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秘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8篇

发布时间:2023-09-10 09:1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1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2【摘

  要】

  文章结合真实案例,总结出预防、干预、巩固三者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这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案例;反思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式。无论是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同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也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超出自身能力的困境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模式,并有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心理危机干预是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避免学生自伤或危害他人,同时帮助危机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新的应对危机的技能并步入正常生活。[1]

  二、典型案例

  1、当事人基本情况

  张某,女,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来自―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家排行第三,有二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在她上高中时意外死亡,给这个家庭留下的是永远抹不掉的悲伤和大笔的债务。她于2006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就读一个月后退学复读。2007年高考前得了一场大病,影响了高考,又没有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张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沉默寡言,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在班级中没有要好朋友。在家庭中,因高考一事与父母意见分歧较大,交流较少。在学校也很少与老师沟通。

  2、心理危机发生过程

  2007年11月15日,在学生会早操出勤记录里,班主任老师发现张某连续旷操一周,寝室长也反映她近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异常。如她每晚都在熄灯后才去洗漱,而且声音很大,总让人感觉她是在故意制造噪音。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很久不能进入到睡眠状态。从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到她最近还经常旷课。同时在新生心理普查报告显示:她有严重的自闭心理和自杀倾向。

  班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上拨通了张某的电话,可电话无人接听。她赶紧把这些情况向学院主管领导做了汇报。领导指出情况危急,立即启动预案,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3、心理危机处理过程

  院领导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向上级主管领导做了汇报,并与校、院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联系、协商处置对策。先是积极联系她的家长,她父母介绍: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只能耕种很少的土地,家中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一家人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因此小儿子在这个家里倍受宠爱和关注。可一场意外不仅夺去了家中独子的生命,肇事者逃逸给这个本来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发奋学习,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2006高考她考上了师范大学,报到一个月后,她总觉得当老师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执意要退学复读。为此与父母弄得很僵。复读期间,她成绩一直很好,老师认为以她的成绩考”985”“211”院校没问题。可就在高考的前一个月,她不幸出了水痘,影响了高考,最终被录取到了一个二本学校。她想继续复读,可家里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了,父母就百般说服,她最终拿着两千块钱来学校报到。到校后,她发现这个学校的环境还不如师范大学,与同学比家庭的贫困又让她觉得很自卑,认为世界对她太不公平,她给家里打过电话说又不想念了,父母都强烈反对。她的父母在电话里再三恳求院领导一定要做通张某的思想工作,让她在学校安心读书。院领导在掌握了这些情况后,向她父母汇报了她在校的一些情况,希望家长能心平气和地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思想工作,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和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寝室找到了张某并与其进行交流。”你这几天身体好吗?是不是感冒了没上操呀?”“老师,我失眠头痛。”“失眠的感觉可难受,都影响上课了吧?”“不,没事。老师你知道休学的手续怎么办吗?是不是休学就可以不交学费了?”“你想休学,是因为学费吗?咱们都办绿色通道了,以后还可以办贷款,这事你不用担心,学校会帮你解决的。”“老师,我想再参加一年高考,昨天旷课是去取复习资料了。我不甘心考这儿,高中老师都知道我应该走一个更好的学校,我有这样的实力,去年考师范没念就是觉得当老师太平庸了,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今年本想考个更好的学校,没成想高考前得了病,影响了高考成绩的发挥。我想复读考更好的大学,家里面都不同意。又害怕复读考的更糟……”“你的理想学校是?”老师知道,这个时候,只有真正走进她的心灵,她们才能更好的沟通。于是她耐心地听她讲述她的故事她的理想。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老师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你现在心理很矛盾,不知如何选择。是啊,每个人面临这样选择都会很难。我真的很佩服你的执着和勇气,可你要记住一点: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如何选择,你自己决定,如果留下来我会是你坚强的后盾,如果你想复读我们也尊重你的选择。”

  离开寝室后,班主任又与她的班长和室友进行了谈话,嘱咐她们在生活上多关心她,有情况及时汇报。之后,班主任将谈话过程向领导做了汇报。隔了两天,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院领导又把张某请到办公室与其班主任一同谈话,进行了多角度的心理疏导。一周后,校心理辅导老师又对她进行了一次心理疏导。通过多次谈话,张某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心理危机渐渐得到解除。

  4、心理危机干预成效

  此后,院领导、班主任和学院心理辅导中心的指导老师在张某身上投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经常找她谈话。同时还通过班干部和她的室友侧面了解情况,发现她的状态越来越好。现在,已经大四的她,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秀,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考取了”211”院校的研究生。前几天,她告诉老师以后要考公务员。老师说,公务员现在可不好考,很容易失败。她自信地说:”老师,您放心吧,我早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无论今后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充满信心。”

  三、案例反思

  1、建立心理档案,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始终坚持”防止危机事件发生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深入全面地了解心理问题学生的详细情况,科学地分析成因,建立档案。同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定借阅权限,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每学期初,辅导员都要对这些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跟踪记录。另外,学校要建立寝室长、班级心育委员、班主任、院心理教师、校心理教师之间自下而上的五级预警机制。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2、开展教育宣传,积极预防危机

  目前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一方面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知道自己有问题但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做过心理咨询或找心理医生。要扫除这些盲区,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阶段,学校要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举办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主题日等活动。以此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心理卫生保健意识,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伤或伤人,力图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降低到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最低水平。

  3、把握释放原则,及时干预危机

  导致危机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解决手段去应付面临的困难时,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控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2]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引导学生及时恰当地释放不良情绪或冲动,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危机。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消除引发其危险行为的导火线。

  4、加强沟通配合,跟进心理辅导

  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之后,并不意味着管理危机过程已经完成。学校危机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跟进辅导阶段。校、院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家长要加强沟通与配合,继续跟踪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情绪、行为和认知状态的变化。随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恢复创伤的理性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功能,减少以后的心理风险,使他们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危机,学习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应对问题和压力的能力,从而健康的生活。

  5、完善管理制度,化危机为机遇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甚至杀人或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另外,学校应以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为契机,配套地解决和控制一些与危机问题相关的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再度发生的各种有关问题,巩固危机管理的成果。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未来危机管理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危机制度。并以危机事件为”活教材”,加强师生的危机意识,提高师生的危机应对技能,增进学校师生处理心理危机的水平。

  四、结语

  只有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规律,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科学途径,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从危险的边缘解救出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和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减少因心理问题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3]

  【参考文献】

  [1]赵瑞君,马喜亭.大学生心理辅导理论与实务.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5.247.[2]林

  静.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66-367.[3]赵生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个案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225.

  【作者简介】

  贾

  鑫(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玉波(1978-)辽宁阜新人,讲师,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控学院团委书记.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3一、肇始:基本情况与初步介入

  小明,男,系某学院大三学生。2014年6月6日晚10时许,因为拒绝缴纳寝室电费与室友发生口角,进而演变为与室友相互推搡,之后小明将一把小水果刀扔到地面,以此警告室友”要么捅死室友,要么被室友捅死”。其他同寝同学见状快速将水果刀拾起扔出。当晚11点50分左右,小明在班级群内大量发送以威胁、恐吓为特点的个人发言,班内同学皆认为该生思想偏激未予理会。

  2014年6月7日清晨,小明所在班级及专业多名学生干部向辅导员报告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并截取了一部分小明在群内的发言图片报给了辅导员A老师。A马上联系上学生干部,当天上午8点半,小明在班长的陪同下一起来到辅导员办公室,经与小明本人近一个小时谈话及进一步了解头天晚上相关情况,辅导员A初步判断该生出现了心理疾病症状,需要进行专业评估与治疗。

  二、启动:干预思路与干预分工

  1.思路:

  (1)干预启动--信息上报,各方联动

  (2)干预初期--专业评估,明确症状,形成决策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3)干预中期--(家长到校前)家校充分沟通,个案监护

  (4)干预后期--(家长到校后)多方商议决策,治疗休养

  (5)干预追踪--(学生返校后)学业生活关怀,身心辅导2.干预启动与初期干预

  (1)启动--学院信息上报,作出基本处理接到学生反映情况后,辅导员立即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B老师报告了学生冲突过程及出现的一些症状,B老师初步预判该学生存在疑似症状,需进一步由专业医生确诊。B老师随后向中心主任汇报了相关情况,并联系武东医院心理科医生前来检查与评估。

  辅导员A老师同时将基本情况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C,C要求尽快联系专业医生尽快来学校做好诊断,同时安排学生干部做好陪护,确保学生安全。随后C向学生工作部部长汇报了初步情况。

  (2)初期1--医院专业评估,给出诊断意见

  6月7日上午11时,武东医院心理科刘医生到达学校学生工作值班室,在与小明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谈话后,告知辅导员A,小明思维联想丰富、夸大事实,躁狂特征明显,而其心理深处自卑感明显,求学压力过大,医生初步判断,小明应是抑郁躁狂双向障碍,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专业心理检查与治疗,但其伤人伤己风险暂时较小,建议家长到校后带学生到医院作一步确诊。

  初期2--多方共同商议,形成干预决策

  学院党委副书记C向学工部部长汇报了该生的具体情况与工作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了专业医院给出的诊断与建议。学工部部长要求学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及家庭实际情况,从学生个人健康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求家长来校商讨治疗事宜,并为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支持。同时家长到校前做好陪护工作。

  三、应对:有效沟通与争取支持(1)干预启动期

  接到学生危机报告后,在医生前来诊断之前,辅导员A联系上小明父亲,为了先不让家人担心,只是向其父亲询问其家庭基本情况、小明在家中表现及家人对小明在校情况是否了解,并告知其父亲小明的当前情绪状态,并请家长对小明予以更多关心。

  (2)干预初期

  6月7日医院初步诊断后,根据国家《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入院必须经由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本人同意或是家长同意,辅导员A再次联系学生家长,征求学生家长对小明入院治疗意见。下午3点左右,小明妈妈电话联系辅导员A,表示不认为小明存在心理疾病,拒绝去医院接受治疗,认为一切问题只是源于小明与室友的矛盾。辅导员A与家长反复沟通,并向家长转述了小明一些有关其家庭的夸大其词的言语,小明妈妈最终同意小明入院检查与治疗,但暂时不愿意来学校配合相关工作。

  (3)干预中期6月7日晚,小明突然无故外出并关机,辅导员联系并告知家长,之后小明开机被找到。6月8日早,小明第二次突然无故外出,辅导员联系并告知家长,小明妈妈在此次通话中告知辅导员A,家长希望小明回家,并希望学校为小明办休学手续。考虑到小明下学期即将步入大四毕业季,副书记C要求A老师暂时搁置其休学手续,继续做家长工作。辅导员告知家长即使办理休学手续,以学生目前心理精神状态,独自返家也存在危险,希望家长来校接回学生,家长未同意。

  为进一步做通家庭的工作,6月9日,辅导员A与小明姐姐取得联系,介绍了其弟在校的情况。该生姐姐表示弟弟小明确有一些令人不解的观念和思维,请求学校予以更多帮助,并表示会力劝其家人会对后期治疗予以配合及支持。6月10日上午,小明妈妈来电,告知辅导员老师即将到校。(4)干预后期

  家长6月11日上午到达武汉,下午学院安排辅导员A及另一名辅导员以及一名学生干部与小明及其妈妈一起出发,于下午4:30到达武东医院。经医生进一步诊断,该生为重度双向情绪障碍,入院治疗。

  四、追踪:构建心理支持体系

  一是跟踪关注该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要着重加强对其学业的辅导,为其减少学业压力;要通过同学关心、心理咨询回访等收集信息,掌握其身心健康状况。

  二是药物治疗与心理辅导同步进行。安排学生定期在学校医院心理门诊复诊,坚持服药,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连续心理咨询辅导,从两方面巩固治疗效果。

  三是请家长陪同学习。建议家长陪同该生学习,并照顾其生活,监督其按期服药。同时通过家长的关怀,为其消解学业压力,为其恢复信心提供心理支持。

  四是加强其周围同学的心理疏导。考虑到该生心理异常情况对周围同学产生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了一定的心理迷惑或震动,学生返校后学院要与周围同学展开一次座谈,要让其同学认识到心理异常状况跟感冒发烧一样,通过专业治疗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五、反思:教训与经验

  一是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非常必要。学院A老师先后两次参加省厅思政处组织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此次学生心理异常处理中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并且处理规范、到位,这与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是分不开的。

  二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如何尽快争取监护人的支持。在刚接到危机通报的初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心理异常情况常有抗拒、接受、配合(或者拒绝)的过程,需要耐心的解释与沟通,呈现学生典型症状,尽快争取其支持,特别是要争取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在此个案中,学生姐姐对学生的病情能有较为清楚的理解,在劝说学生母亲到校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与家长沟通的部分是这个案例的难点,也是许多其他案例的难点,我们觉得从本次案例及以往经验中可以归纳出一些操作思路,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借鉴:1.介绍具体情况,充分呈现学生的症状表现;2.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可以让专业医生参与进来;3.通过家庭亲友,尽量了解学生既往历史和背景信息;4.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抚养状况,争取重要亲友的支持;5.耐心了解家长的顾虑,打消家长疑虑。

  三是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在学生中的普及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小明在发病之前一段时间已经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语,但学生认为是思想或性格问题,没有上报。对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还需加强,使其具备初步的心理异常情况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四是学生干部的陪护机制存在不足。此次干预中尽管学生干部比较负责任,但在对该生的陪护当中,该生仍有两次单独外出,表明学生在陪护过程中缺乏经验,需要反复强调原则,并考虑更可靠的心理异常学生的安全陪护机制,比如尽早入院治疗或转为家长监护等。注:学生小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顺利毕业,找到了工作。学生家长十分感激学校所做的工作。

篇二: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个案源自心理人社区

  网友“自游的”发表

  说明:危机是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解体状态。其中有人质危机、性暴力危机、化学质依赖成瘾、自杀等等。

  危机干预,是对他人心理应激状态的特殊参预、干涉或处理。

  危机干预,是心理咨询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咨询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下对自杀危机的干预,是本人亲历的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遵守伦和职业道德,本案例对可能辨认出当事人的信息,均作了过滤或修改。

  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

  案例简介

  安然先生(化名)眼睛近于失明,又再次失恋。在痛苦绝望中,他发手机短信给电台主持人:“这是我最后听你的广播,生命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了"。

  在专业者看来,这是一例微弱的求助信号。我通过导播,从电台主持人那里要来发短信者的手机号。于是,有了以下危机干预过程。

  时间及方式:

  时间:(略)

  方式:电话(先手机后转座机)

  受访者概况

  姓名:安然(化名)

  年龄:

  学历:大学

  职业:

  危机干预过程:

  咨:你好!刚才听了电台广播,我非常关心你所发的手机短信!

  安:嗯!.

  咨:和你一样,我也是这个台的听众,相信很多听众和我一样,非常为你担心!

  安:(没吭声)

  咨:能说说,你发那条短信的想法吗

  安:(没吭声)

  咨:你能听清我说话吗

  安:嗯!

  咨:你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遇到了难解的结

  安:(没吭声)

  咨:也许你用手机接话不太方便,能告诉我,你的座机号吗

  安:……(报出座机号码)

  咨:(接通他的座机后)谢谢你的信任!

  安:(仍没吭声)

  咨:我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不能完全理解你所遇到的问题,但我会为你守密。

  安:(似乎有点什么声音,感觉他被保密原则打动,但仍然没有说话)

  咨:(正准备询问)

  安:(突然地)不公平!

  咨:听起来,你遇到不公平!

  安:为什么别人能得到的、我得不到呢

  咨: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让你难以得到呢

  安:女友前几天离开我了,这个世界不公平。

  咨:是啊,失恋让人难受。不公平是因为这个

  安:她家人不同意我和她在一起。

  咨:她家人的理由是

  安:我的眼睛残疾了,女友又离开我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咨:眼睛一点也看不见了

  那是因为

  安:现在眼睛只有N度,以前读书时因为眼睛……(谈眼睛较长时间);后来正是因为眼睛,大学交往的几个女友都离开了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咨:手术失败、女友离开、视力又受影响,这些事儿放在任何人身上,的确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应激。作为局外人对你这种心境,也许真是难以理解。不知你的学业或工作情况怎样啊

  安:某大学毕业N年了。因为眼睛,找工作不知跑了多少路,真的是很难很难。现在总算有工作了。

  咨:是啊,所有这些,你的家人也会共同感受到这种压力的。那么,能谈谈你的家人吗

  安:

  ......我很独立的(谈了约2分钟,突然说不想谈家庭了)。

  咨:虽然如此,你的家人把你从小养大肯定不容易,还有为你治眼睛、为你读书、为你工作,都操了不少心。但是,如果你有其它想法、或者要自杀,那么,真正受到伤害的,一定是你的父母!

  安:(极为压抑的、隐约的抽泣声)

  咨:(倾听等待后)你有青春,有学历、有文化,这些,都是你的个人资源啊。

  安:这有什么用呢何况我所读的大学没名气……

  咨:尽管如此,知识和青春却恰恰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它代表着机遇、代表着需要实现的愿望啊!

  安:(没吭声)

  咨:人有时往往因祸而成就了另外的东西。你因眼睛的危机而成熟、而独立、而发奋考上大学,从这一角度来说,你已经得到有些人没有的成功。人的挫折感,往往来源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有时候,这些外在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判断,会误认为无路可走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你不放弃,我相信你会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安:(似乎又有抽泣声)

  咨:你有自己的思想,只是种种挫折使你感到难以忍受。这些,你对你的亲人或朋友讲过吗

  安:没有,我说了我很早就是独立的。

  咨:独立当然不错,但这听起来是孤独和痛苦,认为没有人能帮助你,认为自己身陷绝境无法摆脱,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得到幸福,于是想以死来解脱。是吗

  安:(没吭声)

  咨:你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事实: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还好好地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自杀,虽然是一种解脱,但却是永远无法反悔、永远无法对你自己的人生重作规划、重作决定。你有家人、朋友、同学,还有你的青春、学识,以及未知的世界,你能忍心把这些都加以放弃吗

  安:(没吭声)

  咨:今天你能够讲出你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种信任。我非常感谢,同时,有一个要求,并希望和你达成一个口头协议,这就是你不能自杀!

  安:你得让我想想!

  咨:(等待中)

  安:我现在还不能答应你,但我会考虑你所说的一切。

  咨:很好,你决定考虑我的话------不自杀!我希望以后能接到你的电话,你

  手机上有的。当你难受时,一定得像今天这样,立即与我联系;或者,与你愿意

  相信的人诉说你的感受。你得答应我(等待)

  安:可以。

  咨:今天就谈这儿

  安:嗯!

  咨:我叫xx,请问怎么称呼你呢

  安:我叫XXX,我可以叫你x师付吗

  咨:当然可以!

  安:x师付!

  ……

  五、危机干预结果

  三天后给他打手机;三个月后又给他手机。他已度过以失恋为诱因的急性应激期。

  六、评估及诊断(略)

  七、点评(期待中)

  安然开始的心理防御机制是非常明显的,语气、语调和态度非常冰冷,又不愿多说;这些是否渗透出他在与我谈话之前的自杀决心没作危机程

  度的评估,是一直担心他挂掉电话。

  在危机干预操作中,本人使用了: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等摄入性谈话以及内容反映、情感反映、共情、解释、面质等技术。

  这次危机干预的方向和策略为:确定问题、找出牵挂、寻找资源(支持系统)给予

  希望;其中,接纳和非评判性的态度,以及积极暗示、鼓励、心理支持,环

  绕每一干预的步骤之中。

  中南院黄朝云博士使我受益菲浅。个人认为一般危干时间在45分钟之内为宜。时间长了易陷入枝节,并可能出现反移情。上面提到的危干讲座,此教授举了自已亲历的案例,出现大量反移情(当然,并非全因时间过长造成)。

  我的这次干预,也出现移情反应(讲了自己的事情。这里未作记录)。现在认为讲自己,在危干中一般是不适合的,因为易形成对方挫折的比较。

  在语速上比一般咨询要稍慢、清晰,语气须沉着、肯定。

  另外,听广播参与节目,形成了速记习惯。

  关于B例对抑郁症引发自杀念头的危机干预,和A例不同的是:

  1.对方是来访者,共同工作就顺利得多;

  例干预是从网上发贴开始的,并获得极有价值的初步诊断;这为后期的封闭式询问和明确的干预策略打下了基础;

  3.增加了评估和确诊;

  4.根据对方能动水平很低,干预是指导性的。增加了寻找和给予社会支持系统、促使

  其求医行为;

  5.其它和上例没有太大不同。

  提一点小建议,对自杀危机干预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避免直接使用“自杀、死”等名词,可以换一种说法。当然态度上的平等、诚恳甚至信任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电话交流中,尽量不问当事人为什么要自杀,有时候询问这些会令当事人在叙述过程中进入痛苦的回忆中。用通讯手段交流,很难控制对方的行动,所以稳定和镇定对方的情绪状态是最重要的。

  在语言交流中,唤起自杀者对人生的留恋以及使对方有所希望都是很重要的语言功课。

  这些是我过去在对一些因疾病失去活着信心的病人的心理干预中的一些体会。。。与你共享。在电话两头,干预方很难控制对方的行为。想自杀者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此时问其原因会将对方重新带入一种痛苦的体验中,对稳定对方的情绪不利。自杀干预主要矛盾是制止住当事人实施自杀的行为。。。

  明白了,你指这句:

  \咨:能说说,你发那条短信的想法吗\

  这样问的目的,是想确定问题

  但这句改为:你是说

  你要自杀吗

  这样直接问更适合

  但我当时还没这个知识

  是啊,很多值得商讨!

  这要评估对方是激情冲动型、精神病性障碍应激型

  或是其它

  对前面的情况,你不吭声,他也会滔滔不绝的讲。

  不管如何,开始一定得

  沉着、倾听或开放式询问再倾听,第一句是投情、开放式,为倾听、摄取信息

  第二句是半开放式

  第三句是封闭式

  我当时是边看书、边听广播,属无意注意

  所有信息,仅仅只有播音员念出的手机短信。前面谈的完全是另外话题。

  那则短信也是中途插入念出的手机短信之一;播音员也许认为半完笑,念出后又接完全不相关的其它问题。

  谢谢你的问题!

  继续讨论中

  咨:....这些,你对你的亲人或朋友讲过吗

  安:没有,我说了我很早就是独立的。

  咨:独立当然不错,但这听起来是孤独和痛苦,认为没有人能帮助你,认为自己身陷绝境无法摆脱,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得到幸福,于是想以死来解脱。是吗

  安

  在这里所说的独立,是带有封闭的含义

  干预时不能陷入枝节

篇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精品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

  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

  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

  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

  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

  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

  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

  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

  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

  C对他

  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

  C

  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

  C这

  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

  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

  C发出了挑战书,邀

  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

  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

  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

  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

  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

  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

  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4)

  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

  负相关,,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2.经历了抑郁

  (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

  -可编辑

  -

  精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

  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为内心愁苦,缺乏愉悦感,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常感到不顺心,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

  趣,缺乏信心,有时还伴有失眠或昏睡、体重下降、心慌等生理变化。它是心灵的杀手,近年来,中学生

  抑郁症患者呈迅速上升、日渐严重的趋势,甚至于有的学生走上绝食、自杀的极端道路,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高度关注。其实,抑郁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生活中,人人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不如意,遭遇形形

  色色的挫折,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化解不快,忘却烦恼,只有小部分人不由自主地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日

  积月累,沮丧悲观。而

  W的心理素质较差,对于一时的失败不能正确认识,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导致了

  最终抑郁症的产生。

  3.发展成暴力倾向

  W一直很痛苦,也想早日解脱心灵的羁绊,但他选择的却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其实他本来是一个文

  静胆小的男孩子,自己也知道有心理问题,他需要寻找突破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归因”,但他把自

  己所有的失败和不如意都归到了别人身上,认为是

  C把他害成这样的,把一腔怒气全部倾注在

  C头上,以

  至于要找

  C决斗。他的这种暴力倾向比较特殊,并不是因为受到某些暴力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种郁积力量

  的突然爆发。这种突然的情绪爆发危害性是很大的,往往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三)心理干预过程、策略及效果

  1.认真倾听,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

  一开始他还不太愿意说,我主动表示了同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

  W相信自己找到了能理解他痛苦

  的人,他其实也渴望倾诉,在断断续续的讲诉过程中,他神情激动、痛苦和焦虑。我鼓励他把内心的痛苦

  宣泄出来,释放积聚在内心的不良情绪。这次谈话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倾诉开始转向主动找

  我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次谈话,他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上课有时还能抬起头来听了。

  2.启发引导,调节不良认知

  通过谈话,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了解了他的学习、生活、交友、家庭等情况,从这些信息可以分

  析出他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首先要矫正他的一些不良认知。认知的改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1)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2)分析考试的作用,介绍考试的策略。(3)一起分析从忧虑

  到恐惧考试的盲目性。

  (4)一起分析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归咎于他人的不合理性。通过多次引导,最后我在

  时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安排了

  W和

  C的见面,我鼓励双方当着老师的面把对对方的看法说出来,结果

  说来说去大家发现竟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注意到

  W用力甩了下头,然后伸出手对

  C说:“对不

  起!”我感觉这三个字真的可以用掷地有声来形容,当时我们师生三人都很激动,也许这就是他怨气的释

  放和释然吧。

  -可编辑

  -

  精品

  3.缓解考试压力,正确自我定位,重塑自信

  其实,W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和学习压力有关,他不能正确面对各种学习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对自

  己的要求又过于高,这样就导致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接下来的心理辅导重点就放在了建

  立正确的压力观了。我主要帮助他认识如下问题:

  (1)得失心不要太重。得失心太重往往会使自己患得患失,更增加心中的压力和紧张。人一生中最大

  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勇敢地爬起来。如果能从考试失败中站起来,才是真

  正勇者的表现。

  (2)正视考试的价值。不要怕考试,把考试当作自己努力成效的工具。考试不但能指出你该努力的方

  向,也能警告你是否该努力了,这样的“益友”到哪里找呢?人一生中最丢脸的事,莫过于被同一块石头

  绊倒两次。我们要吸取考试经验,才能使今日的失败成为明日的胜利。

  (3)充实实力最重要。如果每天都在想“考不好,怎么办?”只会造成无谓的烦恼,占用你宝贵的时

  间,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倒不如把心思和时间花在读书上,有了实力,还怕考不好吗?学习永远不嫌迟,只要努力再努力,成功必然属于你。

  在谈话阶段,我发现

  W的变化是让人欣喜的,他重新拿起了他厌恶的课本和练习卷,甚至还会找同学

  问问题,看来他已经准备认真投入学习了。

  (四)反思

  目前即使是发达城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也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

  现在学校对心理干预关注得还不是很

  多,而且现在的危机干预机制多数还是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机制还不普遍。就连日常的心

  理教育也面临很多困难。很多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

  此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业务水平需要尽力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是模仿、借鉴他人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更需要进一步融合

  案例二:

  (一)事件:

  因

  SARS疫情严重,2003年

  4月

  24日“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停课,但有些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每日到校,在此期间,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

  14班班主任吴老师不幸感染

  SARS,于

  5月

  15日去世。

  (二)事件冲击

  -可编辑

  -

  精品

  吴老师的去世,给她的同事和学生们带来很大冲击,师生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情绪上

  --震惊,悲伤,生气,愤怒,愧疚",自责,焦虑",恐慌,无助,孤独,麻木等认知上

  ---不相信,困惑,沉迷于

  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等行为上

  ---四处打听查实真相,伤心哭泣,不知所措,心不在焉,坐立

  不安,梦魇及其他睡眠问题等,师生中普遍表现出强烈的震惊和愤怒情绪很多人认为吴老师的去世学校当局应负很大的责任:

  有些老师认

  为,吴老师感染后,领导要求年级组老师自己在家隔离的安排也是不当的,给老师和家人带来很大压力,师生与学校领导间关系一度变得有些紧张,有些学生试图通过电话,网络发泄这种愤怒的情绪但被家长阻

  止了。

  (三)事件分析:正常的悲伤过程被阻抑

  因为

  疫情仍很严峻很难有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哀悼工作,另外,也因为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很多家长都没有甚至回避与孩子谈论这个事件,不主张甚至阻止孩子与别人谈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加之

  学校也缺乏对危机进行心理干预的经验,因此师生中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没能得到及时处理,正常

  的悲伤过程被阻抑了。使得他们不能顺利完成哀悼任务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

  (四)悲伤辅导的目标

  Worden认为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完成与死者间未竟之事并向死者告别。哀

  悼任务相应的特定目标就是:

  增加丧失的现实感

  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

  协助当事人克服丧失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重新将情感投诸新的关系里,继续有效地生活

  "

  我们将辅导目标定位为受到这个事件冲击的师生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当事人探索和处理因吴老师的去世而

  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和未竟事宜,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以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

  中

  (五)

  悲伤辅导方案及其实施

  -可编辑

  -

  精品

  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师团体辅导

  教师团体辅导于

  (月

  16日上午实施,时间大约三小时,参加对象为初二年级组的班主任老师,共

  14人

  (包括该校心理老师)。这些老师和吴老师平时接触多,吴老师感染后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吴老师的去世

  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教师团体辅导包括建立关系,整理感受,小组分享和告别四个阶段。教师团体辅导

  不仅有效地帮助老师们处理这个事件所造成的情绪和行为困扰,缓解了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紧张气氛,而且也为后来学生辅导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告知信与班会

  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以校长的名义分别起草了致同学和家长的两封信,在

  6月

  30日学生复课的第一天发

  给学生并将家长信带回家。

  初二年级各班当天举行相关内容的班会,信和班会的内容包括:

  1。正式告知吴老师去世的消息,并表达哀悼的心情。其目的是澄清事实,增加丧失的现实感,并为当事人

  提供情感和社会支持

  2。提供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绪及行为反应以及如何去面对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信息。

  伤的心理教育,阐明悲伤反应的正常性,协助当事人采取适当的方式应对

  目的在于提供悲

  3。提供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辅导信息,强化为当事人提供的情感和社会支持,增加当事人的应对资源

  第三部分:学生团体辅导

  在

  6月

  30日上午为

  14班的同学举行了一个名为“告别”的特别班会,以协助学生在一个支持性的团

  体中顺利进行哀悼工作。

  -可编辑

  -

  精品

  第四部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

  包括在校园网上发表师生撰写的悼念文章,为吴老师的家人制作纪念品,慰问吴老师

  的家属等。以协助师生公开而健康地进行哀悼工作,顺利完成哀悼任务。

  第五部分:后续的辅导服务

  有需要的师生,家长都可以通过面询、通信、电邮的方式得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的后续辅导服务,学校

  心理咨询室还预备组织心理小组为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进一步的处理悲伤的团体辅导。

  (六)学生团体辅导部分

  14班全体学生共

  43人(男生

  22人,女生

  20人)参加了学生团体辅导

  !辅导安排在一间安静、宽敞的大教

  室,辅导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介绍这次悲伤辅导的目的,使当事人认识到哀悼工作的正常化

  2。建立团体规则,使团体成员感到这是一个可以探索和处理丧失之后的痛苦反应的安全场所,促进团体的形成

  3。介绍辅导员,建立起辅导员与当事人之间初步的信任关系

  首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个特别班会的原因、目的,介绍参与此次辅导活动的青春热线小组

  成员,并阐述团体要求:尊重、真诚、分享、信任和保密。针对学生们的疑惑,辅导员进一步解释这个活

  动的意义

  ,,因为在

  SARS危机中,大家都需要相互支持。特别是直接受到威胁的人,或者受到死亡冲击

  的人,会有更多的情绪需要处-可编辑

  -

  精品

  理。使同学们对活动目的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

  第二阶段:整理感受

  辅导任务和目标:

  1。通过情境回忆

  !引发当事人的悲伤反应,协助当事人整理事件发生之后的感受

  2。协助当事人将与逝者的关系由以前直接的交往关系转化为记忆的一部分

  3。协助当事人学习忍受与失落有关的信息和场合

  考虑到中国人不太习惯谈内心感受,我们首先让同学们在一张事先打印好的纸条上填空:

  你在

  ------(时间)通过

  ---(途径)得知吴老师去世的事

  -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情绪方面

  情绪方面:男女生都共同表现出强烈的悲哀、震惊、惋惜、焦虑、恐慌、愧疚、自责、苦苦思念等情绪。

  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描述当时感觉为,麻木、一片空白。女生则描述了抑郁、无助的情绪。只有一个男生表

  达了对当局和校方的愤怒。

  从后来的小组分享中,我们发现:本阶段学生的情绪实际上还没有被完全清楚地界定和厘清,尤其愤怒情

  绪,基本上仍处于被阻抑的状态,如果不经过辅导,很难透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宣泄和处理。

  -可编辑

  -

  精品

  第三阶段:心理教育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使团体成员了解悲伤反应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2。使当事人将其情绪和行为反应正常化,并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尤其是愤怒、麻木感、轻松解脱感等不易为社会所接受的情绪

  3。

  促进团体成员接纳团体内其他成员不同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为团体的安全性、支持性和凝聚力

  的进一步增强打下基础

  辅导员向大家讲述了丧失亲友之后的悲伤反应,包括丧失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还特别指出丧失后

  出现愤怒、麻木感、轻松、解脱感等情绪的正常性。她说这些反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都是正常的。但如果

  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高,就有可能变成病态的悲伤反应,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

  从当时对学生的观察及后来的小组分享我们发现,同学们在接受了心理教育之后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情绪

  和行为反应的释然。并在小组分享中更为坦然地表达和分享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表明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小组分享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促进小组成员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2。通过小组内的分享,使小组成员进一步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正常化

  3。促进小组成员表达和宣泄情绪

  4。引导小组成员通过同感和接纳,理解和帮助其他成员表达和宣泄情绪,以共同分担压力,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5。进一步增强小组成员对与悲伤有关的材料、情境的耐受性。

  -可编辑

  -

  精品

  学生被分为六组进行小组分享:尽管已有心理教育作铺垫,但不是每个小组一开始就能顺畅地表达感受,对于难以开口的小组,我们通常以这样的问题开始谈论:在咱们小组里是谁第一个知道吴老师去世的消息

  的?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以后,就能减轻在小组内发言的压力感,顺利引导小组成员开始分享。

  利用同感和接纳,催化小组成员的正常情绪表达。在小组分享中,当小组成员发现面对丧失,每个人都有

  复杂的感受和情绪时,就开始能够去探索,接纳,表达和宣泄压抑已久的情绪,也开始学习理解和接纳别

  人的感受,学习彼此分担压力,彼此给予支持。孩子们在小组内,很容易分享悲伤“哀悼”怀念。

  第五阶段:追忆与归整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通过追忆,协助当事人将与逝者的关系重新进行定位,进一步协助其将从前直接的交往关系转化为记忆

  的一部分

  2。通过追忆,进一步促进当事人的情感宣泄

  3。促进当事人了解并开始学习处理其未竟事宜

  4。进一步增强当事人对与悲伤有关的材料情境的耐受性

  几天前,师生们将吴老师生前的照片,资料做成了幻灯片,此时此刻,全班同学一起追忆与吴老师共度的日子,随着屏幕上出现的一张张记载着过去美好回忆的照片,吴老师绘制的家访图,吴老师给同学准备的精美的贺卡。还有那些记录同学进步的笔记本,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泣不成声,就连那些在小组分享中表

  现得十分理智和坚强的男孩子们也在流泪,很多孩子站起来表达他们对吴老师的思念。

  吴老师,我想念你,吴老师

  !回来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希望,吴老师,我给您添了许多麻烦,请原谅我的不懂事吧

  -可编辑

  -

  精品

  孩子们这样来重新定位他们与吴老师的关系,人们都把老师比作蒲公英:等我们一个个成熟了,飞走了,蒲公英就悄悄地枯萎了“可如今我们的羽翼尚未丰满,您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之后,每个孩子得到一张彩纸,将自己想要对吴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表达思

  念或别的情感,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梳理自己与吴老师之间未竟的事宜,与小组分享相比,这种方式

  更为隐秘、自由、不具威胁性。事后,孩子们将这些纸条放进他们为吴老师的家人制作的纪念册中,作为

  送给吴老师的一份特别的礼物

  第六阶段:告别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告别仪式,协助当事人顺利完成与逝者心理层面的分离

  2。进一步协助当事人重新定位与逝者的关系,使其能够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诸其他关系上

  3。促进当事人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

  4。鼓励当事人应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开始新的生活

  "

  告别活动一开始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带领,首先请大家站在吴老师的遗像面前,认真地看着她,把她的形

  象记在心里,然后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指导语,进行想象:

  想象你来到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原

  !远远地看到一群人,走近了,你看出是吴老师和所有在

  SARS中牺牲

  的人,吴老师依然是那么慈祥,在对你微笑,她的眼神仿佛在对你说着什么,你是不是也有些话想对她说,我们要转身离开了,眼前出现一条平坦的大道,太阳升起来了,你感到很温暖,渐渐地,你发现越来越多

  的人走在了你的身边,他们是你的亲人,你的朋友,还有你的新老师

  "

  想象结束后,所有人向吴老师的遗像三鞠躬“之后,新班主任含泪发表了她的就职演说,虽然很短,但孩

  子们能够听出新老师的感动和共鸣,这不仅拉近了他们与新老师的距离,更增加了他们适应新生活的机会。

  -可编辑

  -

  精品

  第七阶段:总结分享阶段

  辅导任务和目标:

  1。分享活动感受,结束团体哀悼活动

  2。学习从丧失中寻找有益的经验

  3。透过积极情感的表达,增进当事人的应对能力,4。学习彼此给予社会支持

  整个团体辅导是在织网游戏中结束的。

  在第一轮织网时,孩子们彼此分享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第二轮

  时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当密实的网织成之后,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躺在网上享受别人的支持。最后,孩子们

  坐下来分享从这个游戏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

  (七)反思:

  关于悲伤辅导的缺失

  建立健全的危机干预机制

  危机干预网络

  人才储备

  探索有效的悲伤辅导模式

  及时告知信息

  评估辅导效果

  设计的弹性

  -可编辑

  -

篇四: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一)

  心理危机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个体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与短暂的异常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危机事件也更加频繁。如何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帮助个体度过难关,成为每个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以下就是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具体介绍。

  一、如何判断心理危机事件

  1.行为异常:个体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社交、学习和工作状态突然发生异常,例如情绪波动较大、对事物反应迟钝、工作不稳定等。

  2.自我否定:个体出现自卑、无助、绝望等消极情绪,产生孤独感并表现不愿与人交往。或者出现过分紧张、震惊、恐怖等情感,甚至有自杀倾向。

  3.常见事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暴力、游客失踪、家暴、变态杀人等事件通常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重点人群

  1.出现压力反应的人群

  2.影响家庭和员工生活的事件

  3.受过创伤的人群

  4.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的人群

  三、危机干预流程

  1.接触:了解个体情况,建立信任关系,积累对被干预者的主观观察和情感认知,知道他们所需要的真正关怀。

  2.评估:评估个体的情绪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现实状况,判断是否有心理危机,以及危机的类型。

  3.心理支持:在陪伴的过程中,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理解、安慰和关爱等,消除负面情绪,防止个体陷入自我憎恶和孤独中。

  4.充分开导:根据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分析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被干预者解决问题和缓解负面情绪。

  5.聆听:倾听被干预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与不同阶段的情感反应,一个良好的倾听环境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因素。

  6.预防:及时预防心理危机,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以减少因心理压力而引发的事件。

  四、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心理素质,以满足不同群体心理需求。在实际干预过程中,需要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评估、心理支持、开导和接受等方法,帮助危机个体恢复健康的心态和心理状态。最后,需要注重预防措施,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二)

  心理危机是当个体无法处理变化或压力产生的临时心理反应。如何尽早发现一个人的危机并及时进行干预,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篇文章将就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进行详细探讨。

  一、危机干预原则

  1.心理干预需要依据个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

  2.心理干预需要互相信任的关系作为保障。

  3.心理干预需要严格遵守专业伦理和行为准则。

  4.心理干预需要遵循以个体为主体的原则。

  二、危机干预的步骤

  1.接触个体:了解个体的情况,建立信任关系,积累对被干预者的主观观察和情感认知,了解他们所需要的真正关怀。

  2.评估:评估个体的情绪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现实状况,判断是否有心理危机,以及危机的类型。

  3.心理支持:在陪伴的过程中,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理解、安慰和关爱等,消除负面情绪,防止个体陷入自我憎恶和孤独中。

  4.充分开导:根据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分析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被干预者解决问题和缓解负面情绪。

  5.聆听:倾听被干预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与不同阶段的情感反应,一个良好的倾听环境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因素。

  6.预防:及时预防心理危机,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以减少因心理压力而引发的事件。

  三、危机干预技巧

  1.建立关系:

  构建与被干预者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确保受干预者有安全感、信任和接受支持的愿望。

  2.情感认知:

  鼓励和支持被干预者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维护他们

  的尊严和自尊心,并提供关键信息和反馈来促进他们的变化。

  3.精神激励:

  支持被干预者感受到自己的积极能量和资源,提高受干预者的自我效能。

  4.教育:

  向被干预者讲解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问题。

  四、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心理素质,以满足不同群体心理需求。在实际干预过程中,需要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评估、心理支持、开导和接受等方法,帮助危机个体恢复健康的心态和心理状态。最后,需要注重预防措施,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三)

  心理危机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个体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与短暂的异常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危机事件也更加频繁。如何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帮助个体度过难关,成为每个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以下就是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具体介绍。

  一、如何判断心理危机事件

  1.行为异常:个体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社交、学习和工作状态突然发生异常,例如情绪波动较大、对事物反应迟钝、工作不稳定等。

  2.自我否定:个体出现自卑、无助、绝望等消极情绪,产生孤独感并表现不愿与人交往。或者出现过分紧张、震惊、恐怖等情感,甚至有自杀倾向。

  3.常见事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暴力、游客失踪、家暴、变态杀人等事件通常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重点人群

  1.出现压力反应的人群

  2.影响家庭和员工生活的事件

  3.受过创伤的人群

  4.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的人群

  三、危机干预流程

  1.接触:了解个体情况,建立信任关系,积累对被干预者的主观观察和情感认知,知道他们所需要的真正关怀。

  2.评估:评估个体的情绪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现实状况,判断是否有心理危机,以及危机的类型。

  3.心理支持:在陪伴的过程中,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理解、安慰和关爱等,消除负面情绪,防止个体陷入自我憎恶和孤独中。

  4.充分开导:根据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分析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被干预者解决问题和缓解负面情绪。

  5.聆听:倾听被干预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与不同阶段的情感反应,一个良好的倾听环境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因素。

  6.预防:及时预防心理危机,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以减少因心理压力而引发的事件。

  四、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

  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心理素质,以满足不同群体心理需求。在实际干预过程中,需要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评估、心理支持、开导和接受等方法,帮助危机个体恢复健康的心态和心理状态。最后,需要注重预防措施,教育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篇五: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肿瘤病人心理危机干预

  一、背景资料:

  李某,女,43周岁,是国企一名工人,身高约1.60米体,态发育正常,高中文化,再婚家庭,有一养女,无生育史。

  李某是我母亲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又和我母亲在一个单位工作,工作一丝不苟,很要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朋友不多,她曾经离异,后再婚组建新的家庭,丈夫对她非常好,而且二人共同领养一女,现在女儿读初中,两年前一次李某单位体检,x片提示肺部阴影,以前她也曾感觉不适,咳嗽,但没有重视,这次体检,当拿到诊断单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肿瘤,刚开始时候紧张不安,经常失眠焦虑,寝食难眠,同时还怕家人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想让家人一起担忧,把得病一事告诉了要好的朋友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安慰她并陪伴她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她得的是肺癌,无奈无法隐瞒,丈夫得知妻子得了肺癌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劝说妻子住院手术治疗,妻子极度痛苦,拒绝任何治疗。由于我在肿瘤医院工作,我得知此事后和母亲曾经到她家做思想工作,最终李某同意治疗,马上帮她们联系了住院,手术很顺利,1个月后,出院,手术后,病情很稳定,愈后良好,阶段性做放化疗,但病人情绪低落。由于我在医院做医疗随诊工作,定期对肿瘤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了解病人的愈后情况,转归情况,由于李某和母亲关系甚好,又是同事,所以我对于李某的病情格外关心,两年时间一直坚持随访。

  二、主述:

  李某说:“没想到啊!我这是怎么了,怎么摊上这么个病呀,为什么我的人生总是这么不顺啊,老天对我不公啊,说好听了,是肿瘤,谁不知道,这是不治之症啊,这是癌症啊,我的天哪,我该怎么办啊,孩子还太小,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眼圈湿润了,不知道我还有多上时间了,我简直要崩溃了…”。

  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54,标准分68分。超过SAS评定分界值50分。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48,标准分60分,超过SDS抑郁评定分界值50分。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焦虑自评量表(SAS)的使用是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为中度,70以上者为重度焦虑。由以上的测验结果表明,标准分68分已经超过抑郁评定的分界值50分,属于中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是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以早期发现抑郁症病人。一般来说,抑郁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为中度,70以上者为重度。由以上的测验结果表明,标准分60分已经超过抑郁评定的分界值50分,本例属于轻度抑郁。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求助者由丈夫陪同,戴着口罩、面色憔悴、身体虚弱、话语很少、低着头,情绪低落,一直在叹气。

  2、丈夫主述:自从爱人病了以后,他也经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同时也在为妻子做一些思想工作,竭尽全力安慰妻子,让妻子主动接受治疗,妻子出院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回到家后,对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兴趣,连平时最喜欢的电视都看得少了,一切家务都由丈夫来做,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了,有时候呆呆的坐在那里,心神不定,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啊,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够振作起来,孩子到是很懂事,懂得照顾妈妈了,她妈妈病了以后不再去单位上班了,我帮她在单位办理了病退手续,单位知道了此事,单位同事领导都很关心,都来探望她,希望都能给予帮助,为此我很感动。

  四、咨询计划和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针对求助者的叙述和基于咨询师的判断,与求助者商量咨询计划如下:

  一共咨询三次,头一次主要是了解主要目标是释放痛苦的情绪;劝说求助者接受医院治疗。第二次主要分析了解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发生的原因,目标是引导其改变焦虑状态,重新树立克服苦难的勇气和自信。第三次进行心理需求分析,目标是调整心态,改变求助者对待疾病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针对这一案例,做好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危机干预,让她走出情绪低谷,目标是学会从容面对、冷静,勇敢、坚强,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方法上主要采用放松、疏导、心理分析、认知调节等。

  五、评估和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胆小,心理素质差,情绪低落,因为自己得了重病为以后生活焦虑,对一切事物表现漠不关心,身体虚弱。该求助者因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产生了心理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疾病的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因重症疾病诱发心理的焦虑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某些重症疾病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处于一种疾病愈后的心理状态,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都起到了催化、加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调整求助者心理对疾病恐惧的认知,清除反常行为,所以应采取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7年1月15日

  发现疾病明确诊断一个月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帮助她接受治疗

  方法:

  ①会谈法

  过程:

  该求助者由于体检发现身患疾病后,无法接受现实,心情焦虑不安,产生害怕恐惧心理,甚至拒绝治疗,鉴于求助者焦虑心理进行辅导,减压训练,让她释放内心的痛苦,帮助她走出误区,说服她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她需要鼓励和安慰。我们有必要帮忙她消除过度恐惧、害怕、悲观和愤怒的情绪。

  引述英国伦敦金格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曾说过,患癌症的人,如果不能保持随时与病魔战斗的乐观心态,就会加速他们崩溃的速度。一个人的抗癌斗志、积极态度和乐观情绪,都与癌症疗效有关。让他们的家属认识到重视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从而调动精神上的各种能动性与积极性,更快速地战胜病魔。从而鼓励求助者配合医院进行身体疾病的治疗。

  求助者最终决定治疗。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7年3月1日

  该求助者接受了手术,手术后1个月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缓解术后焦虑。

  ③学会放松训练,树立自信心。

  方法:认知行为治疗(认知矫正)。

  过程:

  鉴于求助者术后恢复情况尚可,但是总是有焦虑情绪,纠正平和心态,让求助者构想一个自己宁静的地方,聚焦并体味这个想象,帮助她做到自我放松,时间是10分钟,让其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闭上双眼,轻松的呼吸,我来做反复叙述:”全身放松,轻松的呼吸,把头脑清空,一到了一让你身体和头脑完全放松的地方…一切都过去了,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所有的痛苦一一散去了,没有烦恼…继续放松…深呼吸…放松的感觉环绕着你,仔细体味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以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调整好她的心态。

  第三次咨询

  2007年

  4月2日

  愈后两个月

  目的:

  学会准确的找到疾病愈后引起不适行为的原因,这个原因让求助者产生压力。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寻找该求助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

  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矫正)

  过程: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成长史不同,导致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如果环境对于我们的这些方式以正强化,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应对方式或防御机制了,我们每个人因该清楚自己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人生总有坎坷,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事了,总会有焦虑,何况这个事情还不小,关系到个人的安危。如果没有良好的防御机制去处理你的焦虑,这才是核心问题。否认的机制是个不错的选择,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和现实隔离开来,运用否认的机制,要求你不许再去理会痛苦的现实,好像跟本不存在一样,忘掉痛苦。我们通过交谈,聊天,鼓励求助者树立自信心,告诉她,手术非常成功,你非常勇敢,你已经战胜了困难,没有任何危险在困扰你了,你用不着心理不塌实,不要过于焦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参与一些适当的活动和适当的体育运动,尽快恢复,调整自我,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医院的后续巩固治疗。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我们不能说任何事情发生了都是好的,我们只能说虽然身边的事情不见得都是好事,当总有人能够在这些事情中获得好的经验,并且想办法做点什么,这就是我们说的积极的接受,能做的就是帮助这些象肿瘤病人一样的弱势群体,使他们尽快恢复过来,成长起来,但是在这样的逆境中,还是能看到积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但是当健康不再时,我们只能接受,只能从这个不健康的状况当中,得到最好的东西,那就是跟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亲近了,比以前更加珍惜生活了,能够这样想的人远比那些走不出焦虑的人群恢复得更好,这是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上更加积极、乐观。

  我们和她家人交谈,告诉他们即使最好的药物,对于那些情绪颓丧、丧失信心的病人,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帮助求助者改变因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让病人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方式,使病人能够顺利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以后如何应付出现的化疗副作用,使病人表达所有他们关心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表达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愤怒等情绪。作为家人,因该永远支持她,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她走出低谷。

  心理测验结果:

  SAS测验结果:总粗分40,标准分:50分;

  SDS测验结果:总粗分35,标准分:44分。

  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是显著减轻,由症状引发的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由此认定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八、咨询师评估:

  2007年6月份,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求助者焦虑程度大大降低,抑郁状态也减轻了,保证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端正了不良认知(对于疾病的认知),并在咨询师的协助下改变了原有的不积极的生活态度,调整了心态,变得平和了,对今后的生活有了自信心。相对咨询过程比较完整,对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步骤与技术应用的较为妥当。

  我国每年癌症患者发病情况: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近20年来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60万。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将有1600万人死于癌症。总体癌症的发病率不低。

  研究显示,那些患上癌症后能以积极态度接受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的人,癌细胞就会变得胆怯而退缩。

  伦敦金格斯大学的研究,是以乳癌患者为观察对象。

  报告说,以乳癌患者的存活率统计,斗志强的能活过10年的高达80%;以否定态度看待这种病能活上10年的也有50%;冷静接受乳癌的病人,10年存活率是33%;自始至终抱绝望态度的病人则只有20%能活过10年。可见对于这样一类肿瘤病人弱势群体心理抑郁焦虑状态也对他的疾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呼吁社会关注癌症患者这一类弱势群体,做好这类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中小学生也在为学习、考试忙得焦点烂额,“郁闷”成为当下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一些学生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崩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

  的生命。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关注起一个严肃的课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他能够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扭转错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

  二、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实例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经历了抑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内心愁苦,缺乏愉悦感,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常感到不顺心,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缺乏信心,有时还伴有失眠或昏睡、体重下降、心慌等生理变化。它是心灵的杀手,近年来,中学生抑郁症患者呈迅速上升、日渐严重的趋势,甚至于有的学生走上绝食、自杀的极端道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其实,抑郁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生活中,人人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不如意,遭遇形形色色的挫折,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化解不快,忘却烦恼,只有小部分人不由自主地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日积月累,沮丧悲观。而W的心理素质较差,对于一时的失败不能正确认识,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导致了最终抑郁症的产生。

  发展成暴力倾向

  W一直很痛苦,也想早日解脱心灵的羁绊,但他选择的却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其实他本来是一个文静胆小的男孩子,自己也知道有心理问题,他需要寻找突破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归因”,但他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和不如意都归到了别人身上,认为是C把他害成这样的,把一腔怒气全部倾注在C头上,以至于要找C决斗。他的这种暴力倾向比较特殊,并不是因为受到某些暴力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种郁积力量的突然爆发。这种突然的情绪爆发危害性是很大的,往往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三)心理干预过程、策略及效果

  1.认真倾听,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

  一开始他还不太愿意说,我主动表示了同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W相信自己找到了能理解他痛苦的人,他其实也渴望倾诉,在断断续续的讲诉过程中,他神情激动、痛苦和焦虑。我鼓励他把内心的痛苦宣泄出来,释放积聚在内心的不良情绪。这次谈话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倾诉开始转向主动找我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次谈话,他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上课有时还能抬起头来听了。

  2.启发引导,调节不良认知

  通过谈话,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了解了他的学习、生活、交友、家庭等情况,从这些信息可以分析出他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首先要矫正他的一些不良认知。认知的改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2)分析考试的作用,介绍考试的策略。(3)一起分析从忧虑到恐惧考试的盲目性。(4)一起分析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归咎于他人的不合理性。通过多次引导,最后我在时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安排了W和C的见面,我鼓励双方当着老师的面把对对方的看法说出来,结果说来说去大家发现竟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注意到W用力甩了下头,然后伸出手对C说:“对不起!”我感觉这三个字真的可以用掷地有声来形容,当时我们师生三人都很激动,也许这就是他怨气的释放和释然吧。

  3.缓解考试压力,正确自我定位,重塑自信

  其实,W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和学习压力有关,他不能正确面对各种学习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对自己的要求又过于高,这样就导致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接下来的心理辅导重点就放在了建立正确的压力观了。我主要帮助他认识如下问题:

  (1)得失心不要太重。得失心太重往往会使自己患得患失,更增加心中的压力和紧张。人一生中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勇敢地爬起来。如果能从考试失败中站起来,才是真正勇者的表现。

  (2)正视考试的价值。不要怕考试,把考试当作自己努力成效的工具。考试不但能指出你该努力的方向,也能警告你是否该努力了,这样的“益友”到哪里找呢?人一生中最丢脸的事,莫过于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们要吸取考试经验,才能使今日的失败成为明日的胜利。

  (3)充实实力最重要。如果每天都在想“考不好,怎么办?”只会造成无谓的烦恼,占用你宝贵的时间,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倒不如把心思和时间花在读书上,有了实力,还怕考不好吗?学习永远不嫌迟,只要努力再努力,成功必然属于你。

  在谈话阶段,我发现W的变化是让人欣喜的,他重新拿起了他厌恶的课本和练习卷,甚至还会找同学问问题,看来他已经准备认真投入学习了。

  (四)反思

  目前即使是发达城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也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现在学校对心理干预关注得还不是很多,而且现在的危机干预机制多数还是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危机干预

  机制还不普遍。就连日常的心理教育也面临很多困难。很多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业务水平需要尽力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是模仿、借鉴他人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更需要进一步融合。

  案例二

  大二学生李某,家庭环境相对稳定。一天早上,母亲在乘公交车上班途中心脏病突发,李某与父亲赶到急诊室时,她已昏迷不醒,几小时后离开人世。李某当场晕倒,处于极度悲伤中。据李某叙述,母亲身体一直很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可能有健康问题。

  当事人:我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要如何面对,大脑一片空白。

  治疗者:(握着李某的手)我知道妈妈的突然去世对你是个沉重的打击,我想让你知道,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帮助你。我将与你一道,尽我所能帮助你。

  危机状况心理评估

  是干预成败的关键,且贯穿于危机爆发到危机缓解或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情绪:当事人表现出高度的焦虑、抑郁、紧张、失落感,可能伴随愤怒、悲伤、烦恼等情绪;

  认知:对事件的知觉切合实际,事件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被认识到的,个体解决压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行为:不能专心学习、工作;回避他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行为和思想情感不一致等;

  躯体:失眠、头晕、食欲不振等。

  本案例评估结果:情感5分(受到打击但还能坚持);认知3分(思维过程受危机的影响,但仍受意志控制,并且也可适应现实);行为7分(能最小限度完成与母亲有关的任务);躯体3分(失眠、食欲不振)。总分18分(中度损害)。用合作型治疗进行干预。通过交谈和观察,认为李某正处于否定或不相信的情感状态中。

  当事人:这绝不是真的,不相信妈妈已经走了。这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我不知道没有妈妈怎么活。

  治疗者:母亲去世确实让你感到害怕,你不停地告诉自己,你不能忍受,并且认为那太可怕了,太糟糕了,这样只会把事情扩大化。事情扩大后,你就越想越糟。你注意到的只是自己的困难、夸大事态以致扭曲你的思维。你应该客观评估所发生的一切。

  制定危机干预方案

  对危机破坏个体生活的程度进行判断,包括:

  1)能否正常工作上学,这些活动是否受到影响;

  2)不平衡状态是否影响了他人生活;家人朋友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观念。

  治疗者:你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

  李某:不是很好,上课老听不进去,不愿参加活动。整个生活完全陷入另一种状态,经常独自一人,不想和他人交谈,包括我爸,觉得活着真的没意思。

  从中看出她原有生活秩序被打破,无法学习交往,丧失兴趣,甚至有自杀念头。首先要给她情感支持和精神宣泄,并通知父亲和辅导员参与整个危机干预过程。方案制定要由当事人与治疗者共同完成。

  当事人:我不想活了。(哭泣)

  治疗者:其实你爸一直很关心你,如果让你把心中痛苦告诉爸爸,你愿意吗?

  当事人:我可以试着去做。

  此时让当事人适应从三人世界到二人世界的转变,由丧失的痛苦—否定丧失—接受丧失—重构生活一步步发展。对方案达成一致后,进入实施阶段。

  策略与方法:电话危机干预、面谈、社会性危机干预等。本案例采用面谈为主,治疗者以倾听、理解等策略进行。

  例如:倾听策略

  当事人:我妈妈以前身体很好,不该突然走了,我还来不及尽女儿的义务呢。(流泪)

  治疗者:(递面巾纸)沉默。

  当事人:我现在想想真后悔,没有好好关心妈妈,还和她顶嘴。

  当事人宣泄情感时,治疗者一直在认真、感同身受地倾听。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当事人宣泄、叙述、接受自己的情感、往事和痛苦的思绪。每一次倾听是对痛苦的一次重新体验,让她在倾诉、叙述中重构自己的生活。

  一例心理危机干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

  求助者因为担心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四个多月来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并伴有早醒、胸闷,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并担心自己会发生极端行为。经过三位咨询师的现场会诊分析,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协商后根据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危机干预和疏导,在求助者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几个阶段的咨询,求助者对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缓解,取得了较好的危机干预效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般资料:

  XX,女,24岁,辞职待业,未婚。早年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家族无精神病史,无明显人格障碍。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早醒、胸闷,怀疑自己有幻觉妄想四月余。

  个人陈诉:从四个多月前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上有问题,觉得自己有幻觉妄想的症状,并举出很多的事例来附会和说明,从而担心自己如果真的有精神病的话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男友对自己的态度。从而终日为此紧张焦虑,饭量减少,伴有呕吐,觉得自己可能会采用极端方式来解决这种情绪状态,所以前来危机干预中心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自然,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交谈配合,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进入咨询室叙述一般情况表现得比较自如,偶有烦恼和焦虑情绪。

  二、评估与诊断:

  (一)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精神状态:焦虑;生理功能改变:食欲下降,早醒,胸闷;社会功能状况:辞职待业。

  (二)诊断依据:

  1、由于担心自己的精神健康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因此产生不良情绪,如郁闷、焦虑。

  2、不良情绪持续四月余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但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受损。

  4、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未泛化。

  (三)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心理冲突出现变形和泛化,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以上。而该求助者虽然

  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持续时间也有四个多月,也影响一定的社会功能,但逻辑思维清晰,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初始反应不太强烈,且无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不明显。

  2、社会因素:自小父母离异,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不能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因素:个人感情一定程度受挫。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目标: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

  2、缓解一定的焦虑情绪。

  3、消除对极端想法的担心和打算。

  四、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

  70分钟左右,分三个阶段。

  咨询收费:

  免费(公益)。

  五、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分为:

  1、鉴别诊断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

  2、问题成因分析和探查。

  3、干预与评估。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约2009年10月31日

  14:00心理诊断阶段

  目的:用摄入性会谈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诊断并确定咨询目标。

  过程:

  1、询问基本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归纳整理,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并取得配合。

  2、与求助者交谈之后,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3、确定咨询目标。

  第二次咨询:约2009年10月31日

  14:25成因探查阶段

  目的: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

  过程:

  向求助者说明其自身的的精神健康状况,并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得出求助者焦虑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的本身,而在于个人的情感问题。

  以下摘录一段求助者认识自己的情感问题的过程:

  咨询师:你觉得自己的男友可以用哪种动物来进行类比,蛇

  ……羊……牛?

  求助者:嗯蛇不像,有点像羊,也像牛。

  咨询师:你的男友对你很温顺,但也比较固执。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那么你们之间的情感发展是怎样的状况呢?

  求助者:可以说已经比较稳定。

  咨询师: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求助者:……

  咨询师:对方在催你结婚。

  求助者:倒像是我在逼他和我结婚(笑)。

  咨询师:已经到适婚的年龄,这种情况下女方一般会比较着急。

  求助者:是啊……

  咨询师:那对方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求助者:他是说既然两人相爱,何必要在乎那一张纸呢。

  咨询师:但其实女人很在乎这一点,否则很难有安全感。

  求助者:是啊……对了,过年的时候我见了他的家人,他们似乎不喜欢我。

  这段谈话里,咨询师先淡化了求助者一直强调的问题:“觉得自己有精神病”,对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的分析。让求助者明白到自己烦恼的根源是因为自己的情感问题,要减轻或解除他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首先就要改变她对自己精神健康情况的误解,认识自己的问题的真正所在。

  第三次咨询:约2009年10月31日

  14:55干预与评估阶段

  目的:缓解一定的焦虑情绪,消除对极端想法的担心和打算。

  过程:

  再次说明和强调求助者的精神状况是健康的,不存在精神病和幻觉妄想等问题。通过咨询师的引导,求助者最终也认识到,自己以为在情感上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产生了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从而进一步担心,如果自己精神上存在问题的话男友会因此而抛弃自己。因此认识到自己下一步应该做婚姻情感方面问题的咨询。

  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我也是觉得自己并不是怕自己得精神病,而是得了精神病后没有人会来照顾我。

  (二)咨询师的评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近期目标,求助者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开始有寻求解决婚姻情感问题的积极意向。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篇六: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心理干预案例

  刘XX,女,汉族,1984年8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06级学生。物流工程学院XX班体育委员。现供职于广东XX有限公司。

  初入校园

  沉默孤僻

  刚上大学时,XX同学即表现出不合群、孤僻等特点。刚入多彩的大学校园,与同学们的好奇兴奋、乐观开朗不同。XX同学却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拒绝与其他人交往,尤其抵触与男同学有任何接触。甚至是辅导员谈话也是如此。同时,也拒绝参加体育运动、班级等集体活动。在其他同学的欢声笑语中,XX同学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角落里,不与任何人交往。

  在沉默寡言的同时,XX同学对周围的环境也十分敏感。同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以引起她的无端猜想,总是认为周围的人和事是在针对自己。幻想别人总是在讨论自己,在背后议论自己、对自己指指点点。从而时刻保持着一种自我防备状态,精神高度紧张。

  精神紧张

  学习下降

  因为如此性格,她总是精神萎靡不振,无法专心学习。上课总是坐在人群的最后面,座位的最后一排,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独自学习。学习成绩也并不好,在全班总是倒数。因为成绩的原因,她总是感觉很自卑。据其室友反应,她经常一个人躲在厕所哭泣。在宿舍中,她也总是沉默寡言,很少与室友交流。问她有什么心事,也许我们可以帮助她,但是她也同样不给我们说,其室友如此说道。

  这就是属于显型的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

  发现问题

  老师介入

  在此之前,物流学院辅导员曾经要求各班班委设立心理委员一职。以便辅导员能通过各班心理委员了解到各位同学的思想状况。于是,XX同学的这种状况,被心理委员及时地传达给了物流学院2006级辅导员XX老师。

  发现了这种状况,XX老师及时地找到XX同学谈话。一开始,XX同学很抵触,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任凭张老师如何劝说,总是不开口。辅导员总是耐心地给她进行疏导、心理干预、和其聊天、谈心。与此同时,XX老师也要求班委对其进行帮助,多与其交流、沟通。全班同学也要参与进来,对其进行帮助。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XX同学逐渐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回忆经历

  分析病情

  原来,XX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容貌总是被班上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嘲笑。还被同学取了个很不光彩的外号,然后外号就被传开了,被几个男生一直嘲笑。而此时中学老师也没有及时地介入。父母也粗心大意,忽视了女儿逐渐产生的变化。加上XX同学自己心理因素。从而逐渐变得自卑孤僻、沉默寡言。

  进入青春期,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增强,比较在意异性的评价。加上XX同学性格内向,朋友少,应对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不良,父母对其本身关注少,更多关注的是她的学习,忽略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受到同学嘲笑后,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社会支持也不够。便落下心理阴影,觉得所有人都是在与自己为敌,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于是,便封闭自己,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沉默。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乃至自闭。

  心理干预

  及时疏导

  了解到这种状况之后,辅导员XX老师便经常性地和她交流、沟通、疏导。经常性地鼓励她,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交谈中,XX老师发现长跑是她的特长。。帮她报名参加了校运动会长跑项目,而她最终也取得了全校第四的好成绩。这顿时让同学们对其刮目相看。她也逐渐提升了自信心,爱上了体育运动。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类比赛。通过运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与焦躁,使精神能有一个疏缓的渠道。

  在班级的班委干部的选择上,XX老师果断地让其担任了物流工程0602班的体育委员。让其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以及运动会。迫使其与同学交流,与同学交往。在交往的过程,她也逐渐地能与大家共处,相互之间增进信任。逐渐地,她开始接纳周围的同学,也开始与异性交往。经常与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一起进行班级活动……

  重树自信

  迎接未来

  大学四年过后,那个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刘小丽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热情活泼的大女孩。她乐观积极、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与同学关系融洽。毕业之后,她被XX有限公司招聘。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努力翱翔。

  案例分析处理:

  虽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存在一定特点,但导致危机的原因复杂,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很难找到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干预。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过程中始终坚持原则,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1预防性原则

  导致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问题解决手段去对付面临的困难,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从而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我控制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一般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以内为佳。

  2发展性原则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新的经验,重整认知结构,能够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使自己变得坚强和自信,全面提高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释放为主的原则

  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有关研究显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

  4价值中立性原则

  当大学生因学业受挫、恋爱失败、人际冲突等原因导致心理危机时,原因多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在尊重、理解、共情的基础上,避免以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规范来影响来访者,不对来访者的经验作价值判断。即“教育者需要超然于双方价值观念的冲突,采取中立的态度,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从而使来访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于处在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导致危机的原因、危机行为等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只给予危机个体一些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找回生存的勇气和信心,迅速脱离危机。

  5多方参与干预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要靠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协调。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应与学生干部和学校其他部门,比如心理咨询室、校医院、校学生工作处和校保卫处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沟通商讨危机干预的常规措施,组成立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支持系统。这样在危机真正发生时,能做到协调有序、有规可循,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辅导员除了与学校各方面配合工作以外,在对心理危机高危个体或人群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还必须有家长或亲属、朋友、同学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篇七: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推荐5篇)

  第一篇: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1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人们的心灵,造成不良后果。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的躁动和感性使他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同时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他们的心理伤害,使产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为此,特制定南轩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南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二、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心理社团成员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警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心理社团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与心理社团成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2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

  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

  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第二篇: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第三篇: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人们的心灵,造成不良后果。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的躁动和感性使他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同时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他们的心理伤害,使产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为此,特制定南轩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南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二、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心理社团成员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警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心理社团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与心理社团成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

  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第四篇: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而引发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实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他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尽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校园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者既往有自杀未遂或者家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更加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保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及时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警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着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为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第五篇: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预案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预案2篇

  篇一

  1、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德育分管、少先队、教导处、班主任、心理兼职老师等担任。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2、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各班班主任应积极协助学校负责人抓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4、学校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辅导室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6、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7、学校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心理辅导办公室报告。

  8、对于名单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其危机程度由心理危机评估小组确定。

  篇三

  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二、工作原则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点突出;干预到位,专业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

  三、领导工作小组:

  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xxxx成员: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才能取得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如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一)一级预警和干预

  工作职责: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负责审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听取下级的汇报、决定向有关医疗机构转介学生。

  (二)二级预警和干预

  主要职责: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

  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

  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安排专(兼)职心理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以启动本预案。

  (三)三级预警和干预

  心理老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级设心理委员1名,主要职责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掌握和报告学生异常心理信息。

  五、心理危机事件分级和危机报告

  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级。

  (一)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二)较大心理危机事件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一般心理危机事件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四)危机报告

  1.发现有较大或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相关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及时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校心理辅导室,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报告。

  2.当有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各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构报告。

  六、危机干预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

  2.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可以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的,学校须指定专人密切注意该生情况,加强管理,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请精神卫生专家会诊治疗,家长并要签订协议书。

  3.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回家休养并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派专人监护,确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学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及时通知该生家长将其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二)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或知晓某生有自杀意念,即该生近期有实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学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将该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对该生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2.报告心理咨询室,对该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家会诊,并提供书面意见。

  3.经评估认为该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生回家休养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三)对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刚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

  2.及时保护、勘查、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对于自杀未遂的学生,经相关部门或专家评估,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通知其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如回家休息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正确应对新闻媒体,学校应有专门对外发布信息的人员(一般是办公室主任),防止不恰当报道引发负面影响。

  5.学校应及时对本校师生通报情况,在同专(兼)职心理老师商讨或专家的指导下组织老师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四)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于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由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安全。

  2.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进行后续处理。

  (五)危机干预后期措施

  1.学生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再申请复学时,应向学校提供相关治疗的病历证明,经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评估确已康复后,必要的情况下并签订协议后,可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时,学校咨询室和班主任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3.对于有自杀未遂史的复学学生(有自杀未遂史的人属于自杀高危人群),心理老师进行定期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

  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并同家长签订协议,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七、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注意事项

  (一)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实施干预。

  (二)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制力不完全的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里实行监护,避免监护不当造成危害,以确保该生安全。

  (三)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四)干预措施中涉及到学生需要休学接受治疗的,专业机构出示的医嘱施行。

篇八: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2020?理危机?预应急预案范?(精选3篇)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有时会?对?然灾害、重特?事故、环境公害及?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理危机?预应急预案范?(精选3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1  ?、?理危机?预的?标:?理危机处理突发事件,避免造成更?的伤害;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理危机、团体或个?危机消除,恢复正常。  ?、?理危机?预组件成员:主管领导,班主任、?理教师、学校医?,校园警察、司机、?理社区成员等。  三、?理危机?预?作分?:

  1、主管领导整体组织和协调命令。

  2、班主任理解信息并通知?母,稳定的类。

  3、?理?师现场咨询、?预,避免极端的?理?为。

  4、学校医?现场处理可能?体病?和损伤。

  5、校园警察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理社区成员辅助开展?作。  ?、?预后观察及随访。  四、?理危机?预程序:

  1、?理危机发?时,班主任和?理社区成员应当通知主管领导在第?次。

  2、主管领导注意?理教师、学校医?,校园警察,司机和其他相关?员到达现场。

  3、根据分?迅速扩张的?作。  五、?理危机?预的注意:

  1,危机时刻发?,这个决定是?常重要的,所有成员应该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以避免延迟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意味着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为?预?效和?责,内疚,实现限制的?预。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2  为了提?学?的?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的严重?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伤或伤害他?等严重事件,保障我院学?的?理健康与?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活秩序,保持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理危机?预的对象?、?理危机?预的对象

    (?)?理危机与?理危机?预  ?理危机是指个体运?寻常?式不能应对或处理?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陷?极度的焦虑、抑郁、甚?失去控制、不能?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理危机?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影响的?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为??有较?改变,且?平常解决问题的?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理危机?预是指对处在?理危机下的个?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的学?,应作为?理危机?预的?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

  2、过去有过?杀的企图或?为者;

  3、存在诸如失恋、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际冲突明显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杀史或?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为或暴?倾向,或其它可能对??、他?、社会造成危害者。

  10、其他经由学院?理健康教育中?认为有必要进??理危机?预者。  (三)对发出下列警?讯号的学?,应作为?理危机的重点?预对象及时进?危机评估与?预:

  1、谈论过?杀并考虑过?杀?法,包括在信件、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其?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理危机?预的?作原则?、?理危机?预的?作原则  (?)?命第?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即采取保护措施,最?限度地保护学?的??安全。  (?)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理危机?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家长或监护?。  (三)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预过程中,安排专?对?预对象全程监护。  (四)分?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作。  三、?理危机?预的?作要求三、?理危机?预的?作要求  (?)信息畅通。参与危机?预的?作?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作到位。危机发?后,学?辅导员及相关?员要?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调配合。相关?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学?辅导员及相关?员要做好书??字记录,必要时做好?像资料的收集,保证资料详细完整。责任追究。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员责任。  四、成??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组四、成??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组  组长: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组员:学?处处长及副处长、学院?理咨询中?负责?、各系党总?书记、副书记及各系?理健康辅导员

    五、?理危机?预分类措施五、?理危机?预分类措施  (?)对有严重?理障碍或?理疾病学?的?预措施

  1、各系发现学??理异常情况信息,必须迅速报告主管领导和学院?理健康教育中?,由?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的?理健康状况进?评估和初步的诊断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有必要,可转介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步诊断。

  2、根据诊断情况,可进?以下?种处理?式:  (1)如果诊断学?确有?理疾病但尚可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应?即告知学?家长,请家长到校协商解决。如家长希学?休学专?治疗,则学院配合办理休学?续;如家长希学?在校继续学习,学院应告知学?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请家长出具相关书?说明。学?在校边学习边治疗期间,学院应密切注意学??态,关注学?动向,指派学???给予关?,并及时与?理健康教育中?沟通情况,及时提供?理辅导,同时与学?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学??作。  (2)如诊断学?需配合药物治疗,且不适宜在学校继续学习,应派专?监护,并?即通知学?家长到校将学?带回家休养治疗,同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续。  (3)如诊断学?需要住院治疗,学院应派专?负责,并?即通知学?家长。家长到校后,学院要与家长协商并签署有关?字性材料,将学?送?相关医院治疗,并办理请假、休学或退学等?续。如学?家长不同意送学校对?医院要求回家治疗,应同意并及时办理相关?续。未经学?家长同意,将学?送到医院要慎重,以免发?纠纷。  (?)对有?杀意念学?的?预措施  各级学??理异常检测?络?旦发现或知晓学?有?杀倾向(学?近期有实施?杀的想法和念头),应?即向学??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组报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由学院分管学??作领导负责,成?监护?组,在“学??理危机应急处理领导?组”指导下,将有?杀意念的学?转移到安全地点,组织学?辅导员和监护?组对其实?24?时监护。

  2、?即通知有?杀倾向学?的家长尽快赶到学校,双?共同协商解决。注意不要告知学?校?已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也不要告知学?,以免激发或加重所?预学?的?杀意念。

  3、?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向学院?理健康教育中?报告,经中?评估,如诊断有?杀意念的学?需?即住院治疗,学院与家长协商并要求家长出具书?同意意见,由学?辅导员或监护?组负责将学?送到对?医院治疗,同时办理请假、休学或退学等相关?续。如学?家长不同意到学校对?医院治疗、要求回家治疗,学院在督促学?家长办理有关?续以后,?可同意将有?杀意念的学?带回家治疗。

  4、如诊断有?杀意念学?需回家休养治疗,其所在系应?即通知学?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办理相关?续。相关?续?旦办理完毕,学院不得让有?杀意念的学?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理康复或发?意外。  (三)对已经实施?杀?为学?的?预措施

  1、对已经实施?杀?为的学?,要?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或校医院,由急诊室或校医院负责实施紧急救治或转到其它医院救治,情况紧急也可直接拨打120。同时,?即向学?部、?理健康教育中?报告情况。

  2、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部门报告,由保卫处或公安部门负责及时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

  3、?即通知实施?杀?为的学?家长到校。

  4、对于?杀未遂学?,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续,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影响其?理的康复或发?意外。

  5、应对已经实施?杀?为学?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班级同学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如有必要可联系?理健康教育中?进?团体?理辅导,避免更?范围的急性?理危机出现。  (四)对有因?理因素引起的伤害他?意念或?为的学?的?预措施

  1、对有伤害他?意念的学?,各系发现后应?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请保卫处配合?先予以控制,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当事?的安全,同时通知学?家长。对已实施伤害他??为的学?,主要由学校保卫处处理,同时通知学?家长到校。

  2、各系向学院?理健康中?报告,由中?组织专家对其进??理评估,确定学?伤害他?的意念或?为是否主要是由于?理因素造成的。

  3、如诊断有伤害他?意念或?为的学?是由?理因素造成并需住院治疗,应及时通知家长到校,请家长出具书?意见,由学?辅导员负责将学?送?学校对?的医院治疗,如学?家长不同意到学校对?医院治疗、要求回家治疗,则由家长将其带

  回家治疗,并及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续。

  4、如诊断有伤害他?意念或?为的学?是由?理因素造成并需回家休养的,学院应?即通知学?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并及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续。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以免发?意外。  六、建??理问题学?愈后鉴定及跟踪制度六、建??理问题学?愈后鉴定及跟踪制度  (?)因?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的学?在申请复学时,要提供精神专科医院鉴定确已康复、可正常继续?学学习的书?证明,?可办理复学?续。  (?)学?复学后,辅导员要进?密切关注,定期了解其思想、学习、?活等??的情况,并请学院?理健康教育中?配合学院进?跟踪和辅导。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3  为了提?学?的?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的严重?理问题由此引发的?伤或伤害他?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活、学习秩序,从?建?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理危机?预应急预案。  ?、具体?的:?、具体?的:

  1、通过?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学?承受挫折的能?,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理咨询等?持性?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帮助防??伤、?杀或攻击?为等过激?为。

  4、通过构建?理危机?预体系,做到?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提?学?的?理健康?平,优化?理品质。  ?、?预原则?、?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预对象三、?预对象  ?理危机?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理或?为异常的学?。具体包括:

  1、通过?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

  2、遭遇重?事件?出现?理或?为异常的学?;

  3、患有严重?理疾病的学?;

  4、有?杀倾向或既往有?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杀者的学?;

  5、因严重?理疾病?导致?理痛苦的学?;

  6、由于?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受到影响,产?恐慌、担?、焦虑不安的学?;

  7、其他有情绪困扰、?为异常的学?。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其?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预的对象。  四、?理危机?预组成?员:四、?理危机?预组成?员:  主管领导、班主任、?理辅导?师、校保安?员等。  五、?理危机?预?作分?:五、?理危机?预?作分?:

  1、主管领导全?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理辅导?师现场疏导、?预,避免极端?理?为。

  4、校保安?员维持秩序。

  5、?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理危机?预的程序:六、?理危机?预的程序:

  1、?理危机发?后,班主任应在第?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理辅导?师等相关?员到达现常

  3、按照分?迅速展开?作。  七、?理危机?预的注意事项:七、?理危机?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预?效??责、内疚,要意识到?预的有限性。

推荐访问: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案例 干预 危机 案例

Top