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6篇

发布时间:2023-08-13 10:36: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医疗卫生体制

  改革逐步深入全面推开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趋势和要

  求,在建设汉江流域医疗中心和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进程中

  ,找准医院发展坐标

  ,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计划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推动医院率先创新优

  质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十三五”期间医院发展概况

  “十三五”期间,紧紧环绕医院

  12项发展目标,开辟创新,扎实工作,基本实

  现了医院“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丰硕。

  (一)医院规模

  跨越发展

  “十三五”期间,以

  xx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的成立、军工医院的合并、儿童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为标志的跨越发展,以及

  4300万元国家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使医院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

  五年来,教学大楼和儿童医疗中心

  建设,康泰楼加装电梯、院内道路刷黑、配电增容、西院区业务用房改造等基础

  建设相继展开,神经内科、心内科、眼视光中心、肾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条件得到改善。两院区业务用房面积达到

  12.4万平方米,病区达

  49个,编制床位扩展到

  2050张,开放床位达到

  2400张。

  5年来投资

  1.67亿元

  购置医疗设备,3.0T核磁共振、64排

  CT、80排

  CT、高能直线加速器、DSA等一

  批高精尖设备相继落户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医院资产由

  2022年的8.44亿元增加到

  2022年的11.77亿元,增长

  39.5%。

  (二)人材结构趋向优化

  坚持内培外引、兼收并蓄的举措加强人材队伍建设。在职职工

  2342人,五

  年来增加

  707人;博士、硕士

  331人,五年增加

  209人,占医疗主系列专业技术

  人员的56.6%;高级技术人员

  276人,中级技术人员

  655人,高、中级技术人员占

  业务人员总数

  50.1%;17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3人被评为教授,11人被评为副教

  授,19人被评为讲师;13人成为享受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医

  师,21人当选为“隆中名医”和“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材培养对象”,61人进入

  xx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材库。开办了武汉大学医学博士班、硕士班,选送了

  220名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其中有

  14人到国外深造。

  (三)学科建设

  深入推进

  神经内科被评为

  xx医药学院重点学科,婵联三届省级重点专科,成为“国

  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超声影像学和护理学成为省级重点专科。为

  深入推进学科建设,礼聘了国际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穆拉德博士担任名誉院长

  ,医院与解放军

  307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开展技术协作,并成为“北京阜外医院鄂

  西北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全科医学科被确立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地”,15个专科被确立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较

  2022年增加了

  8个。同时,“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培训医院”、“全国医院感染消毒监测项

  目示范医院”、“xx省产前诊断机构”等相继挂牌,彰显了医院技术实力和水平。

  (四)医疗服务

  全面跃升

  医院坚持公益性主体地位,把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作为使命

  ,不断

  改善医疗设施和就诊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业务指标大幅增长。

  较

  2022年,门急诊量达

  103万人次,增长

  41.3%,出院

  69801人次,增长

  61.3%,,手

  术达

  24190台,较

  2022年的12003台翻了一番,单日手术量最高

  68台次,病床

  使用率达

  107.6%,平均住院日下降到

  10.5天,业务收入达

  7.54亿元,增长了一倍。

  推行了

  75种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282项,开展全市首例技术

  95项,其中

  A型肉毒素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技术填补了全省空白。急性

  心肌梗塞救治绿色通道、微创诊疗、介入技术、显微外科、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飞秒激光、肿瘤治疗、健康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医疗服务和诊疗水平得到新

  的提高。

  (五)科研实力

  显著增强

  五年来,取得科技成果

  75项,获省、市级成果奖励25项,在省级以上杂志

  发表学术论文

  1100篇,其中核心期刊

  244篇,发表

  SCI论文

  49篇,获国家专利

  6项。

  承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

  88次,首次承办了“第五届

  FMF早孕筛查及胎儿

  宫内治疗国际学术论坛”。邀请了

  20名国外专家来院交流指导,中心实验室已初

  步实现细胞培养、份子生物学、流式细胞检测和

  DCCIK细胞倍增治疗等项目。

  1项国家

  973计划课题完成,达国内率先水平。

  (七)管理服务

  日新月异

  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对医院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提升了医院科学管理水

  平。西院区按照“强专科,大综合”的建设思路,确立了以肿瘤、康复为主体的专业设置,服务功能和效益日益显现。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三好一满意"、三甲医院复审、“抗菌药物专项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活动,有

  力推进了医院内涵建设。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医院”全面达标,干部人事制度、绩效分配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后勤服务社会化等系列改革,释放出了医院发展

  的动能和活力。

  在医院建设发展的同时,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五年来用于

  职工收入性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由

  19%提高到

  27%。积极参预全市卫生体系建

  设,托管xx、xx、xx、xx4所乡镇卫生院,xx市第一人民医院等

  10家二级医院加

  盟医联体。拓展医保、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合作,有效探索了医院

  在分级诊疗新模式中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主任坐诊日

  ”、“手术准点率”、“首接

  负责制”、“护理

  ‘品管圈’BAT掌上智慧医院信息化等系列服务新举措,提升了服

  务品质,惠及了患者,被省卫计委授予“全省医政医管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

  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称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采访报导。

  (八)党建工作

  务实创新

  始终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环绕医院中心工作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五个基本”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

  医院腾飞起航提供了新的保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反

  腐倡廉教育,加强职能运行过程监督,将基建、采购、人事、财务、审计等管理

  权力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确保权力在阳光下有序运行

  ;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和治庸

  问责工作,严肃查处办事拖拉、敷衍塞责、不认真履职的人或者事,形成为了党风廉

  政建设整体合力;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对

  xx、宜城及鹤峰三

  县市的医疗机构帮扶工作,扎实参预“三万”活动,对口支援

  4个贫困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医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卫计委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九)文明建设

  再谱新篇

  医院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展每年一届的“文化节”、医师节、职

  工运动会、各种文体比赛等活动,宏扬医院文化主旋律。建立院内电视台,开通

  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撰写院志,筹建院史馆,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

  注重精神文明内涵建设,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大讨论、道德讲堂、志愿者服

  务、扶危济困、社会公益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培塑新风正气,凝结开辟奋进

  的精神动力,巩固发展医院文明创建成果。

  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改进服务、提高

  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

  ,大力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

  ,刘福元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

  者”,xx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xx获得“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医院坚

  持开展评选“医院劳模”、“十佳医生”、“十佳护士”、“青年岗位能手”等十余项

  评选表彰活动,传递正能量,宏扬时代精神。

  五年来,荣获市以上表彰

  286人次,其中:受到国家级表彰

  7人、受省部级表彰39人次。医院多次被授予“xx省消费

  者满意单位”、“xx省履行社会责任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

  称号,连续四届被授予“xx省最佳文明单位”,并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

  作先进单位”。

  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做好“十四五”的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大型综

  合医院改革要求,抢抓机遇,沉着应对,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一)我们处在医改的重要机遇期。作为全市的三级综合医院,承担着重要的医改任务,分级诊疗体系的逐步建立,对医院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实

  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建设

  ,对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

  新要求,增强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机遇。准确把握医院功能定位,把握发展新特征,厚植发展优势,从诊治“常慢多”疾病向着“急危重、高精尖”

  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们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全市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对区域医疗资

  源的整体布局,国家把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条件的改善,大病不出县,转诊病源更加有限,加之医联体

  的竞争及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医院业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我院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艰难和问题。与先进地市医院相比,底子薄、基础弱,规模受限,业务拓展缺乏足够空间,影响医疗服务提供的效率和医院发

  展的进程;人材结构、学科优势、科研能力、资源配置、专业设置与利用效率等

  弱项问题凸显;高端医疗服务能力还显得不足,单病种数量较少,大手术及择期

  手术率还不高,重大疑难疾病占比较低,外科整体实力有待全面提升;医院文化氛

  围不够浓厚,鲜明文化特色不够突出,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

  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相互配合与协作不够顺畅等问题

  ;服务流程尚待进一步优化,运

  行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

  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环绕党中央“四个全面”的目标纲领

  ,以及

  市委、市政府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战略布局,坚持以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着眼于医院的功能定位,大力推进“一体两翼(一体:东院区,两翼:西院区、高新院区)、三区融合(东、西、高新院区)、联动发展”

  和“人材支撑、质量效益、精准医疗、高端特色”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扬起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龙头,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

  (二)发展思路

  坚持“强实力、调结构、补短板、提能力、增效率”基本思路,大力加强人

  才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技术能力建设,致力打造两个中心

  :手术中心、疑

  难病诊治中心,建设三大领地

  :思想建设高地、健康产业基地、病人流向洼地。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抓手,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

  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充分挖掘规模、人材、技术、设备等方面优势,加快向高精尖、疑难重症转型

  ,力争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地市级一流现代化医院。

  (三)发展目标

  人材队伍得到新优化加大人材培养和结构调整

  ,重点加强学科带头人、高层

  次拔尖人材选拔培养,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材梯队。

  力争新增

  2-3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引进培养

  5名摆布省医学领军人材和

  20名摆布全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博士达

  60名以上,硕士

  600名以上,基本实现东院区

  50岁以下科主任、45岁以下临床医师硕博化。

  学科建设形成新特色争创

  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巩固提高

  3个省级重

  点专科和国家级“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基础上,力争再争创3-5个省级临床重点

  专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

  15-20个。

  医疗业务达到新水平全面提升技术水平

  ,拓展医疗服务特色。门诊人次年均

  增长

  8%,急诊人次年均增长

  10%,出院病人年均增长

  8%,手术量年均增长

  10%;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8%摆布。医疗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全面得到提升。

  医教科研再上新台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每年至少在

  60项以上;科研成果预期

  在

  130项以上,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发表

  SCI论文

  100篇以上;承办国

  家、省、市三级学术会议每年

  40次以上。办学规模由

  3个专业拓展至

  5-7个专

  业在校生人数由

  500人拓增至

  750一

  900人,积极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基地。

  支持保障取得新突破环绕“互联网+”数字化医院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

  造挪移医护、区域医疗协作、全民健康管理、异地结算、服务协同等医院一体化

  信息平台,加快智慧医疗建设进程。每年投资5-7千万元更新、添置医教研仪器

  设备,使仪器设备与业务发展同步、与临床业务开展相适应。

  规模建设实现新跨越完成东院区儿科诊疗中心、门诊综合楼、西院区放疗综

  合楼和高新院区

  4项建设,三个院区业务用房增加到

  22万平方米,床位设置由

  现在的2050张增加到

  3050张。其中:东院区

  1800张,西院区

  750张,高新院区

  500张。医院总资产规模

  2022年达到

  20亿元以上。

  国内外合作开创新局面加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力度和深度,与

  2-3个国外

  知名院所或者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科至少与

  1家国内外知名医院

  或者学术机构结成协作关系,礼聘

  20名摆布外籍专家来院指导,选派百名医疗骨

  干到国外深造。做大全市“医联体”底盘,促进深度融合,增强其效率效益和活

  力。

  科学管理呈现新气象环绕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龙头的战略定位

  ,以“示范型

  医院”建设为目标,打造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巩固医院“三级优秀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档案建设先进

  单位”和“xx省最佳文明单位”基础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

  统先进单位”。

  支持保障取得新突破环绕“互联网+”数字化医院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

  挪移医护、区域医疗协作、全民健康管理、异地结算、服务协同等医院一体化信

  息平台,加快智慧医疗建设进程。每年投资5-7千万元更新、添置医教研仪器设

  备,使仪器设备与业务发展同步、与临床业务开展相适应。

  规模建设实现新跨越完成东院区儿科诊疗中心、门诊综合楼、西院区放疗综

  合楼和高新院区

  4项建设,三个院区业务用房增加到

  22万平方米,床位设置由现

  在的2050张增加到

  3050张。其中:东院区

  1800张,西院区

  750张,高新院区

  500张。医院总资产规模

  2022年达到

  20亿元以上。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1、以国际视野,梯度思维,得人材者得市场的理念,贯彻落实“人材强院”

  战略,打造医院新优势

  (1)树立“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的理念,遴选一批专家名医,形成医院名医、名师、名家的核心人材方阵。大力引进吸收前沿技术,建立

  35个对外合作项目或者中心,实现重大技术项目的引领和突破

  ;争取每一个专业礼聘

  1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担任“首席医学顾问”,匡助指导学科建设、人材培养和新

  技术的开展,提高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临床能力。

  (2)深化与院校合作,继续开办博、硕班,培养和引进博士

  30-50名、硕士

  300以上,力争医疗主系列博士、硕士学历(学位)人员占

  60%以上;引进培养领军人

  才

  10-20名,选派

  100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到国外深造;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增选10-20名硕士生导师,力争取得临床医

  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神经内科、超声影像学力争招收博士研究生

  ;每年选派

  30-40名青年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

  (3)积极营造拴心留人、尽展其才的环境,制定人材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和量

  化考评体系,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拿出

  0.5%作为人材工程专项保障资金,用于进

  修培训、出国深造等培训费用。鼓励技术骨干接受继续教育

  ,参预重大科技创新

  项目、重点课题和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促使一批优秀人材脱颖而出。

  (4)树立“大人材观”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引智工作新思路。

  利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柔性引才,吸引知名的专家定期来院工作;把老年人材资

  源开辟纳入到人材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中

  ,搭建平台,发挥医院老专家、知名专家

  的特有优势和作用。

  2、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凝炼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在专业细分上精耕细

  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1)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以重大疑难疾病为特

  色诊疗的转型。制定学科年度建设目标计划,着力打造神经内外科、心内科、肿

  瘤科、儿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等优势学科群体。坚持分级管理、分步推进,对

  重点学科着重在提高水平、扩大影响上下功夫,推动优势技术向“拳头品牌”转

  变;对优势学科赋予倾斜支持,着力在形成气候、形成优势上下功夫,实现特色品

  牌由“冒尖”向“冒头”转变;对发展较慢、优势不突出的学科,采取引进学科

  带头人,优化设置结构,力争点上突破、面上提升。每年按业务收入

  1%提取设

  立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学科建设、科研支持与奖励。建立学科建设“项目服

  务秘书制”、“科室联动协作制”、“领导包保责任制”的责任体系,引入第三方考

  评,纳入绩效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任务要求、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开展纵横向

  专业联合与对接,重点建设好具有综合效应的诊疗中心,形成新的技术优势。五年

  间,力争创国家级专科或者品牌

  1-2个,省级重点专科由了个再增加

  3-5个,省批专

  科(病)诊疗中心由

  2个增至

  4个,市级重点专科

  20个摆布,市批诊疗中心

  3-4个。

  在提升“国家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和“微创诊疗中心”品牌的同时

  ,着力建设好

  “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胸痛诊疗中心、心电生理会诊中心、肿瘤诊疗中心、脑病

  诊疗中心、眼视光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妇儿疾病诊疗中心、襄阳康复中心、健

  康管理中心”,积极拓展与国内知名医院和海外医疗机构的合作领域,提升医院

  重点专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适应科室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在专业建设规模上,由

  49个病区扩展到

  67个(不含高新院区);针对专科专病发展趋势,把业务提升的重点放在推进亚专业发

  展上,二级专科预期增加到

  60个,三级专业增加到

  40个,打造一批具有强势品

  牌的细分专业;加强急救危重疾病诊治体系建设,综合

  ICU、急诊

  ICU、小儿

  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呼吸、脑外、消化等相关专科重症监护病床总数达200张左

  右,促进医院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对疑难疾病具有特色治疗的大型综合医院

  转型。

  (3)实施“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战略,依靠技术创新保

  持竞争优势。全面审视三甲医院技术标准和要求

  ,瞄准必备尚缺的项目和医学前

  沿技术,把重大疑难疾病诊治作为主攻方向,对有苗头、有前景的技术项目赋予

  大力扶持,促进在二、三类医疗技术上有新的关键性突破,提升在业界的地位和

  影响力。建立院内急危重症抢救小组,提升医疗应急能力。把开展新业务、新技

  术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在诊疗中的比重作为目标考核的硬指标,并在

  绩效分配、医保支付上统筹调节,增强回旋余地,形成利于业务发展的正确导向。

  继续推进外国专家来院匡助工程,力争有

  20名以上外国专家来院工作。全面实

  施“大外科振兴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开展日间手术和非上班时间手

  术,发展门诊手术,尽快在微创、显微、小儿外科、肿瘤外科等领域突破发展瓶

  颈,并在组织工程、循证外科、介入外科、繁殖医学等方面,瞄准方向,积极作

  为,推进大外科提速赶超、整体升位。

  (4)全面加强医护质量管理,带动技术、能力、服务和管理的转型提档升级。

  环绕三甲医院复审、护理“品管圈”和重点专科评审等活动,扭住医疗质量、医

  疗安全管理和三级医院复评标准持续用劲,对照三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和核心条

  款,细化锁定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限,确保

  2022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复评。

  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贯彻实施“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人民群

  众便捷就医、精准医疗、精细医疗、安全医疗,舒适医疗,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

  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加强护理人材队

  伍建设,以能力素质建设为核心,科学配置护理人力,强化护理岗位管理和护理

  执业规范,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水平,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

  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推进护理学科创新发展。健全落实核心医疗制度,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质量考核,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达到三级评审

  B级标准。

  规范临床用药及

  耗材管理,控制医疗成本费用,推行全面健康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与效益,在汉江

  流域城市医疗中心建设中争创一流、引领医坛。

  3、以开放性的思维、前瞻性的思量,大力推进医学科研,哺育新兴特色技

  术,增强医院创新实力

  (1)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临床中心实验室。坚持资源共享,构建"集约管理、开

  放使用、菜单服务”的科研支撑平台,形成在“细胞生物学、份子检测、实验动

  物学、抗衰老与组织修复”4个以上研究方向。加强临床病例数据库、标本库的规范化建设,朝着“三年出特色,五年创品牌”的目标奋进,争取成为“省级重

  点实验室”。在建设以中心实验室为主体的同时,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科实验室

  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的建设,力争在

  2022年获得

  GCP认

  证。

  (2)瞄准医疗科学发展前沿,以重大课题为纽带,创新科研合作机制,积极

  探索与国内外院所优质资源的科研协作,形成科研会萃效应,力争出标志性成果。

  设立“科研哺育基金”,重奖科技成果,努力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值

  SCI论文和科研项目质与量的三个突破。把开展学术活动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内

  容来抓,营造“科室努力、业界眷顾、医院支持、多方协同”办会氛围,积极承

  办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会议和技术展示推广运用学术讲座

  ;鼓励有一定学术

  价值和学术水准的优秀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4、深化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运行机制改革,突出服务质量和效益,维护公

  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

  面对医改在推动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创新

  医院绩效分配机制。在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下

  ,科学分析医院的收支、成本、绩效数据,探索转变以科室收支节余为基数的分配模式

  ,构建以做多做少

  不一样、做难做易不一样、质量高低不一样、满意与否不一样等要素为核心的绩

  效考核体系,实行院科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制度。以护理绩效考核为突破口,对

  于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医务人员实行分类考核,制定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

  依据、合理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工作贡献的收入分配方案,让绩效分配更有

  科学性、激励性和导向性,促进医院管理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加强医

  保政策沟通,强化规范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立足现实,着

  眼未来,引进一台

  320排

  CT,适时更新医疗设备,合理解决设备折旧与科室绩

  效的矛盾,为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撑。加强经济管理,努力实现业务

  增量大于或者等于业务收入的增幅、业务收入大于业务支出的增幅、员工收入与医

  院效益同步增幅。

  5、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扩充基本建设规模,建设与汉江流域医疗中心相匹

  配大型综合医院

  (1)与时俱进,打造东院区建设升级版。在拆除门诊大楼基础上,新建

  23层

  54000平方米门诊综合大楼,力争

  2022年底投入使用。

  1一

  6层设门、急诊,7一

  23层设大内科

  25个病区,康泰楼设外科

  21个病区,康济楼设为医学影像楼。

  完善儿童诊疗中心体系建设,开设

  7个病区,力争在

  2022年“5.1”前投入使用。

  (2)打造精典,完善西院区设施建设。西院区按照二级医院综合、三级医院

  专科和樊城区中心医院发展定位,新建

  14000平方米放疗综合楼。

  积极争取政府

  支持,扩征

  100亩用地,为建设鄂西北最大的肿瘤医院和襄阳康复治疗中心打下

  坚实基础。

  (3)志存高远,加快推进高新院区建设。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拓展社会

  融资渠道,建高新区中心医院及“医养融合”的养老康复院。

  按照二级医院规模,建

  4.5万平方米业务用房,设病床

  500张,5万平方米的养老康复综合大楼,力争

  在“十四五”建成。

  6、适应医改发展新趋势,深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联体向纵深发展,拓宽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1)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积极探索上联下联的渠道。上与省内大医院

  联姻,加强技术、学术、科研和定向转诊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下与樊城、襄城、襄州、高新区及各县(市)医联体的全面务实合作,按照“分级诊治、对口转诊、资源共享、连续性服务”的原则,推进分级诊疗,形成以技术指导、护理帮扶、人材培训、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为主体的合作模式。

  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后

  政策导向与双向转诊的途径与措施,开辟“分级诊疗转诊协作网络平台”,畅通

  转诊信息“高速公路”和

  24小时高效有序的转诊绿色通道。建立信息反馈、分

  析评价机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通过协作创新,使医院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

  训中心、会诊中心、辅检中心和技术后援基地。

  (2)把提升医院急诊急救放在全局位置,优先配齐抢救、转运、通讯等先进

  设备,购置新生儿急救转运车,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对接。强化急救

  队伍“分秒必争”意识和技能的训练,保障急救快速、有效、联贯、畅通,提高

  对急危重症的诊疗水平和反应处置能力,使急救成为应急能力强、社会公认、“120”和患者首选的医院。

  (3)环绕专科专病的需求导向和发展方向,调整增设有市场、有效益的专科专

  病专家诊室,设立名医诊室,打造名医团队;返聘退休专家充实门诊力量,保持科

  主任周出门诊的连续性,增加名医坐诊频率和时间,提升专家、专病门诊对重症

  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能力。

  加强医技科室业务建设,在拓业务、增实力、创品牌上下功夫,使检验、影像、病理、ECG等成为对外开放的大窗口,为检查

  检验结果互认赢得更多的先机。创新发展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共建的办医模式,在先行先试中拓宽“医养融合”的路径,哺育健康服务新业态,拓展医院发展的空间。

  (4)随着社会对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急剧增加的需求

  ,挖潜肿瘤、康复等业

  务延伸的项目,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治疗一康复一长期护理服务链。在保证提供基

  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医学健康管理业务,积极探索特需门诊、血

  液透析、亚健康干预、功能训练、儿童保健、医学美容、外科快诊快治、保健咨

  询等特需服务,打造新优势,形成新亮点。

  7、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建设,加快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的进程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挪移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与区域

  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打造智慧医疗。升级改造现有

  HIS、PACS、LIS、电子病历系统,搭建系统集成平台,增添“三甲”复审必备的专业系统。提供远

  程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及“银医通”等服务。建立无线挪移查房及护理、医院管理决策、会计、统计分析等信息化系统。实现通过微信、支付宝、可穿戴

  电子设备的方式,增强预约挂号、电子报告、账单查询、远程医患互动、医疗费

  用结算等“指尖”就医和健康服务管理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

  8、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铸牢干部职工精神支柱,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

  的精神动力

  (1)加强医院党的组织建设。按照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坚持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认识,把握规律,把好方向,促进发展,提高党员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责任基础和业务基础。践行

  "三严三实”作风,坚持以党

  风带院风,树正气、讲真话、出实招,凝结改革创新正能量,增强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结力,在增强建院能力上积极作为,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运转,高

  效落实。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规定,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

  ,筑牢思想上

  拒腐防变的堤坝。

  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推

  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坚持“标

  本兼治、综合管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纠

  正“四风”。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及信访举报、投诉处理、行风评议、内控监管制约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大力推进“院务公开”、“招标采购”、“物流

  管理”等阳光工程和防范管理医药购销领域中的商业贿赂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

  设深入发展。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做好三年一周期的竞聘上岗工作

  ,在完善年度综

  合目标考核基础上,探索实行“任期考评与年度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测评、组

  织评价与群众公论、奖励先进与处罚后进”相结合方法,健全干部考评机制,落

  实干部监督和问责机制,推进治庸问责常态化。

  加强干部领导能力建设,成为有

  能力、懂管理、善开辟的优秀人材,在推进医院发展中显身手、展才干。加强机

  关职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因事设岗,定员从紧,减员增效。从学习创新、能

  力素质、办事效率、服务能力、执行落实等方面入手,提高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水平。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引领发展,建设思想高地。

  注重医院文化提炼和创新,把“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理念,"精细管理、精准

  医疗”行为,“奋发图强、争创一流”精神等文化元素融入医院核心价值观中,与医院奋斗目标、共同愿景相契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一医”文化,用优秀的服

  务文化、质量文化、品牌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励志怡情,在个人、科室、医院三个层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争先创优,推进医院优质发展。

  (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医德医风学习和教育,增强执行医德规范的原

  动力和应有的行业风气和风尚。健全完善“严格自律、考核监督、社会评价、激

  励约束”的医德建设新举措、新方法,通过“三好一满意”、“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评选“劳动模范、优秀医生、优秀护士”等多种活动载体,形成宏扬高尚医德的正确导向和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厉惩罚违规违纪行为的严明态势。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大力

  推进以“服务人性化、技术高新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为内容的精神文

  明建设;推进各类“先锋岗”“示范岗”"文明岗”“文明家庭”“义工及志愿者”“青

  年文明号”等细胞创建以及社区共建、警民共建、院校共建活动

  ;认真落实“双

  联双促”“医疗对口支援”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部门作用,整合拓

  展党群活动中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阵地与功能,发挥好职

  工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群众性团体组织活动。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等多种形式传

  播手段和院内宣传阵地,突出专科优势、名医专家、技术特色的宣传,形成品牌

  推介的浓郁氛围,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

  持续抓好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和社会治

  安综合管理,本着“守土有责、严防死守、处置有力、安全有序”的要求,扎实

  推进“安全医院”建设。

  (7)加强和谐医院建设。以先进的理念、明确的目标、科学的管理,大力推

  进后勤保障“基本设施建设现代化,快捷高效管理信息化,节能减排环境绿色化,提效尽责服务精细化,改革创新后勤社会化”的进程,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安全医院建设,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医院安全。

  从保障职工利益出发,对院内老住宅楼以棚户区改造方式进行建设,引入社会化

  物业管理,改善院容院貌生活环境。

  健全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让职工权利受到充

  分尊重,职工收入水平与医院发展同步提高

  ,让全体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

  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增强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建设发展医院责任感、使命感,汇聚强大的智慧力量,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篇二: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医院谋划十四五规划推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医院谋划“十四五”规划推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近日,医院召开专题会,专题研究讨论《医院“十四五”(2021-2025)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会议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内部审计“十四五”规划,确保规划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顺应医院发展规律、更加体现内部审计人员的意愿,为医院深化改革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一、“十四五”医院内部审计发展规划目标。

  会议明确:“十四五”期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要准确把握定位,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落实审计统筹与融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审计目标,要实现从以传统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向以现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与发展,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医院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十三五”内部审计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一)独立设置部门,明确职能职责。根据新时代审计工作发展要求,医院独立设置审计部,配备相应的审计力量,开展医院的经济活动审计和建设项目造价工作,依法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二)完善内审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审计部修订了部1门职能职责,制订完善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等制度及工作流程,督促医院相关部门及时修订《车辆停放管理办法》、《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办法》等制度。

  (三)依法履行职责,服务医院发展。审计部累计开展财务收支、预决算、采购等财务审计x项,资金总额为x万元;开展基建维修项目审计x项,送审金额x万元,审定金额x万元,审减金额x万元,审减率7.37%;审查经济合同金额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合同55个,金额x万元。

  三、“十四五”内部审计具体目标。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加强工作领导。完善医院党委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体制,增强内审工作权威性,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实效性,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推动审计结果运用。

  (二)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涵盖医院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管理、审计整改与结果利用等管理办法及相应工作流程图,逐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三)严格依法审计,实施监督全覆盖。开展以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以内部控制评价和效益审计为重点的项目审计。做到应审尽审,消除盲区,实现监督全覆盖。

  (四)重视审计整改,强化结果运用。审计部要加大审计问题整改监督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层次水平,有效推2进整改,完善相关制度,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发挥审计价值功效。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内审水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学习型的审计队伍;抓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质效;加强交流宣传,促进内审工作融合发展。

  四、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限期完成商组织人事部提出医院审计委员会人员构成及工作职责方案报医院党委会决议后实施。

  (二)跟踪重大政策落实审计。根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医院重大项目安排,将继续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和经费使用、“医联体”工作等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三)开展绩效分配项目审计。围绕医院收入完整、支出规范、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预算执行基本项,选择1-2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分配进行审计,力争五年内将所有的重点事项审计完毕。

  (四)开展基建维修项目审计。重点做好xx项目的审计工作的前提下,围绕工程设计、招标、合同审签、执行、变更、竣工结算等环节的审计,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使用效益,实现建设资金的合理配置。

  (五)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围绕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定期开展医院内部控制活动审计与评价,提3出完善机制运行建议,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提高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六)开展专项经济活动审计。围绕医院招标采购、经济合同执行、设备运行效益等开展相关专项经济活动审计。

  (七)建立审计问题整改机制。实施审计问题清单销号制。落实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机制,制定问题商讨解决机制,探索建立医院审计、纪检监察联合督办新机制,凝聚审计问题整改合力。严格落实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将审计整改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并与职称晋升、干部任用挂钩。

  9.加强科室党建工作,加强职工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大继续教育学习与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职工学历和职称,夯实职工审计实务操作水平。加大审计信息化硬件、软件投入,分批次加大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培训力度,逐步提高职工计算机审计水平。主动加强与xx工作交流;加强审计工作院内外宣传,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氛围,扩大审计影响力。

篇三: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为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适应xxx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高站位奋进,打造区域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高地,助力xxx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按照“xxx”建设总体部署,根据《“健康xxx2030”规划》和《xxx卫生健康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医院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改革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医院在xxx的正确领导及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儿童优先、母婴安全”为使命,贯彻落实事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进步,为实现医院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重点,合理配置,医院各项数据稳中有升

  医院积极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提高妇幼保健医疗水平,截止2019年底,“十三五”预期发展目标已完成。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项业务数据较预期有所下降。(详见附件1)

  (二)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医院管理体系高效有序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成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级试点医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获xxx“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明确质量责任,强化质量意识。2019年,时任院长xxx荣获第二届xxx区长质量奖(个人)。

  (三)满足需求,保障安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顶层设计,强化产科质量。分娩体验持续改善,初步形成以亚专科为特色的产科病房管理新模式,鼓励开展导乐分娩、分娩陪伴等服务,入选成为首批国家级分娩镇痛试点医院。靠大联强

  提升产科技术,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聘请专家团队指导学科建设、参与疑难病例诊断和专家诊疗等。

  环境升级,优化服务流程。完成产科门诊改造,实现一站式全流程管理。改进药房流程,开设手术室药房,建成使用中药房,加强药品临床使用与安全管理。

  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服务。成立全区首家产房手术室。开设特色门诊,深化原有专科门诊,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四)线上线下,服务妇幼,全面加速建设智慧医院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在同级同类医院中首家通过电子病历四级测评,实现治疗、检验等全流程信息管理。完成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模块建设,将儿童保健、孕产妇管理等模块整合,实现区域内妇幼保健资源共享。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推出“智慧医疗”移动服务平台项目。自费患者可享受手机在线预约、挂号等功能。诊间支付、电子医保卡正式上线。全面开展分时段预约,逐步建设“云上妇幼”模式。

  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建成医院灾备中心和信息数据灾备系统,完成机房核心服务器、存储及核心交换机更新,核心业务系统及OA系统取得等保三级备案。建立信息化后勤保障管理系统,安装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资领用电子化。更新数字化监控系统,补充专业保安及特保,建立民警工作点。运行电子成本核算项目,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及组织体系,合同

  能源管理项目获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金奖,医院获国家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上海市第四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五)夯实基础,创新驱动,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2018年,医院挂牌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学科建设有所突破。妇科蝉联两届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形成妇科内镜、盆底康复、宫颈病三个专业组。产科获区卫健委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麻醉科成为区卫健委重点学科,并成为第一批全国分娩镇痛试点单位。计划生育科获评全国“PAC培训基地”。中医专科建设持续推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定向药透),获区卫健委中医课题立项。

  引进和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新技术、新项目。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麻醉科、影像科、新生儿科等相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检验科建成本区首家PCR实验室,青少年保健项目工作成为全国试点。

  科教工作有序推进。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xxx科技进步奖4项;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三完成单位)1项;共获市、区科研课题立项40项,申报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174篇,其中SCI论文4篇。共举行10场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及1场市区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名医师获聘“区第五批学术技术带头人”,进一步扩大医院学术影响。

  (六)多措并举,选拔人才,职工队伍建设阔步前进

  实施导师培养计划,依托品管圈、“医苑之星”、“丁香家苑”、“嘉医新星”等品牌项目,先后选拔30余位医务人员赴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管理人才储备,通过“送出去”和“提上来”形成全方位抓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向“委后备干部人才库”举荐人才34名,从中选派10余位至区卫健委等行政职能部门挂职。做好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选任标准,严格组织考察,集体充分讨论,任前廉政谈话,确保将10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员提拔至中层干部队伍中。

  (七)多步并行,资源联动,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稳中向好。医院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工作,各项指标稳中向好。(详见附件2)

  制度保障,全面提升母婴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四级管理、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强化危重孕产妇随访、转运等重点环节保障。全程动态监管,做好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健全预案,完善危重救治,开通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在区中心医院设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产科成为“区域性产科诊疗中心”,实现:重点孕产妇全程管理、区域助产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疤痕子宫孕妇分级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管理。拓展内涵,建立孕产妇心理保健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形成心理筛查门诊-精神卫生中心联动服务网络及异常转诊机制。

  加强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有序推进。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建立联络员机制,完善信息报送流程,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纳入助产医疗机构绩效考核。

  基地引领,全面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级。成功创建上海市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立健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与儿童医院联合开通诊疗绿色通道,与儿科医院建立转诊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管理,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幼(育)机构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引导家庭参与儿童早期发展。医教结合,参与市级科研项目,举办托幼机构保健老师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学龄前儿童早期健康管理水平。

  部门联动,全面助推青少年健康发展。建立以集体单位法人为责任主体、属地化管理、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服务模式。打造特色青少年保健服务,建立全区唯一青少年保健服务门诊,形成青少年生理、心理异常转诊机制,创建一院两校(区妇幼保健院、疁城学校、徐行小学)3家生殖健康基地,形成适应区域内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模式。

  加强宣教,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能力。通过“妇幼关爱、健康相伴”百场宣讲、0-3岁科学育儿社区行活动、健康宝宝活力大赛等,提高宣传覆盖面。积极参与市级科普竞赛,两项科普视频获“上海市十三五期间市级妇幼健康教育成果”。

  (八)紧抓重点,狠抓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围绕重点抓推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医治院各环节。凝聚

  共识,修订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党政充分沟通,转变决策机制。立足职责,党总支统筹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医疗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党建引领医院治理水平提升。

  守好方向筑根基,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四史”专题教育,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以电化教育、支部学习为重点,使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每年4月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月”和“警示教育月”活动,筑牢思想防线。

  聚焦基础抓提升,把党支部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规范支部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力。拓展党建思路,搭建起“横向到支部、纵向到党员”的党建工作平台,有效利用“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用好党支部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等工作载体,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九)德术并重,文化兴院,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深化文明行业创建,连续十二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注重安全文化建设,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上海赛区)优胜单位。持续改善医疗服务,通过“妇幼关爱月”、“母亲节专场音乐会”、“快乐产房”及“小学生暑期职业体验日”等活动,聚焦窗口服务、智慧服务、延伸护理服务和个性化体验服务等,不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新闻坊等平台播放宣传。

  坚持文化引领,弘扬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精神。深化“修身

  讲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搭建集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健康教育等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更好展示医者仁心的工作情怀和时代风采。创新志愿服务内涵建设,树立“嘉保贝”志愿服务品牌,通过下乡义诊、技术帮扶等举措,激活公益能量。品牌下的“红色先锋队”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18年度xxx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围绕“护士节”、“中国医师节”主题,积极开展技能比武、辩论比赛、专题授课等活动,选树10余位“最美医生”等典型,弘扬职业精神。充分挖掘医院文化内涵,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组织修身讲堂、演讲比赛、大型义诊等特色活动,传承历史根脉,凝聚职工力量。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xxx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时期。xxx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将其作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十三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依托和有利的政策制度环境。但是,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实施、《“健康xxx2030”规划》出台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医院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推动医院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医院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妇幼健康工作正在从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生存向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转变,妇幼健康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人民群众对妇幼健康服务期望值提高,全面深化医改对加强妇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自身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进一步加重,辖区对妇幼保健服务内容需求更多、范围更广,原有以孕产妇保健服务、儿童健康体检为重点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当今保健需求,这些都对妇幼健康的服务供给和质量监管等提出了挑战,也为妇幼健康服务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事业发展压力加大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一是25岁到40岁最适合生育的女性人口持续下降,人口结构变迁对分娩市场发展不利。而从生育意愿上来看,一线城市生存难度增大,生育二胎成本随之增高,一线城市生育意愿在未来可能会显著降低且很难逆转,因此未来以分娩服务为竞争点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将面临增长逐渐放缓而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市场。二是消费升级推动区域内非公妇产科专科医院迅速发展,市中医医院xxx院区已启动建设,周边瑞金北院与本部一体化运作,未来,三级医院虹吸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医院优势项目受到挑战,区域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三)内部管理难度增加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挑战

  一是作为一家追求社会效益的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医院的经费来源为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医疗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由于公立医院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政府给予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

  以及医保机构越来越严格的医疗费用控制,造成医院发展推动力不足。二是医院科室之间现有人才发展不平衡,妇产专科临床医师人才流动过快、总量缺乏,管理及信息化人才紧缺,医院部分紧缺岗位无法及时补充人员,业务发展受较大影响;现有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造成医生对正向待遇的需求提高,倒逼医院提升医生待遇,留住人才,稳住队伍。但受核定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医院在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调整完善方面存在困难。

  (四)医院硬件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一是互联网技术倒逼传统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全方位打通妇幼健康体系各大“堵点”,塑造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大健康管理模式。但新院搬迁至今已九年,机房精密空调、HIS服务器、存储、楼层交换机等设备长期运行,已出现多次故障,且超过报废年限,对智慧医院建设产生硬件挑战。二是随着继续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区域导入人口持续增加、学科发展及教学医院建设需求,医院业务用地不足的困境逐渐凸显,病人家属停车目前使用北区社会停车场,公共卫生中心建立之后停车场将被占用,百姓就诊停车存在问题。三是迁建之后,医院设施设备逐渐老化,存在运行故障及安全隐患,特别是幕墙玻璃存在爆裂隐患。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要求,落实健康上海和健康xxx具体行动部署,围绕区域妇幼健康中心职责职能,以提高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强基础、补短板,优化资源布局,提升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服务能力,实现妇幼保健从治病模式向健康模式转变,为xxx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提供健康保障,为切实巩固妇幼工作全国示范区成果做出嘉妇幼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平可及。以保障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为中心,围绕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和主要健康问题,科学整合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加强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让广大妇女儿童共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

  2.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临床结合。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完善保健和临床服务功能,增强妇女儿童健康保障能力。大力倡导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安全,注重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3.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协调发展。强化底线思维,着力补齐

  短板,以问题为导向,借助妇幼健康科研项目和新技术引进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发展,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妇女儿童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以及重大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治需要。发挥信息化支撑和保障作用,推动服务流程改造和优化,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效能。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紧密契合上海“五大新城”建设部署,在xxx新城构建整合型、高品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过程中,遵循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思路,着眼妇女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坚持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深入实施“12345”发展战略,夯实妇幼健康服务内涵,拓展妇幼健康服务外延,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级,努力建成专科特色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环境生态化的新型现代化专科医院,以个性化、精准化的专科专病诊疗服务格局,成为xxx新城的重要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打造xxx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高地,凸显上海西北地区妇幼建设中心地位,辐射“嘉昆太”。

  1.一体:力争创建成为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力争成为大学附属医院。

  2.两翼:临床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

  3.三梁:高新诊疗技术体系(提升总体技术水平,诊疗技术引进开发);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服务患者;服务职工;服务社会);信息人才保障体系(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骨干队伍建设)。

  114.四柱:按照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原则,整合服务内容,深化建设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业务部门。

  5.五大中心:打造妇女疾病防治中心、舒适化分娩中心、上海市“健康孩”协同创新中心xxx示范中心、高危儿诊治管理中心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中心五个中心,推动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升级。

  (四)主要指标(详见附件3)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1.充分发挥党总支领导作用。明确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章程为统领,严格遵照“三重一大”等重要制度,严格落实党总支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总支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以重难点问题突破带动全局,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2.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党政同质化培养为目标,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加强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坚持应建尽建,推进党支部建在科室上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好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激励。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3.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及班子成员间谈心谈话制度。加

  12强对中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引领,建立健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交流锻炼、监督约束和考核评价制度,把好思想政治关,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认真履行党管人才职责,组织制定医院人才发展规划,指导人才队伍建设。

  4.把抓好医德医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聚焦主责主业,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落实

  “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党总支主导、院长负责、党务行政工作机构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形成常态长效。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做好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宣传,严格执行“九不准,十项不得”规定,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持续推进医德“一票否决”制,把作风建设转化为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坚决行动、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成效。

  5.打造特色医院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推动各条线各部门把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融入各自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舆论漩涡和意识形态事件。完善医院宣传工作考核标准,组建宣传员队伍,构建全院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加强传统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联动,挖掘新闻线索,做好专题报道,展示嘉妇幼形象,擦亮嘉妇幼品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开展科室文化品牌再挖掘,凝练医院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标志。落实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保持市级文明单位先进称号,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用精神文明建设温暖人心、凝聚人心。

  13(二)主动把握政策,做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

  1.严格执行医院章程。以医院章程为统领,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2.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与医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医院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充分听取职工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推进院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健全完善后勤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复评审,提升运行保障效能。加强对第三方服务的考核监督,推进后勤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如探索物资集中统一采购管理模式(SPD),推进医疗耗材的全流程管理,强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医疗设备统一管理,加强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以二级妇产专科医院等级复评审为抓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分工与多部门协作,扎实做好各专业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思路,改进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做到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产科安全、14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与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服务监管、医保、应急、行风、健康教育促进等各方面管理水平上台阶,确保医院各项医疗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2.注重专科内涵与品牌建设。加大专科人才梯队培养力度,确保经费投入与设备实施保障,推进医院各医疗专科建设。优先发展临床重点支柱学科:妇科、产科、麻醉科,扶持薄弱学科:乳腺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带动学科群:护理、检验、病理、影像、药剂等整体协调发展;围绕医院功能定位,突出医防融合理念,重点做好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依据专科专病服务体量与潜在服务需求,重点培育优势亚专科、专病及特色技术服务专项,突出专科人才引领,加大宣传,形成良好口碑与技术服务品牌,做到区域专科领先,市级同级同类医院排名前列。

  3.拓展专科专病特色,形成区域诊疗中心。

  (1)妇女疾病防治中心。发挥院所合一优势,开展妇科疾病筛查、临床诊治、随访与健康教育一体化、信息化管理。发挥微创诊治妇科良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形成妇科微创诊治中心,领跑区域妇科诊疗建设。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病专家团队带动,形成宫颈病防治中心。进一步建立更年期健康管理中心,在心理、饮食、运动、药物调理等方面对绝经期妇女进行适当健康管理。联大靠强,建设生殖免疫亚专科,带动检验、影像、放射、病理等医技科室发展。贯彻落实《三级妇产

  15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7年版)》、《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盆底功能康复等医疗保健服务。与妇科普查做好衔接,逐步建成区域妇女乳腺病综合防治中心。

  (2)舒适化分娩中心。在原有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工作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由麻醉科、产科、护理等多学科联合打造舒适化分娩中心,推广医院分娩镇痛管理和服务模式,争创全国分娩镇痛示范中心和培训基地。注重人文陪产和家庭支持,持续推进陪伴分娩、导乐分娩等产时服务模式,让产妇安心、舒适地度过产程。

  (3)上海市“健康孩”协同创新中心xxx示范中心。围绕有关出生缺陷防控相关工作,与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共同探索建立本市出生缺陷协同创新防治的战略合作模式。以实施双向转诊为基础,整合市区两级优势资源,主要就遗传咨询、遗传检测、产前诊断等内容积极开展医、教、研、产、学多方位协作,努力将双方合作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本市其他妇幼机构,整体快速提升区域化出生缺陷防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4)高危儿诊治管理中心。按照市新生儿专科质控要求,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整体业务水平,以适应生育开放面临的围产医学发展需要,力争成为同级同类医院新生儿科的标杆。逐步建成危重新生儿救治、高危儿防治管理一体化的高危儿诊治管理中

  16心,着重加强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医疗救治能力提升。藉医联体及院所合一优势,加强全区高危新生儿统一管理,提高高危儿规范诊疗及追踪随访管理的服务水平。

  (5)青少年健康管理中心。多部门联合,整合优势资源,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心理辅导,优化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保健意识和能力,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可及的服务。依托院内和社区青少年健康示范基地、青少年健康促进学校、青少年保健联合门诊等,落实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系列举措,创新形式及内容。深入推进国家项目包服务的学习和推广,确立新一轮青少年健康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青少年心理保健为工作重心,不断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和辖区青少年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4.推广适宜技术,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在安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的全程追踪管理,在原有技术服务能力基础上,紧跟当今国内外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充分发掘各学科专业技术优势,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核磁共振在妇产科疾病等方面影像诊断技术,配合生殖免疫专科(复发性流产门诊)建设开展流式细胞术等各类免疫检测新技术,针对妇科及乳腺科肿瘤患者开展PICC置管技术,并推进拓展此技术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通过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与能力,满足妇幼健康服

  1务需求。

  5.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产科诊疗和妇女、儿童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科研能力发展;积极引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妇女和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疾病诊疗技术,规范临床中医护理工作;健立健全中医学科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保障医疗安全;培养妇幼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推进医院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公共卫生职能,专注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1.健全制度,保障辖区母婴安全。继续巩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四级管理、部门联动管理模式,加强孕产妇全程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妊娠风险筛查与预警评估机制,规范实施“五色法”分类管理,紧抓特殊孕产妇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的妊娠风险;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和保障机制建设,依托三级医院技术支持,联大靠强,推进产科专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2.综合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托上海市“健康孩”项目,坚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理念,加强部门联动,构建优生干预体系,全方位推进健康教育,完善婚前孕前筛查和诊断、遗传咨询和指导、强化营养干预等一体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全面提升出生人口质量。

  13.健全网络,提高妇幼心理健康水平。加强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加强与三级专科医院的协作,强化培训、督导和科普宣传,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ASD)筛查工作质量,提升孤独症筛查工作知晓率和家长的依从性。依托青少年健康示范基地,持续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区域服务品牌,建立青少年多学科诊疗模式门诊,探索青少年心理保健转介模式,全方位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建立孕产期心理保健机制,有机整合孕产妇心理保健服务与孕产期保健管理,健全区域内孕产妇心理保健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完善服务网络,加大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和干预力度,提高心理适应和调适能力。同时普及更老年期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妇女身心保健意识。

  4.明确职责,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利用各类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为辖区儿童提供早期发展健康教育和示范服务;运用适宜技术对影响儿童早期发育和心理行为等问题进行早期监测、筛查和干预;对社区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家庭主动参与儿童早期发展。

  5.攻坚克难,全面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和巩固推进基于居民电子档案的妇幼信息化建设,打通妇幼保健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全市信息互联互通,全面提高妇幼

  1健康公共服务工作效率,逐步实现生命全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优质化,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6.形式多样,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搭建“云上妇幼”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妇女儿童提供涵盖生理、心理等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全面提升健康素养,实现健康自我管理。

  (五)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升科研教学实力

  1.确定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医院各学科现有基础及发展现状,制定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群的发展目标,为各学科设置符合学科现状、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优势的建设目标,从而优化学科内部建设,推动各学科均衡发展。

  2.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学科,结合医院定位、学科发展历史和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学科发展平台,以重点特色学科带动医院整体发展。争取有1-2个学科加入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每轮2-3个学科加入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项目。在发展重点学科、形成优势的同时,着力消除弱势学科短板,形成学科发展合力。

  3.营造学科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完善人才培养及科研教学激励机制,重视人才储备。通过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培养等人才建设培养、三甲医院人才交流等形式,在医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科发展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科研教

  2学能力。

  (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1.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及上海市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实施要求,逐步推进各专科建设、相关设备设施配备、业务人才培养等项目,以提升妇幼保健、产科和新生儿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安全、母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危重患者、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切实降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2.加强公共卫生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依法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干预。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以防为先,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尤其疫情应对的科普宣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预案,重视重大疫情防控演练和预警,组建传染病疫情下产科应急队伍,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临床救治水平。

  3.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品管圈”、“患者安全改进”、优质护理等活动,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院科两级监控力度,加强监管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服务品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服务满意度。

  4.积极探索专科医联体建设。联大靠强,探索与三级妇产专

  21科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功能配置,推进价值医疗和整合型医疗服务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以信息化为支撑,优化医联体内就诊流程,做实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服务。加强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三级医院的良好合作,建立与三级医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指导我院对口专业科室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5.加强短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硬件建设。加强儿科、康复护理等短缺资源配置。提高在儿科人员、床位、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标准。增设康复医学科(限妇产科范围),满足产后康复、老年妇女康复医疗需求。开设麻醉科管理的重症病房(AICU),提升危重疑难病例处置能力。同时,配合公卫中心妇幼保健项目,对医院业务用地重新统筹安排,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模式,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就医环境。(详见附件4)

  (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优化人才队伍机构。形成老中青人才梯队,专业、职称配置合理。通过建立亚专科、专科特色专长等方式,引导人才合理分流,避免优势学科同层次人员过密。薄弱学科通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如招聘学术、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充实学科。规范相关科室负责人配备,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强化管理责任意识,提升医院政策执行力,实现各科室整体实力增强。

  2.落实“双培养”机制。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政

  22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时代骨干;通过组织优秀骨干参加党组织培训、活动,加强党内专家的引领,把骨干培养成为思想进步、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共产党员。通过双向培养机制,有效改善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短板。

  3.加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立体多面的培养体系:“一派”,选拔院内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临床医生、技师、护理骨干至三级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二请”,聘请三级医院专家来院现场培训、授课、指导手术会诊等,提高和落实学科发展。“三联合”,联大靠强,充分联合三甲医院和高等院校技术强项,注重发挥学术团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寻求上级医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动资源,力争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四提升”,完善医院“医苑之星”和“丁香家苑”等人才培养制度,以在职研究生、成人教育等形式建立普及型继续专业教育,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策倾斜,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稳定高级人才队伍。

  4.开展管理人才培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压担子的方式,全面提升行政、后勤及妇幼保健人员管理能力和素养。“送出去”:通过到卫健委、团委、市妇幼保健中心等挂职及各类培训考察,增强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请进来”:邀请管理领域的专家开展医院内训,提升各层面管理

  23人才的能力和修养。“压担子”:通过将管理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上去培养、放到重要工作中去历练的方式进行考察,并科学设计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测评。

  5.加强后备人才储备。明确医院中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选拔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有序结合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师带徒、主任助理、党务干事、医疗干事、教学干事等模式,充实医院后备人才的储备。

  (八)加快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

  1.筑牢根基,做好设备更新工作。为切实保障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升系统运行速度和容量,计划对现有老化信息设备进行逐步更新,包括机房精密空调、HIS服务器、存储、楼层交换机等,确保存储性能和设备高可用性,提高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保障。

  2.严查隐患,夯实网络安全基石。建立信息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及整改,确保核心业务系统、OA系统及互联网医院等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

  3.优化升级,完善智慧医院建设。针对预约、就诊、支付、信息推送、自助服务、取药等环节,加快医院服务流程升级优化,提升患者就医便捷度。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强医疗服务移动端功能,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强与区平台的数据信息交互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深化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双向转诊等工作,配合完成区域药事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争取

  24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体制,设立“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各项工作,推进目标实施和政策支持。完善科室协调机制,加大政策配套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划、有策略、有措施、有评价。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目标,探索创新工作制度和方法,做好相关任务的落实。

  (二)完善投入机制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明确政府和医院自身的投入责任,争取区财政对医院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重点保障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顺利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医院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管体制,规范资产管理,完善绩效管理方式,夯实事业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投入保障基础。

  (三)强化监测评估

  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完善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制度,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强督导和纠偏,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医院及各科室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强规划的执行力。

  25六、总结

  “十四五”时期是xxx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时期。以“xxx”为使命,贯彻落实事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进步,为实现医院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系统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满足了我院在门诊信息管理、住院病人信息管理、药品管理、病历管理、综合查询及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实现人、财、物等信息的管理一体化,实现医院日常业务管理、临床医疗管理、医院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医院管理提供全面支撑,基本满足医院的管理需求。

  信息管理中心

  2022年4月14日

  2627

篇四: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

  公共卫生和卫生应

  第一步要复盘“题,第二步,第三第四步,院教学任务.科研.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应急

  医院未来共识的大方向。医联医共下一步等大势,达着医院管理者的共识。

  衡协调快速发展■■的办院方向/现代医学技术先进.中医药特色鲜明.中西医结合

  3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勇强调,爱重点人群/强化四

  给出规划建议:第一,还要上下形成共识,职工支持的定位;第二,综合推进;第三,省内第一梯队;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332-

  科技大学共发展.3的-十四五-目标.4医院全面托管着扬州市第三人民

  医院还融合发展原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步,2022-2023第三步,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等第

  共

  00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主要是增加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

  0包括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强主要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基

  0

篇五: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与医院管理展望

  十四五规划与医院管理展望

  一、加强医院领导力建设

  二、加强人文医院和智慧医院建设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四、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

  迎接新变革,布局“十四五”!未来公立医院的管理将朝着“高质量发展”努力!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医院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未来,传统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发展模式,将会被国家医学中心、省市级医学中心这种纵向的健康网所替代,因此医院管理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管理,而是多个医院乃至与社区的协同。

  未来公立医院的管理将朝着“高质量发展”努力,对现有的医院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管理标准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医院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战。

  一、立足“十四五”,加强医院领导力的建设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疗医药行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也催生着医院管理模式的推陈出新。

  医院首先要保持领导力,提高医院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政治信仰;

  其次,医院要加强干部的队伍建设,设立培训体系,发展学科、党建双带头人培养路径;

  第三要落实公立医院党建的基层作用,严肃三会一课制度,壮大

  十四五规划与医院管理展望

  党组织的基层力量;第四要继续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坚强作用。

  二、立足“十四五”,加强人文医院和智慧医院的建设

  “十四五”期间,智慧医疗面临重大机遇。智慧医疗"十四五"规划建设的三大方面,分别是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这方面已经有医院做在前面了,这给广大医院带来宝贵的经验。

  例上海市儿童医院构建了智慧医院的52模型。即患者服务的互联网化、电子病历的智能化、科研数据的一体化、医院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医联体集团的开放互联。

  同时,上海市儿童医院对于智慧医院建设和管理有着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这会给医院做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智慧医院”发展的战略蓝图,就是要力图实现服务在线化、技术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数据资产化和业务一体化,打造智慧服务覆盖诊疗全流程的互联网医院。

  三、把握潮流,同时还要提高自身能力建设

  科研、教学和人才,只有在这这三方面下苦功夫,才能够真正地去冲击医学高峰。

  如医院不能将这三者有机结合,使之发挥出相辅相成的功效的话,那么医院就会陷入发展瓶颈,会让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医院只能立足现在,而不能展望未来。

  十四五规划与医院管理展望

  例此前全国医院复旦排行榜肿瘤专科前10名的医院中,只有浙江省肿瘤医院不是大学的附属医院,这就直接导致医院的临床实力强,科研和教学反而是短板,人才引进成为瓶颈问题。

  同时,医院自身的人才培养渠道和培养效果不如全国顶级的专业医学院,这也会对医院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产生严重影响。

  未来,医院领导班子需秉承“为患者服好务,为职工服好务”的办医理念,担当起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在科研、教学和人才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部署,才能真正地去冲击医学高峰,为民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四、"十四五"规划中,医院的内涵建设

  医院的内涵由五个关键词组成。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第二个关键词是基础。医疗技术能力的提升,解决病人问题的能力是基础;

  第三个关键词是有底线和红线,质量和安全底线不能突破;

  第四个关键词是管理。当前,如何很好地把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很好地匹配融合很关键,双方需要真正形成向心力;

  第五个关键词是创新,无论是临床、教学还是科研,都离不开创新。

  医院的内涵需要去医院体验,完全可以通过服务流程感知到医院

  十四五规划与医院管理展望

  的价值能力和人才队伍水平。

  只有在体验中体会不足,才能在整改时弥补不足,让医院的职能和内涵能够更丰富、充实。让医院能够更好的去服务群众,为国民的健康提供保障,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六: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相关要求;

  坚持以精细化管理和内涵建设为主导;

  坚持加强重点人才培养,重视重点技术开发、重点科室建设;

  坚持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强综合、精专科、优服务”发展思路。

  二、战略目标:

  1、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抓手,以人文品牌建设为目标,全方位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2、全面推动以北大街南北院区、糖坊街院区、经开院区为核心的“一院四区”发展模式;

  3、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进入省内先进行列,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末,预计医院开放床位>3100张,诊疗人次>160万,出院人数>10万,年手术量>4万例,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日;业务收入>20亿元,固定资产>15亿元;在岗职工总数超3300人,专业技术人员29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0人,博硕士人才800人。

  三、发展规划:

  1.实行“1”体化管理模式:未来四个院区我院将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医疗技术力量全部出自主院区,医疗水平、管理、运营、人力、技术标准等均与本部实行同质化管理。各院区之间HIS、LIS、PACS、医保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全面功能对接和数据共享,物资、耗材供应等由主院区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后勤人员的配备数量,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

  2.推进医、教、研“3”位一体协同发展:依托空军军医大学、XX交通大学、延安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医学教育基地院士工作站、省市博士后创新基地以及与XX大学、XX大学等驻地高校科研合作等平台优势,加快形成以医疗为中心,以教学和科研为支撑,“医、教、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并以发展高端医疗技术为目标,加强学科建设,培育品牌科室,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3.打造“5+6”医疗中心:加强各学科合作,发挥多学科力量,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五个救治中心,同时,加强我院科室特色发展,着力提升和打造XX市中毒诊治中心(职业病科)、骨髓干细胞移植中心(血液科)、老年康复中心(神经内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肿瘤科)、美容整形中心(烧伤整形科)、心脏诊疗中心(胸外科与阜外医院合作)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传统特色的临床科室,并根据当前医疗需求的新情况、新趋势,重点培育精神心理、康复、全科医学等专业,积极探索和发展康养结合的医疗工作新模式。

  4.实施“7S”精益化管理:以“7S”管理检查评价为载体,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方法,进一步优化医院各部门人文环境,打造舒适、明亮、安静、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就医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巩固安全保障,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素质与品质,塑造医院良好的形象。

  5.完善“9”大质量管理平台: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强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医防融合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以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运行质量、服务质量、行政效能、后勤保障、质量管理、监督管理以及满意度测评为平台的考核管理体系,强调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描绘医院未来蓝图。

  主院区:定位为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和高层次医学教育基地;

  XX院区:定位为康复医学中心、肿瘤放疗中心以及科研教学基地;

  XX院区:拟设床位数1500张,建设投资估算32.96亿元。计划2022年6月开业时设备投资约2-3亿元,全面开业时设备资产投入将达5-6亿元。

  (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委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

  1.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2.在实践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3.强化党支部工作与医教研工作的有机结合;

  4.加强统战工作,团结凝聚医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5.五是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6.提高各层面人员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大力推进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走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道路。

  1.加强学科建设,培育品牌科室。

  一是要以发展高端技术为目标,推动医院“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进程,从而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

  二是要解决好医院资源调整与重组问题,对于医院一些在省市影响大的学科,设立院中院,让强的更强,打造知名品牌科室;

  三是发挥品牌科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继续挖掘医院具有专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学科。

  十四五期间,在学科建设方面,增加市级医学重点学科2个、优势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力争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2个。着力打造1-2个品牌科室,建立1-2个优势学科群,为申请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夯实基础。

  2.营造科研氛围,搭建科研平台。

  一是加强医务人员科研培训以及学术交流和分享;

  二是设立“XX市中心医院科研基金”(每年30-50万元)及多项鼓励政策;

  三是积极探索医研融合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以科学研究驱动医学创新,以临床实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工作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国家级科研项目力争立项8-10项,纵向科研项目力争立项150项,其中省市重点项目立项4项,与高校合作申报各级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与此同时,加大科研成果申报,力争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实用专利授权40项,发明专利5-8项。

  3.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队伍。

  4.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学工作,助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四)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标尺”,促使医疗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精细。

  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统筹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2.以考核促改进,加大管理的引导性和针对性。

  3.强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推动全面质量管理。

  4.全方位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五)以“三项机制”为统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中层干部铁军队伍。

  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培养选拔年轻后备干部。

  2.不断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部门和岗位干部轮岗制度。

  4.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和重点工作考察办法,强化干部实绩考核。

  (六)以建设智慧化医院为契机,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优质安全的后勤保障系统建设。

  1.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智慧服务建设。

  3.进一步推进智慧管理。

  (七)以医院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文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1.用先进理念构建先进文化,打造医院精神品牌。

  2.加强医院宣传工作力度,注重医院形象的树立和传播。

  3.推进医院人文建设,树立医院人文品牌。

推荐访问:医学院党建十四五规划 党建 医学院 规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