能完成中医诊治工作,年底门诊接诊6000余人,住院1100人;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新购置设备微波、中药熏蒸机、臭氧机、银质针、煎药机、牵引床、电针治疗仪、神灯等,2013年配备中医专业人员4人,派驻学习1人,中医科门诊患者建立个人电话跟踪随访,了解病情以及治疗情况;

  2、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7月成立,科室建设及人员的配备有待完善,没有设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科室建立及人员的建设将在2014年完成;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县辖11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乡(镇)卫生院6所,129个村卫生室,由于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缺乏,严重制约我县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发展,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卫生机构不足三十家。为进一步完善中医从业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队伍素质,解决农村“缺医”现象,根据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发〔2013〕89号)文件精神,2013年遴选出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3人。

  (二)中药房建设

  继续加强中药房建设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县医院中药房人员配置基本完善,中药品规能满足中医药诊疗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由于人才缺乏,设备简陋,中药房建设步伐缓慢,每家采购中药饮片达100余种,严重影响了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三)人员培训

  1、全县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1期,总计383人次,基层卫生机构141家(含卫生室),培训工作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2、2013年,我县共派出多名中医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二、五项具体指标计划完成情况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设置比例100%,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配备中药饮片,中药比例较低;中药房建设较为完善的只有**镇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中医基本诊疗设备配备基本齐全。

  2、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部分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开展中

  医药适宜技术能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基层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3、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充实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力争201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技术人员比例达20%。

  4、县医院已创立二级甲等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基本符合国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设立中医病区、设置30张中医床位,人员配备13名。能有效的提供中医诊治及健康管理服务,并承担全县中医培训和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达标建设,在2014年底力争完成4家乡(镇)卫生院重点科室达标建设。

  三、中医药提升工程重点项目

  1、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发展政策及动向: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关于中药饮片的政策规定要求,非药物诊疗技术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的结算比例。

  2、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集中设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等中医药综合服务功能区。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招募引进培养力度,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学历提升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3、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学习及中医药文化科普惠民知识的宣传:集中对《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中成药)处方集》的培训学习,有效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2013年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健康教育讲座与宣传栏的设立与内容的更新。

  4、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和儿童中医调养健康管理工作,2013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21.68%,0—3岁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

  率达19.28%。

  5、强化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细化,将纳入村卫生室年终绩效考核。

  四、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类人才匮乏、基础设施简陋,严重影响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地方财政薄弱,资金配备不到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通过”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充实我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我县中医药人才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加强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王家镇卫生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

  1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及电子病历。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正规渠道购进,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医院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医生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年引进中医药人才1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3人参加网络医博士培训。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作用率。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作为边远山区基层卫生院,承担了全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村医生培训任务。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及技术规范培训。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中药房、2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离标准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三)软件质量较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如处方、门诊登记、病案等)书写合格率偏低。

  (四)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八、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中医院进修。使中医科成为我院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卫计局及县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2017年12月30日

篇六: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下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到2013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到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每年有所增加,并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三)地方目标

  1.各省(区、市)要围绕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本地工作目标,拟定实施方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商定后实施。

  2.各市(地)分年度目标由各省(区、市)与各市(地)共同商定。

  3.各县(市、区)分年度目标由各市(地)与各县(市、区)共同商定。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所有参合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

  (2)所有参合县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引导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3)各省(区、市)在制定省级新农合报销目录时,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目录;

  (4)各省(区、市)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5)各省(区、市)和统筹地区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

  (1)所有县(市、区)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

  (2)所有县(市、区)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3)鼓励以省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

  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评审中将中医药内容作为重要内容。

  (1)所有县(市、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0%;

  (2)所有县(市、区)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在乡镇卫生院评审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中医药服务提供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应占一定比例。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

  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2.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按照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3.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4.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

  (1)各省(区、市)均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7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有4个省级(含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

  (2)各省(区、市)均加强尚未设置中医医院的县(市、区)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并全部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3.65%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4.各省(区、市)至少有1个以上市(地)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意见》有关要求开展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5.各省(区、市)均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

  6.各省(区、市)均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7.各省(区、市)均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所有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和城市大中型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3.各省(区、市)均开展中医药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科的机制。

  (五)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1.所有县(市、区)建有1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2.所有县(市、区)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各省(区、市)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

  2.各省(区、市)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各省(区、市)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1.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

  2.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

  3.各省(区、市)均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1.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省(区、市)均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允许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民间习用中草药的政策措施。

  3.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省(区、市)均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应当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

  进社区

  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

  各省(区、市)均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

  进社区

  进家庭”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全国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

  三、重点项目

  (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

  2.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3.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各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各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4.制定中医一般医疗和预防保健适宜技术目录、基层适宜配备的中药饮片目录和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中医单方、验方,供各地推广选用。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

  在国家和地方共同实施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中,强化中医药功能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条件。在项目绩效考核时,将中医药科室达标情况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达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

  (三)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

  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含基层民族医药人员),为城乡基层培养3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遴选8000名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为县、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

  (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

  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对全国未达标的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基本医疗设备,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大多数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五)农村医疗机构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力争为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培育和建设1个以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

  (六)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加强基层中医医院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促进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建设中医医院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县级中医医院信息数据分析和应用水平;开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咨询、远程教育等功能。

  (七)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项目

  以尚未设置县级中医医院的县(市、区)综合医院为主,筛选一批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

  (八)中医药文化传播精品项目和科普巡讲活动

  创作一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体裁丰富、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系列科普图书、影视、音像、网络、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建立一支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在全国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科学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方法。

  各省(区、市)要围绕提升工程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国家实施的建设项目,根据地方财政的安排和部署,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相关项目。

  四、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

  201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省(区、市)要根据《意见》和《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动员部署本辖区提升工程实施工作。

  (二)目标管理

  2012年9月至12月,各省(区、市)根据《意见》和《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对本地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研究提出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年度目标。

  2013年3月底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2013年至2015年

  目标责任书。

  2013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完成省级人民政府与市(地)人民政府、市(地)人民政府与县(市、区)人民政府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工作。

  (三)监测评估

  依托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和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对各省(区、市)目标责任书每年度主要任务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评估和结果通报。各省(区、市)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四)督导检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对各省(区、市)目标责任书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和重点项目执行情况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各省(区、市)提升工程的实施进度,督促各地认真完成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省级卫生行政等部门每年度至少要组织一次省级检查评估工作,督促各市(地)、县(市、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宣传引导

  各省(区、市)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主动引导,广泛宣传提升工程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要调动各方参与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

篇七: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的中医科、10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省级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5、综合(专科)医院100%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达到《综合医院

  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6、100%的县(市、区)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不少于1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各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重点强化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将县中医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高邮市中医医院争创三级中医医院。

  所有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高邮市实施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试点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10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各县(市、区)要在创建成市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3-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允许基层西医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诊疗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区、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继续推进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活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深入开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标建设活动,推进综合性医院中医示范科室的创建活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健全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积极推广中医妇儿适宜技术。市一院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各县(市、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和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

  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对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要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要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县(市、区)要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县(市、区)要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10场,直接受益群众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中医药服务“六进”活动各不少于2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力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养生节、膏方节等活动,创作不少于1种面向基层群众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组织实施

  (一)部署启动(2014年1-3月)

  1、制定下发《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2014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考核标准》,并予以部署。

  2、各县(市、区)相应制定2014年提升工程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并将实施细则报市卫生局中医处。

  (二)具体实施(2014年4-9月)

  1、各县(市、区)按照《2014年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开展提升工程的动员部署,努力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2、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提升工程中各项工作任务。

  3、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提升工程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好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和目标完成。市卫生局期间将组织抽查。

  4、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报送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

  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4年10月)

  各县(市、区)要加强本地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提升工程的自查,同时将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自查评分表等材料于2014年10月30日前报市卫生局中医处,并做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四)工作总结(2014年11-12月)

  市卫生局于2014年11月组织对各县(市、区)提升工程工作进行考评。2014年年底将各地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负责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实施提升工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组建专门领导班子,领导、协调项目推进工作,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收集、上报实施进展情况。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市卫生局对各县(市、区)的项目实施情况实行阶段或年终抽查,并

  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宣传引导,示范推广

  各县(市、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主动引导,广泛宣传提升工程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要调动各方参与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搜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交流。被评为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基层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开展。

推荐访问: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中医药 提升 能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