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8篇)

发布时间:2023-08-19 10:12: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研究”心得体会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

  。“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

  动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一种熏陶,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又如在《嘀哩嘀哩》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老师

  甜美清脆的声音结合优美的舞蹈,营造特定的氛围,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这个时候再让学生配上常用的手势语言:拍手,拍腿等,甚至引导几个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在班里面不但烘托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也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审美的情感,在美的节奏和旋律中,学生仿佛真的进入了春天的真实情感世界里面。

  其次,几乎在所有的小学音乐歌曲中都有美的元素,老师应该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歌曲的不同美,如时代美、地域美、风格美、性格美、民族美等等。学生在欣赏、学唱及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能力,为学生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培养思想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如:在欣赏《歌唱祖国》的过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有力的节奏,铿锵的演唱中,联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感受新中国广大人民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老师还要结合着历史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奋发图强。又如,在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时,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优美感人的旋律中,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让学生把对老师的无限的爱和崇敬铭刻

  在内心深处。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有的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却不是十分显而易明的,它必须依赖于对它的创作背景及其内涵的领悟和体验。如小学音乐第十册《黄河大合唱》这一课,首先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到网上搜索,了解作者洗星海的生平事迹,课中,老师深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在黄河边考察,看到黄河梢工与波浪搏战的情景,从中领悟到了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搏斗的伟大精神,于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之后,洗星海用了六天时间便完成了这部显示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乐曲,乐曲吸取了地方民歌特点,运用了劳动号子“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表现形式再现了劳动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迸发出了民族奋斗的精神火花,激励着中国人民为解放而奋斗抗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不同作品思想情感之光,以丰富的手段展示给学生,老师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气氛,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面地参与音乐活动中,一方面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另一方面提升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

  (三)、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情感包括品德修养、理想及传统观念等内容,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学生学唱、欣赏歌曲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因地制宜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在学习《摘草莓》、《小红帽》、《小乌鸦爱妈妈》等歌曲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轻快、活泼的抒情歌曲中树立尊老爱幼的优秀

  品德,以及在流畅的曲调当中,在善良可爱的主人公形象下,激发孩子对美好情操、善良品德的追求。在《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曲当中,要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的教育。在《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歌曲当中,让学生用甜美的声音和欢乐的心情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道德品质。在《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歌曲中,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成长中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老师一定要注意通过音乐教学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采取“移花接木”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循循善诱,切忌空洞的说教,从而达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心灵的陶冶正是在多次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来完成的。“动之以情”是一般的教育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逻辑认识的积累发展了智力,情感体验的积淀则升华了精神。作为艺术审美的音乐课,实现情感愉悦是必须体现的学科特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称为音乐情感的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把培养情感的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以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完成。一方面深刻地理解和表现所学习音乐作品的艺术蕴涵,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情感和

  情操,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把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师通过讲解作品创作背景、诠释作品内涵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有感情的范唱和生动的表演来点燃小学生的情感火种,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氛围中,直接体验特定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还应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只有教师先动了情,才能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有起伏、有高潮、有满足,是悲是喜均有所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贝多芬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总之,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孩子的心灵,为培养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以及美好高尚情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尽好我们教师的职责,尤其是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篇二: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美妙的歌声抒发个体内在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产生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音乐

  教学

  情感

  一、音乐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是人们抒发、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包含着人们复杂的情感。同时,音乐又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它通过情感的传达,能更深的打动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种铸造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格的精神文化力量。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是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媒介,只有时刻把握住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享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学中情感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将情感培养放在首位。

  1、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处于重要地位。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学生拥有了表现情感的愿望,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主动创设学习音乐的氛围,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表现欲。而且还能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调动他们丰富的情感心理,使得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技能技巧的掌握,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受到压制,而且还会使学生厌恶音乐,进而影响教学。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以情感带动学生体验情感,以情感转化感受,真正享受音乐之美。

  2、明确情感培养的意义所在。

  情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人的心理、思维、行为产生影响。它包含了人的理解力、自我控制力以及与人交往的交际能力等内容。其次,它是一种品德,它要求人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情感由五个部分组成: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反映选择。但是情感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受教育的结果。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这也是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1、深化音响感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一种音响艺术,对其感知必须通过听觉来进行。听觉是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无论使唱歌课还是欣赏课,都应遵循听觉艺术和感知规律,注重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中心,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并诱发美感的产生。乐曲的情感有长有短﹑有明有暗,通常与节奏﹑节拍﹑力度﹑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配合运用,从而塑造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学生从听音乐中已经感受到作品的丰富多彩和音乐多样的表现手段,诸如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调﹑节奏﹑音色等等,正因为不同音乐元素的组合,乐曲所产生的效果﹑意境也就不同。通过欣赏,使学生较为准确地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内容﹑意境和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首先需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的歌曲或乐曲,如《爱我中华》、《龙的传人》、《精忠报国》、《歌唱祖国》等等,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华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奏响爱国主义旋律,这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3、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唱歌,体验意境的美和快乐

  音乐的展现是因为人情感的投入,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融入创作人的情感,是创作人在特定意境下的情感宣泄。只有将演唱人融入相似的意境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词曲家的作品是需要演唱者的二次创作,每个演唱对象都可成为演唱的创作人,那么小学生教学过中如何做到很好的创作,需要每个音乐教学教师认真研究和实践。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应该注意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挖掘,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并且要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提高歌曲的表现力。对于歌词的朗读和曲谱的演唱,也是情感理解和表达的重要环节,在歌词朗读前要对歌词的内容做了解,可以用抑扬顿挫、有音律有节奏的朗读,要注意与语文朗读的差别,做适当的朗读音乐化;对于曲谱的演唱注意旋律线的起伏、力度的强弱。最后在这种意境中完成词曲结合,那么歌曲的艺术效果就可以完美的展现,学生就可以享受音乐的美好。

  4、挖掘作品内涵,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音乐本体,深入挖掘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内涵。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动机、创作手法;作品的思想性;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音乐的高潮在何处;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等。教师自身的体态、语言、演唱、演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借助语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体态、律动、演唱、演奏等方式正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课堂上用的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串联整节课的教学,还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由此激发学生创造想象。

篇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作者:田海艳

  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1期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这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充满情感的优美、和谐的音乐情境和气氛,让他们随着教师的引导,在感情与艺术结合的天地中驰骋。

  关键词:音乐教学;培养;情感

  《音乐新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基本教学理念。但长期的音乐教学存在着“重技轻艺”的倾向,即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教育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而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及境界。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创设情境氛围,打开学生情感闸门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者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课的开始就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激起对课的内容的期盼和渴望,从而陶醉在艺术教育之中。

  例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在教学之前我首先放映一幅下午黄昏时候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使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情感中去,由此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作品创作背景及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

篇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中的情感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加入情感教学是一种潮流,它将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情感素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当情感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深刻内涵,分析情感教学的具体体现,强调情感教学的重要意义,研究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等。

  一、情感教学的具体体现

  情感教学是将情感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深层次的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由于情感教学要求学生在熟悉音乐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音乐中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融入教学过程,所以情感教学应运用艺术宣发的艺术形象和表演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神韵,不仅学习音乐,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尊严感、美好感、感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学的重要意义

  情感教学是一种基于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它旨在通过教学表演部分的练习,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感素质的发展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音乐法则和专业技能。在这种教学中,以音乐为媒介,以情感教学为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理解、体会到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把情感素质的锻炼整合到音乐教育中。

  三、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1-

  在实施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利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首先,要重视情感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的实质和重要性;其次,要重视教学技巧,使用技巧性活动突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第三,要重视评价方式,使用多样化的测试形式;最后,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来,记录和完善学习进程。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情感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情感素质,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此种教学,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督促学生正确学习,为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奠定基础。

  -2-

篇五: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名师资料汇编

  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摘

  要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情感”,培养,小学音乐教学

  审美

  学生情感

  音乐作品

  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

  I/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II/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

  一、引言

  ...............................................................................................1(一)“情感”的概述及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1(二)本文的研究依据

  (三)小学生音乐教学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2(四)本文的研究内容

  ..........................................................................4二、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xx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孕育与培养

  (一)讲解作品创作背景,挖掘内涵,体验歌曲情感

  (二)教师深情范唱,激发学生情感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的升华

  1.美术与音乐相结合

  2.角色的扮演

  ..................................................................................xx

  四、研究结论....................................................................................xx

  五、结束语.........................................................................................xx

  参考文献

  .............................................................................................xx

  附录

  .....................................................................................................xx

  致谢

  .....................................................................................................xx

  III/246xx

  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一、引言

  (一)“情感”的概述及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感的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一定的情感能激发起一定的意志能力。

  情感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人的认识可以起整理,组织人的情感作用,但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它影响人的认识活动,能推动人的认识活动纵深发展,丰富完美认识内容。

  情感又具有能动性。它可以引起和推动学生,去排除学习中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和愿望,走进音乐,融入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紧紧吸引住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活动之中,2,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入学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在情感的内容、稳定性和自调节我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情感自控性的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感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1/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他们调控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根据学校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情感。同时,小学生也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

  (二)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支配,并且,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明显地表露出来。这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三)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和深化

  入学后,学校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使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引起其情感变化的事物也日益复杂。此时,学习的成败、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的关系等,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他们不仅体验着游戏所带来的欢乐,也体验着学习、集体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幸福。此外,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同学之间的议论与评价、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等,都成为小学生体验新的情感的内容。随着小学生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内容也日益复杂和深刻。小学生的情感同学前儿童一样具有直观性,他们的情感主要与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相联系。同时,他们的情感也与事物的表象相联系,他们不仅因受到表扬而高兴,受到批评而沮丧,而且想到这些表扬和批评的2/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情景也会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激励着他们努力地学习。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与事物的外部特点相联系,中高年级小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则越来越接近于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征。此外,小学阶段,儿童高级的:社会情感也开始逐步发展。小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逐步发展起来。

  (二)本文的研究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极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其特征就是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因此我们们教师应变化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体验中去,使欣赏、表演、创编等融为一体,使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发展的全部过程,促使学生能健康愉悦地发展。音乐教学要真正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发挥好音乐课堂的情感效应,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目前,缺乏音乐美感和情感魅力的音乐教学,仍是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紧贴新课标3/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要求,强化音乐课堂的情感效应,成了我们必须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我国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客观方面来说,作为小学教学中综合科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地重视,当今音乐教育在音乐技术化、音乐专业化教育等存在着多种倾向性现象,而审美性、艺术性的音乐教育严重丧失。。致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离开音乐本身而去教音乐的误区。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有些音乐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少年儿童在歌曲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在意蕴的不可缺少的情感培养。这样不仅让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失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而审美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忽视了音乐的情感性,这与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背道而驰的。

  人是万物之灵,自古就有喜、怒、哀、乐、悲、恐、思等七情六欲,而音乐作为一种

  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

  4/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上对情感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及小学的心理发展特点。概括了该论文的依据和教学现状,随后确认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从教师讲解作品创作背景,深情范唱范奏,创设情境这三点来论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式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二、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5/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一)长期以来,音乐艺术和情感的关系,以及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和音乐教育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作为一名在音乐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的教师来说,必须清楚的了解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否则将无法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情感是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艺术的组成部分,古语曰“诗言志,歌咏言”。这已明确指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教学是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教育,音乐在情感受教育方面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通过音乐学习,不但可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且可以丰富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情感艺术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有人说过:“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中国的古语亦曰:“诗言志歌咏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名人一语见“的”地道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是人类最具感染力的艺术之一,也是人们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它通过声音来传达6/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信息和交流情感,来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细腻、准确地表达人们瞬息万变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更集中更强烈地反映生活,当然也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人在生活中的情感。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那么,即使演唱者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的情感理解和体会得再深,也无法充分的表现出来。相反,如果演唱者只掌握了表现作品中形式的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只能像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涵义。那么演唱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

  确实,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的受到审美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声乐教学中,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情感培养是同样重要的,相辅相成的。这两方面在音乐教学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都应作为教学的内容。在少儿声乐教学中都应有自己位置,都应作为教学的内容。在少儿声乐教学过程中尤其如此。因为,少年儿童在声乐的表现艺术形式的技能技巧方面还在初步的学习和训练阶段,而他们的情感还需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逐步形成丰富鉴于这一特征,目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孩子的心7/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灵,为培养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以及美好高尚情感的未来一代尽好音乐教师的职责。

  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孕育与培养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这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活动,这样复杂而艰巨的人类智力劳动更需要情感作为支撑。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精心设计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不时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情绪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从而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称为高级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8/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因此,音乐比其他艺术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渗透到人心灵的深处。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孕育与培养小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呢?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情感内涵较单薄,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都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根据之前的教学实习经验以及小学生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

  (一)讲解作品创作背景,挖掘内涵,体验情感。

  我认为,歌曲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背景是创作音乐作品的目的,表达了填词人和编曲者的希望,是他们情感的寄托。为了能让学生在歌唱时能充满感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通过搜集歌曲的信息,充分地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目的,从而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歌曲的感情基调,并能将其完美地展现给观众。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

  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但9/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是,小学生受到生活经历的限制,有时候很难理解和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能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例如,我在教歌曲《卖报歌》时,由于今天的小学生过着幸福的生活,不了解解放前报童的生活,如果只是片面的学唱,只看歌词表面的话,学生们便会把:“啦啦啦”的衬词唱的轻松跳跃,表现出一种欢快明亮的情绪,而不能把作品中蕴涵的对报童的深切的同情心表现出来,达不到作品所具有的特定的艺术感染力。体会不到歌曲的真正含义,这时,给同学们介绍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就成了必然,边播放旧中国报童苦难生活的影片资料,边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了对当时很多象小毛头这样的报童的深切的,为他们从早到晚,忍饥挨饿,奔走街头的苦难命运而呼喊不平。感受这首歌曲的灵魂,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抒发着对报童深沉的爱和同情,对旧社会强烈的恨与抗议的歌曲。在我边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时,我结合了其中的歌词内容,“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这样结合歌曲的内涵则更能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体验当时小毛的心情与感受。有了讲解背景作为情感的铺垫,为学生学习这首歌曲带来了积极的情绪,同时也更能体验到今天

  的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不仅仅在歌唱教学这一段,还有在音乐欣赏课中讲解作曲家创作乐曲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欣赏海顿第五交响10/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乐章交中的《惊愕交响曲》这一乐章时,学生们能从名称看出这首乐曲的大概表达含义,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首乐曲的由来以及当时作曲家心理的情感,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场景中写下的。在我对学生们讲解这首乐曲是在一次宴会上,海顿和乐队们一起为许多富族名媛演奏,谁知那些贵妇听着听着都睡着了,这时海顿以及整个乐队都爆发出强烈的合奏,加上定音鼓的猛击,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惊愕的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取名为《惊愕交响曲》。在讲完作曲背景前提下,我让学生开始欣赏,令我惊喜的是,学生都知道在欣赏之前安静的伏在自己桌子上,模仿那些贵妇在睡着时候听着音乐的场景,以至能更好的体验乐曲所表达出的情感。可见,音乐创作背景的介绍能初步体验整首音乐的情感,对学生才能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前提下,结合当时的场景来体会歌曲的意境,体验作曲家当时的情感世界,了解乐曲的最终表达含义。

  (二)教师深情范唱范奏,激发情感;

  我觉得,要想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情感,首先教师自身对情感的表达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深情范唱也是学生接触情感体验歌曲魅力的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学生通过聆听范唱,学对作品的情绪、速度、力度、风格等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声情并茂、11/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挥洒自如的范唱对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古人云"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讲的就是歌声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可见教师的有效范唱范奏非一般重要。师生间的关系,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音乐课堂,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必须有学生尊重、爱戴的教师。"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句话很正确,它将良好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体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意走进你的课堂,才能真正静下心来聆听教师的范唱,感受教师所表现出的对歌曲的情绪的表达情感教育过程,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示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运动状态。

  例如在我实习的期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第一次我给学生们的范奏范唱,当时教的歌曲是《我爱妈妈我爱中华》,这是一首对妈妈的爱以及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的歌曲,首先我酝酿了自己的情感,我知道我对歌曲情感的表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于是在我范唱时便以自身的情感演唱出来,全音符的演奏,以及声线的延长,渐强渐弱,首先让自己陶醉12/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到歌曲当中,当把整首唱完时,我发现学生们用极其陶醉和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知道他们被我的演唱和歌曲感染了,也体会到了这首歌曲的情感,于是在接下来的学唱中,学生们都发挥出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有的模仿,有的闭着眼睛或者摇晃身体唱着歌曲。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范唱范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我每学习教唱一首歌曲之前就会自己深情的范唱一遍,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初步体验歌曲的情感。以情动情,点燃了学生情感火种,达到了情感共鸣,师生情感协同一致,将这节音乐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在范唱范奏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作用,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学生,在论文的开篇有提到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其中第三点说到:小学生的情感同学前儿童一样具有直观性,他们的情感主要与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相联系,同时,他们的情感也与事物的表象相联系,他们不仅因受到表扬而高兴,受到批评而沮丧,而且想到这些表扬和批评的情景也会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激励着他们努力地学习。教师要擅于捕捉身边的人和事,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到学生体验音乐中的美、发现音乐中的美,并用音乐中的真善美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物;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少一点限制和规范,多一点宽容和鼓励”,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范唱后,13/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我让学生们自己用他们初步体会到的歌曲的情感来进行哼唱或表演,这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我并没有呵斥他的随意,而是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的表演,待他心满意足后自会上座位。当遇上喜欢唱的歌时,总有学生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尽管喊唱有损声带且不好听,但一味强调“轻点再轻点”只会令学生情绪受到抑制,演唱变得无精打采了,因此,我在教育过程中除在唱歌前提醒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读唱外,演唱过程中绝不做“扫兴”的事,唱后的评价也总先肯定学生的唱歌热情,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唱得特别响

  (喊唱)与自然的响亮哪种更好听,学生不难发现,唱得太响感觉刺耳,是不可取的。让想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与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与适应。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才真正体会到音乐课的快乐无限。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中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14/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句。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库伯教授指出:体验学习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带着一定的经验和态度倾向进入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教育者,他不仅要灌输新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处理或修正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录像、幻灯、录音、画面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诱人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艺术意境之中,去获得情感的共鸣。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其中创设情境我认为又可以分为两点:

  1.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创设情境

  图画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15/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功效。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喜爱图画以及动手画画的程度,以此来看美术在音乐课上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丰富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对音乐本身的情感有一定深刻的体验。如在教唱《小猫钓鱼》时,这次我没有让学生欣赏图片,而是让学生亲手把歌曲所表达的情景画下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在学生们积极而且认真的画完图画后,我再让他们分别把自己画的图画结合音乐一起,这样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拿着自己手中的话,想象当中的情景,通过图画则更能体验出歌曲情感的表达,融入歌曲的情感。用心聆听和演唱。

  又如在歌曲《山谷静悄悄》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一进教室,我便走向讲台,选了一支粉笔,一转身在黑板上画了起来:连绵起伏的山峦,天空和山间漂浮着朵朵白云,火红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高高地挂在山头。这时,我问:“这是什么时候?在哪?”孩子们热烈讨论:“是中午,在一座大山里。”接着又问:“烈日炎炎的中午,山谷里是安静的还是热闹的?”讨论继续:“小鸟歌唱了一上午,现在要休息了”,“小动物玩累了,现在也要睡觉了”,“大山也要睡觉了,四处都是静悄悄的”。在山谷的深处我添了几笔表示声音的符号,又画了一队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问:“你们猜一猜,这时候少先队员到山里去干什么呢?山谷里发出的是什么声音16/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呢?”教室里又开始沸腾了,各自发表意见。这时,我便仔细地听着大家的发言,收集着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再巧妙地将其组织到一起没,合着音乐的伴奏朗诵起来:“山谷里,静悄悄,白云在飘飘……”原来如此,黑板上的画恰好是歌词的艺术再现,极巧妙地用绘画手段为歌曲《山谷静悄悄》的教学创设了情境,既诠释了歌词,又诠释了音乐的情绪与意境。

  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音乐教学中,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唱《宝宝睡着了》一课时,先请学生仔细观看一组画面:酣睡的星星、月亮……同时,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天上白云不动了……小宝宝呀睡着了”。然后告诉学生:“你们就是小宝宝,该怎样做呢?”学生有疑问,有惊讶,有欢笑,有联想,很快根据画面、歌词做出各种熟睡的姿势,通过自身感受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歌曲内容,促使他们有感情地歌唱。

  2.角色的扮演,创设情境

  从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爱于在其他同学的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喜欢表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新鲜创新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根据这点,角色的扮演便正好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歌曲的情感更进一步的升华。如,在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这一课中,我分为了两课时,第二课时则是表演课,在第一节17/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课已经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以及对情感已有了一定的体验的情况下,我让同学们开展了一次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我先教全班同学跳了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的动作,随后请了几位想表演的同学上台来,让他们饰演居住在藏族的藏族小朋友,接着多媒体一边放着藏族的风景图片一边放着歌曲,此时告诉其他同学们我是他们的导游,带领着你们来到了神奇的藏族,欣赏完风景后便是藏族小朋友带来的舞蹈表演,表示对汉族小朋友的欢迎,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不同的角色,观众和演员,中华儿女和藏族小朋友,这些角色的体验是为了更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的团结友爱,对歌曲情感的升华,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可见角色的扮演不但可以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和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以及他们的热爱民族的情感。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不仅是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18/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四、结论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不断的研究和找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来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是在我实习期间的自身的深刻体验,也将是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铭记的一点,我会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放在教学中的首位,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唤起学生的美感,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使音乐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不论是在学习歌曲,感受音乐,或更是感受生活,都学会从内心出发,去体验情感,感受和发现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带着“情感”的眼睛探索未来的每一步。

  19/24最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参考文献

  [1]②朱岚.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3]《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

  [4]

  来源:教之初(2009-3)

  中小学的音乐情感教学研究

  [5]

  小学心理学

  [6]

  《艺术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编写组

  20/24

篇六: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情感教育的含义,说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情感

  策略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越来越凸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应发挥出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情感和技能、品质有机协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和提升,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称为音乐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ё饔谩K?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就是要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来深刻地理解和表现所学习和演唱的音乐作品的艺术意蕴。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技能、技巧教学,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使学生会唱歌、识谱、乐理等技能技巧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良好的思想情感的培养。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的途径在设计好科学的教育策略。

  2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情由景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境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依据音乐审美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当学生进入到优雅整洁明亮的教室,先放上一段晚霞映入湖面,鱼儿欢跳的背景音乐,通过渲染气氛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氛围,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中。

  2.2巧设问题,激发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如歌曲《摘草莓》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它以流畅的旋律,轻快跳跃的节奏,真挚朴素的歌词塑造并歌颂了一位农家姑娘拥军敬老的高尚品格。在学生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内涵,引出“小姑娘为什么舍不得吃那鲜美的草莓呢?”是因为她要把这些草莓送给军属老奶奶。这时,学生明白了“拥军敬老”这一事理。再如歌曲《小松树》的教学,明朗的音调和琅琅上口的歌词,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活泼向上,朝气蓬勃的情感,可适时设问:“小松树是怎样成长的?”进而明白新中国儿童茁壮成长是祖国“阳光”、“雨露”哺育的。

  2.3诱发联想,熏陶情感

  音乐,有着动人心魄的音响美,有的清脆,有的高亢,时而纤弱,时而浑厚,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将人的情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欣赏课教学中,我们把有声的音乐变成学生无声的情感体验,这其中就需要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在聆听美妙的音乐之声的同时,陶冶内心的情操,熏陶美妙的情感。如《毕业歌》的欣

  赏,在这首歌中切分音、休止符及三连音的运用,使全曲慷慨激昂,似号角,像警钟,表现了当时的青年们走出课堂,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中去的昂扬情绪。因为这种场景距小学生现实生活太远,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可先简单扼要地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同时展示一、二幅那个时期革命青年的图片,播放有关革命战争的录像,诱发学生的联想,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的听、想、再听,启发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把歌曲反映的情感溶入自己的爱国之情。

  2.4师生互动,交流情感

  在音乐课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情感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示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运动状态。当学生在教师的审美,诱导教育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调动起自己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有助力提高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提高歌唱学习的兴趣。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时,要求教授一首歌曲《领唱秧歌》,因为是一首陕北民歌,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很了解陕北民歌的特点。在教授之前,教师根据民歌的演唱方法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并配合一些打腰鼓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陕北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少学生就会在教师范唱的时候,跟着哼唱起来,在学唱的时候更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而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尽管不同,其主要教学思想是将情感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来感染教育学生,更突出地体现

  音乐的情感教育。

  第二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

  要】本文就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认为心灵的沟通是最关键的问题,通过创设师生愉快的交流氛围、架设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具体而言,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角色互换;做好评价;倾听心声;注重教学手段。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心灵沟通

  艺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v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源之水。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笔者近年的高专音乐教育实践,比较注意以下几点做法,并小有收获,现简述如下。心灵的沟通――创设师生愉快交流的学习氛围

  专科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然后接受你的课。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1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

  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音乐课是一种负担,欣赏音乐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一般情况下,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由于??生是从一种学习氛围进入到另一种学习氛围,他们的心情即便受此前其他教学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仿佛自己进入了另一片天地,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他们对音乐无疑是有兴趣的。因此影响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问题,主要还是能不能保持学生初始的良好心态,以

  使学生对音乐具有持续的兴趣。而学生良好心态以及艺术兴趣的保持,又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强化,既学生自身所获得的内在愉悦体验的强化和教师所给予的外在积极的强化。课堂上,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一对一的进行训练,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作业的布置上,时刻关心学生的训练过程,多加鼓励,理论上指?牛?技巧上探讨,让学生有一种老师对他负责的感受。在学生面前,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意和你交流,愿意你分享他们的欢乐……。有了这些新的思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些新的尝试,慢慢的觉得这些变化是可行、效果是不错的。

  1.2对学生完成的作品作出合理的,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比如在声乐训练课中,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唱出来的作品实在不怎样,但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不同的演唱水平分别给予分析与有选择性的建议,而避免具体教他们怎么做,因为艺术是无规则的,教师用意见或建议的方式更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这样使学生总能保持着自信的学习态度。

  过去―支红笔,优良中下,“好”与“不好”,“象”与“不象”且不知这样的评价方法片面强化了评价的界限,尴尬的扮演着终结性和惟―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被动境地,给了他们自卑和压力,就好比在他们的脖子上挂着石块,而要求他们轻松的游过河。经过全新的思索和实验,印证了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要求音乐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从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角色。

  经过实践,我发现要这样把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在教《音乐赏析》的时候,我让学生用诗歌来表达音乐,我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可以按客观去描绘,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既可以用文学的手法,也可以用艺术的手法,听完了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听到的音乐有不同的感悟,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教师要用发展地眼光看待学生,会给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1.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器重而增强自信心以及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心灵的沟通――架设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音乐作品、音乐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音乐作品之间架起标梁――即心灵的沟通。

  2.1运用多媒体教学,领悟情感

  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多媒体能够直观的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下载歌剧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歌剧人物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我的祖国》这首歌,这首歌中涉及到的音乐的表达是一种个体的感受,歌唱家的一种情绪或想法,感情很强烈,但用言语表达时总感到比较苍白。我就给学生播放电影《上甘岭》。看过电影后,学生对这首歌都有了深刻体会,不但能理解,还有了自己的感受。

  2.2音乐欣赏,体验情感

  常言道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这门学科,在表情达意方面很有特点。有时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得到宣泄。因而,我经常把音乐引入课堂,通过边听音乐、边欣赏来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情感内涵表达的感受。

  比如,在演唱一首古诗词作品时,我配上中国古典名曲,衬托出了声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到了境界当中。

  音乐的核心是情感,他存在的前提是个体生命以感觉性象征语言对流走的或向往的生命情感的追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演唱能力,更要重视对他们的情感教育。音乐课堂上的情感教学的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真诚,而真诚则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音乐教学执着的追求,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

  [责任编辑:谢庆云]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通用版

  一、从学情出发,不断创新语文教育管理模式

  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主要是体现在课程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样就无法在课堂上活跃学习气氛,使得教学活动变得呆板、毫无意义,学生

  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彰显。为此,就必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彻底创新,才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探索环境,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艺术性魅力。同时,教师要想达到这种目标,这就必须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情感感知力,通过自身积极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学生情绪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力。

  二、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在当前语文教学情感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对小学生多多关注,尤其是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内心上真正的关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我国目前的小学生情况来看,现在很多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情感上是比较孤独的,他们内心其实是需要有很多的小朋友和伙伴。为此,教师就必须要切实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根据每一位小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加以教导,同时,不断增加对小学生的心理关注,及时和小学生情感交流,才能够使得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了解小学生内心的世界,进一步达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标。另外,我们还应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犯错的小学生我们要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这样就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树立起自信心,使得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不断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针对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阅读和体验,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小组竞赛等形式,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感悟知识来进一步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动机。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以及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开发小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达到上述的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几个小组

  成员去共同阅读和分析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同学之间可以分工去寻找资料,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等,只有这样,让小学生在查找课程中的资料,能够进一步了解语文篇章中的历史背景,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理解作者创造文章时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情感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必须要能够从学生情绪角度出发,不断创新语文教育管理模式,切实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同时,还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第四篇:作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作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姓

  名:李刚

  摘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作文教育应从情感教育着眼、着手,让学生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率性表达,真切说话,言而由衷地砌词造句。如果学生有了一颗丰富敏感的心灵,有一个健康多彩的情感世界,那么他的内心语汇肯定是缤纷的。

  关键词:作文

  情感

  教育

  生活

  一、开放师生关系,建立释放情感的平台

  “闲暇出真情”。有研究显示,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时候是真情释放的最佳条件。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甚至学生的隐私性的情感,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无负担地、毫无保留地充分地释放出来。“我的悄悄话”、“老师,这次您真的错了”、“还我

  一个我”、“成长好累”在这些文章里学生情真意切,大胆地诉说心灵的感受。有了民主的、和谐的情感释放的平台,学生才敢打开心灵的闸门,才能“我手写我心”。

  二、开放阅读,开放生活,丰富情感体验

  应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外书中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情感美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笔者在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抓住文中动情之处,向学生畅开自己的情感,即兴地动情地叙述母亲二、三事,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在讲到母亲为了照顾我,在冬天睡了一星期的水泥地而落下腰痛的病根时,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来;又从为人母的角度叙讲了对女儿的爱,学生的情感由此被感染、激活,纷纷讲起了自己的母亲,有同学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于是我当即停止讲课,请学生当堂写作,就这样一篇篇真情之作显然纸上,平时需要二节课才能完成的作文一节课就完成了,平时才写四五百字的同学一下子写了洋洋三张,并对自己的作文爱不释手,他们这才感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只要情到深处,尝到了写作的淋漓之快。其实这样的题目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写过,但为什么都没有写好呢,其原因已显而易见。此外,教师还应把好的时文引进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养分,丰富情感体验。确实,学生因为应试,不可能真正融入生活,以积累对生活的感悟。但可以“纸上谈兵”呀,让学生从书本中体验生活中还没有的滋味,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的真谛,体验亲情、友情,感受各种生命中的伟大与跳动,自强不息,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当然,在教学中不能采用说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感受生活,走进生活,积淀情感,拓宽写作。在大量“纸上谈兵”的体验积累基础上,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让他们充满情感地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校园,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

  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情趣。

  三、开放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真切感受

  多媒体、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第二生存空间”,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是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式,信息量之大和知识面之宽是传统的印刷文明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开放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真切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情真意切地写作。如写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写作之前教师通过加工,对《明湖居听书》和《琵琶行》两文配置画面、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内心被音乐所激荡,并随着音乐的激昂舒缓,展开丰富想象。在此基础上,拓宽对音乐的感受,让学生选听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也可以是教师安排)学习上述两文的写法进行写作。“今日聆听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先前悠然的心情早已风吹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凄怨和有苦无处诉的抑郁、愤恨。这曲子初一上来声音便很沉闷,只觉入耳愁苦万分,犹如巫峡猿啼,衡阳雁鸣,凄透人心;又如黄叶纷飞,哀草寒风,满目的萧瑟。过了一二分钟,曲子的响度节节高起,忽又陡然一落,我的心试着配合着,颤抖着,哭泣着······”这是一位平时不擅长写作的男生的当堂之作。有了情感的体验、积累,何愁没有美文佳作?

  四、开放主题,自主写作,真情表达

  “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者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有了生活、阅读等多方面的积累,一旦心灵被某件事、某个物、某个人所触动,学生立刻就能纵横驰骋,无需模式,自主写作。自主写作的方式很多,自主命题,续写扩写,瞬间接词想象写作等等,这些方式既有师生的情感互动,更有学生的独创感受,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情勃然而至,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情感便自有灵通之句,真正达到“不吐不快”的倾情写作的境界。如果教师逼作,学生憋写,学生主观上无意可达,无情

  可抒,没有写作的蓄情准备,终究不能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我们曾经经历了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学生因在周记中写了“在升国旗的时候我看见一只可爱的小鸟”而遭受在全校大会上的严肃处理,我们侈谈“理想”到了极致,连小学生的作文都是“祖国·理想·人生”,假崇高、伪圣化便应运而生。因此,教师必须坚决摒弃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主题压真情的强暴教学。

  五、开放评价,多方交流,升华情感

  “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学生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不像数学那样答案是唯一的。由于性格不同、情趣爱好不同、能力有差异,情感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应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都是正常的。言为心声,只要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都应该鼓励。“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全的人格”。因此,作文评价应摒弃“一支红笔,一个分数(等级),几句评语”的传统评价。开放评价的方式多样,可以是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作文;可以是以小组形式集体讨论、交流;可以编著自己的作文集;可以在班报、班刊上发表;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美术,对文章的外观进行图片加工,积极的情感反馈能调动、促进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情感因素对写作投入更大的兴趣,对文章进行再加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

  六、开放自我,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

  很难想象一个情感冷漠、枯涩的教师能带出情感丰盈的学生。早在60年代,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教师,“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因素”,因而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情感素养是重要的条件。有见地的教师其高明之处在于:他有强烈的情感教育意识,并善于把握机会,以自己情感的火焰照亮受教育者的心田和他们人生的历程。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电教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调动自己积极的情感,善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一篇情真意切的下水作文,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一个能激发学生真切感情的设问,一段充满感情的学生范文的朗读,还有一段声情并茂的评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的作用,能使学生较快进入情感体验状态。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育中,要时刻想到这是在培养人,是对人的教育。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作文教育应从情感教育着眼、着手,让学生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率性表达,真切说话,言而由衷地砌词造句。如果学生有了一颗丰富敏感的心灵,有一个健康多彩的情感世界,那么他的内心语汇肯定是缤纷的。“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因此作文教育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丰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炬。有了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学生就能“观山则情满山,观水则情满水”,可谓“心术既形,兹华乃瞻”。

  第五篇: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课改论文: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情感目标制定及达成的现状分析,提出具体的策略:即情境陶冶策略、体验参与策略、激励评价策略、榜样感染策略、实践升华策略,从而实现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情感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目标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和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单靠发展和完善认知教育是难以解决的,必须把情感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应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以情感人,以美

  育人。

  一、情感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音乐教学情感目标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情感境界,是音乐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所制定的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与层面。它与传统教学中所提的“教学目的”一词有着根本的区别。然而,一般的音乐教师对此往往研究的不够深入,错把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来对待,站在审视者的角度,以传授者的身份来制定希望学生达到的标准与境界。如“通过--------达到--------”,并且过高的估计一节课的功效与价值,甚至把“培养学生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等等过于宏观的“正确的废话”都写在上面,对课堂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映。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是,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教学,有的甚至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理念。

  二、情感目标制定的策略

  (一)情感目标的确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把情和理看作是相互对立的,情感教育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是服务于以知识、技能、智能为主要内容的认知教育。其实,无数科学家研究证明:情感与人的生命、人的发展是活生生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育人”的音乐教育,更应是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另外,从生理基础上讲,人的情感绝不是成熟的,它是在教育的促进下发展、成熟的,因此,情感目标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情感艺术,更应充分挖掘音乐的情感性,把音乐情感目标作为本体目标,更不能把它摆在从属、服

  务地位,要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他们在情感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二)情感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并且可以达成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为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情感目标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它的制定必须要明确、具体、并且可以达成。

  首先,情感目标的表述要具体、确切,不要企图通过一节课就能达成“养成、树立、确立、习惯??”等程度,要准确表述出情感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如:同是人音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祖国您好》的情感目标,甲教师是这么表述的: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能在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乙教师是这样表述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旗和国歌,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这种两种表述,前者非常清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设置了学生在45分钟的教学中能够达到的效果目标,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了铺垫。而后者的目标制定过于笼统、宏大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期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就达成的。

  其次,情感目标的表述要注意科学性。即要经过学生的努力才可能达成的。(1)情感教育作为课题目标时,可由直接表示情感的行为和内容来充当。如人音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课题目标就是“愉快的劳动”,因此在制定这一课的情感目标,就可以这么描述: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学唱《小渔篓》,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欢快情绪,理解劳动的愉悦。(2)配合认知活动的情感目标,应由表示认知的行为和内容来充当,但要在谓语前面外加一个表示情感成分的修饰语,如:人音版第一册第六单元《动物说话》,制定情感目标时就可描述:对描写小动物的歌曲或乐曲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3)注意情感认识与情感行为的一致性。即表示情感行为的程度不能超越情感认识的深度。如:“初步知道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及音乐形象,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

  用。”而“初步知道”与“灵活应用”显然是不协调的。

  三、情感目标达成之策略

  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情感教育的任务,依据情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情感教育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一)情境陶冶策略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语、陶冶、诱发学生情感。情境陶冶策略,就是指教师通过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与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情感教育效果的策略。

  这种情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的,与一般环境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能够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即“触景生情”。而情感的感染性和弥散性,又会使情境产生出“场”的效应。特别是那些生动的场景,动人的景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十分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与学习,在特定的情境和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基础

  “情通”方可“理达”,研究实践证明: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有理智,更是有情感,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抒发情感,才能更好地启迪与激励学生。

  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变化学生的座位;游戏时,教师也充当学生,跟学生一起玩耍;学生表演节日时,教师坐到学生的座位上仔细聆听??等等,通过各种细节的变化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良方

  情感来自于生活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陶冶学生情操的良方。

  例如:北京的一位教师在上《叫卖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叫卖调”的形成和街头小贩的叫卖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就把整

  个教室设计成集市的一角,用桌椅摆设的变化:中间两排的学生椅子背靠背,形成左右各一条较宽的过道。巧妙地创设生活中小商贩叫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桌椅创设的集市中、玩着、乐着、感受着,体验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促进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重要手段

  如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以及教师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手势、眼神、姿势等;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图画、文学等创设情境;借助实物演示和师生现场表演创设情境;借助学生认知冲突来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还可利用多媒制造多维的立休的声、光、音、像兼有的模拟场景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的有效方法。

  (二)体验参与策略

  现代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更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人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音乐新课标中也提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情感才能得到深刻地激发。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情感,以情激情

  新一轮的小学音乐教材,都是通过许多专家地审定,删选组成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本身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抑扬挫折地语言来讲述故事,再学生在反复地聆听歌曲、表现歌曲中来体验情感。

  2、关注学生主体性体验,以情育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绝不能包办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另外,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想问题,处理问题都以“我”的角度来进行,不会从“你”或“他”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因此,在学生主体性体验时,教师可采用“角色表演法”与“换位思考法”等奖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进行“设身处地”的体验,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角色情感和情境情感,又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极为有利。

  其次,要重视和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因为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情感形成的方式与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唤起,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来启发和诱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

  3、加强学生过程性体验,以情冶情

  任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的全程参与,通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全部展现与揭示,使学生之间感知和参与体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情感的教学,都习惯于在学完歌曲之后,让学生来总结并说说:“这首歌曲教会了你什么?”,就象习惯于歌曲学成之后再来处理歌曲一样,而没有重视学习歌曲的过程性体验。注重学生在从“不会”到“会”、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性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情感从而陶冶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自由地发展。

  (三)激励评价策略

  激励评价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他们以更饱满地热情来体验感受。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展现真实的情感世界

  长期以来,在一些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非常奇特的关系:教师本应是学生的保护者,不料却成了学生的死对头;本应是音乐美丽的传递者,却成了审美能力的催残者;本应是情感态度的促进者竞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遏制者。新课程强烈呼唤着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处于平等的的“首席位置”,师生才能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例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讨论总结,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给学生以启发与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拆除心理防线,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为情

  感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运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学生,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中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激励评价学生。”而这激励性地评定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情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在老师期待的眼神中让自己看到未来”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情感鞭策。

  3、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实现情感

  “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尊重个体的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多元化评价的总旨。在情感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等许多环境因素的不同,学生本身的情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重视这一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起自己情感目标,并得以实现。

  (四)榜样感染策略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的个性的活源泉,只有个性起了作用,才能培养人的个性。人的思想品德是个性的核心,用榜样感染教育学生,就是发挥个性品德活源泉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要求的个性品德。运用榜样感染策略将会产生明示与暗示的综合作用。使受教育者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高度统一起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具体有特殊的作用。

  实施榜样感染策略,除了以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可近可亲的榜样,这样更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去追求,去效仿。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实施榜样感染策略的同时必须明确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处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情感目标达成中只有自己深入其中,切身体验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感。

  (五)实践升华策略

  实践升华策略就是教师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多种情感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不断丰富、不断升华的策略。

  在情感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很少空洞地说教,他是借助上百种实实在在的活动,创造出一种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使之形成一种具有巨大感化力的氛围,让学生活动中经过亲身实践来领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品质。

  实施实践升华策略,首先要求教师组织的情感实践活动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一定要从理论或首先从意识上认识到日常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寻找好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情感由低级到高级为断地升华。

  如教师在上完《爱劳动》这一课时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业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为同学、老师、为亲属做点事、为社区打扫卫生等属于情感的实物活动,它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利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论坛等的情感观念活动。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家乡的地方戏曲、歌谣等,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有助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总之,情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情感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地正确引导及生生之间的影响,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感,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

篇七: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发表时间:2018-12-03T09:52:36.960Z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作者:

  朱先英[导读]音乐家冼星海曾这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学校

  朱先英

  音乐家冼星海曾这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目前正处于审美情感、道德情感、思想情感的形成阶段,由于他们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多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创设音乐情境培养情感

  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一种熏陶,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游戏、品德教育、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而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如在教授《共产儿童团歌》时,为了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情境,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共产儿童团当时的工作任务,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我给孩子们讲了共产儿童团团长王朴的故事,讲了鸡毛信的故事;又以模仿号角声,模仿共产儿童团员们拿着红缨枪巡视站岗,电报游戏等情境展开了歌曲教学。孩子们能用歌声表现小小年纪就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情感交流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创设的童真世界里体验音乐情感,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让其在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课堂上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现内在而丰富的音乐情感。

  二、联系生活引起情感共鸣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日常生活为切入口,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快乐的小熊猫》是一首优美欢快的管弦乐曲,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优美无比的旋律时,让学生想象大森林的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小鸟展翅飞翔之后,活泼的旋律跳出,欢快的音乐牵动了学生的心,注入了学生的心里,不自觉地也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小熊猫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在音乐中得到了快乐情绪的迸发。结合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的观看进行教学,在学生了解熊猫百货商店里发生的故事同时,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去体验小熊猫快乐的样子。小熊猫为什么那么快乐?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从心底喜欢上了这首乐曲。可见只有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和谐氛围激发内心情感

  和谐氛围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学生才能向你敞开内心世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改变高高在上施教者的形象,要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要具有崇高的爱心,给孩子们个性、情感发展的空间;其次教师应抓住音乐中包孕的真、善、美的内涵,通过音乐的语言,教育学生,感化学生;最后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更要由点及面关注兴趣、爱好背后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也就是说不仅仅只是运用几种教学方法而已,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教学,用心去沟通,用我们积极的情感创建和谐氛围,让学生通过音乐感知内心。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达到精雕细刻。如:在教授歌曲《大树妈妈》一课中,我发现孩子们歌曲演唱得没有感情,不是采用批评和训斥,而是采用了两种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内心情感的激发。首先,让孩子们说一说歌曲中为什么称大树为“大树妈妈”?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妈妈对我的关爱;接着我用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方式让孩子们进行对比,老师的两种歌声哪一种好听?为什么?这样一来,孩子们能用亲切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爱,懂得了热爱大自然的道理。

  四、音乐与精神同构共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情感,这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如在教授《卖报歌》这课时,这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简朴活泼的旋律,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虽然歌曲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距离,可他们爱听故事,我给他们讲“小毛头与卖报歌”的故事;启发他们用简要的语言描述歌曲表现的内容;又以谈话的形式与孩子们探讨,为什么报童的生活那样艰苦,歌曲却以活泼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交流中孩子们得知:因为报童们坚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懂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学习报童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有一些歌曲需要老师结合着一些历史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奋发图强。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感受新中国广大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首好的歌曲或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开一片炽热的情怀。这些都能给小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会使他们的心灵萌发美丽的种子。所以唱好一首歌对小学生的教育是不能低估的。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尤为重要,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情感去熏陶学生喜爱音乐课,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直接或间接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要让小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天地里健康成长,要让我们的情感与音乐一起翱翔。

篇八: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就是一个个小精灵,他们组成不同旋律的乐曲,将欢乐带给大家。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或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情感则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成分。音乐教学时以情感人,从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更是情感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情感艺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兴趣的激发情感

  兴趣的激发,是学生情感发生的前提。著名音乐家卡巴列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美丽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济。教师要以良好地心境去上课,把微笑带进课堂,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信赖,喜欢上音乐课,“亲其师,信其道”,为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爱上音乐课,并激发音乐情感是很好的基础。

  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情感的激发。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种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可以有平声静息的聆听、绘声绘色的讲述、激情投入的演唱,更可以有欢快活泼的舞蹈,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审美为核心、宏扬民族文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去感受音乐带来丰富的情感变化。

  二、师生情感关系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老师关爱的眼神,真诚的话语,都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音乐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

  在音乐课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从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同学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他们在老师的启发指导带领下,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进行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活动状态。当学生在老师的审美诱导下产生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

  三、唱歌教学中培养情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教学时主体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在歌曲演唱中,小学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入情感体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体味音乐文化的美感和真谛,是学生的心灵在优美崇高的音乐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1、学习歌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情感和总的表现要求,从而为练唱歌曲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础。在教学歌词时,要避免老师包办一切,尽量让学生了解歌词。歌词是歌曲之本,是歌曲作者谱曲的依据,大多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低年级学生有些不易理解的字和句,可联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内容,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情感上很投入地演唱,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2、旋律是歌曲在思想内容上主要的造型与表现,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情感。唱歌教学中,可先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分析旋律,体验情感。低年级的讨论分析在情感表达上如愉快的、轻松的或雄壮有力的等;中、高年级的讨论分析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音型、速度、力度的变化等;也可通过分析旋律,让学生画图形、线条、色彩,将各乐句的旋律线、力度、情绪等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情感,欣赏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加强情感的体验与交流。

  3、演唱歌曲是用歌声和动作传情达意,是学生表现情感、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为了使演唱更富有表现性,在编排动作上,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结合歌词内容,编排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运用到演唱教学中去。在演唱歌曲时,还应注意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境、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加之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幻,迂回曲折,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展现它特有的魅力,激起了人们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创设一定的意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创设适当的环境气氛,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的生动形象,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形象的教具,如头饰、卡片等等。例如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时,教师可以准备“龟、兔”的头饰,创设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抒发情感。

  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催化剂,自然地,在创设情境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语,让自己的话来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作品,教师在这里扮演着情境“创设者”、“设计者”的角色;学生是情感的“陶冶者”、“情绪被激发者”。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

  总之音乐以起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美化着学生的行为,如果我们音乐老师只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关注丰富的情感培养,忽视的必将是音乐教育本质——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本能。作为新世界刚步入教学的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认准了情感应是学生与音乐之间的切合点。要重视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我们深知:未来的一代,不仅要让他们成为高智商的专门人才,更应该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

推荐访问: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 培养 小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